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老子原文:

《王弼本》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九層之台,起於累土;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帛書本》
其安也,易持也,□□□□易謀□。
……
……
□□□木,作於毫末;
九成之台,作於蔂土;
百千之高,始於足下。
為之者敗之,執者失之。
是以聖人无為也,□无敗□。
無執也,故无失也
民之從事也,恆於其成而敗之。
故曰:慎終若始,則无敗事矣。
是以聖人欲不欲,而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
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為。

《竹簡本》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謀也。
其脆也,易判也,其幾也,易散也。
為之於其亡有也,治之於其未亂。
合□□□□□□□末;
九層之臺甲□□□
□□□□□□足下。
為之者敗之,執之者失之。
是以聖人亡為故亡敗,亡執故亡失。
臨事之紀,
慎終如始,此亡敗事矣。
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教不教,復眾人之所過。
是故聖人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能為。

二.    白話翻譯:

局面安穩時容易持守,事變沒有跡象時容易圖謀.事物脆弱時容易消解,事物微細時容易散失.要在事情沒有發生以前就處理妥當,要在禍亂沒有產生以前就早作準備.合抱的大木,是從細小的萌芽生長起來的;九層的高台,是從一堆泥土建築起來的;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舉步開始走出來的.強作妄為就會敗事,執意把持就會失去.所以有到的人不妄為因此不會敗事,不把持就不會喪失.一般人做事,常在快要成功時遭致失敗.審慎面對事情的終結,一如開始時那樣慎重,那就不會失敗.所以聖人求人所不欲求的,不珍貴難得的貨品;教人所不教的,挽救眾人的過錯,以輔助萬物的自然發展而不加以干預.

三.    歷史原意(meaning)之探索:

1.    其脆易泮:脆弱的容易消解

竹簡本作「判」,「泮」、「判」古通用.《說文》: 「判,分也」

2.    起於累土

高亨說:「『累』當讀蔂,土籠也.起於累土,猶言起於簣土也.」土籠是盛土的用具,累土即一筐土

3.    學不學:

竹簡本作「教不教」,言效法人們未能效法的大道.

《老子古今》無為的目的

「從根本來說,無為的目的是人類社會的自然和諧,而從一般形式或一般情況來說,無為的目的就是『無為而無不為』和『無為故無敗』.『無為而無不為』是從積極方面來說的,即通過『無為』實現『無不為』的目的.『無為故無敗』是從消極方面來說的,即通過無為避免有害的結局…

無為之所以能夠無不為,從根本上來說是因為萬物能夠自然而為.水自然而流,草自然而長,農人自然去種地,工匠自然去上工,...結果就是無所不為.無為之所以能夠無敗,也是因為萬物自己在發展,社會的管理者沒有任何干涉性活動,自然也不會有失敗的效果.無為的根本意義就在於維護了萬物的自然發展...可見,無為不是無所事事,不是不負責任,不是畏縮不前,而是有著高於常人之微的抱負和理想,也就是維繫和保護天下萬物的自然生長、黎民百工自然生產的秩序,也就是維護社會自然和諧的理想狀態.當然,這種自然不是沒有人事活動的意思,而是沒有外力壓迫、沒有衝突鬥爭的狀況.」

《老子古今》人文自然的三個層次

「《老子》中所講的自然,實際上涵蓋了總體、群體、個體三個層次,也就是揭示了自然的最高層次、中間層次和最基本層次的意義.

最高層次的自然代表一種最高價值,是一種蒂利希所說的終極關切的表現,表達了老子對人類以及人與自然宇宙的關係的終極狀態的關懷切.這就是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節所表達的意義…

老子之自然的第二個層次的價值體現在人類群體社會.這一層可以地十七章『百姓皆謂我自然』的說法為代表…本章涉及的是聖人和眾多百姓之間的關係,也就是如何處理社會管理者與眾多生存個體之間的關係問題,以及眾多生存個體之間的關係問題.百姓都讚譽聖人是『自然』的,即符合『道法自然』的原則,也就是實現了自然而然的社會秩序.在這第二個層次上,人文自然追求的價值就是眾多生存個體之間的自然和諧,以及生存個體與社會管理者之間的和諧關係.

