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重返「失樂園」的救贖之路

 

從工匠到工人, 從店鋪到工廠

 

馬克思的《資本論》從釐清人與人所製造出來的事物間的關係出發. 人原本是以主人或創造者的身分與自己製造的東西發生關係, 然而到了十九世紀, 尤其是在英國, 這種關係出現了巨大變化.

 

變化起自於工廠制度的建立, 工廠制度的核心因素是工資, 工人身分的一項特色, 就在於他們是領工資的. 傳統社會中曾有一種流浪工匠(journyman), 它們的收入類似工資. 不過那是因為他們沒有自己的店舖, 無法參加行會, 只好幫擁有店鋪的工匠打工. 在傳統社會裡, 流浪工匠被視為是不正常, 不幸的人, 是正常工作關係的偏離.

 

可是工資關係卻是工廠制度中的正常狀況. 原本被視為偏離正軌的例外, 在工廠卻被普遍化了. 於是出現了一些原先工匠環境下難以理解的情況. 例如一個工人在工廠裡, 不論生產多些還是少些, 獲得的都是同樣的固定工資, 但多生產出來的利潤卻與工人無關, 這利潤都到哪裡去了? 從工匠到工人, 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困惑了許多人, 也刺激了許多人從不同的角度加以解釋. 而馬克思, 就是提出重要解釋的其中一人.

 

價格的前提價值

 

西方經濟學首先區分個體經濟學講的是個人的理性經濟選擇, 總體經濟學講的是許多個人的選擇匯集再一起所產生的經濟效果.

 

但在,《資本論》第一章, 馬克思如此解釋「商品」: 一旦有「商品」存在, 一件「商品」的存在就保證了所有「商品」都將和它發生關係. 換句話說, 我們不可能單獨討論一件「商品」, 而是該討論「商品」及其社會關係的總和.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所探討了, 是社會關係如何反映在經濟事務上, 社會關係的位階高於經濟事務.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首要任務, 就是分辨階級. 一個社會有哪些階級? 階級之間有著什麼的關係? 有著什麼樣的矛盾? 進行哪種性質的鬥爭? 是可解決還是不可解決的矛盾? 是內部矛盾還是外部矛盾?...釐清這些後, 才能開始談生產與分配.

 

一、兩百年來西方經濟學試驗所得出的結論便是: 要理解「經濟行為」, 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要從「價格」著手. 價格是供給與需求的函數, 也是經濟行為中最核心, 最關鍵的因素.

 

價格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裡也很重要, 不過是以作為被檢討, 被批判的對象而存在的. 價格所反映的是一個商品的社會關係, 而不是其內在價值.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談到價格, 必須一併談到價值, 只能在價值的前提規範下談價格.

 

西方經濟學的起點, 則是將價值置而不論. 價值是主觀的, 變動的, 即使存在也無法被客觀測量, 因此不在經濟學的探討範圍之內. 唯有當價值進入了交易關係, 變成了可以量化的價格, 它才能夠被掌握, 被研究. 價格才是可衡量, 可解釋, 進而可預測的.

 

交易及價格導致價值「異化」

 

馬克思認定工人製造出來的物品, 有著內在的先驗價值. 這是他的經濟思考牢不可破的出發點, 也是他的思想和現今經濟學的絕然差異. 物品的價值來自其可用性, 愈有用的東西就有愈高的使用價值. 這是憑物品的內在價值, 而不是憑供給、需求等外在因素決定的.

 

他以一種天真, 神秘的哲學態度看待價值, 認為每一個物體都會合我們發生一種明確的使用關係, 也就是剔除了無用, 裝飾性部分的實質「使用價值」. 這種價值事物我關係的本質, 交換行為及交換所產生的價格, 則是這項本質的一種「異化」.

 

唯有在出現盈餘與匱乏的失衡時, 才有交換的需要. 由於「使用價值」牽涉到每個個人與物體的獨特關係, 無法用來交易, 因此就得創造出另外一種價值來做為交易中介.  因此, 要把物品交易出去, 你得先找到他的「交換價值」, 然後以此「交換價值」換取同等「交換價值」的其他東西. 物品一旦有了「交換價值」就從原本單純的物體變成了「商品」. 一旦有東西透過交易變成「商品」, 這「商品」便必然會不斷擴張其交易網絡, 衍生出一個龐大的系統.

