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仁

草山: 「今天終於可以進入孔子思想的核心--『仁』了.」

無為:「嗯, 要開始談『仁』之前, 我們再回頭看看之前談的孔子所面對的三大問題及解答(參見"孔子(三)":

  1. 如何建立生活秩序? 生活秩序即禮

  2. 如何決定一正當秩序? 要建立生活秩序, 必須找出一正當秩序, 否則便沒有依據. 正當就是義, .

  3. 正當如何可能? 對此問題, 孔子提出『』.

也就是正當秩序如何建立? 而孔子的答案就是『』.」

仁與義的關係

無為:「跟前面講禮與義一樣, 我們還是透過《論語》來了解仁到底是什麼。
 
〈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仁』就是親人如己,淨除私累之境界。這樣的一種境界是一種自覺境界,不假外求,這邊孔子又以此強調自我的主宰性

〈述而〉:子曰:仁,遠乎哉?我,斯仁至矣。

『仁』是一種超越意義之大公境界,而人之所以能除私念,而立「公心」,則是純粹自覺的活動,超越一切存有中的約制。 能夠立此公心,全由自主

人如果能立公心,則自然可以一切如理。

〈里仁〉: 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草山: 「這我有問題, 一切的人,甚至動物都有好惡,為何要『仁者』才能好惡?」
 
無為:「你說的『好惡』是指情緒上的意義,孔子這裡的意思是指『好惡如理』。只有仁者因為大公無私, 因此能客觀地依理作價值判斷。這是從正面的角度講仁。」
 
草山: 「瞭解, 請繼續.」
 
無為:「嗯, 那我們就繼續

〈里仁〉: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這裡的「惡」字是指「罪惡」的意思。這是從反面的角度談仁,人如果能夠無私,就可超越一切罪惡;罪惡源於私念, 無私自然就沒有罪惡。這跟老子勸人『少私寡欲』的道理是相通的。
 
講到這邊我們就可以說明一下仁跟義的關係了。從私念則求『』,從公心則求『義』『仁』指的是公心, 所以『仁』是『義』的根本。『義』是指『正當性』,而人之所以能求『正當性』, 就在於人能立『公心』。『公心』不立,則必耽溺於利欲;『公心』一立,就能遵循理分。立公心是『仁』, 循理是『義』。孟子所說的『居仁由義』, 又以『仁』為『人心』,『義』為『人路』, 最能闡發孔子的仁義觀念。『仁』是自覺的境界,『義』則是這自覺的發用。能立公心的人,在行為實踐中必求正當。所以『仁』是『義』的基礎, 『義』是『仁』的顯現
 
草山: 「所以這就解答了正當如何可能的這個問題, 就是人人要有無私的心, 才能有正當秩序即公義的社會而這個無私的心就是『仁』, 而正當及公義就是『義』, 所以要有正當秩序及公義社會的前提就是要推行『仁』。
 
無為:「是的, 這就是孔子反思後的結果, 如果我們試著還原孔子反思的過程大概是這樣. 周朝的文制應該是好的制度, 但一個好的制度為何會崩壞? 禮只是制度, 儀文, 只是表面的形式, 那背後的本質或基礎為何? 又為什麼要實施禮? 禮又為什麼會崩壞? 而他的論證大概就是『禮』只是形式, 推行的目的是要讓社會人人有正當及循理的行為, 以打造一個公義社會。所以『禮』的基礎是正當, 是循理也就是『義』,  那禮會崩壞就是大家行為不正當, 不循理。那為什麼大家行為會不正當, 不循理呢? 因為大家只有私欲, 沒有公心, 也就是『不仁』。 因為私欲, 人們急著爭權奪利, 行為自然不正當; 行為不正當, 自然就不合禮; 人人都不遵守禮, 自然就禮壞樂崩了。所以孔子就透過這樣的反思跟推論而一步一步地建立了儒家的思想體系 。」
 
