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易經》中之「宇宙秩序」觀念


就《易》卦爻本身之組織及卦爻辭看,不晩於周初(因卦爻辭成於周初,卦爻組纖自必先於卦爻辭); 其中「宇宙秩序」的觀念, 為古代中國之重要思想.


《易》之卦爻,基本上原由「一」與「--」兩符號組織而成。每卦由三項組成,每項既有「一」與「--」二可能,則共有八種可能。此即傳統所謂「八卦」. 然後取兩卦相重為重卦,於是有六十四重卦。每一重卦所含
之六個項,即稱為「六爻」。


六十四重卦以一定排列,而又各定一名,代表一特殊意義,便含有宇宙秩序觀念.


例如,六十四重卦,以〈乾〉、〈坤〉為首,「乾」原義為「上出」,故即指「發生」,「坤」原意為「地」,即指發生所需之質料。以〈乾〉、〈坤〉為六十四卦之首,即是以能生之形式動力(形式因及動力因)所憑之質料(質料因)為宇宙過程之基始條件。

又六十四重卦,,以〈既濟〉、〈未濟〉二者為終。r既濟」是「完成」之意,「未濟」則指「未完成」. 由〈乾〉、〈坤〉開始,描述宇宙過程,至〈既濟〉而止,然而宇宙的生滅變化永不停止, 故最後加一〈未濟〉,表示宇宙過程本身無窮盡。這種排列命名,明顯表示古代思想中的簡單宇宙論觀念. 宇宙始於發生之力與基始質料,過程無窮,不可有「終」,只好以〈未濟〉(即無窮)本身作為「終」.


此外,其餘各重卦之名,也有一定意義,都表示一種可能事態. 因為「卦」原是為占卜而設,所以,六十四重卦所栺述的事態,一方面固指宇宙歷裎,另一方面也皆可應用於人生歷程。由此,又透露出另一傳統思想. 也就是宇宙歷程與人生歷程有一相應關係。這種相應性之假定,本來就是一切占卜思想之共同假定,但在《易》的卦爻組織中,這種相應性成為十分顯豁的觀念.

 

卦爻組織所表現的宇宙秩序觀念


《易》的占卜法則, 以「爻」定吉凶,「爻」但本身皆代表一卦中之某一階段。此種階段性亦與宇宙歷程及人生歷程相應。換言之,六十四重卦,代表宇宙總歷程,也代表人生總歴程。每一重卦代表歷程中的一個段落,而重卦中之每一爻又代表此特殊段落中的特殊階段。於是,共有三百八十四交,表三百八十四個情況,分別與宇宙歷程及人生歷程中各情況相應。

卦爻辭


卦辭與爻辭之性質本稍有不同. 卦辭原為對一卦所代表之吉凶或意義之解釋。爻辭則是對占卜之紀錄,自然對於吉凶也附記於辭中。卦爻辭的内容,自然較原始卦爻組織要複雜許多,而且體例也頗不一致。但就所包
含之思想而論,則以對吉凶之解釋較為重要。


卦爻辭論吉凶,大抵是將卦象當作人生某種境遇看,因此,只泛論自處之道,很少有特殊理論透顯顯. 爻辭論吉凶,則至少有兩個特色:

第一、爻辭論各爻之吉凶時,常有「物極必反」的觀念。具體地說,即是卦象吉者,最後一爻多半反而不吉;卦象凶者,最後一爻有時反而吉。例如:

〈乾〉之上九「亢龍有悔。」
〈坤〉之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泰〉之上六「城復於陸,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
〈復〉之上六「迷復凶。有災眚。用行師,終有大敗,以其國君凶; 至於十年不克征。」
〈益〉之上九「莫益之,或擊之。立心勿恆,凶。」
〈升〉之上六「冥升,利於不息之貞。」
〈豐〉之上六「豐其屋,蔀其家,闚其戶,闃其無人。三歲不覿,凶。」

以上皆吉卦而最後一爻不吉之例

又如:
〈否〉之上九:「傾否,先否後喜。」
〈剥〉之上九:「碩果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剝廬。」
〈睽〉之上九:「睽孤,見豕負塗,載鬼一車。先張之弧,後說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則吉。」
〈蹇〉之上六:「往蹇來碩,吉。利見大人。」
〈損〉之上九 :  「弗損益之。无咎,貞吉。利有攸往,得臣無家。」
〈困〉之上六:「困於葛藟,于臲卼,曰動悔。有悔,征吉。」

