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他人失去連結

1990年代,神經學研究人員約翰.卡喬波(John Cacioppo)和同事在芝加哥大學招集了百名陌生人,進行了一項沒人做過的實驗,想了解寂寞會造成多大壓力。壓力無法量化,但有壓力時,心跳會加速,唾液中會充滿荷爾蒙「皮質醇」。

參與者帶心血管監測儀以測心跳速度,還會拿到一個小呼叫器和一些試管。實驗第一天,只要呼叫器一響(一天會響9次),受測者就要停下手邊工作,先記錄覺得寂寞或有聯繫的程度,再記下監測儀上的心跳率。實驗第二天也是一樣的程序,但這次聽到呼叫器響時,要吐口水到試管裡,封存好之後交回實驗室。

約翰和團隊彙整資料時發現,寂寞感會使皮質醇濃度飆升,程度就跟人生可能遇到的混亂境遇一樣。研究指出,嚴重寂寞感造成的壓力,就跟人受到肢體攻擊時一樣嚴重。

約翰還發現謝爾登.科恩(Sheldon Cohen)教授曾作過一個實驗,發現孤立者感染感冒的機率是有緊密人我關係者的三倍。

還有麗莎.柏克曼(Lisa Berkman)長達9年的研究,發現孤立者死亡的機率是有良好人際關係者的2到3倍。

約翰現在瞭解了寂寞有驚人的生理作用。他接下來想研究寂寞是否也會促使憂鬱和焦慮?

他找了135位被診斷為非常寂寞者,請他們到芝加哥大學實驗室待上一天一夜。讓他們接受各種人格測驗。這些測驗的發現與預期相當吻合:孤立者也會焦慮、自尊心低、悲觀、擔心別人不喜歡自己。他將實驗組分成A和B兩組,再請精神病學家大衛.史畢格分別催眠這兩組。A組被催眠要記起生命中非常寂寞的時期。B組則被引導著要回憶人生中感覺與他人產生連結的時刻。然後,兩組人再做一次人格測驗。

約翰發現,實驗中被誘發寂寞感的人,憂鬱變得更明顯;而被誘發連結感的人,憂鬱感則明顯減緩。約翰說,寂寞不單只是憂鬱造成的結果,寂寞會導致憂鬱。

約翰又在庫克郡開始追蹤229名年齡50多到70多歲的美國老人。男女各半,1/3是拉丁裔,1/3是非裔美國人,1/3是白人。研究開始時,受試者並不沮喪或特別孤獨。他們一年到實驗室報到一次,約翰會研究他們的身心健康狀態。接著,團隊會詢問受試者許多跟寂寞和孤立感的問題。例如,每天接觸多少人?跟多少人親近?跟誰分享生活中的快樂?約翰想要知道:隨著時間推移,部分受試者會出現憂鬱症,孤立和寂寞感會先出現?還是憂鬱症會先出現?

到目前為止累積了5年的數據發現,在多數情況下,會先有寂寞感才有憂鬱症狀。想像寂寞是一條數線,一端是零,一端是100%的寂寞感。當你從中間的50%移到65%時,你出現憂鬱症狀的機率竟會飆到8倍。最後的關鍵結論是:寂寞造成了現今社會中普遍的憂鬱焦慮。

這些發現讓約翰想問:為何寂寞會造成嚴重的憂鬱和焦慮?

約翰和同事認為早期人類過著狩獵和採集的生活,要生存下來,靠的是緊密的社會網路和大量的互惠互助的承諾。在這種自然狀態下,與人交集和社會合作根本不必強迫發生…因為自然就是連繫。人類各種本能都不是為了獨立過活而演進,而是為了過像部落這樣的群體生活。進化使我們連結時不僅快樂,還感到安全;也讓人在孤獨時感到難過外,也帶來不安全感。

現今社會依然有人過著進化早期階段的生活模式,如達科他州的農業社區胡特派(Hutterites)和阿米希的基本教義派。為了驗證這個理論,約翰與長期研究胡特派的人類學家合作,想了解胡特派人的寂寞程度。寂寞者在睡眠時會經歷較多的「片段甦醒(micro-awakening)」。 「片段甦醒」是清醒時不會記得的短暫甦醒。 結果幾乎測不出胡派特人有「片段甦醒」 。約翰驚訝地說,「這個族群是我在全世界見過最不孤獨的。」這個發現顯示了寂寞不是無法避免的悲慘狀態。寂寞是現代生活方式的產品。

