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人生任務」

 

你為什麼無法把其他人當成「夥伴」, 只覺得是「敵人」呢? 那是因為失去勇氣的你在逃避「人生的任務」. 為了達成人生任務, 阿德勒對於人類的行動與心理層面都提出了很明確的目標.

 

行動面的目標:

  1. 獨立
  2. 能與社會和諧生活

 

心理面的目標:

  1. 我是有能力的
  2. 人人都是我的夥伴

 

這些目標將在面對「人生任務」時達成.

 

阿德勒將成長過程中所產生的人際關係分為「工作的任務」, 「交友的任務」, 「愛的任務」

 

它指的是人際關係中的距離還有深度. 當一個人以社會中的一分子而活著的時候, 就不得不面對人際關係, 這就是人生的任務. 在「不得不面對」這層意義上, 正是一種「任務」.

 

「工作的任務」

 

原則上, 沒有一種工作是不用跟他人合作的. 工作上的人際關係可以說是難度最低的, 因為工作上的人際關係有一個很明確易懂的共同目標, 那就是成果. 即使過程中有些合不來, 還是能互相合作; 應該是說非合作不可. 當彼此的關係只限於「工作」時, 只要工作時間結束或換了工作, 雙方就會變回不相干的陌生人.

 

在這個階段的人際關係中受挫的¸是那些被稱為尼特或繭居族的人. 問題的核心是人際關係, 他們不是討厭工作這件事, 他們不想面對的, 其實是因為工作遭受批評, 譴責, 說你「能力不足」或「不適合這份工作」等等, 在身上落下「無能」的烙印, 讓自己寶貴的尊嚴受傷. 總而言之, 一切都是人際關係的問題

 

「交友的任務」

 

這是工作之外, 更廣義的朋友關係. 雖然不像工作那麼有強制性, 但無論在跨出第一步, 或是關係上的加強都比較困難.

 

朋友人數的多寡是完全沒有意義的. 真正應該要考量的是彼此關係的距離及深度.

 

阿德勒心理學並不是一個改變別人的學說, 而是為了讓自己改變的心理學. 不是等待他人的改變, 也不是等待狀況的改變, 而是由你主動踏出第一步

 

「愛的任務」

 

分成兩個階段: 一個是戀愛關係; 另一個是家族關係¸ 尤其是親子關係. 愛的任務是最困難的. 例如由朋友關係發展成戀愛關係後, 有些朋友所容許的言行舉止, 從變成戀人的那一刻起就不一樣了. 具體來說, 像是不能和異性朋友出去玩, 或是有時候光是和異性朋友講電話, 另一半就會嫉妒之類的. 彼此之間的距離拉近了, 關係也更深了.

 

可是阿德勒並不認同束縛對方的行為. 當對方看起來是幸福的, 就單純給予祝福, 那就是愛. 在彼此束縛之下而結合的關係, 是撐不了多久的.

 

兩個人在一起, 卻感覺好像有什麼地方讓你喘不過氣來, 或是被迫繃緊神經, 那樣的關係頂多可以說是戀情, 卻不能稱為愛. 人只有感覺「只要和這個人再一起, 就可以自由盡情地展現自我」的時候, 才能真正感受到愛. 沒有自卑感, 也不必誇耀自己的優越性, 可以處於平穩, 極為自然的狀態. 真正的愛就是這麼一回事.

 

所謂的束縛, 就是內心想要支配對方的一種表現, 也是基於不信任所產生的想法.

 阿德勒說: 「如果想要和睦生活在一起, 彼此就必須處於人格對等的狀態.

 

只不過戀愛關係或婚姻關係中有「分手」這個選項, 當關係的延續變得困難的時候, 也可以選擇分手. 但親子關係在原則上是辦不到的. 如果說戀愛是以紅線結合的關係, 那麼親子之間就像扣上了頑強的鎖鏈.

 

無論彼此之間的關係有多麼困難, 都不能迴避正面相對, 或是拖延問題. 最糟的是「保持現狀」, 停留在目前的狀態下.

 

 

不要漠視「人生的謊言」

 

為了逃避和A之間的人際關係. 以情侶或夫妻的關係來說, 有某一個時期, 對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會讓你一肚子火. 這是因為當事者在某個階段「想要終止這段關係」, 為了尋找可以結束關係的理由, 於是有了那樣的感受. 對方其實一點也沒改變, 只是自己的「目的」改變了.