 

拜物衝動下的「失樂園」

 

人會和一般物體產生兩種關係: 一種是透過使用產生的價值關係, 另一種是透過交易產生的商品關係. 《資本論》的出發點是人與物品之間的原始, 直接的關係, 即「使用價值」的關係. 而交易破壞, 改變了這個關係, 硬是將原本無法量化價值置入一個價格的量化系統裡, 進而使我們產生錯覺, 以為物體的交易價值, 就等於它的「使用價值」.

 

我們錯覺愈貴的東西愈有用, 也愈值得被追求, 被擁有, 這也是我們慾望的「異化」. 我們不再依自己內在使用的需求來看待物體, 而是以交易中產生的價格這種外在標準來決定物體的價值.

 

在馬克思的理想原始情境中, 每個人, 每份關係, 每樣東西, 都是不該交換的.

 

馬克思也以同樣的角度探討金錢的本質. 金錢是什麼? 是一種最可怕, 最有效的理性量化工具, 將一切物品悉數圈進了商品的範圍. 金錢以一套簡單的數字, 便解決了所有複雜的比例關係. 我們只要看到售價, 就會誤以為自己知道該對這東西投射多大的慾望. 甚至在我們還沒有機會真正和這些欲望對象產生任何關係, 金錢價格便已先為我們編好了這麼個順序, 我們無法抗拒, 也很少人會抗拒.

 

我們活在將一切事物視為「商品」的環境裡, 也必然習於以價格來架構自己和世界之間的關係. 我們為價格所包圍, 被價格剝奪了慾望的自主性, 而馬克思認為這種處境是可悲的.

 

《資本論》的內容, 是依人類逐漸遠離原出真實的過程順序安排的. 從「使用價值」墮落到以「交易價值」定義商品, 再墮落到將自己的慾望讓渡給「拜物」(fetishism)衝動, 再墮落到以金錢涵蓋所有一切價值, 再墮落到金錢又從交易計算的工具晉升為一切事物的主宰, 也就是「資本」的出現. 金錢本來是人用來購買物品的, 成為「資本」之後便倒過來, 變成以金錢來購買人, 人淪為換取更多「資本」而服務的「物」. 「資本」變成了主人, 人反而成了服務「資本」的奴僕.

 

這和「失樂園」的故事如出一轍. 馬克思不但理出了人一路墮落的過程, 還鼓勵大家尋回樂園之路, 指引大家一條通往救贖的道路. 這就是馬克思希冀改變世界, 讓世界回歸「異化」前原初狀態的偉大計劃.

 

 

 

第三章 點出扭曲與異化的「科學的唯物主義」

 

《資本論》的核心分配

 

馬克思所處的是一個巨變的時代, 人類的經濟生活大幅改變, 導致過去的基本原則與是非準繩不再適用. 馬克思所要做的, 便是在這種新環境下找出符合公平正義的新法則.

 

1848年的《經濟學哲學手稿》到1857, 1858年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 馬克思對公平正義的問題作了全面性的反省. 反省的最終根據, 就是「異化」的概念. 唯有不被「異化」, 不被工具或手段反過來宰制, 人才能過公平正義的生活. 《資本論》所討論的則是縮小打擊面聚焦於一件事: 在新的生產條件下, 如何得到公平的分配. 分配就是《資本論》的核心.

 

《資本論》的根本問題是: 在運用資本生產的時代, 創造出來的財富與人間資源該由誰享有? 以什麼方式分配享有的資格才公平? 又該以什麼理由判斷誰該多得一點, 誰該少得一點?

 

從搖籃到墳墓都該享有的權利

 

從十八進入十九世紀, 歐洲對財富分配的思考產生了很大的變動. 1776的美國獨立革命, 牽涉到人民財富和政府財富間的分配原則. 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則是逐漸成形的中間階層保護自身財產的動機十分強烈, 連帶地動員了下層階級的情緒, 一起挺身要求保障人民財產, 進而要求分享貴族的財產. 但要推翻舊有的分配架構或許不難, 建立新的分配辦法可就沒那麼容易. 美國於1776年建國後國家財政連十年一蹋糊塗, 法國更是一團糟. 很快地, 這演變成全歐洲的一大課題, 接下來又隨著歐洲勢力的擴張, 演變成世界的一大課題.

