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上次我們談完法法家, 今天繼續談其他幾派, 先談道法家的管仲跟慎到.

管仲約公元前725年生, 由於鮑叔牙的力薦, 相齊四十年, 使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第一位霸主. 管仲死後, 齊國的法家思想在管仲的旗幟下繼續發展, 由稷下先生們撰寫成的《管子》就是管仲法治思想在理論上的發揮. 《漢書.藝文志》將其劃為『道家』, 而自《隋書.經籍志》起, 又都將其歸為『法家』, 《韓非子.五蠹》篇:今境內之民皆言治, 藏, 管之法者家有之., 所以歸為道法家. 另一位則是戰國時期的慎到, 大概生於公元前350, 《莊子.天下》篇說慎到是道家, 可是依現存的《慎子》看, 他是『法家』, 《漢書.藝文志》也把他列入『法家』. 所以準確地說, 慎到應該是道法家.

草山:「所以《史記》中太史公將老、莊、申、韓等『道家』跟『法家』人物一起做傳, 應該是認為法家跟道家的淵源較深是嗎?

無為:「在『術』的方面, 法家確實得到道家的啟發, 但權謀卻非道家的本意. 法家的『術』一部分傳承自『黃老治術』, 但『黃老治術』卻非道家主流, 只能說是莊學非主流的一派. 諸子百家之中, 道家的『自然無為』跟法家的『嚴刑峻罰』是南轅北轍, 但卻放在一起, 也是有夠諷刺的.

草山:「我也很好奇法家取的是道家的哪一部分, 請繼續吧!

無為:「作為道法家的管子跟慎到, 其思想可分為法、術、勢三方面:

一. 

《管子.七法》篇:尺寸也, 繩墨也, 規矩也, 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 謂之法治民一眾, 不知法不可.』《慎子》也說:法者所以齊天下之動, 至公大定之制也. 』這表明道法家將『法』視為整齊劃一的標準. 有了這一標準, 就可以把人同一於一個標準之下. 在這個標準之下, 『當於法者賞之, 違於法者誅之』, 則治民『若舉措而已』, 不過舉手之勞罷了.

二. 

《管子.心術上》篇:人主位於陰, 陰者靜. 故曰動則失位. 陰則能制陽矣. 故曰靜乃自得.』這是根據黃老之學『靜為躁君』的觀點, 人主應位於『靜』. 人主的『靜』不是靜止的『靜』, 而是以靜制動的『靜』, 即平心靜氣地觀察事物的規律, 並且監視臣下的作為, 以驅使臣下為己做事.  這就是以陰制陽, 以虛制實的『心術』. 所以, 《管子.心術上》又說:心術者, 無為而制下也.

《慎子》也說:君之智未必最賢於眾, 以未最賢而欲以善盡被下, 則不贍矣. 若使君之智最賢, 以一君而盡贍下則勞, 勞則有倦, 倦則衰, 衰則復返於不贍之道也. 是以人君自任而躬事, 則臣不事事, 是君臣易位也, 謂之倒逆, 倒逆則亂矣.

白話就是說, 統治者的聰明能力未必比別人高, 用不比別人高的聰明能力, 想把天下治理好, 是不可能的. 就算統治者的聰明能力比別人高, 可是只靠他一個人的精力治理天下, 則太勞苦, 勞苦就會疲倦, 疲倦就會衰弱, 結果還是統治不好天下. 所以, 統治者不能事事躬親, 而要讓臣子辦事. 君必須無為, 因為只有無為才能統治有為, 『無為』治『有為』就是道法家的統治術, 也就是所謂的『君無為, 臣有為.

《管子.明法解》:明主操術任臣下, 使群臣效其智能, 進其長技. 故智者效其計, 能者進其功. 以前言督後事, 所效當賞之, 不當則誅之. 張官任吏, 治民案法, 試課成功, 守法而法之. 身無煩勞而分職. 故明法曰: 主雖不身下為, 而守法為之可也.』道法家認為, 君主只要善於運用術數, 就可以不必親自處裡具體事務. 者也是一種『君道無為, 臣道有為』的統治術.

三. 

《管子.法法》篇認為君主的才能不一定比別人高明, 但他之所以能夠統治別人, 就是因為他有『六柄』, 即能夠叫人活, 叫人富, 叫人貧, 叫人貴, 叫人賤. 道法家把這六者稱為『勢』.

