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建立階級意識以擺脫剝削
 
根據馬克思所留下的書信文件, 我們可以清楚將《資本論》的寫作源頭追溯到1845年. 那年他和出版社簽了一份合約, 準備出版一本名為《政治與經濟批判》的書. 從那年一直到他於1887 年去世, 馬克思和家人, 朋友, 出版商通信時, 經常預告:「那本《批判》的書就快要完成了!」
 
努力寫作, 卻一直沒有把書寫出來, 原因之一是馬克思不只是個研究者, 寫作者, 同時也是個歐洲革命混亂時代中的行動者. 簽約之後沒多久便爆發1848年革命. 馬克思開始組織「共產國際」的革命行動, 這當然會耗掉他許多時間與精力.
 
此外, 馬克思最從事的行業是新聞記者, 他得觀察現實, 對新聞事件做出及時反應並撰寫報導, 這又耗掉了他剩餘的時間與精力.
 
他總是無法以簡單的概念或語言陳述自己極其複雜的思想, 也總是感覺對表面現象的挖掘還不深入, 敘述得還不夠完整. 《資本論》的成書過程, 或許能提醒我們一種看待這本書的角度—這是一個聰明且複雜的腦袋花了四十多年發展出來的一套體系. 起初或許只有幾個核心概念, 但它們在漫長的時間中不斷擴張發展. 因而找到這幾個核心概念, 對理解《資本論》龐雜的完整內容大有助益.
 
第一個核心概念是「資本」與「資本主義」, 第二個是「工資勞動」, 第三個是「土地私有制」, 第四個是「國家」, 第五個是「國際貿易」, 第六個則是「世界經濟」
 
到他去世為止, 馬克思基本上完成了關於「資本」和「工資勞動」兩大部分的探索與解析. 然而對「土地私有制」, 他就沒有時間做同樣充分地處理了.
 
針對資本, 工人, 土地私有制的相關議論是馬克思的「經濟批判」, 國家則是他連結「經濟批判」與「政治批判」的關鍵環節. 他要從「經濟批判」的角度, 對當時多變的國家觀念提出新的描述與定義, 然後再以國家為基礎, 進一步討論國際貿易與世界市場.
 
馬克思經常在著作中提到國際貿易的重要性. 畢竟促成英國快速工業化, 薪資工人取代寄件工匠的一大主要力量, 就是英國紡織品的海外市場. 歐洲的資本主義化, 是在國際貿易的條件下開展的.
 
不過, 馬克思也來不及將他對國際貿易與世界市場的想法說個明白. 在這方面, 列寧提供了對馬克思理論的重要補充. 列寧的貢獻主要在兩方面: 一方面是革命理論, 尤其是「不斷革命論」, 確立了「無產階級專政」過程中共產黨的角色與功能; 另一方面就是解釋了帝國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的關係.
 
列寧的說法是: 「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階段.」. 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創造出相應的「上層結構」, 連國家和政府都被改造為配合這套生產方式的機制. 國家的墓地被改造為為替資本及資本家的利益服務, 以國家的力量為國內資本尋求更廉價的勞動力, 以及更廣大的市場, 這樣的方向就構成了「帝國主義」.
 
至於世界市場的部分, 則要等到1970年代, 華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提出了他的「世界體系」理論, 按照資本市場的分工角色與權力宰制, 將世界分為多層的「中心—邊緣」體系, 才算讓馬克思所開始的世界市場討論有了一個較完整的呈現.
 
這樣的過程讓我們明白, 馬克思的思想體系龐大到連他自己也無法完成, 甚至無法整理. 他刺激了許多人沿著他的道路議論, 爭辯, 而且留下了很的空間共後繼者盡情發揮, 開闢出許多馬克斯生前僅簡單畫在思想地圖上, 卻來不及親身探查的疆土。
 
因此, 馬克思和後繼擴展他理論的「馬克思主義者」極難劃分. 馬克思自己所設計的龐大計畫, 具體內容必須靠「馬克思主義者」來填補. 早在馬克斯生前, 「馬克思主義者」就已經不是馬克思自己所能掌控的了. 所以馬克思才會語帶遺憾地自嘲: 「我不是個馬克思主義者.」
 
但「馬克思主義者」對於馬克斯思想的演繹, 又往往會看到許多彼此矛盾, 衝突的說法, 混淆了我們對於馬克思體系的認知.
 