以上皆凶危之卦而最後一爻為吉之例。


第二、「居中」之觀念. 每一重卦,由內外二卦構成; 重卦六爻,第二爻與第五爻分別居内外卦之「中」;爻辭通例,二五兩爻大半皆吉。即在凶卦之中,二五兩爻之象亦照例較好。而在吉卦之中,則二五兩爻尤吉。此種重視二五兩爻之態度,即透露以「中」為「吉」之原則。由於以「中」為吉,故第三爻多不吉,因居內卦之末故. 至於第六爻,則因是重卦之末,須受全象之影響,故不似三爻者凶。

爻辭所表現之「物極必反」一觀念,就其思想史上之意義看,應是古代中國思想中之「變化」觀念. 此一觀念,亦實是周民族之占卜思想之中心;因「易」原即是「變化」之意。《易經》六十四重卦之排列及命名,原表一變化過程,而「變化」觀念本身,理論地先於「變化過程」之觀念。

 

就「中」的觀念講,則是與「變化」觀念相配者。就各狀態(無論是人生歷程或宇宙歷程)之相續而論,有變化觀念出現。 但分別就每一狀態論, 則每一狀鑑中又皆有一可供選擇之「中」。與「變化」觀念比觀,「中」
觀念即涵有「變中不變」之義,
篕無論各狀態如何變易不息,每一狀態中皆有「中」在. 此一「中」被視為得正,故為「吉」。而「易」的另一個意思是「不易」, 除了變化是不變的道理, 及變中有不變的規律之外, 或許還有守中不變應萬變的意思存在。或許在中國的祖先認為唯有在不斷變化的過程中, 不隨著變化高低起伏走極端, 而守「中」才是人生正確的道路. 個人認為後面出現的「中庸之道」的觀念或許也來自易經「居中守正」的影響.


以上所說,係就卦爻辭本身推繹而得。《易經》中之宇宙秩序觀念,可作結論如下:


⑴《易》之八卦,由陰陽二爻象經簡單棑列組成。陰爻與陽爻不過為表奇偶之符號,即是單數與雙數,並無其他意義可說。原始民族欲依某種數字結構而作占卜時,必有某種簡單編排方法。但八卦定名,即表示有原始宇宙論思想。.乾、坎、艮、震、巽、離、坤、兌等名,皆表自然現象,亦皆指述經驗驗對象。當人以某一卦代表某種自然現象時,即含有對宇宙現象之分類,以及世界質料之探求等意義. 故八卦定名可算是宇宙秩序觀念之醞釀。

 

關於勞先生「陰爻與陽爻不過為表奇偶之符號,即是單數與雙數,並無其他意義可說。」這段話, 個人不敢苟同. 陰爻與陽爻不只是奇偶之符號, 而是代表存在宇宙萬物內部二股既對立又統一的力量, 而宇宙的變化則來自這二股對立力量的消長. 且在走到其中一極端時, 便會物極必反往另一極端變化, 蘊含量變產生質變的辯證之意義, 不應單純以「簡單數字遊戲」來看待.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在解釋宇宙的生滅變化時, 就有類似的辯證觀念. 畢達哥拉斯跟赫拉克利特的哲學觀跟易經中的數及變化觀念的類似處, 令感到訝異.


⑵由八卦而組成六十四重卦,其數宇組織雖簡單,伹意義不同。每一重卦已不只是表自然現象,而常表一抽象意義或概念。再將此六十四個概念依一定次序組織,宇宙秩序觀念便於此初步形成。

(3)卦有卦辭,交有爻辭;又表古代思想之進展。卦爻辭以言吉凶為主,兼記占驗。占驗部分可作史料看;言吉凶部分,則顯示一價值判斷。此種價值判斷自是以所假定之宇宙秩序觀念為基礎,故可視為古代中國以宇
宙論為基礎之價值觀念,亦是通過存有以解釋價值之古代思想。

 

~~未完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