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人生 (1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有人說:「你說話又不說文言文,為何要學古文?」這麼說話的人想得太淺,文言文在現代生活已經不是日常溝通的實用工具,而是文學藝術和古人思想的載體。所以,如果國文的目的是希望學生能夠欣賞好的文學作品和理解古人的思想並加以思辨地吸收,並納入自己的價值觀,甚至讓古文作者的風範成為學生一心想要模仿的典範(Role Model),那麼我認為好的古文應該要納入國文教育。

那麼那些古文須納入?我認為應該納入經典的著作。所謂經典,我喜歡大陸哲學家周國平的說法:「經典著作的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關注和思考人類精神生活共同的重大問題,比如人生的意義、生命與死亡、靈魂和肉體、信仰等等, 同時又有獨特的貢獻。…什麼是好書,誰說了都不算數,最權威的批評家是時間,時間做出了鑑定,一代一代愛讀書的人做出了鑑定,結論就是這些經典名著。」

文章標籤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可控:無為

既然宇宙運行遵循著沒有意志,也不為人意志所能改變的「道」。那麼老子認為身為悟「道」統治者的聖人,不應該依個人欲望或意志統治天下,而是遵循「道」的規律來統治天下,也就是「無為」,才能讓人民過上好日子。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可控:道

如果領導者不能以自身的欲望為動機治國,那要依什麼治國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老子回到自然尋找根本的答案。老子的問題是「變化的萬物有沒有一個不變的根源?」及「萬物變化所依循的規律為何?」,也就是對這個宇宙「變中不變」的終極追問。而老子的答案就是「道」。那麼「道」有什麼特性?

文章標籤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處春秋亂世的老子,他所要解答的問題,首先是「造成天下大亂的原因是什麼?」;然後是「什麼樣的統治方式才能讓天下人民過上好日子?」跟莊子所關注的重點不同。老子是從領導者的角度,探討如何做一個好的領導者,讓天下百姓過上好日子。莊子處在戰國時代,基本上對出現好的領導者已經不存在幻想。因此,他從老百姓的角度,探討如何在亂世中生存。

天下大亂的原因

文章標籤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死亡的看法與態度

對人來說,死亡是命運中最大的關卡與考驗。中國傳統忌諱死亡、避談死亡。身為諸子中討論死亡最多的莊子,他對死亡的看法跟態度又是如何?就在〈大宗師〉子祀去子輿家探病的下一段:

文章標籤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莊子的核心思想

對莊子來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就是追求精神上的絕對自由,也就是逍遙遊。〈莊子.天下〉篇中的「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於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上與造物者游,而下與外死生無終始者為友。」就是對莊子最準確的描述。《莊子》內七篇是學者認為莊子所寫,最能代表莊子的思想。歸納起來就是「輕名利,外生死,齊萬物,一是非」,透過重內輕外的修養,而達到外化內不化的境界。

文章標籤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什麼是智慧?智慧是一個我們非常孰悉但又非常陌生的一個概念,孰悉是因為我們常常看到或聽到它;陌生是因為很難為它找到一個滿意的定義。有一個我很喜歡的定義:「智慧」就是「對世界與人生根本而完整的了解」。在佛教的教義中,「世」是時間的概念,就是過去、現在和未來三世;「界」是空間的概念,就是所謂的「三界二十八天」。「三界」就是指眾生所居住的欲界、色界、無色界。「二十八天」指欲界的六欲天、色界的四禪十八天、無色界的四無色天。按照這樣的說法,所謂「對世界與人生根本而完整的了解」的智慧,就只有佛才能擁有,而佛所覺悟的就是這樣的智慧。

但我們這些尚在五濁惡世的凡人,離成佛的境界實在太遠了。有沒有比較可能可以觸及的次一等「智慧」,讓我們在這一世過得比較幸福的指引?這種指引不是浩瀚無涯、鉅細靡遺的知識,否則就會如莊子所說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般的耗盡一生不可窮盡或企及。它應該更像是老子所說的「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這樣自古以來一直為真,可應用在現代當世,以簡馭繁的處世原則或簡要綱領。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於親友或家人,由於雙方都了解彼此的個性與底線,已經有了一定的相處模式。但對於陌生人或相識不深的人,什麼樣的人際策略是最優的?賽局理論或博弈論把這個問題稱為陌生人的「多重賽局」或「多重博弈」。

囚徒困境(單次賽局)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覺 –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海倫.凱勒(Helen Keller)在她精彩的自傳中講了一個故事,關於一個曾去劍橋探望她的朋友,那位朋友在樹林裡散步。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我們把「好人一定有好報」這個命題,改寫成「所有好人都有好報」,就更容易看出來,這在邏輯上是一個全稱命題。但是,我們只要找到一個反例,便可以否定全稱命題。於是,我們對這個命題是否為真,就變得不是那麼有把握。

對有宗教信仰的人來說,這不是問題。如果你信的是基督教,你相信好人死後會上天堂。如果你信的是佛教,你相信好人死後,會投胎到六道輪迴的上三道:天、阿修羅或人。但是,對於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如果好人不一定有好報,我們有什麼理由讓他們願意當一個好人呢?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需要意義嗎?要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先了解「人生的意義」這個概念。我想從二個方面來說明我對這個概念的理解。如果你的存在跟不存在,對世界沒有差別,那你的人生或存在就沒有意義。另外,這種差別應該是好的差別才對,否則就成了負面的意義。從這個角度來看,所謂有意義的人生,就是能夠讓這個世界因為你的存在,而變得更好一點。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所謂的「意義」就是理解的可能性。當我們問「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的時候,其實就是在問「人生的目的」是什麼?當人生沒有目的時,人生將變得不可理解,也就是人生沒有意義。而所謂的「人生的意義」或是「人生的目的」就是指一個人過去和未來可能的全部生活經驗中, 也就是一生中,值得追求的最終, 最重要的價值或目標。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句話是蘇東坡寫給朋友董傳的詩中的一句: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蓉大概三、四歲的時候, 有次拿了一個裝了飲料的馬克杯, 在從廚房走到客廳的途中打破了, 瞬間哇哇大哭. 我猜想當時大哭的原因大概主要是嚇到; 另外則是害怕我們的責罵吧! 但這樣一個難得的教育機會, 我當然不會責罵她. (相對於國中以後, 我對她小時候是寬容而有耐心的多了, 相對而言, 比較符合慈父的形象, 哈哈!). 反而輕聲地安撫她不要害怕, 不小心犯錯, 我們面對並解決它就好. 我先把有危險的碎片清乾淨, 然後留一塊沒有瓷器碎片的地方叫她拿抹布來擦乾淨. 蓉馬上就不哭, 認真地清理. 等她清理完心情平靜後再跟她說, 人都會犯錯, 但只要你能面對並處理, 承擔犯錯的後果並盡量不要再犯就好.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蓉讀幼稚園的時候, 我就跟她說「自由來自自律」, 如果你能夠管好你自己, 爸爸就會少管你; 你如果不能自律, 爸爸就會一直管你. 比如說你想看電視, 我們先來討論你認為一天看多久合適, 有共識之後, 你就自己控制. 你可以決定什麼時候開始看, 但時間到了,  你就自己關掉. 她很認真地說她一天看三十分鐘就好, 於是我們就這樣達成共識. 沒想到她真的說到做到, 看到三十分鐘就自己關掉. 然後玩別的東西或看圖畫書. 著實讓我驚訝, 這小孩真的是來報恩的.

這句話雖然是自己經驗的體悟, 但法律, 哲學跟宗教能印證這句話的實效性及普遍性.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