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憂鬱黑洞的一束光》(一)

英國記者約翰.海利(John Hari)從18歲吞下人生第一顆抗憂鬱劑,到31歲停止吃藥為止的13年期間,約翰.海利一直相信醫生與醫學研究報告的說法:他的憂鬱症是因為大腦的血清素濃度不足,需要用藥來修復腦類失衡的化學狀態。一開始雖然有少許的副作用,作者變胖,也超會流汗,但作者確實狀態變好了。幾個月後,哀傷又無預警、無可解釋地回來,醫師決定提高劑量。每過一段時間,悲傷就會再次湧現,而劑量也就愈加愈重。到了30歲出頭,作者發現吃得再怎麼高的劑量,抗憂鬱藥物都壓不住他的悲傷。

於是作者花了3年,旅行6000多公里,在世界各地做了200次以上的訪問。對象是全球最重要的社會科學家、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演化生物學家、社會運動人士、歷經憂鬱和焦慮幽谷的人、痊癒者。想要解開他心目中的三個謎:

一、 為何服用抗憂鬱藥物還是會憂鬱?我樣樣做對了,卻還是有些不對勁,原因何在?
二、 怎麼會多出這麼多明顯感覺憂鬱和嚴重焦慮的人呢?是有什麼改變嗎?
三、 除了腦內物質失調外,有無其他原因會導致憂鬱焦慮?如果有,那會是什麼?

關於第一個問題,哈佛醫學院厄文.柯奇(Irving Kirsch)與學生蓋.薩普斯坦(Guy Sapirstein)曾經研究新式抗憂鬱症藥物的安慰劑效果有多少。受試者分三組:

第一組:報告之拿到抗憂鬱藥劑,但其實他們拿到的是糖果(也就是安慰劑)
第二組:被告知拿到的是化學抗憂鬱藥劑,與事實相符。
第三組:什麼都沒拿,但會被追蹤。用來測試在沒有外力協助下,自然痊癒需要多少時間。

數據顯示抗憂鬱藥劑有25%的藥效來自於自然修復,約50%來自醫師跟病人的說帖,剩下25%才是真正的化學藥劑效果。

當厄文發現號稱提升血清素的藥物並無效果時,他提出更根本的問題:如果憂鬱症主要的起因於腦內血清素或其他化學物質失調,證據在哪裡呢?

1952年,當時醫師認為新藥馬西理或許可以用來幫助肺結核病患。後來發現這個藥物對結核病並無顯著效果,但卻有無法忽視的副作用—會讓病人變得開心,甚至忘情跳起舞來。沒多久,此藥就合理地被運用在憂鬱症,只能維持短期的效果,但沒人知道為什麼有效。

到了1965年英國醫師艾莉克.柯彭提出理論。他說要是這些藥物能提高腦內血清素濃度,那就表示憂鬱可能起因於血清素濃度不足。但這只是建議,並無證明。

1970年代終於有機會驗證這些理論。如果「血清素不足會造成憂鬱」的理論成立,那麼,吃了降血清素藥物後就會感到憂鬱。結果實驗發現,除非本來就在服用強效藥物,受試者並沒有出現憂鬱狀況,事實上,多數人的情緒根本不受影響。

厄文以最高規格鑽研了這個問題20年,他相信「憂鬱起因於化學物質失調」的觀念是「歷史上的意外」,起初是科學家誤讀資料,接着藥廠向全世界宣傳了錯誤觀念,從而大撈一筆。他說,科學證據幾乎能證明這種解釋是錯的。

1990年代末,一群科學家進行了「Star-D試驗」。當病人因憂鬱來找醫生時,醫生會先說明各種選項,如果雙方都同意,病患就開始用藥並接受追蹤。如果甲藥物無用,就換乙藥物;乙藥物無效再換丙藥物,一直換到有效為止。試驗發現,藥物是有用的。約67%的病患明確感到改善。科學家還發現這些病患半數在一年內又會再度感覺憂鬱,持續用藥者只有1/3能慢慢克服憂鬱症(此含自然恢復)。這些證據被追蹤了好幾次,約有65%到80%用藥者會繼續感覺憂鬱。對作者來說,這是抗憂鬱藥物最重要的證據:多數服藥者經過初期改善階段後,憂鬱和焦慮還是會復發。

