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禮為中心的春秋時代
草山:「上次我們聊到孔子的時代背景是禮壞樂崩的時代及其原因, 也提到那時的『禮』. 不只是日常儀文, 也是當時的政治制度. 這個部份對於現在的我們比較難想像, 你能多做一些說明嗎?」
無為:「嗯! 那我舉一些春秋時代文獻當例子說明好了
禮跟政治的關係
〈左傳隱公十一年〉『禮, 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者也。』
〈左傳桓公二年〉『夫名以制義,義以出禮,禮以體政,政以正民,是以政成而民聽。』禮是出於事之宜的義, 且是政治的骨幹, 而義又與正名有密切關係.
〈左傳僖公十一年〉『禮,國之幹也,敬,禮之輿也,不敬則禮不行,禮不行則上下昏,何以長世。』
〈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禮, 上下之紀,天地之經緯也,民之所以生也。』
〈國語.魯語〉『莊公如齊觀社。曹劌諫曰:『不可。夫禮,所以正民也。是故先王制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終則講(禮)于會,以正班爵之義,帥長幼之序,訓上下之則,制財用之節,其間無由荒怠。...』』
〈國語.晉語〉『禮以紀政, 國之常也。』
禮跟道德的關係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出門如賓,承事如祭,仁之則也。』出門如賓, 承事如祭就是禮. 這是最先看到有道德意義的仁字, 成為以後孔子以禮為仁的功夫的根據.
〈左傳昭公二年〉『忠信,禮之器也,卑讓,禮之宗也,辭不忘國,忠信也,先國後己,卑讓也。』
〈左傳昭公二十六年〉『禮之可以為國也久矣,與天地並,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愛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婦聽,禮也。』」
孔子面對的三大問題
草山:「瞭解了, 所以春秋時代的『禮』. 幾乎包含了當時的政治制度, 道德準則, 日常儀文等, 難怪這麼重要. 接下來來談談孔子的思想吧!」
無為:「一個重要思想的出現, 通常是要解決該思想家在當時國家社會所面臨的困境或問題. 一個思想或哲學體系由一個又一個的命題所組成. 命題是一個在邏輯上能判定真偽的句子. 概念組成命題, 命題形成論證, 論證構成系統. 而這個體系或一個一個的命題的背後, 要解決的是一個一個的問題, 而當時這些重要的問題就構成了當時的文化精神.」
草山:「所以要談孔子的思想之前, 要先了解他那個時代碰到的困境跟難題是嗎? 我們前面談過, 他面臨的時代困境是『禮壞樂崩』, 那他主要想要解決的是什麼問題呢?」
無為:「沒錯, 他面臨的時代困境是『禮壞樂崩』, 那時, 舊秩序已經被破壞, 但新秩序尚未建立, 因此孔子面臨的三大問題及他提出的解答分別為:
1. 如何建立生活秩序? 生活秩序即禮, 禮是孔子針對這個問題提出的解答, 因此孔子最早的志願在於重新肯定周的文制, 即重建禮, 重建生活秩序.
2. 如何決定一正當秩序? 要建立生活秩序, 必須找出一正當秩序, 否則便沒有依據. 正當就是義, 因此孔子提出「君子義以為質, 禮以行之」的禮義關係.
3. 正當如何可能? 對此問題, 孔子提出「仁」, 仁的根本意義是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 也就是克去私意. 一切不正當之所以生, 全在一形軀之私, 若能去除私意, 行為自然正當.
所以孔子的思想體系就是「仁義禮」的體系, 以仁為核心, 逐步推擴到義, 再到禮.」
草山:「哇! 你好厲害, 我論語看過幾遍, 但無法抓到孔子的要點, 沒想到你幾句話就歸納得那麼清楚.」
無為:「哈哈! 不是我厲害, 我跟你說的這些也都是書上看到的, 這些都是一些研究中國哲學史或思想史像勞思光, 徐復觀等等大師的成果, 我只是轉述而已, 一點也不厲害. 而且一些新儒學大師, 像熊十力, 方東美, 牟宗三跟唐君毅的大師的書也都還未涉獵, 等未來拜讀後, 或許跟目前會有不同的看法也說不定.」
草山:「嗯! 我也要追隨你的腳步, 繼續研讀大師的作品.」
無為:「讀書就要讀經典, 經過這些大師的爬梳, 歸納, 整理及提點之後, 再回去看原典, 就會有不同層次的體認跟心得.」
草山:「難怪台大呂世浩教授說中國的學問講層次, 或許就是這個道理. 每看一次經典, 就更一層的深入, 一層一層進入中國這些大思想家的思想核心.」
無為:「沒錯!」
草山:「對了! 在談孔子思想之前, 能不能請你幫我解決一下我讀論語以來一直有的困惑. 首先是關於「仁」, 論語中孔子針對不同的學生有各種不同的說法, 讓我看完後還是不知道「仁」的確切意義到底是什麼? 還有論語中明明到處在談仁, 但子罕篇中又說『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這不是很矛盾嗎? 」
無為:「首先我先試著回答第二個問題, 之前我也好奇去查了論語發現孔子真的很少主動談到仁, 大部分都是弟子問他才回答, 所以真的是子罕言仁. 但為什麼呢? 我個人認為是因為仁的本身是一個人自覺的精神狀態. 而這自覺的精神狀態, 可以有許多層次, 許多面向. 它包括兩方面: 一方面是對自己人格的建立及知識的追求, 發出無限的要求; 另一方面, 則是對他人毫無條件地感到有應盡的無限的責任. 簡單來說也就是成己成物. 所以曾子說孔子的一貫之道是『忠,恕』 二字, 『忠』是『盡己』, 也就是成己; 『恕』是『推己及人』, 也就是成物.
但是這種精神狀態或人生境界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 因此孔子很難具體的描述『仁』, 而『仁』又必須落實在具體生活行為的實 踐當中, 當落實到具體行為上時, 就是『仁』的一部分實現. 而對於整體的『仁』而言, 這又是一種功夫跟方法. 即是所謂的『仁之方』, 也就是某一層次的『仁』. 而孔子教學生, 主要便是告訴他們『仁之方』. 學生的程度, 氣質各有不同, 因此孔子常針對每一個學生自身的問題, 只就這種精神的一個方面, 乃至一個方面中的某一點, 加以指點, 使其作為實現仁的起步功夫和方法. 也是孔子所謂的『下學而上達』, 透過這種精神局部地, 低層次的實現, 逐步充實而成為全體地呈露. 」
草山:「所以如果要把握仁的精神的完整性, 應該要從孔子對程度好的學生的教示中著手囉.」
無為:「對的! 所以如果我們從孔子跟幾個得意門生的對答當中, 就可以掌握到『仁』的核心意義. 而這幾個門生就是顏淵, 仲弓, 子貢, 子路, 曾子. 但是在談仁之前, 我們還是從孔子思想體系的起點--禮開始談起.」
草山:「孔子的思想體系不小, 看來還要談很久, 我明天要出差, 今天要早點回去整理行李, 我們就先談到這裡吧!」
無為:「好啊! 那就等你出差回來再繼續吧! 祝你出差順利!」
~~未完待續~~
參考書目:
1. 《中國人性論史》, 徐復觀, 台灣商務印書館
2. 《哲學問題源流論》, 勞思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