目前分類:AI (6)
- Jan 15 Wed 2025 11:23
Web翻譯神器-沉浸式翻譯
- Jan 11 Sat 2025 10:21
第一次使用 Elmo Chat AI?快速上手的簡單指南!
- Jan 04 Sat 2025 10:10
玩轉提示工程:用完美Prompt解鎖ChatGPT的無限可能!
在這個AI無所不在的時代,ChatGPT早已成為許多人的好幫手。然而,許多人仍未發現真正讓ChatGPT大顯身手的關鍵——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簡單來說,提示就像是你和AI溝通的橋樑,一個好的提示能讓ChatGPT精準理解你的需求並給出讓人驚艷的答案。今天,我們就來揭開提示工程的秘密,帶你從新手升級為Prompt大師!
- Dec 27 Fri 2024 23:18
AI神助攻!用NotebookLM與Podcast學英文,事半功倍!
隨著科技的進步,學英文的方法也越來越多元。不再只是背單字、讀課文,現在我們可以透過Podcast學習地道的英文口語,甚至使用AI工具像NotebookLM來優化學習過程。這篇文章將帶你了解如何結合這兩種工具,讓你的英文學習效率翻倍!
為什麼選擇Podcast學英文?
- Jan 15 Sun 2017 19:52
從物聯網到大數據
- Jan 07 Sat 2017 21:00
從易經淺談大數據
易經包含了三個部分: 象, 數, 理. 象是卦象, 或是代表現象; 數代表規律; 理是卦代表的義理. 由於宇宙萬物變化有其規律, 因此易經可透過數來預測未來. 很可惜, 數這一個部分已經失傳, 目前只能透過籌策等工具占卦, 透過卦象及義理, 了解所問問題的目前狀況及未來可能的發展. 解掛時, 卦象又比義理重要, 因為義理除了簡單的卦辭跟爻辭本身, 象傳及彖傳據說是孔子的弟子所寫(可能跟論語一樣, 是孔子上課的筆記), 後人所衍生的解釋不如原始卦象是最初的象徵, 更具有代表性. 但已經無法用易經的數來預測未來了.
其實大數據跟易經象, 數, 理是類似的, 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中充滿了各種現象, 這些現象背後有其物理法則或因果關係, 而這些現象又有些可測量的特性. 因此所謂的科學就是從現象的觀察中, 建立假設, 透過實驗找出其因果關係, 再透過測量將其關係數量化. 因此, 過去科學的順序大概是: 象->理->數. 然後透過理跟數來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