如果抗憂鬱藥物只有短期效果或效果有限,那麼作者接下來關心的就是上面第二個跟第三個問題了。經過了這般大規模的訪問與調查之後,作者整理出憂鬱和焦慮的9大成因:

一、    與有意義的工作失去連結
二、    與他人失去連結
三、    與有意義價值觀失去連結
四、    與童年創傷失去連結
五、    與階級和尊重失去連結
六、    與大自然失去連結
七、    與充滿希望和安全感的未來失去連結
八、    與基因的變化
九、    與大腦角色的變化

憂鬱症的起因不只是大腦生理狀態的異常,而是同時受生理-心理-社會三個因素的影響。尤其是9個原因中有7個是社會或心理上的失去連結(本書翻譯為脫節),這也是本書的英文書名為”Lost Connections”的原因。而作者提出的幾個解方就是針對以上成因,重新建立連結。

與有意義的工作失去連結

蓋洛普在2011年和2012年在全世界調查人們對工作的感覺。共有142個國家的數百萬勞工接受了訪問,結果發現:

      有13%的人認為自己「投入」在工作中,也就是「對工作有熱情、有貢獻、對團體有正面貢獻」

      63%的人自承「沒有融入」工作中,也就是「上班時間像夢遊,對工作投注的只有時間,沒有活力和熱情」

      23%的人表示「積極不參與」工作。「不只在工作中不開心,也忙著表現自己的不開心,或多或少會對公司有害」

也就是說,在這個調查中,87%的人不是不喜歡,就是只把工作當作養家餬口的工具,無法對工作產生熱情。

1970年代,邁可.瑪莫特(Michael Marmot)醫生針對倫敦公務員進行大規模研究,他想知道—工作如何影響健康?邁可跟它們一對一個別談話,一次一小時,訪問他們的工作內容。共有八千位公務員參與。邁可馬上注意到不同位階人員的差異。高階公務員談話時身體會後仰,主導談話,並且想知道邁可要問什麼。低階公務員說話時身體會前傾,等待著邁可告訴他們要做什麼。
經過多年深入面談,資料統整後發現:

高階公務員出現心臟病的機率只有低階公務員的四分之一。隨著在公務體系的職等升高,出現憂鬱的機會逐漸降低。

如果工作相關的是會使人憂鬱,那是什麼事呢?職等升高帶來了什麼變化,使猝死和憂鬱的機率降低?一開始,他們根據資料做了假設。他們想知道高階公務員是否有較高的工作自主權,因此較不容易憂鬱呢?他們發現:

1.    在公部門體系中,處於相同薪俸等級,相同職等並在同一間辦公室工作的人,對工作有較高的掌控權者較不易出現憂鬱或嚴重悲傷

2.    如果是有想法的高階公務員就有機會有所作為,那會使你的存在有了意義,也會形塑你看待世界的方式。而低階公務員必須學著被動接受,你必須關閉內心的自己,才能撐過去。

3.    在公務體系中,職等愈高,朋友就愈多,下班後的社交活動也愈多;職等愈低者,這些東西就愈少。單調乏味的低階工作會使人下班後只想賴在電視機前。

4.    最有害的壓力,不是必須承擔一堆責任,而是必須忍受單調無趣、侵蝕靈魂的工作,每天上班都會讓人更萎靡一些,因為這些工作跟你之所以為你完全無關

另外,幾年前英國稅捐單位因為不斷有查稅人員自殺,請邁可調查這些自殺案件的起因。調查結果發現二個原因如下:

1.    失控感。文件愈來愈多,假日也不開心,因為文件會持續累積,再努力工作只是愈來愈落後。

2.    付出和回報不成比例。沒有人感謝他們的貢獻,民眾當然不喜歡逃稅被抓。盡心負責,不會被注意;做得不好,也不會有人察覺,沒有人會注意你投入了多少努力,世界傳給你的訊息是「你根本無關緊要」。

如果把這些研究調查綜合起來看,我認為或許蓋洛普調查中,那13%的認為自己「對工作有熱情、有貢獻、對團體有正面貢獻」的或許是志工或高階主管居多。對那些87%可能是機構中的中低階工作者來說,無法從工作中證明自己的貢獻和價值,更多的是單調、充滿壓力、失控感及空虛的夜晚。

 

~~未完待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好書推薦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草山無為 的頭像
    草山無為

    草山無為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