作者的建議是: 先從馬克思自身的著作中, 找出幾個關鍵的概念與名詞, 確認我們對這幾個概念與名詞有了充分的把握, 再以此為基礎來檢視眾「馬克思主義者」的說法, 就比較容易做出正確的判斷, 從中找出真正在發展, 詮釋馬克斯思想者, 排除其他來自作者個人或其時代、社會的偏見雜質.
 
市場經濟學的「供需」v.s. 馬克思經濟學的「剝削」
 
有幾個概念和名詞, 可以提供我們辨識眾馬克思主義者和馬克思的距離. 第一個是「剝削」(appropriation).
 
「剝削」意指不屬於你的東西被你占為己有. 馬克思是從被剝削者的角度來理解「剝削」的. 一個人所得的少於他所應得的, 那麼這中間一定存在著「剝削」, 代表有一部分應屬於他的, 被其他人不當地取走了. 馬克思最關心的是勞動成果. 倘若勞動者生產的勞動成果, 有一部分或全部不屬於他, 這就是「剝削」. 馬克思經濟學必須將「剝削」納入考量, 訂出一個勞動成果應得的報酬, 並追究此應得報酬與實際所得之間的落差. 這正是馬克思經濟學和市場經濟學最根本的差異.
 
對市場經濟學而言, 把勞動力放在市場上, 只有供需與價格, 不會有「剝削」. 工資是在供需關係中決定的, 除了供需互動, 別無其他標準可以判斷一個工人領的工資合不合理. 市場經濟的邏輯是: 透過供需互動, 能夠找到最好, 最有效率的資源運用方式.
 
從馬克思經濟學的角度來看, 市場經濟學有個荒謬之處—凡是存在就是合理的, 除了市場供需系統, 沒有其他標準能用來檢討市場. 純粹從市場角度來看, 即使一朵鬱金香賣到相當於一個工人一整年的收入, 只要有人願意買, 就沒有什麼不合理.
 
馬克思有著根深柢固的勞動基本價值觀念. 如何評斷勞動價值是個複雜的問題, 馬克思也提出了許多變數互證的公式以進行勞動價值計算. 然而最關鍵的是勞動價值並不等於現實裡的工資. 現實的工資如果低於勞動價值, 這裡就出現了「剝削」, 而「剝削」是個有待討論, 有待解決的問題. 這是馬克思的根本信念.
 
市場經濟學的用意是解釋工資是如何決定的, 馬克思經濟學的目的卻是評斷工資的合理性, 進而想辦法解決「剝削」的問題.
 
公正的「看不見的手」v.s. 人為的「操控」
 
另一個重要的檢驗概念, 是「操控」(manipulation)
從亞當斯密開始, 就將市場形容為「看不見的手」, 這個比喻有其神學淵源: 「看不見的手」指的是上帝的手, 人有限的視力看不到, 但上帝自有其智慧與邏輯, 能按照其意志將一切事情安排妥當.
 
市場取代上帝, 為我們安排經濟事務. 因此市場也就具備了和上帝一樣的奇特能力, 具有高於個人意志的智慧與理性.
 
整個1850年, 馬克思都坐在大英博物館的圖書室努力讀書. 一年內, 他讀了八十位作者的書, 其中絕大部分和經濟有關; 他幾乎將大英博物館收藏的亞當斯密和李嘉圖的相關著作都讀完了.
 
馬克思並沒有挑戰, 更沒有否定亞當斯密, 李嘉圖所提出的經濟邏輯. 但對他而言, 那僅僅是一套憑想像建構的經濟邏輯, 並不是現實. 關鍵是, 在現實中並不會有如此理想化的市場, 總有各式各樣的力量摻雜其間, 介入並操控市場. 「操控」的本意, 就是讓事務脫離原本的軌道, 偏離到別的方向. 市場運作高度依賴訊息, 在交易中, 每個人所能做的「理性決定」其實相當受限. 不全面, 不完整的訊息, 當然就使人做出不完整的決定. 不完整的「理性決定」豈能說是合理的?
 
馬克思的道德傾向使得他不僅看到市場實際上不理性、不平衡的一面, 還要點出市場其實是一套虛假的價值體系. 市場上充斥種種誘騙與欺瞞, 讓人看不清一切的真實價值.
 
《資本論》的價值理論, 一方面提出衡量價格的「正確」法則, 一方面戳破虛假的市場神話, 讓人看應由市場決定的價值, 可能為你帶來何其不公的損失.
 