 

讓課題變得更複雜的, 是工業化的快速發展與舊分配機制的瓦解同步進行. 西方經濟學, 將經濟問題鎖定在供給與需求的動態平衡上, 主張只要有一個公平客觀, 不受干預的機制, 就能獲得經濟效益; 馬克思經濟學則無法認同經濟問題只和供給與需求有關. 經濟在追求效益的同時, 甚至之前, 必須先解決分配問題.

 

馬克思經濟學建立在追求公平正義的考量上, 對於刺激生產, 提升效能這套經濟學並不怎麼在行. 然而在打造一個分配平等的社會時, 這套經濟學就相當有用. 古巴的貧富差距遠小於世界上大部分的國家. 雖然國家整體並不富有, 但政府能給予全體國民大致平等的基本服務與保障. 這是卡斯楚的成就, 他相信擁有平等的財富, 是重要的國民基本權利.

 

我的意見:

 

共產只會造成均貧, 因為沒有追求私人財富的動機, 必然會養成吃大鍋飯心態. 除非每個人都無私奉獻, 但這與人性相違背. 人有高尚的動機同時也有動物自私的本能, 忽略任何一端, 都無法真正解決人類的問題. 唯有損人的自私受到懲罰鼓勵人人都發揮自己的天賦自我實現, 能力較差的人願意靠自己的力量站起來, 能力強的人願意幫助能力差的人, 才有機會往相對比較公平正義的社會靠近.

 

共產主義的實驗已經證明革命的手段無效, 北歐的自由經濟, 高稅率及福利政策制度或許是資本主義()跟共產主義()辯證之後, 較為接近公平正義的社會(). 但北歐的制度能夠實現的前提為高素質的人民, 否則一樣容易失去努力的動機. 也就是人應該把馬斯洛自我實現--努力發揮自己的天賦造福社會--當成人生目的. 而不是把金錢跟權力這種手段當成人生目的, 讓私慾無限擴充. 用馬克思的話來說, 就是過著「真實」而非「異化」的人生. 我認為只有具備這種價值觀的高素質人民佔社會絕對多數, 才有所謂公平正義的社會的可能. 因此, 以目前台灣社會貿然推行高標準福利政策, 一樣會失敗, 因為台灣人民尚未有如此高素質的精神水準與自覺, 這需要時間.

 

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 緊接著蘇聯解體, 整個共產主義集團分崩離析. 脫離共產主義後, 這些國家的國民遭受的第一個大問題, 就是過去他們所認定的基本權利突然間變得不再是權利, 而是生活中不可預測, 難以掌握的變數.

 

有一個重要的觀念也隨共產主義, 馬克思經濟學一起從這些社會裡消失, 那就是不被異化的權利(unalienable right). 馬克思先假設了人每一個人具有一套不可被剝奪, 不可被異化的基本權利, 而他的經濟學的存在目的, 就是設計出一種在經濟方面保障這些基本權利的思考. 理想上, 人人一生從搖籃到墳墓都該享有工作, 住房, 醫療, 這是人人應享的權利.

 

共產黨專政所造成的誤解

 

馬克思有個關鍵概念, 叫做Praxis, 勉強可譯作「實踐」, 指的是將解釋世界和改變世界合而為一. Praxis的「實踐」接近王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 或者可以譯為「知識的實踐」, 意味著解釋世界同時也是在改變世界. 對的, 好的知識, 並不是單純地是客觀的分析, 而是具有改造力量的批判, 讓人能夠以辯證的, 顛覆性的眼光重新認識世界, 因而產生改變世界的決心與力量.

 

所以馬克思的經濟分析並不是單純的經濟學, 而是政治經濟學. 在分析經濟因素的同時, 必然連帶探索應如何透過政治上的安排, 改變既有的經濟結構, 這又是馬克思哲學另一個特殊的觀點.