草山: 「哦, 我懂了. 原來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史上說的, 中國沒有西方那種建立在知識論上形式的哲學, 但不能說中國沒有哲學, 因為中國有哲學的內容, 而且背後有其論述及邏輯根據。表面上是散在各處的句子, 但背後的精神卻是有其思辨及論證的基礎, 只是需要像徐復觀先生所說的, 必須要經過一番爬梳, 歸納整理的功夫, 才能理出其思想的主要脈絡及旁支。而馮友蘭及勞思光二位先生之所以都將孔子當成中國哲學的開創者, 就是他們認為在孔子之前雖然也有提到仁, 義, 禮, 但缺乏論述。到了孔子才建立仁, 義, 禮的邏輯理論基礎。」
 
無為: 「是的, 孔子是不是中國哲學的開創者, 我持保留的態度, 畢竟老子在孔子之前. 他們的依據是懷疑老子這本書在孔子之後, 目前考古發現最早的老子是楚簡版, 大概是在戰國中期. 但也不能因此斷定老子思想在孔子思想之後. 像
《國語》就提到
 
『越王句踐即位三年而欲伐吳,范蠡建諫曰:「夫國家之事,有持盈,有持傾,有節事。」王曰:「為三者,奈何?」對曰:「持盈者與天,定傾者與人,節事者與地。王不問,蠡不敢言。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驕,勞而不矜其功。夫聖人隨時以行,是謂守時。天時不作,弗為人客;人事不起,弗為之始。今君王未盈而溢,未盛而驕,不勞而矜其功,天時不作而先為人客,人事不起而創為之始,此逆于天而不和于人。王若行之,將妨于國家,靡王躬身。」王弗聽。』
 
『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驕,勞而不矜其功。』這句話跟老子的話相當接近, 馮友蘭先生認為是老子的先河, 但為何不說范蠡是引用老子的話。越王勾踐三年是魯哀公元年大概是公元前494年, 孔子那時大概是五十六歲。范蠡既然引用老子的話勸諫越王, 代表這樣的思想在當時的越國應該也是普遍的, 因此也不無可能老子的思想在孔子之前, 但成書可能在孔子思想建立之前或之後。因此比較公平客觀的態度應該是存疑而不應那麼獨斷。
 
草山: 「沒錯, 我覺得這些新儒學的學者們太過推崇孔子而貶低其他各家, 尤其勞思光先生的中國哲學史最為明顯。雖然我很尊敬他們, 但對於這一點, 我是頗不以為然。」
 
仁與禮的關係
 
無為: 「嗯! 那接下來, 我們繼續談談仁跟禮的關係

〈顏淵〉: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视,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為何說『克己複禮為仁』?克己就是去私,復禮就是循理。這裡不說『義』, 因為『義』與『禮』在理論上雖屬層次不同的觀念,但就實踐銳,能不隨私欲於禮時,人就是循理而行, 也就是依『求正當』的意志方向而活動。如此實踐,就是返顯仁心。禮以義為其實質,義又以仁為其基礎。這是理論程序;人由守禮而養成『求正當』的意志, 然後由此一意志唤起「公心」,這是實踐程序。就理論程序講,「義」之地位甚為顯明;就實踐程序講,則禮義相連,不能分别實踐。因為這一段話講的是關於仁的實踐程序, 所以孔子談論實踐裎序時,即由「仁」而直說到「禮」。
 
草山: 「漂亮!」

無為: 「

〈八佾〉: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這裡說的是仁是禮的基礎, 如果沒有公心,則不能建立秩序; 因位秩序依於正當性, 求正當則依於公心。前面〈顏淵〉篇說的是仁需落在禮上來實踐; 這裡〈八佾〉篇說的是禮也須以仁為基礎。總合上面所述仁與義及仁與禮的關係, 就構成了以仁, 義, 禮三個觀念合成的理論主脈, 不但是貫串了孔子的學說, 也成為後世儒家思想的總脈。關於孔子思想的主脈, 我們就說到這邊。」

草山: 「經過大哥的解說後, 果然清楚多了, 透過這樣的架構及脈絡再重讀論語, 應該會有不同的體會才是, 謝謝啦!」

無為:「不用客氣! 我也是透過跟你的對談當中, 重新整理我的思路, 整理各家學說的重點, 也要感謝你! 那就先這樣, 下次我們再談談從這個主脈所衍生的引申理論吧!」

 

~~未完待續~~

 

資料來源:

《新編中國哲學史(一)》, 勞思光先生著, 三民書局

《國語》, 中國哲學書電子計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草山無為 的頭像
    草山無為

    草山無為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