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思想

無為:「孟子對孔子學說的補充,除了心性論方面的性善說外,還有政治理論。我們可以分成以下三點來談:

1. 民本說(政權轉移問題)

2. 「仁政」與「王道」

3. 「仁」之效甩化及德治觀念。

先談第一點, 民本說

1. 民本說(政權轉移問題)

孔子以重建周之文制為目的,所以平生言說並未詳論政權轉移之軌道。而修《春秋》時則以「尊周」為基本宗旨,因為孔子在意向上, 想要重振周政權,而並非有意建立一新政權;於是在理論上對政權之轉移也無定說。孟子則生當戰國。那時周室已經非常衰微。當世論政的人都知興周之不可能,孟子亦遂以建立新政權為志。以孟子與孔子相較,可說孔子以「尊周」及「存周」為志,而孟子則有「代周」之志。這種意向的不同,導致理論的不同。」

草山:「以前總是覺得儒家總是強調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沒想到孟子竟有代周之志, 還蠻具有革命性的感覺。」

無為:「那是因為春秋跟戰國時代背景的不同, 黃仁宇先生在《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一書曾提到『孟子有時候被稱作有革命性, 這是因為戰國時代的動亂, 使他知道只是恢復故態而不改弦更張是不能濟事的。齊人準備伐燕, 他說燕可伐. 齊宣王問他貴戚之卿應做的本分, 他說: 君有大過則諫, 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 等我們後面談到荀子的時候, 就會發現荀子又比孟子更為激進, 就是因為時代背景不同, 造成思想理論被迫調整。」

草山:「嗯, 了解, 請繼續。」

無為:「孟子既然以另建新政權為意向,首先必須闡明政權轉移之理。首先,孟子明說天下之得失繫於民心之向背

〈離婁〉上: 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

何以如此?因仁則得民,不仁則失民。故又說: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以「民心」決定政權的得失,跟過去的思想學說有很大的差異。在孔子以前的古代思想,雖有民本觀念的萌芽,但這種思想則待孟子才見大成。舊說本以「天命」解釋政權之轉移,凡得政權者皆視為「受命於」. 孟子則直接用「民心」「天命」.

我們可以從〈萬章〉上第五這篇更清楚看出孟子對於「民心」釋「天命」的說法.
 
原文
 
萬章曰:「堯以天下與舜,有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然則舜有天下也,孰與之?」曰:「天與之。」「天與之者,諄諄然命之乎?」曰:「否。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矣。」曰:「以行與事示之者,如之何?」曰:「天子能薦人於天,不能使天與之天下;諸侯能薦人於天子,不能使天子與之諸侯;大夫能薦人於諸侯,不能使諸侯與之大夫。昔者堯薦舜於天,而天受之,暴之於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矣。』」
曰:「敢問『薦之於天,而天受之,暴之於民,而民受之。』如何?」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與之,人與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舜相堯,二十有八載,非人之所能為也,天也。堯崩,三年之喪畢,舜避堯之子於南河之南。天下諸侯朝覲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訟獄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謳歌者,不謳歌堯之子而謳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後,之中國,踐天子位焉。而居堯之宮,逼堯之子,是篡也,非天與也。泰誓曰:『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此之謂也。」
 
白話翻譯
 
萬章問孟子說:「帝堯將天下禪讓給舜,有這件事嗎?」孟子說:「不是他給的。天子不能將天下給人。」萬章說:「那麼舜有天下,是誰給他的呢?」孟子說:「天給他的。」萬章再問:「天給他時,是認認真真告訴他的呢?」孟子說:「不是的,天不說話,只是用行動和事件來表示意思罷了。」萬章說:「用行動和事件來表示,又是怎麼做的呢?」孟子說:「天子,可以推薦『賢人』給上天,而不能使上天一定給他所推薦之『賢人』擁有天下;諸侯可以推薦賢人給天子,但不能要求天子一定給他諸侯做;大夫可以推薦賢人給諸侯,同樣的也不能使諸侯,一定會給這人擔任大夫這官職。從前堯舉薦舜給上天,而上天接受了;宣示他於人民面前,而人民也接受他。所以說:『天不說話,只是用行動和事件來表示意思罷了。』」

   萬章又說:「請問『將舜舉薦給上天,而上天接受了他;宣示於人民,而人民接受他。』這又是怎麼說的呢?」孟子說:「讓他主持祭祀,而百神都來享受他的祭祀,這就是上天接受他;讓他總理政事,而政事都很妥善,百姓也都安心信服,這是人民接受他;天給他,人民給他。所以說:『天子不能將天下給人。』舜輔佐堯治理天下二十八年之久,這不是人的意願所能決定的,這是天意啊。堯死了,三年的喪服完畢,舜避讓堯的兒子,到南河的南邊去。但天下諸侯來朝見時並不到堯的兒子那裡去,而是到舜那裡去;訴訟的人,不到堯的兒子那裡去,而是到舜那裡去;歌頌功德的,不歌頌堯的兒子,而歌頌大舜。所以說這是『天意啊』。因為這樣,舜纔回到帝都,登上天子的位置。如果堯死後,舜就住在堯的宮裡,逼走堯的兒子,這便成了篡位,而不是上天給他的。書經泰誓篇上說:『天的觀察,是藉由我們人民的眼睛來觀察,天的聽聞,是透過我們人民的耳朵,來聽聞的。』現在,是人民的歸從舜,到這樣的地步,那是上天給他的天下。」
 