 

Praxis的角度來看, 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章中特別強調共產黨組織的重要性, 也發展出關於工人革命政黨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初步想法, 不過一直到馬克思去世為止, 他所提出的都僅限於和經濟分析相關的政治綱領, 並沒有提出具體的政治手段. 馬克思的政治綱領及馬克思主義式的政治手段. 是在列寧的手中完成的.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中的政治面, 是列寧因應奇特的俄國革命而建構起來的. 1917年俄國的工業發展還很落後, 工人勢力也很有限, 卻發生了共產革命, 列寧明確主張建立一個先鋒黨, 不只要帶領工人, 而且要代表工人來帶領人民, 於是革命的主體悄悄地從工人被換成了共產黨, 「無產階級專政」也就變成了「共產黨專政」.

 

加入了列寧式的政治手段之後, 馬克思主義變成了「馬列主義」, 當然就和原始青年馬克思, 或《資本論》中所標榜的立場大相逕庭了.

 

由共產黨專政及計畫經濟所產生的種種爭議都被賴到了馬克思頭上, 導致原始的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在今日面對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學時節節敗退, 快速沒落, 連帶讓整個世界失去了一個看待經濟事務的重要關懷那就是在經濟領域中該不該有個高於市場原則的公平正義理念? 我們今天可以用兩種不同角度來看待馬克思與《資本論》, 一種角度是視之為歷史的陳跡, 一段特殊的人類經驗, 純粹出於對於過去的好奇. 另一種角度則是堅持從中找出可以為現時提供刺激, 反省的內容. 兩種角度最大的差別就在於: 在經濟分析裡除了市場, 是否還能有其他的價值標準或關懷?

 

我的意見:

 

共產黨專政及計畫經濟所產生的種種爭議不算被賴到馬克思頭上, 雖然他只有發展出共產黨組織的重要性, 也發展出關於工人革命政黨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初步想法.

 

原因是工人革命推翻政府之後, 必然要有人來管理政府, 領導人民, 進行民政, 財稅, 軍事, 外交, 交通, 經濟, 教育等公共事務. 管理政府必然是一群人, 而這群人顯然只會是共產黨中的一小群人, 當然會導致共產黨專政的必然結果, 如果馬克思真的把政治手段也發展出來, 我想跟列寧, 史達林等野心家唯一的差別, 頂多只是他可能天真地以為這群掌控政權的工人或共產黨領導階層, 應該無私地為工人或無產階級謀福利, 就像喬治.歐威爾的《動物農莊》中努力不懈工作的馬, 只問耕耘, 不問收穫, 創造出馬克思心目中公平正義的理想社會. 他哪能想到真的共產黨掌控政權後卻變成一群豬. 並說出書中的令人會心一笑的名言「所有動物一律平等, 但豬比其他動物更平等!

 

至於計畫經濟也是必然的結果, 西方經濟學或市場經濟學主張的是透過供給與需求讓理性個人或產業決定生產什麼? 生產多少? 透過看不見的手, 達成供給與需求最有效率的均衡. 如果不透過市場機制, 如果仍然不放棄分工之必要, 必然只能是計畫經濟, 透過國家統一依照人民的各項需求進行生產, 再將生產之產品分配給人民.

 

雖然馬克思基於關懷人的真實性的出發點及對價格, 金錢與資本造成人的異化之辯證及洞見, 是令人佩服及尊敬的. 對於資本家受到資本的控制對勞工造成可能的剝削, 個人也是認同的. 但個人認為共產黨專政跟計畫經濟的爭議不算是賴在他頭上, 而認為馬克思是跟 國父孫中山先生一樣是個過於理想化的知識份子跟革命家, 不知道這是不是也是 國父聯俄容共的原因之一. 我佩服的是他們的動機及付出, 但他們一樣缺乏合適的政治手段, 革命後的結果同樣是生靈塗炭因此我非常認同作者將馬克思還原為哲學家來解讀, 去瞭解他的動機, 思想及洞見. 若從造福人民的政治家的角度來看, 個人認為他跟 國父一樣都是失敗的政治家. 如同作者提醒我們的, 「光是為了一個目的閱讀馬克思, 都能讓我們大有收穫那就是刺激我們不要那麼習於活在既有的觀念與價值的世界裡」.

 

~~未完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草山無為 的頭像
    草山無為

    草山無為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