 

只要有那個心, 人要找出對方的缺點或瑕疵都是輕而易舉的. 人可以說是非常任性自私的生物, 就算對方像個正人君子, 都可以輕易找出討厭他的理由. 也正因為如此, 世界隨時都可以變得險象環生, 其他人都可能馬上變成「敵人」

 

阿德勒指出, 像這樣找出各種藉口來逃避人生任務的情形, 稱為「人生的謊言」

 

將自己目前所置身的狀況還有責任轉嫁到他人身上, 藉著怪罪他人, 埋怨環境來逃避人生的任務. 之前提過的那個患了臉紅恐懼症的女生也是. 大家都一樣, 對自己說謊, 也對身邊的人說謊. 認真的想一想, 算是相當不留情面的指控.

 

決定你生活型態(人生態度), 不是別人, 而是你自己.

 

阿德勒對於人生任務或人生的謊言都不論及善惡, 我們應該討論的不是善惡, 也不是道德問題, 而是「勇氣」的問題.

 

阿德勒的心理學並不是「擁有的心理學」, 而是「使用的心理學」. 關鍵不在於你經歷了什麼, 而是你如何運用它. 決定權在你.

 

我們人類還不至於脆弱到任由決定論中的創傷來操控自己. 以目的論的角度來說, 自己的人生, 自己的生活型態, 是我們自己選的. 我們擁有那樣的力量.

 

割捨別人的課題

 

在阿德勒心理學中, 否定向他人尋求認同這件事不要為了滿足「那個人」的期望而活

 

得到他人認同的確是一件開心的事. 到底為什麼要尋求其他人的認同呢? 說得更直接一點, 就是為什麼想得到別人的稱讚呢?

 

究竟為什麼要尋求他人的認同? 大多數的情況下, 是受了「賞罰教育」的影響. 因為實施賞罰教育後, 將衍生一種錯誤的心態: 「如果沒有人稱讚我, 就不採取適當的行動」「如果沒有人處罰我, 就做出不當的行為.

 

在猶太教義中, 有一句話「倘若你不為自己的人生而活, 究竟誰要為你的人生而活.

 

老是想要尋求別人的認同, 在意他人的評價, 到最後你過的就是別人的人生.

 

請記住, 如果你「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望而活」, 那麼別人也「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望而活」. 所以當別人不能如你所願地行動時, 你不可以因此動怒, 因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一旦我們把工作的目的變成「滿足他人的期望」時, 這份工作做起來應該會很辛苦吧. 因為你常常要在意別人的目光, 害怕他人的評論, 刻意壓抑「自我」的本性.

 

什麼是「課題的分離」?

 

假設有一個很不用功的小孩, 上課不聽講, 也不做習題, 連課本都丟在學校. 如果你是他的父母, 你會怎麼做?

 

當我們眼前有「用功讀書」這樣一個課題時, 阿德勒心理學就會從「是誰的課題?」這個觀點切入, 進行思考.

 

孩子要不要用功讀書, 這原本是「孩子的課題」, 而不是父母的課題.

 

簡單來說, 就算父母代替孩子讀書也沒用.

 

讀書是孩子的課題. 所以當父母命令孩子「好好用功讀書」時, 就像帶著滿腳泥巴踩進別人家裡, 干涉了別人的課題. 這麼一來, 就很難避免衝突了吧. 因此我們必須站在「這是誰的課題?」的觀點, 將自己和他人的課題切割開來, 然後不涉入他人的課題.

 

大致上, 所有人際關係中的紛爭, 差不多都是因為一腳踩進人家的課題裡, 或是自己的課題遭到干涉所引起的只要能做到課題的分離, 人際關係應該也會產生劇烈的變化.

 

要區分是誰的課題, 方法很簡單. 請想一想「因為這個決定而帶來的結果, 最後會由誰來承受」?

 

世上的父母常常說「這是為你著想」, 但是很明顯的, 父母是為了自己的目的, 也許是為了體面或虛榮心, 或是為了滿足支配欲等所採取的行動. 也就是說, 不是「為了你」, 而是「為了我」. 正因為孩子察覺到這種欺瞞行為, 才會有反彈的舉動.

 

阿德勒心理學並不鼓勵放任主義. 所謂的放任, 是完全不知道孩子在做什麼, 也不想知道. 我所說的不是那樣, 而是清楚知道孩子在做什麼, 在身旁守護他. 以讀書來說, 可以事先讓他知道這是他自己的課題, 如果他想要用功讀書, 你會隨時在身邊提供他需要的支援. 但是, 絕對不要干涉孩子的課題, 在孩子沒有提出請求的情況下, 不要一一插嘴干涉.

