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之學說

草山:「今天總算要談孔子的學說了.」

無為:「嗯, 孔子的學說可以分二方面來談: 一是孔子學說的具體內容; 二是孔子學說所代表的精神方向. 就學說内容來說,又可以分為基本理論引申理論。至於精神方面,則指其自我境界文化意識。」

一. 孔子學說之内容

無為:「孔子的學說,由「禮」觀念開始,進至「仁」,「義」等覲念。故就其基本理論而言,「仁,義,禮」三觀念,為孔子理論之主脈,至於其他理論, 則皆可視為基本理論的引申發揮。」

1.基本理論

無為:「「禮」觀念是孔子學説的起點, 但非孔子之學說的理論中心。孔子之學說的特色正在於不停滯在「禮」觀念上,而能步步升進。要了解孔子之基本理論,就應該箸眼這一個升進的過程。而這一個程之展示,應從「禮」之意義問題開始。

所謂「禮」,有廣狹二義。狹義之禮,即指儀文而言;廣義之禮,則指節度秩序。前者亦世俗禮生所知之禮, 後者為理論之禮, 原非世俗所知, 到孔子才正式闡明其意義。但在孔子立說之前, 列國其他大夫, 已有區分「禮」和「儀」的言論。例如,《左傳•昭公五年》:

晉侯謂女叔齊曰: 魯侯不亦善於禮乎?對曰: 魯侯焉知禮。公曰:何為?自郊勞至於贈贿,無違者,何故不知?對曰:是儀也,不可謂禮。禮,所以守其國,行其政令,無失其民者也.......

女叔齊意謂,儀文種種,皆屬末節;「禮」的意義,在於能建立一安定秩序,才用「守其國,行其政令,無失其民」來描述。女叔齊雖未建立體系理論,但他見解已足表示當時士

大夫或知識分子已經注意此一問題。

但用秩序或制度解釋「禮」時,秩序制度的根據何在,才是基本問題。這個問題在孔子之前,沒人能作明切說明。一般知識分子大抵順流俗信仰而立論,以為秩序制度,以所謂「天道」為本。

例如,《左傳•文公十五年》:

……禮以順天,天之道也。己則反天,而又以討人,難以免矣。......在〈周頌〉曰:畏天之威,于時保之。不畏于天,將何能保?以亂取國,奉禮以守,猶懼不終,多行無禮,弗能在矣。」

草山:「所以孔子之前的知識份子認為禮的根據來自於天道, 那麼孔子認為呢?」

無為:「孔子發展有關「禮」之理論, 簡單來說,就是攝「禮」歸「義」,更進而攝「禮」歸「仁」。孔子認為「禮」不只本身不同於儀文, 而且「禮」的基礎亦不在於「天」,而在於人之自覺心或道德意識。於是,孔子一方面固吸收當時知讖分子區分禮儀之說,而脱離禮生傳統; 另一方面,更建立「仁,義,禮」之理論體系,透顯人對自身之肯定, 離開原始信仰之糾纏。於是,孔子給予周文之精神以自覺基礎,遂開創儒學之規模。所以「仁,義,禮」三觀念,就構成孔子的基本理論,下面我們就用《論語》的資料來說明。」

(1)禮與義

無為:「孔子的理論次序,第一步是「攝禮歸義」。所謂「義」,在《論語》中都指「正當」或「道理」。

〈為政〉:子曰........,見義不為,無勇也。

〈里仁〉: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里仁〉:子曰: 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適莫」指贊成與反對,這句話是說君子無特殊態度, 唯理是從。

公冶長〉: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雍也〉:樊遂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述而〉:子曰........聞義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顏淵〉: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徒義,崇德也.......