一切價值的來源—勞動
 
馬克思計畫將《資本論》寫成讓工人都看得懂, 以喚醒他們的意識改造. 所以他的寫法主要不在觀念的陳述或開展, 而是在於形成策略. 換句話說, 許多他原本在筆記裡構思的艱澀概念, 一到書中便被改寫成能有效打動工人的說法.
 
馬克思如此向工人解釋「勞動價值」: 你應該知道自己值多少錢, 自己的勞動值多少錢. 回到簡單的基本原理就是--「勞動是一切價值的來源」. 馬克思教育工人以這簡單的原理去衡量價值, 依靠它脫離市場價格及「交換價值」所造成的混亂, 並避開他人的操控.
 
馬克思也知道如此簡單的原理不可能解釋一切. 但它的目的, 其實是位在複雜操控下低估了自己勞動力價值, 甚至不知道自己有權了解並主張其勞動力價值的勞動者提供一個自我衡量的機會.
 
當然老闆會說生產除了勞工, 還有資金, 房租, 管理等等, 但就算這些全都納入, 還是有一定落差.
 
為什麼勞動者會在剝削的狀態下進行勞動? 其中一個理由源自勞動市場中「操控」的力量. 從表面觀之, 市場經濟學解釋了市場運作的原則, 但市場經濟學最明顯的作用之一, 其實是讓勞動者接受這種被剝削的生產關係, 以為這種狀態是應該的, 有道理的.
 
以馬克思經濟學作為對照, 將會發現市場經濟學的最大特色, 就是假定老闆與勞動者之間的階級差異是不存在的, 或老闆與勞動者之間的階級差異是自然的, 必然的, 既不需要任何討論, 也不需要任何調整. 階級差異不是個可以改變, 應該改變的人為現象.
 
建立階級意識以擺脫剝削
 
就「階級」這件事來看, 「操控」製造了階級差異, 但如果將階級差異赤裸裸地擺在所有人眼前, 必然會刺激大家試圖縮短, 乃至消滅階級差異, 那麼階級差異及階級差異藉「操控」所帶來的利益便將消失. 因此, 讓階級差異繼續存在, 並持續發揮作用的前提, 就是別讓大家看出階級差異的存在.
 
回到原點上岸, 「階級」指的是人類的生產分工中所出現的垂直劃分. 你介入生產活動的方式決定了你的「階級」, 而你的「階級」也回過頭來影響的看待生產活動的角度.
 
人在生產關係的體系中位居何處, 便會站在這個位置思考如何極大化自己的利益, 並站在這個角度提出對整套生產關係的主張, 這就是「階級」所帶來的「階級意識」. 從「階級」到「階級意識」的角度來看, 經濟生產活動本質上是一個多元利益衝突, 主觀利益交錯的場域. 不同階級的人無法跨越彼此的階級立場, 找出統一的利益主張或運作模式.
 
市場經濟學將自己建構為一門以自然科學為範本的學科, 將自然科學用來記錄, 分析, 預測自然現象的方法套用在人類行為上. 其內在理論趨向儘可能找到最普遍, 運用範圍最廣的法則. 在這個前提下, 他們找到了市場, 一個不理會身分, 不考慮個人差異的力量.
 
但馬克思認為生產這種經濟活動是一種社會活動, 也就是一種人類關係的行為, 和所有社會關係一樣, 在生產關係中角色與立場是相對的. 不同的人追求不同的利益, 於是會對這套關係持有不同的看法. 馬克思執意質問: 你站在誰的立場提出分析的? 只要由這個問題出發, 看到的市場經濟學就不再是一套客觀, 普遍的經濟法則. 而是一套站在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立場, 將資產階級的「操控」與「剝削」合理化的理論.
 
《資本論》是一套工人的經濟學, 一套從工人的角度出發的經濟活動分析. 工人應該擁有工人自己的經濟學, 因為資本家早已擁有資本家的經濟學, 而且還動用這套經濟學來蠱惑勞動者, 利用它來奪取工人的「勞動價值」.
 
《資本論》的盲點--「資本家勞動者」
 
馬克思的「勞動」僅指工人的勞動這個觀點, 很早就備受質疑. 工廠工人的確需要「勞動」, 但難道店員, 老闆就不必「勞動」嗎? 資本家也必須上班做決策和管理, 這不也是「勞動」?
 
馬克思的確呒把資本家看作「勞動者」, 而是將他們視為「資本人格化」. 他們僅為資本而活, 他們代表資方的利益, 並不從事個人的勞動. 他們藉由資本驅使勞動者來獲利, 而不是經由個人勞動來獲利.
 