草山:「所以孟子認為天以行與事示之, 即以民心所向為主。以諸侯人民之的歸向舜就是的天意所向。」
 
無為:「嗯, 讓我們再來看看〈萬章〉上第六
 
原文
 
萬章問曰:「人有言:『至於禹而德衰,不傳於賢,而傳於子。』有諸?」孟子曰:「否,不然也。天與賢,則與賢,天與子,則與子。昔者,舜薦禹於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喪畢,禹避舜之子於陽城,天下之民從之,若堯崩之後,不從堯之子而從舜也。禹薦益於天,七年,禹崩,三年之喪畢,益避禹之子於箕山之陰,朝覲訟獄者,不之益而之啟,曰:『吾君之子也!』謳歌者,不謳歌益而謳歌啟,曰:『吾君之子也!』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舜之相堯,禹之相舜也,歷年多,施澤於民久。啟賢,能敬承繼禹之道;益之相禹,歷年少,施澤於民未久。舜、禹、益相去久遠,其子之賢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為也。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薦之者;故仲尼不有天下。繼世以有天下,天之所廢,必若桀、紂者也;故益、伊尹、周公不有天下。伊尹相湯,以王於天下,湯崩,太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四年,太甲顛覆湯之典刑,伊尹放之於桐。三年,太甲悔過,自怨自艾,於桐處仁遷義。三年,以聽伊尹之訓己也,復歸於亳。周公之不有天下,猶益之於夏,伊尹之於殷也。孔子曰:『唐、虞禪,夏后、殷、周繼;其義一也。』」
 
白話翻譯
 
 萬章接著問孟子:「有人說:『到了夏禹,道德就衰微了,因為當政者不將帝位傳給賢人,而是傳給自己的兒子。』有這樣的事嗎?」孟子說:「不,不是這樣的。天命要傳給賢人,就傳給賢人,天命要傳給兒子,就傳給兒子。從前舜薦禹給上天,過了十七年之後,舜死了,三年的喪服完畢,禹便到陽城,以避開舜的兒子;但天下的人民都歸從禹;就像堯死了之後,當時的諸侯不歸從堯的兒子,而歸從舜一樣。後來,禹也一樣,薦益給上天,過了七年之後,禹死了,三年的喪服完畢,益避禹的兒子,到箕山的北面去;而人民朝見和訴訟的,不找益,而是找向啟,說:『這是我們國君的賢子啊!』歌功頌德的人,同樣不歌頌益,而歌頌啟的德行。也說:『這是我們國君的賢子啊!』因為堯的兒子丹朱不賢,舜的兒子商均也不賢,而舜輔佐堯,禹輔佐舜,經歷的年數一多,所施給人民的恩澤也長久。啟很賢能,能夠謹敬繼承禹的遺道;而益的輔佐禹,經歷的時間歲月較少,所施給人民的恩澤也沒長久。舜、禹、益三人輔相天子,年數的相差,有久遠的,有不久遠的,而堯、舜、禹的兒子,也有賢的、不賢的,這都是天意,並不是人力所能做到的啊。不是用人力去做就可以成就,而是自然成功的,這是天意;不是用人力去追求,而是自然來到的,這是命也平民,而能擁有治理天下的君王,其德行必然像舜、禹,而且還有天子的推薦,所以孔子雖有德,而不能有天下。繼承先世而擁有天下者,到上天要廢棄他,那他一定像桀、紂一樣的暴虐無道。所以,益、伊尹、周公也不會有天下。伊尹輔助成湯,統治天下,湯死了,太丁還沒有登位就死了,其弟外丙,纔二歲,仲壬也纔四歲,因太丁的兒子太甲年稍長,就立太甲登位;可是,太甲登位以後,敗壞成湯的典章法度,伊尹就將他放逐他到桐,教他親近他祖先一一湯的墳墓,使他自我反省;三年之後太甲悔了過,自己怨恨前非,而且把過去的過失,都除掉了,在桐地行仁修義三年,在這三年中能虛心的聽從伊尹對自己的教訓,於是,伊尹重迎他回到京城亳地。周公的不能擁有天下,就像益在夏朝,伊尹在殷朝一樣。孔子說:『唐堯、虞舜的禪讓天下,和夏后、殷朝、周朝的父子繼傳天下,都是因時制宜,其道理是一樣的。』」
 
草山:「所以不管傳賢或傳子都是以民心的向背為依歸, 而這都是天意。但要得天下, 除了以仁德得民心之外, 還需要有天子的推薦, 這也是天意.」
 
無為:「嗯, 但最後政權轉移時,則終以民心為決定條件. 由此再推進一步,孟子遂盛讃湯武之革命.

齊宣王問曰: 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孟子對曰: 於傳有之. 曰:臣弒其君可乎?曰: 賊仁者謂之賊義者謂之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 ,未聞弒君也。

孟子認為:為「君」者如果失道,則民可以推翻其政權而誅逐之. 這就明白表示政權可以轉移,而轉移之軌道則是依天下民心之所向定之。堯舜禪讓之事如此,湯武革命之事亦是如此。總而言之,則如〈盡心〉下: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
 
以上就是孟子的民本說。在孟子以前原有以神與民並稱之說,如「事神保民」是;又有重民輕神之說,如「國將興,聽於民;、將亡,聽於神」是。但詳論「天命」之侬於「民心」,並明掲「民貴君輕_」之說,則只有孟子。且孟子又以「仁」或「不仁」為政權得失之决定條件,這巳確言政權轉移之軌道矣。」
 
草山:「嗯, 了解了, 所以雖然孟子繼承了孔子的主要思想, 但在政權的轉移方面進一步補充了孔子未完成的部分。」
 
無為:「好吧! 今天就聊到這邊吧!」
 
~~未完待續~~

1. 《新編中國哲學史(一)》, 勞思光先生著, 三民書局

2. 市隱精舍部落格: http://blog.xuite.net/yanggille/twblo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