〈顏淵〉: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子曰........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

〈憲問〉: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利」宇指收穫問題或效果問題,「義」涉及道理問題或正當問題。

〈衛靈公〉: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陽貨〉: 子曰: 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 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微子〉:子路曰: 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 己知之矣。

草山:「你隨便舉就十幾個例子, 所以有人說孔子只講仁不講義, 應該是錯的。」

無為:「是啊! 也許是受到文天祥正氣歌中, 『孔曰成仁, 孟曰取義』的影響吧! 其實孔子的體系是仁義禮的體系, 不但講仁, 講禮, 也講義。」

草山:「上面是指義的意義是正當, 是道理。那麼「禮」和「義」的關係為何? 」

無為:「我們一樣從《論語》來看孔子對「禮」和「義」關係的解說。」

〈衛靈公〉: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 孫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

這裡的「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就是攝禮歸義之理論。「質」就是「實質」,這句話就是說, 禮依於義而成立;「義」是「禮」的實質; 「禮」是「義」的表現。於是,一切制度儀文,整個生活秩序,皆以「正當性」或「理」為其基礎。所以,一切習俗傳統,不是「禮」的真基礎,而要求正當之意識才是「禮」的真基礎。一切歷史事實,社會事實,心理及生理方面之事實,本身都不提供價值標準; 自覺之意讖為價值標準之唯一根源。人的自覺之地位,陡然顯出,儒學之初基也在此開始建立。

以上是從「義」觀念說,以下再從「禮」觀念說。

〈八佾〉: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 喪,與其易也,寧戚。

代表孔子儀文孔子認為儀文非本。奢與儉是具體設施問題,是儀文問題.,孔子不拘於儀文,認為禮之本不在儀文。

孔子既不只重視儀文,故詔為儀文細節,儘可改變。

〈子罕〉: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

禮之本義既不在儀文, 所以儘可從儉。所以孔子以為不必拘守傳統。但不拘傳統,並非說可隨意曲從俗習;故就拜禮為例說, 雖改堂下之拜為堂上,實無理據;孔子亦不從此種習俗。孔子並不以為「禮」只是風俗,故在「從眾」與,「不從眾」之處,即顯出孔子之肯定「禮」,是以一「道理」或,「正當性」為基礎。

禮的本義為一生活秩序,所以「禮」觀念就是「秩序性」觀念一切秩序之具體内容(即儀文),可依「理|而改變,故不必拘守傳統,也不必順從流俗。而此「理」也就是孔子所說「義」。「禮」的基礎就在此。由點明「禮之本義」進而揭示「禮之基礎」, 是孔子論「禮之本」時之思想進程。孔子以前,談「禮」的人大都只把「禮」視為傳統,縱然解釋, 也只不過沿襲原始信仰而將「禮之基礎」歸於「天道」, 或某種意義的「自然秩序」。孔子提出「義」的觀念,於是「禮之基礎」歸於自覺,而「禮」成為「自覺秩序」--也就是「文化秩序」, 不必依「天道」,不必傍「自然」。這是「攝禮歸義」 一大肯定的意義所在。」

草山:「所以跟我們一般認知孔子拘於禮的認知有差異, 其實孔子只是用禮當作重建國家及社會秩序的一種手段, 而這個禮並不拘於傳統及風俗, 而是基於一個理字或正當性, 也就是義. 義才是禮的實質內容, 實現義, 實現正當性, 才是目的。而且這個基礎並非來自天道, 來自外在的要求, 而是人本身的自覺或道德意識, 類似康德所說人內心的道德法則。」

無為:「沒錯, 所以孔子思想的偉大之處在於將道德的來源或基礎由其前人思想的主宰天轉變成人的自覺, 由外在要求轉為內在的要求, 而提升了人的自覺地位。 但是「禮」進到「義」,只是孔子思想的進程;但孔子思想並非以「義」觀念為終點; 更進一步, 有「仁」觀念。我們下次再聊吧!」

 

~~未完待續~~

 

資料來源:

《新編中國哲學史(一)》, 勞思光先生著, 三民書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草山無為 的頭像
    草山無為

    草山無為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