《慎子》形容『勢』說:故騰蛇游霧, 飛龍承雲, 雲罷霧霽, 與蚯蚓同, 則失其所乘也. 故賢而屈於不肖者, 權輕也; 不肖而服於賢者, 位尊也. 堯為匹夫, 不能使其鄰家. 至南面而王, 則令行禁止. 由此觀之, 賢不足以服不肖, 而勢位足以屈賢矣. 故無名而斷者, 權重也; 弩弱而矢高者, 乘於風也. 身不肖而令行者, 得助於眾也.』這是說, 統治者要有絕對的權力, 才可以統治.

草山:「所以法家取的是將道家的『自然無為, 轉為『君無為, 臣有為』的黃老治術. 而且也是法、術、勢兼具.

無為:「嗯! 道法家在法治思想方面, 以黃老思想為基礎, 主張法、術、勢的聯合. 接下來談術法家, 所謂術法家, 也就是強調君主統治術的一類法家, 術法家的代表是申不害. 申不害生於公元前400, 原是鄭國人, 韓滅鄭後, 成為韓國人. 公元前351年為韓昭侯的相, 以術治國, 使韓國逐漸富強起來. 太史公司馬遷說, 申不害的思想『本於黃老而主刑名.

《申子.大體》篇:故善為主者, 倚於愚, 立於不盈, 設於不敢, 藏於無事, 竄端匿疏, 示天下無為, 是以近者親之, 還者懷之. 示人有餘者奪之, 示人不足者與之, 剛者折, 危者覆, 動者搖, 靜者安.』又說:明君為身, 臣為手; 君若號, 臣若響; 君設其本, 臣操其末; 君治其要, 臣行其詳; 君操其柄, 臣事其常.』這二段話講的也是『君道無為, 臣道有為』的統治術, 這是本於黃老的部分.

至於『主刑名』的部分, 刑名』又叫『名實. 申不害認為君主的『』就在於『循名責實. 如君主任命一個臣做某官, 這個某官就是『名』, 這個臣就是那個『名』的『實』. 他既然做了某官, 君主就可以用這個官的『名』, 考察他的『實』.

草山:「聽起來很像公司管理上的R&R-Role & Responsibility, Role就是『名』, Responsibility就是『實』

無為:「很好的類比.

草山:「那前面講的『君道無為, 臣道有為』可以比喻成現代管理學的『授權』?

無為:「這就不一樣了, 法家的『君道無為, 臣道有為』應該是『授責不授權』, 權要掌控在君王的手中. 因為春秋戰國時代常有弑其君而代之的事情發生, 因此韓非子還特別強調君王掌權的重要性.

草山:「了解了, 請繼續!

無為:「最後是兵法家, 也就是指戰國時期兵家兼法家的思想家. 兵法家思想的基本特點是主張通過『耕戰』政策的實施, 達到富國強民的目的. 吳起是兵法家的代表.

吳起生於公元440, 衛國人, 太史公司馬遷將他與孫子一起做傳. 他著書四十八篇, 《漢書.藝文志》將他歸為兵家. 他的兵書在戰國時很流行, 所以韓菲說:孫吳之書者家有之.』這表明吳起是兵家, 但他又是一位實行的法家.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楚悼王素聞起賢, 至則相楚. 明法審令, 捐不急之官,

廢公族疏遠者, 以撫養戰鬥之士, 要在強兵』所以吳起可以說是一位兵家兼法家的兵法家.

吳起以『耕戰』政策在楚國實行變法, 敢令貴族開荒, 要在強兵; 敢收封君爵位, 以撫養戰鬥之士. 使楚國『南平百越, 北併陳蔡, 卻三晉, 西伐秦. 諸侯患楚之彊

法法家, 道法家, 術法家和兵法家在理論和實踐上的貢獻, 被韓非所綜合, 所承襲, 所發展, 最終形成法家學說的完整體系. 因此, 韓非以前的法法家, 道法家, 術法家和兵法家, 就成為韓非學說的主要淵源.

今天就先談到這吧 !

草山:「謝謝啦!

 

 

參考書目:

1. 《韓非》, 李甦平, 東大圖書公司

2. 《中國法家哲學》, 王讚源, 東大圖書公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