哈佛大學教授羅伯.普南(Robert Putnam)紀錄了這個時代最重要的一個趨勢。人們聚在一起從事某活動,如運動隊、合唱團、義工團體、定期聚餐等等,的數字正如自由落體般的快速下降。1985~1994短短10年間,積極參與社區組織的比例下降了45%。

社會科學家問美國民眾認為自己有多少能分享甘苦的朋友。幾十年前研究剛開始時,美國人的平均朋友數量是3位。到了2004年,最常見的答案是零。

瑪莎.麥克林托克(Martha McClintock)將實驗鼠分開,有些單獨放在籠子裡,有些分組群居豢養。她發現,獨立豢養的實驗鼠,其乳癌腫瘤數量是群居鼠的84倍之高。

約翰在孤獨者的大腦掃描中發現,這些人會在150毫秒內意識到潛在危險,而有社交生活者則需要兩倍時間,也就是300毫秒,才能發現到相同的危險,為什麼?孤獨者隨時都在偵測週圍的威脅,因為他們無意識的認為沒有人會挺他們,如果受傷也不會有人伸手搭救。這種滾雪球效應是可以逆轉的。只是,嚴重憂鬱或焦慮者會比一開始需要更多的愛和安慰,才能脫離這種滾雪球效應。

約翰問了一個基本問題:什麼是寂寞?

寂寞不等於獨處,寂寞感與一個人每天跟多少人說話無關。要終結寂寞,你需要感覺你正在和他人分享某個對你們都有意義和價值的事情。寂寞不是他人缺席,而是不與他人分享重要的事情。要終結寂寞,必須要有一種「互相扶持保護」的感覺,至少有一個對象,更多人更好。

上述這些研究跟哈佛大學針對對幸福人生所進行75年的長期研究的結論一致,那就是:良好的關係讓我們維持快樂與健康。就這樣。

關於「關係」有3個重點:

1.孤單有害,社交活躍有益健康
與家人、朋友、社群保持較多聯繫的人,心靈比較快樂、身體也較健康。在中年時健康狀況會提早衰退,大腦功能較早開始退化,因此容易早逝。

2.友不在數量多寡,而在關係深淺
我們在人群、聚會或婚姻中也會感到孤獨,所以真正重要的是:關係的「質」。根據研究,在50歲對關係擁有最高滿意度的人,在80歲時是最健康的一群。顯然,親密的關係能減緩老化帶來的生理與心理衝擊。

3.良好關係不只保護身體,也保護腦力
研究顯示,是否能在年老時感受到仰賴與信任另一方,對於腦部健康有重大影響。80幾歲的老先生若能感覺到有可以依靠的對象,他的記憶力就能更長時間地保持清晰;反推之,若老先生沒有這種感受,他就可能提早面臨記憶力衰退。

寂寞會改變大腦,擺脫寂寞也會改變大腦。必須同時探究大腦和改變大腦的社會因素,才能理解全貌。

網路問世時,許多人早已失去對彼此的連結。網路為他們失去的東西提供了替代品—臉友取代了鄰居、電動取代了有意義的工作、網路上的狀態取代了真實世界的狀態。喜劇演員馬克.馬龍:「每次狀態更新,只為了讓別人注意到你。」
臉書無法滿足一個人核心的真正需求,我們需要的是這種連結,可以看到、摸到、聞到、聽到的…我們是社會動物,我們需要和他人互相聯繫,用一種安全關懷的方式。如果中間需要一個電腦,那就完全變調了。

約翰.卡喬波說:「人必須歸屬於一個群體」,就像蜜蜂如果失去蜂巢會無所適從,人失去與團體的連結就會失序。

與有意義價值觀失去連結

幾千年來,哲學家不斷提醒世人,過度重視金錢物質或對他人過度期待是不快樂的源頭。美國心理學家提姆.凱瑟(Tim Kasser)認為這當中有些道理,但沒有科學研究驗證這些哲學家說法,於是開啟了提姆往後25年的研究生涯。

提姆發明了「願望指數」,用來衡量一個人對「擁有物質和財富」的重視程度,相對於其他價值,如與家人共度時光或努力改變世界。同時也問了其他問題,如「你不開心嗎?」或「你是否正經歷或曾經經歷憂鬱或焦慮」。問卷初步發給316名學生,結果認為快樂來自富貴的物質主義者較容易憂鬱和焦慮。

