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書經》中之政治思想

《書經》中所表頊之有關政治思想之原始觀念,主要有以下各頂:

(一)民本觀念

〈虞書•皋陶謨〉:

天聰明,自我民聰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

「畏」即「威」, 古同音假借。這二句話意謂「天」之所行,皆通過「民」而表達;早期民族信仰「天意」,乃一普遍現象;今以天意為通過民意表現者,則「民」成為天意之代表,地位陡見提高,則不是早期民族的一般觀念, 而是頗為特殊的思想.

〈商書•盤庚〉:

嗚呼,古我前后,罔不惟民之承,保后胥慼,鮮以不浮于天時

此為殷商民族對「民」與「君」之關係所持觀念。盤庚之遷,恐人民不合作,故作以下之談話。意謂歷來為君者,無不敬重民意; 而民亦與君同心以禦憂侮,故無不以人力克服自然困難者。〈盤庚〉以上之語,強調君必尊重民意,又強調人民應與君主同憂,以便能克服困難;則人民地位之重要,應當也是殷商民族所承認之觀念。

〈周書泰誓〉:

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這句話被《孟子》所引用。它的意義也跟上面〈皋陶謨〉相似,都視民意為天意之表現。

〈周書•酒誥〉:

人無於水監,當於民監。

「監」即「鑒」,取鑒之意。它的意思是說人照水而見影,故常於水監;然而政治之興亡得失,實由人民之趨向而決定,故就為政者說,實當於民監。這也是以人民為國家根本的意思。

總之,中國古代思想中雖亦有以人君為「受命天子」之覲念,但另有人民為國家裉本之覲念。此種「民本觀念」,確為中國政治思想特色之一。

(一)人才觀念

〈虞書•皋陶謨〉:

皋陶曰: 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 吁,咸,若時。惟帝其難之。知人則哲, 能官人;安民則惠, 黎民懷之。

這是說禹與皋陶問答之辭。皋陶舉「知人」跟「安民」為政治原則。「安民」與上所述之「民本觀念」為同一件事,「知人」與「安民」並舉,則表現對人才問題之重視此中涵有一重要觀念,即反對「領袖萬能」,而以得人才,知人才為政治要務

早期社會多以英雄崇拜為主;中國古代雖亦強調共主之才德,但認為領袖必待有才者相輔,始能成功。由此而有後世「尊賢」之觀念此點與曰後中國政治制度之特色尤有密切關係

《書經》中關於人才觀念之資料,尚有:

〈虞書•皋陶謨〉:

乃牧曰:股肱喜哉,元音起哉,百工熙哉。皋陶拜手稽首….,乃賡載歌曰: 元首明哉,股肱良哉, 庶事康哉。又歌曰:元首叢脞哉,股肱惰哉,萬事墮哉。

這是帝舜與皋陶之歌,都表君主必須依賴人才相輔佐的意思。

〈周書•君奭〉:

公曰: 君奭。我聞在昔,成湯既受命,時則有若伊尹,格於皇天;在太曱,時則有若保衡; 時則有若伊陟臣扈,格于上帝;巫咸乂王家。在祖乙,時則有若巫賢。在武丁,時則有若甘盤。率惟兹有陳,保乂有殷,故殷禮陟配天,多歷年所。

強調殷商的統治,都仰仗賢才為輔,下面又說:

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亦惟有若虢叔,有若閎夭,有若散宜生,有若泰顛,有若南宮括。

這裡說明文王的興起,也依賴人才輔佐。

總之,周初及較早時的文獻,皆常透露出這種重視人才的觀念,與領袖崇拜的心理不同,不可說不是古代國思想的一個特色
 

~~未完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