韋伯(Max Weber)於1905年出版了《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以他所建立的「歷史社會學」方法, 理出了「新教倫理」, 「資本主義」乃至資本家行為之間的因果關係. 「新教倫理」中最重要的就是「預選說」. 諸如喀爾文教派等的新教教義, 強調人絕對不可能拉近自己與上帝的距離, 也無法揣測上帝的旨意, 更遑論影響上帝的決定. 上帝不會跟人交易, 人沒有資個假定自己做了什麼, 就可以從上帝那裏換來什麼, 只能虔誠地接受上帝神秘的安排.
 
基本上, 喀爾文及其信徒相信上帝的選民在人間會有某些跡象, 或某些特別的行為模式. 並不是說他們藉由這種善行感動上帝才上得了天堂, 而是該倒過來解釋: 那些早已獲得遴選的人, 顯然不可能在人間縱慾為惡. 這些「選民」會展現一種上帝所賦予的善性, 分享上帝的聖美. 因而顯露善性與聖美的人, 就有可能是「選民」.
 
所以大家應該努力展現善性與聖美, 以說服自己是個「選民」. 這種必須不斷自我證明, 自我說服的焦慮, 使這些人過起一種特殊的生活. 他們勤勞, 努力, 在世間取得了成就, 但要證明自己是個「選民」, 他們就不能縱情享用這些成就. 因而在這種焦慮中刺激出一種人—他們賣力工作, 賺取財富和地位, 卻從不揮霍自己的財富, 炫耀自己的地位.
 
韋伯告訴我們, 這些人就成了「資本家」. 而那些不被花掉卻拿來反覆投資的錢, 就成了「資本」. 「資本家」, 至少是最早期的「資本家」有其勞動, 也有其「勞動價值」, 這是馬克思既沒看到, 也沒思考過的.
 
一套專屬於工人階級的公平正義理念
 
馬克思看到歐洲, 至少在他當時所旅居的英國, 已經是個「階級社會」, 工人階級存在已經是個不爭的事實, 然而卻沒有屬於工人的「階級意識」. 唯有一套針對工人的主張, 才能在階級事實中創造「階級意識」.
 
工人的「階級意識」有兩大目的: 第一: 發現自己與地主, 資本家的不同處. 第二, 建立與其他工人之間的階級感情與團結意識. 唯有讓工人培養出正確的「階級意識」, 不再誤判自己在這個世界上, 這套體系裡的位置, 我們才能得得認知與事實統合的「科學性」.
 
最大的「操控」, 來自資本家對「生產工具」的把持. 在原來的「工匠傳統」中, 工匠擁有自己的生產工具, 但現代的工人卻沒有自己的工具, 他們只能進入工廠, 以裡頭的機器進行生產.
 
在從前, 工匠相較於農民是較自由的. 根據馬克思與恩格斯的史觀, 在「資本主義時代」之前是「封建時代」, 而「封建時代」是由土地來定義的. 土地為地主所擁有, 而農民的生產必須在土地上才能進行, 因此農民的勞動只能依附在土地上, 等同於依附於地主的控制之下. 在那個時代, 工匠不需要土地, 因此他們相對是自由的.
 
但是進入「資本主義時代」, 也就是工廠制度興起的工業化時代後, 工人喪失了原有的自由, 為了實現「勞動價值」, 他必須尋找機器, 他必須將自己(人)的價值依附在「機器」(物)上. 人成了附屬品, 物成了主體, 這當然是不折不扣的「異化」.
 

我的意見:
 
如書中所提到的資本家勞動者, 例如: 蘋果的賈伯斯, 一隻蘋果手機跟台製手機可能製造成本差不到一倍, 但售價可能差3~5倍. 因此, 工廠的勞動價值在二支手機可能沒什麼太大差別, 但賈伯斯個人的眼光與堅持, 卻創造了這3~5倍的差價.
 
當然, 工廠的勞動價值可能因為市場供需的關係還是被低估的, 但為了拿回這剩餘價值, 共產黨革命跟階級鬥爭已證明在讓人民更幸福這個政治目的上是失敗的. 而歷史上也一再證明仇恨並無法真正解決問題, 那麼除了革命跟階級鬥爭之外, 是否還有其他辦法? 從目前世界的發展來看, 集自由經濟及分配正義於一身的北歐式的福利國家會不會是資本主義(正)跟共產主義(反)辯證後的(合)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