接著,他請臨床心理學家評估140名18歲青少年。結果當孩子愈重視「擁有物質」與「被認為擁有物質」時,就愈容易憂鬱和焦慮。為了確定不只是年輕人會這樣,提姆又調查了百名紐約羅徹斯特市民,受測者來自各年齡層和經濟背景,得到一樣的結論。

為了進一步追蹤價值觀對人的影響,提姆找了192名學生,請他們每天寫兩次心情日記,紀錄9種情緒反應及9種身體狀況。結果發現,物質主義者的憂鬱比例較高,過得較不開心,各方面都不愉快,他們更容易覺得身體不舒服,也更容易生氣。

原因何在?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1960年代以來,心理學家就知道,驅動行為的動機有兩種:

1.    內在動機:指的是行為純粹出於對事物本身價值的重視,而不是能從中獲得什麼。

2.    外在動機:指的是為了某種目的和回報,而去從事其實並不喜歡的活動,這些報酬可能是金錢、他人的讚賞、性或地位。

提姆想知道深究這些價值觀是否能有更重要的發現,他詳細追蹤200位民眾。首先,他請受試者寫下對未來的目標,接著和他們一起判斷哪些屬於外在目標,那些屬於內在目標。外在目標包括獲得升遷、住到大房子;內在目標如變成他人更好的朋友、當個更貼心的兒子或琴藝進步。提姆也請這些受試者詳細記錄情緒日記。提姆發現:日常幸福感並不會隨外在目標的實現而提升,但實現內在目標確實能讓人更快樂,更不容易沮喪和焦慮。

在那之後,有22項研究發現,愈被物質和外在動機影響就愈可能沮喪;有12個研究指出,愈受物質和外在動機的影響,人就愈容易焦慮。

垃圾食品殘害了我們的身體,而垃圾價值觀扭曲了我們的心靈。

提姆深入研究後,找到了垃圾價值觀會讓人不快樂的四個原因:

1.外在動機會毒害一個人與他人的關係。提姆和理查.萊恩教授合作,深入研究了200位民眾。他們發現,愈重視物質者,與他人關係無法長久,品質也愈差。

2.高度物質主義者的心流狀態明顯較低。所謂心流狀態是指全然沉浸在喜歡的事物中,並在當下被引領著。如果你的行動不是出於行為本身,而是為了達到某個目的,你就無法放鬆享受當下。

3.過度重視物質的人會困在擔心別人眼光的枷鎖裡。

4.強調物質的人較不快樂,因為無法滿足某些內在需求。如需要感覺與他人有聯繫、需要感覺受到重視、需要感覺自己的存在能讓世界有所不同、需要擁有自主權。

人真正需要的是連結,但我們的文化強調人需要的是物質和地位。

每個人的價值觀是會改變的。所以,提姆認為我們不該問「誰崇尚物質主義」,而是要問:「人在什麼時候會崇尚物質主義呢?」提姆想知道為什麼會有這個轉變。

1978年,兩位加拿大社會科學家將一群4、5歲的兒童分成兩組。第一組兒童沒看廣告,第二組兒童則看某玩具的兩個商業廣告。接者,他們讓這兩組孩子選擇玩伴。其中一個有廣告中的玩具,但他是個壞小孩;另一個男生人很好,但他沒有玩具。看過廣告的孩子多半會會選擇跟有玩具的男孩玩;而沒看過廣告的孩子則多半決定和沒有玩具的孩子一起玩。也就是說,廣告使他們決定跟比較不好的人在一起,因為他們認定玩具才是重要的。

提姆懷疑,人們之所以選擇人更不快樂的價值體系,廣告扮演了關鍵的角色。他和社會科學家琴.圖溫吉(Jean Twenge)一起追蹤了從1976年到2003年全美財富總額投入廣告百分比,他們發現,廣告花費愈多,青少年就愈重視物質。

廣告公司老闆南茜.沙勒克說:「成功的廣告,是讓覺得沒有他們家的產品就是魯蛇。兒童對這個很敏感...你打開了情緒上的弱點,這對孩子來說特別有效,因為他們最沒辦法控制情緒。」

大環境把人訓練成「永遠不知足,當你開始看重金錢、階級和財產時,消費掛帥的社會不停告訴你—多還要更多。你活在別人的評價中,那就是焦慮的來源。

內在價值是我們身而為人的基本成分,但這些價值是脆弱的。要轉移人們對內在價值的焦點很容易…只要提供消費主義的社會模式,人就會往外在價值移動。

 

~~未完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