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今天我們來談墨子的治國理論. 墨子的治國理論, 有很清楚的綱領. 〈魯問〉:
子墨子游,魏越曰:「既得見四方之君子,則將先語?」子墨子曰:「凡入國,必擇務而從事焉。國家昏亂,則語之尚賢、尚同;國家貧,則語之節用、節葬;國家說音湛湎,則語之非樂、非命;國家淫僻無禮,則語之尊天、事鬼;國家務奪侵凌,即語之兼愛、非攻,故曰擇務而從事焉。」
這邊的『四方之君子』指的是諸侯, 這邊魏越問的是墨子如果見到各國的諸侯, 將會說什麼? 墨子回答會依各國的狀況, 先選擇急需的要務先解決.」
草山:「墨子的綱領看來很全面, 涵蓋了政治, 經濟, 宗教, 道德各個層面. 而且也都很有重點, 針對時弊, 對症下藥. 」
無為:「嗯, 墨子的思想如果對照到西方哲學, 較為偏向『功利主義』(Utilitarianism), 功利聽起來好像有貶義, 但其實只是一種價值取向.主要觀點是: 道德的最高原則就是幸福的最大化, 就是追求快樂扣除痛苦的最大總和. 所謂功利(Utility)泛指一切能添樂減苦的事物. 這裡的『功利』(utility)也就是我們在經濟學上所講的『效用』, 中國古代講的『事功』. 而墨家跟法家在先秦諸子中較講求『事功』的學派. 而儒家的孔孟在道德方面偏向康德的『自由主義』強調人在道德上的主體性. 」
草山:「真有趣, 竟然在西方哲學都找得到對應的思想流派. 你認為這是偶然還是必然?」
無為:「我認為這是必然, 因為人體的構造相同, 同時具有身軀的欲望及鏡像神經元所造成的同理心, 兼有善惡二元結構, 強調不同的方面就產生不同的價值取向, 造就不同的學派及學說. 但比較有趣的是, 就算支持功利主義的約翰.彌爾或伊比鳩魯強調的快樂, 也是認為精神上的快樂高於肉體及物質上的快樂.
讓我們再回到墨子的思想, 今天先談天志明鬼. 『國家淫僻無禮,則語之尊天、事鬼』 可見尊天, 事鬼是墨子的藥方. 國家淫僻無理, 指的是〈天志下〉:
大則攻小也,強則侮弱也,眾則賊寡也,詐則欺愚也,貴則傲賤也,富則驕貧也,壯則奪老也。是以天下之庶國,方以水火毒藥兵刃以相賊害也。
〈明鬼下〉
子墨子言曰:「逮至昔三代聖王既沒,天下失義,諸侯力正,是以存夫為人君臣上下者之不惠忠也,父子弟兄之不慈孝弟長貞良也,正長之不強於聽治,賤人之不強於從事也,民之為淫暴寇亂盜賊,以兵刃毒藥水火,退無罪人乎道路率徑,奪人車馬衣裘以自利者並作,由此始,是以天下亂。此其故何以然也?則皆以疑惑鬼神之有與無之別,不明乎鬼神之能賞賢而罰暴也。今若使天下之人,偕若信鬼神之能賞賢而罰暴也,則夫天下豈亂哉!」
墨子認為, 凡從事淫暴, 寇亂, 盜賊的勾當, 不仁不義, 不忠不惠, 不慈不孝的行為都是心中沒有天, 沒有鬼神的存在, 不明白天與鬼神能行賞罰禍福的結果. 如果夠讓天人都相信鬼神能行賞罰, 天下就不會亂. 因此墨子提倡天志, 明鬼, 進而尊天事鬼, 以解決『國家淫僻無禮』. 」
草山:「我記得我們之前談荀子價值的根源時. 有提到價值的根源不外以下幾種:
第一、歸於「心」-- 即歸於人的主體性. 如孔孟.
第二、歸於「天」,可分兩類:
1. 非人格化的「天」。例如: 道家所言之「自然」。
2. 人格化的「天」。如墨家的「天志」
第三、歸於形軀--即歸於「利」。如墨家的部分思想,還有其他功利論者。
第四、其他權威主義的外在主宰
原來指的就是剛剛談的『功利主義』跟這裡的『天志』. 難怪墨家宗教性較強, 以上天的意志為價值來源.」
無為:「是的, 所以國外有些學者認為墨家最保守, 道家最具革命性, 以『道』代替『天』.
墨子認為人們做事必須有標準可循, 才能把事情做好. 思想言論, 著書立說也必須先立下標準, 才能分辨是非利害. 墨子也許是歷史上第一位最有系統討『標準』這一概念的哲學家. 《墨子》一書中的〈法儀〉就是專門研究標準的一篇. 〈法儀〉一開頭就說:
子墨子曰:「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無法儀而其事能成者無有也。雖至士之為將相者,皆有法,雖至百工從事者,亦皆有法。百工為方以矩,為圓以規,直衡以水,以繩,正以縣。無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為法。巧者能中之,不巧者雖不能中,放依以從事,猶逾己。故百工從事,皆有法所度。」
上至將相, 下至百工, 做事都要有個標準才能有成. 那誰才能作為標準呢? 墨子認為『莫若法天』:
然則奚以為治法而可?故曰莫若法天。天之行廣而無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聖王法之。
『行廣』, 含有普遍有效的意義; 『無私』, 含有客觀, 公平的意義, 『施厚而不德(得) 』, 是無私的表現, 也含有客觀, 公平的意義; 『明久而不衰』, 表示明確而且長久有效. 整個來說, 『天』被當作『標準』, 是因為它是道德的, 而且含有普遍有效性, 客觀性, 公平性, 明確性和長久性. 」
草山:「從『天無私覆, 地無私載』這樣無私, 客觀, 普遍, 公平, 明確, 長久性質來看, 確實是『標準』這一個概念的精確意義和內涵. 可是具體上如何做呢? 」
無為:「既然『天』是墨子思想中的『法儀』或『標準』, 也是價值的最高來源, 我們就必須先了解墨子的『天』這個概念的切確的意涵.
