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意義嗎?要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先了解「人生的意義」這個概念。我想從二個方面來說明我對這個概念的理解。如果你的存在跟不存在,對世界沒有差別,那你的人生或存在就沒有意義。另外,這種差別應該是好的差別才對,否則就成了負面的意義。從這個角度來看,所謂有意義的人生,就是能夠讓這個世界因為你的存在,而變得更好一點。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所謂的「意義」就是理解的可能性。當我們問「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的時候,其實就是在問「人生的目的」是什麼?當人生沒有目的時,人生將變得不可理解,也就是人生沒有意義。而所謂的「人生的意義」或是「人生的目的」就是指一個人過去和未來可能的全部生活經驗中, 也就是一生中,值得追求的最終, 最重要的價值或目標。

那麼,人生需要意義嗎?這個問題可以用另外一個方式來問:人生沒有意義會怎樣?人活著是一個事實,沒有意義還是能活著。唯一的差別是沒有意義的人生就是過日子、也就是生活。但有意義的人生才能讓你活出真正的生命。

不同時代的東西方哲學家,總是不斷探討什麼是對人來說最好,是最終極的價值。像中國的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司馬遷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西方的亞里斯多德的人生的目的在追求幸福(Eudaimonia),過上智性的生活。康德墓碑上的名句「「有兩件事物我愈是思考愈覺神奇,心中也愈充滿敬畏,那就是我頭頂上的星空與我内心的道德準則。」都說明了他們心中所認知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最終價值,也因此直接或間接回答了關於人生意義的問題。

我們或許無法達到哲學家的高度,但我們的人生仍然可以有意義。如九把刀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電影男主角所說的:「我希望因為有我的存在,能讓這世界有一點點的不同。」就這一點點的不同,就足以構成你人生的意義。

我個人一直很喜歡李家同先生的文章。在《第21頁》這本書〈瑪莉修女〉的這篇文章中,描寫了他電機系的同學老杜。老杜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書不用怎麼念就可以考得很好。事業也非常成功,賺了很多錢,於是他開始探索生命的意義。他出國到各種靜修的地方,也聽各種宗教領袖講道,也嘗試靜坐去體悟,但卻越悟越糊塗。

有一天,他打電話要作者(或故事中的第一人稱)陪她,去找一位在偏鄉替小孩子服務的張修女。她是老杜在大學山地服務社認識的朋友,也是老杜心儀的對象。但畢業之後,就當了修女。經過了二十年,老杜又找到張修女,他認為她一定能夠告訴他生命的意義。只是他不敢去,要作者陪他一起去。

當他們到了張修女工作的地方,張修女的答案令他們大失所望,「她說她其實是一個很沒有學問的修女,對於神學知道得少之又少,如果硬要說明生命的意義,她可以去查書,但她相信書上的答案,老杜早就知道了,也不會使他滿意的。她還調皮地問老杜,如果像他這麼聰明的人都無法瞭解生命的意義,誰能瞭解呢? 」

中午到了,張修女要去燒飯給十幾個小孩吃,也拿了二件圍裙給老杜和作者,讓他們二位也到廚房幫忙。在他們手忙腳亂地幫助張修女,好不容易搞定了小孩吃了中飯並哄小孩睡午覺之後,才又回到張修女的辦公室喝茶。老杜喝了茶以後,向張修女說:「我現在懂得妳為什麼二十年來沒有離開這個工作了,妳這樣的生活的確是有意義的。」 修女點點頭,她說:「其實我從來就弄不清楚生命的意義,但我知道如何過有意義的生活。這麼多年來,我一直扮演著好母親的角色,好多小孩子也因此有母愛。任何人只要肯全心全意地去幫助別人,都會感到自己的生活是有意義的。生命的意義也許難懂,要過有意義的生活,卻不是難事。」

或許生命的意義就在過有意義的生活,而有意義的生活就是肯全心全意地去幫助別人,這就是生命的意義。「人生的意義」或許就是文章一開頭探討的二方面意義的統一,也就是把「幫助別人,讓這個世界因為你變得更好。」當成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最終價值和目標。

「稻盛和夫說:『如果有人問我:「你為何來到這世上?」』

我會毫不含糊地回答:「是為了在人生謝幕之時的靈魂,比人生開幕之初更純潔一點,或者說帶著更美好、更崇高的靈魂去迎接死亡。」」

我也希望我此生的經歷能讓我成為更好的靈魂,你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