本章聖人能『輔萬物之自然』中的萬物可以是統稱,也可以是單稱. 『輔萬物之自然』就要落實到萬物中的每一個個體,否則『輔萬物之自然』就是大話、假話、空話.所以,老子自然作為價值、原則就包刮了對一切生存個體的尊重、關心和愛護,這就是老子的自然的地三個層次…『輔』就是創造環境,提供條件,加以愛護,防止干擾、控制.『弗能為』就是不直接設計、掌握、操縱和控制. 『輔萬物之自然』與『弗能為』本質上就是一回事,是一體的兩面.它不是一般的行為,所以也可以說是無為;但它畢竟對萬物之自然發展產生了輔助的功能,所以也可以說是一種特殊的行為或行為方式.因此,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實有似無』的行為和行為方式。」


四.    現代意義(significance)的啟發:

《老子古今》如何實現人文自然

「人文自然關切的是人類社會的自然秩序與自然的和諧,要實現人文自然的理想就意味著承認自然的秩序高於強制的秩序,這是關於人文自然的第一條原則.與自然的秩序相對的一邊是高壓下的秩序,另一邊是完全無序的混亂狀態.霍布斯論證說,每個人在這種狀態下都不可能生存,所以大家會選擇每個人都交出自己的自由,成立一個強權政府,保護大家的利益.然而強權政府帶來的高壓秩序又會壓制個性,這也是大家所不願接受的.

一方是無序狀態,一方是高壓下的秩序,而自然的秩序與自然的和諧則大體處於二者之間,最符合人的本性的要求,最有利於生存的存在與發展.但是.道法自然的原則並不純粹是個體的自由放任,一切生存的個體都要以總體的自然為最高目標和依歸.所以,人文自然的原則要求的是對生存個體以及群體和總體來說都最有利的狀態.

如果我們承認人文自然的秩序高於強制的秩序,因而想要追求和實現這種理想的秩序,那麼我們就必須接受一個必要條件,這就是人文自然的原則高於正義的原則,這是關於人文自然的第二條原則.這當然不是要貶低或廢棄正義的原則,而是希望在堅持正義原則的同時,看到它在理論上以及現實中的某種不足,嘗試從道家人文自然原則出發對正義原則的運用提出一個補充.如果我們不承認人文自然的原則高於正義的原則,那麼正義往往就被當作指導人們行動的最高的原則,而由此最高原則出發,各種非常手段乃至殘酷手段就都獲得了正當性或合法性.

這裡所說的正義原則只是一個最高原則的代表,相、當於正義原則的可以是神聖的原則、正確的原則、最高利益的原則等等.任何原則一旦提高到最高的地位,就有能成為製造大規模難災難的合法藉口.奧薩瑪可以在伊斯蘭聖戰的旗幟下,發動對美國的不分青紅皂白的攻擊.美國的某些政客在保衛國土安全的口號下,就可以用軍隊推翻別人的政權.而人文自然則是為了抵制和剝奪所有這一切『合法』的最高藉口.

然而,人文自然本身會不會成為它所反對的最高原則呢?不會的,因為它本身以自然的秩序為最高原則,不能允許以暴力和災難的手段推行所謂自然的秩序.」

《老子古今》人文自然的現代意義

「任何人或任何大小的相對獨立的生存單元都是一個生存個體.這個生存個體能否自然而然地成長、發展,一方面取決於外在的管理者是採取『輔』的管理方式還是『控』的管理方式,另一方面也取決於生存個體自身的水平和條件.人文自然的實現歸根結底取決於人的人文素質水平.一個生存個體自身的人文素養水平高,懂得自尊和尊敬他人,懂得如何有效而平和地處人作事,那麼這個生存個體就比較容易在自己的生存環境中創造出自然的秩序和自然的和諧,反之當然相當困難,甚至毫無可能.這種在個體層次上的自然要求的是富有情感和理性的人文素養,是有情感、有理性、有效率、有溫暖的人際關係.當然,這需要新的價值標準和道德原則,特別是往往被忽略或誤解的道家是的價值、原則、智慧、態度和方法。」

《究竟真實》

「道家的智慧,就在於能夠觀察及看透一切變化的各種條件是否成熟.條件成熟的話,在關鍵的地方一點就通,根本不用費力,不必特別做什麼.如果條件尚未成熟的話,再怎麼努力也沒有用.」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草山無為 的頭像
    草山無為

    草山無為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