墨子的『天』之性體或本質, 可以歸納為下列幾項:
一. 天是創造宇宙事物的最高神明
墨子在〈尚同下〉說, 人是由天創生的, 『古者天之始生民』. 而且天為了厚愛人民, 創造宇宙萬物. 〈天志中〉:
且吾所以知天之愛民之厚者有矣,曰以磨為日月星辰,以昭道之;制為四時春秋冬夏,以紀綱之;雷降雪霜雨露,以長遂五穀麻絲,使民得而財利之;列為山川谿谷,播賦百事;為王公侯伯,,以臨司民之善否, 使之賞賢而罰暴;賊金木鳥獸,從事乎五穀麻絲,以為民衣食之財。自古及今,未嘗不有此也。
墨子的天, 不但創生人類, 而且制定自然的結構與秩序, 廣利產業, 設置官職, 安治人事. 所以天是創造宇宙萬物的最高神明. 」
草山:「這種說法, 果然很像宗教.」
無為:「
二. 天是道德性的神明
〈天志中〉:
今夫天兼天下而愛之,交萬物以利之,若豪之末,非天之所為也,而民得而利之,則可謂厚矣。
天兼愛萬民, 交利萬物, 愛利正是道德的實質表現. 因此天道德性的神明.
三. 天是有意志的神明
天的意志, 表現在欲惡上. 〈法儀〉:
既以天為法,動作有為,必度於天,天之所欲則為之,天所不欲則止。然而天何欲何惡者也?天必欲人之相愛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惡相賊也。奚以知天之欲人之相愛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惡相賊也?以其兼而愛之,兼而利之也。奚以知天兼而愛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
天的欲惡是什麼? 天欲人相愛相利, 惡人相惡相賊. 為何如此? 因為天兼愛, 兼利天下之人. 既然天兼愛兼利天人, 當然不欲見他們相惡相賊, 而欲見它們相愛相利.
〈天志上〉:
然則天亦何欲何惡?天欲義而惡不義。然則率天下之百姓以從事於義,則我乃為天之所欲也。我為天之所欲,天亦為我所欲。然則我何欲何惡?我欲福祿而惡禍祟。若我不為天之所欲,而為天之所不欲,然則我率天下之百姓,以從事於禍祟中也。
然則何以知天之欲義而惡不義?曰天下有義則生,無義則死;有義則富,無義則貧;有義則治,無義則亂。然則天欲其生而惡其死,欲其富而惡其貧,欲其治而惡其亂,此我所以知天欲義而惡不義也。
由於天的欲義而欲不義, 欲人知相愛相利, 不欲人之相惡相賊. 所以天是有意志的神明」
草山:「這根本是墨子以己度天, 天哪會欲生惡死, 欲富惡貧, 欲治惡亂, 欲義惡不義?」
無為:「嗯, 這確實沒有答案也無法證明, 比較接近信仰. 『天』是中國哲學特有的概念, 因為西方所謂天(Heaven), 只有宗教意義, 沒有哲學意義. 天的觀念出現在西周初期, 那時的天跟殷人所講的上帝是同義詞, 也是一個宗教概念.
《尚書.大誥》『天降威, 知我國有疵,民不康』.
《左傳.哀公二十九年》『天禍鄭久矣』
這裡的天都是上帝之意. 墨子繼承了天的這一個意義. 孔子已有懷疑神鬼的傾向, 對於人格的上帝也有所懷疑, 他所講的天是蒼蒼之天, 但他又認為這蒼蒼之天是世界的最高主宰, 所以他說『獲罪於天, 無所禱也.』孔子的天無人格而有意志. 孔子的意志之天是從上帝之天到自然之天的過渡. 真正把天從上帝的寶座打落下來的是老子, 在天之上放上宇宙最高的根據, 也就是道『天法道, 道法自然』. 取消天福善禍淫的意志. 但老子的天只是天地之天, 還不是一個重要的哲學概念, 真正把天作為重要的哲學概念來使用的是莊子, 這等我們日後談到莊子的時候再談. 而荀子因為本身的經驗主義性格, 加上受道家的影響, 也提出『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這樣自然天的概念. 」
草山:「原來中國天的概念有這樣的傳承關係跟淵源, 真是受教了. 」
~~未完待續~~
參考資料:
1. 《墨子》, 王讚源先生, 東大圖書公司
2. 《莊子哲學及其演變》, 劉笑敢先生,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Mr. Michael J. Sandel, 雅言出版社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