 

在阿德勒心理學中的諮商觀念也是一樣, 尋求協助的諮詢者要不要改變, 並不是諮商師的課題. 來訪者在接受諮商後, 要怎麼下決定, 要不要改變生活型態, 這都是他本人的課題, 諮商師不能介入.

 

「我們可以將馬牽到水邊, 卻不能強迫牠喝水」. 因為無視當事人的意願, 強迫他「改變」, 只會在事後引起更強烈的反彈. 只有自己可以改變自己.

 

最重要的是, 當孩子陷入困境時, 能不能坦白地找父母商量? 彼此之間是不是從平常就建立了互相信賴的關係?

 

像你朋友那種自我禁閉的情形, 如果我是他的父母, 首先, 我會認定「這是孩子的課題」, 部會介入他自我禁閉的狀況, 也不會過度關注. 此外, 我會讓他知道, 當他覺得困擾的時候, 我隨時可以提供協助. 這麼一來, 察覺到父母變化的孩子, 就不得不把今後該如何自處當成自己的課題來思考. 接下來或許會向外尋求協助, 應該也有可能憑自己的力量解決問題吧.

 

那些因為親子關係而苦惱的父母, 往往認為「孩子就是我人生的一切」, 把孩子的課題都當成是自己的, 全部都攬在身上. 無時無刻不想著孩子的結果, 就是當他回過神來, 人生中的「自我」已經消失不見了.

 

越是關係親近的家人, 越需要刻意將課題切割開來. 所謂的「相信」, 其實也是一種課題分離的行為. 相信別人, 這是你的課題; 可是別人對你的期望或信任要怎麼反應, 卻是別人的課題. 設對方並沒有如我們所希望的那樣去行動, 你還能不能相信他? 還能不能愛他? 阿德勒所說的「愛的任務」之中, 就包含了這樣的提問.

 

介入他人的課題, 還有背負他人的課題, 會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沉重又辛苦.  你必須清楚知道「從這裡開始, 就不是我的課題了」, 然後把他人的課題切割, 捨棄. 這就是讓人生卸下重擔, 變得單純的第一步.

 

用找工作當例子, 父親激動到破口大罵, 母親則是淚流滿面地提出反對. 除了絕對不同意你擔任圖書館館員之外, 還逼迫你如果不和哥哥繼承家業的話, 就要斷絕親子關係然而, 這種「不同意」的情緒要如何調適緩解, 並不是你的課題, 而是你父母的課題, 你根本不用在意.

 

關於自己的人生, 你所能做的只有「選擇一條自認為最好的路」. 另一方面, 別人要對你的選擇做出什麼樣的評論, 這是別人的課題, 你是無法干預的

 

所謂的「分離」就是這麼一回事. 正因為你在意別人的眼光和對你的評價, 所以才會不斷尋求他人的認同. 那麼你又為什麼會在意別人的眼光呢? 阿德勒心理學提出的答案很簡單: 因為你還做不到課題的分離, 才會把原本應屬於他人的課題當成自己的課題.

 

假設有個人的上司是個完全無法溝通的人, 一有什麼事就大聲斥責, 無論他怎麼努力, 都無法獲得認同. 可是, 獲得上司認同這件事, 是你應該優先考量的「工作」嗎? 所謂的工作, 應該不是指受到公司同事歡迎吧. 既然上司討厭你, 而且顯然有數不清的理由挑剔你, 那就沒有必要一直主動靠過去.

 

「因為上司對你冷眼相待, 所以無法工作」, 這又是阿德勒所說的「人生的謊言」. 「我的工作之所以做不好, 完全都是因為那位上司」, 會這麼說的人, 就是把上司當成「工作不順利」的藉口.

 

「因為有那樣的上司, 所以我無法工作」, 這完全是決定論的觀點. 如果是目的論, 你就要想「因為我不想工作, 所以編造了一個討厭的上司」, 或是「因為不想承認自己辦不到, 所以編造了一個討厭的上司」.

 

如果你做到課題分離的話, 無論上司的怒斥有多不合情理, 但那並不是「我」的課題. 不合情理的這種情緒, 是你的上司必須自己處裡的課題. 你不必向他靠攏, 也不用卑躬屈膝, 低聲下氣. 你必須做的是, 坦誠面對自己的課題, 不對自己的人生說謊.

 

我們大家都因為人際關係而受苦, 我的建議是, 首先, 想想看:「這是誰的課題?」然後將課題切割分離, 冷靜地劃清界線, 到哪裡是自己的課題, 從哪裡開始是別人的課題. 接下來, 不要介入別人的課題, 也不要讓任何人介入你的.

 

亞歷山大遠征到波斯的利底亞時, 當地神殿祭祀著一輛戰車, 那輛戰車是過去的國王哥帝安用特殊而牢靠的繩結綁在神殿柱子上的, 大家都傳說「解開這個繩結的人, 將成為亞洲之王」.

 

亞歷山大大帝看到那繩結非常牢固, 就拿出一把短劍, 一刀切斷它. 他說:「所謂的命運, 並非依靠傳說來安排, 而是揮舞著自己的劍去斬開.

 

這個錯綜複雜的繩結就像人際關係中的「羈絆」, 要用「課題的分離」這樣的劍來切斷.

 

課題分離並不是人際關係的終極目標, 而是入口. 想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是需要一點距離的. 當彼此之間距離太近, 太密切的時候, 反而無法正面對談. 當父母老是斥責孩子的時候, 兩顆心就會漸行漸遠. 這麼一來, 不但孩子不願意找父母商量事情, 父母也無法提供適當的幫助. 因此, 彼此之間保持一個適當的距離, 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搆得到, 卻不介入或干涉對方, 是很重要的.

 

對於課題分離, 你提到這樣做會踐踏別人的好意. 其實是一種受「回報」束縛的想法. 當「回報」存在於人際關係的基礎上十, 就會產生一種「我給了你這麼多, 你也應該回報我」的心情. 我們既不能要求回報, 也不能受它束縛.

 

有時候也會遇到不需分離課題, 甚至是介入對方課題反而比較輕鬆的例子, 像是幫小孩綁鞋帶. 這種介入一再重複的結果, 就是孩子什麼也沒學會, 並失去了面對人生任務的勇氣. 阿德勒說: 「沒學會面對困難的孩子, 將會閃躲所有一切困難.

 

其實阿德勒的心理學, 是有這麼一個與常識對立(反命題)的面向. 例如: 否定原因論, 否定創傷, 採用目的論, 認為人類所有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還有不尋求認同以及課題的分離等等概念, 這些都可以說是與常識對立的.

 

到底要選擇別人的認同, 還是選擇沒有別人認同的自由道路, 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 為了實現別人的期望而活, 這些或許真的可以做為路標, 卻是非常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為什麼偏偏要選擇這麼不自由的生活呢? 你一直在說「認同的需求」這件事, 換句話說, 你應該不希望有人討厭你吧!

 

可是, 為了不讓人討厭, 該怎麼做呢? 答案只有一個, 你必須隨時察言觀色, 對所有人宣誓效忠. 這時候有一個很大的矛盾在等著你. 因為一心希望不被討厭, 而同時宣誓效忠, 這就像陷入民粹主義的政治家一樣, 連辦不到的事也答應「會辦到」, 無法擔負的責任也攬在身上. 這樣的謊言很快就會被拆穿, 接著失去信用, 讓自己的人生雪上加霜.

 

為滿足他人的期待而活, 還有將自己的人生託付給他人的做法, 是對自己, 也對身邊的人不誠實的生活方式.

 

把課題分離, 並不是以自我為中心. 介入別人的課題才是以自我為中心.

 

不想被人討厭是人類極其自然的欲望與衝動, 康德稱這樣的欲望為「傾向性」. 如果順著這種傾向性, 頂多只是欲望和衝動的奴隸吧了. 真正的自由其實是將滾落的自己由下往上推的態度.

 

認同的需求或許算是一種天生的欲望吧. 那麼我們為了獲得他人的認同, 就必須在坡道上不斷翻滾嗎? 要像滾動的石頭一樣耗損自我, 直到失去原來的形狀, 變得圓滑為止嗎? 最後變成的這顆球體真的可以算上是「真正的自己」嗎?

 

所謂的自由, 就是被人討厭. 有人討厭你, 那正是你行使自由, 讓自己生活自在的證據, 是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

 

想要行使自由, 就要付出一些代價. 為了人際關係上的自由, 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就是被別人討厭.

 

如果你無法不在意他人的評價, 無法不害怕被人討厭, 也不想付出可能得不到認同的代價, 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 也就是, 得不到自由. 不是讓自己被討厭, 而是讓自己不要害怕被討厭.

 

希望「不讓人討厭」或許是我的課題, 但「要不要討厭我」就是別人的課題了. 變得幸福的勇氣中, 也包含了「被討厭的勇氣」. 當你獲得這種勇氣的同時, 人際關係應該也會變得輕鬆了吧!

 

~~未完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