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的實存特性

 

草山:「上次講到道是世界的總根源跟總根據, 今天要講什麼呢?

 

無為:「今天要談的是道的實存特性和道的價值內涵, 也是從西方哲學所謂的本體論和價值論二個方面來看道的內容.

 

前面談到道的功能是作為宇宙、世界、社會和人生的總根源和總根據, 那麼道作為客觀的存在, 有什麼特點呢? 劉笑敢教授提出了五個特點: 兼賅有無、超越經驗、獨立永存、自然無為、貫通上下. 下面我們就針對這五個特點逐一說明:

 

一. 道有而似無, 兼賅有無

 

《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道有可以言說的, 有不可以言說的. 可以言說的是形而下的, 非永恆的道; 不可言說的是形而上, 永恆的道. 不可言說的是道之無的方面, 可以言說的是道之有的方面. 道作「萬物之始」, 抽象而不可名; 把它比喻為「萬物之母」則是形象而可名, 所以道又有可名與不可名二方面.

 

《老子》〈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爲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衆甫。吾何以知衆甫之狀哉?以此。』

 

其中, 「惟恍惟惚」、「惚兮恍兮」、「恍兮惚兮」、「窈兮冥兮」都是講道的似無的一面;

「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精甚真, 其中有信」都是講道的似有的一面. 道不適任何形象的存在, 所以形象捉摸不定, 所以似無. 道作為世界的總根源和總根據又不可能是真的虛無, 所以似有. 它又「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衆甫。」, 可見歸根究底還是實有. 道不是普通所謂的有, 也不是普通所謂的無, 它實有而似無.

 

二. 道是超越感官經驗的

 

《老子》〈第三十五章〉『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道之無味、視之不見、聽之不聞, 都是道超越感官作用的特點, 也是道的的方面的表現; 用之不足既則是理性的判斷, 表現了道的的特點.

 

草山:「感覺上, 指的是道的, 指的是道的.

 

無為:「嗯! 道體是超越感官的, 只能透過道在世界萬物的作用中體認到道的存在.

 

《老子》〈第十四章〉『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爲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除了超越感官作用之外,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也說明道沒有空間特性, 沒有前後左右和上下的方位不同, 像透明之物或無物之物.

 

《老子》〈第四十七章〉『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道是超越的、是絕對的, 普通的認識管道無法認識道, 認識道的方法只能是直覺體驗. 一般的知識需要透過行千里路, 讀萬卷書. 然而這些對於認識形而上的道是毫無幫助的, 甚至還會干擾和破壞直覺的體認, 所以最好足不出戶, 目不虧牖, 以致虛守靜的方式體認道的存在和道的真諦.

 

草山:「所以體認道的方法在內不在外, 因而往外愈遠, 其知愈少.

 

無為:「嗯!

 

三.  道是無目的、無意識的

 

道的重要特點就是自然無為. 『道法自然』作為實然的描述已經說明道是無意識的. 『天道無親, 常與善人』更說明道行善卻不有意行善, 道對人類一切類似於善意的作用都是無意的, 這種無意之善更勝於有意之善. 有意之善往往意味著期待回報, 這就埋下了衝突和不善的種子. 無意之善不求報恩, 不求回饋, 得到無意之善也不必致意報答, 這才是更高的善, 真正的善, 沒有後患的善.

 

另外, 值得注意的是老子反覆講到道養育萬物卻不自居有功的特點, 這些重複的申說是帛書本本來就有的, 而且帛書本原來的語句是有變化的, 並不是機械的重複. 後來的通行本把他們改成了一律的句式, 就讓人懷疑原文不應有這樣的重複. 以帛書本為例,

 

〈第五十一章〉『道生之, 畜之, 長之, 育之, 亭之, 毒之, 養之, 覆之. 生而弗有, 為而弗恃, 長而弗宰, 是謂玄德.

 

〈第二章〉『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 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弗始, 為而弗恃也, 功成而弗居也.

 

〈第十章〉『生之, 畜之. 生而弗有,長而弗宰也, 是謂玄德.

 

〈第三十四章〉『道,泛呵其可左右也, 功成遂事而弗名有也, 萬物歸焉而弗為主, 則恆無欲也.

 

〈第七十九章〉『是以聖人為而弗有, 成功而弗居也.

 

道作為萬物的總根據卻不有、不恃、不宰、不居、不始、不名有、不為主, 這都說明老子是有意地、反覆地強調道的無意志、無目的、無情感的特性.

 

四.  道是絕對與永恆的

 

〈第二十五章〉『獨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

 

道本身不需要任何其他東西作為它的條件, 是自足的, 不受任何影響的, 有運動而沒有變化, 永遠也不會衰竭.

 

〈第四章〉『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說明道是無限的, 是不會消失或損壞的.

 

〈第十六章〉『天乃道,道乃久, 沒身不殆』

 

也說明道是永恆之絕對.

 

關於道的這一特性, 莊子有很好的發揮,

 

《莊子》〈大宗師〉『夫道, 有情有信自本自根, 未有天地, 自古已固存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 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 先天地而不為久, 長於上古而不為老.

 

其中自本自根特別體現道獨立、絕對、無條件的特點.

 

道的遙遠、無限、絕對、永恆等特點是道作為人事之根據的基本條件.

 

中國哲學中價值的權威往往立足於宇宙和自然界的超越性和神祕性, 已超越於人類的力量作為人類行為的依據. 如孔子說: 『巍巍乎!唯天為大, 惟堯則之.『天何言哉?四時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墨子更以『天志』為一切立論的根據, 他說: 『我有天志, 譬若輪人之有規, 匠人之有矩..天如果離人事太近, 它就不能成為絕對的價值根源.

 

五.   道是貫通形上與形下的

 

〈第十六章〉『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這一章中, 『道』顯然是形而上的概念, 涉及『天』和『地』的可以是形而上的也可以是形而下的問題, 『王』則一定是有關形而下世界的. 這四者有貫穿、一致的最終原則, 道所法的自然, 道自己本身如此的狀態, 也就是人、地、天所法的原則. 這裡的道是形而上的概念, 但是和形而下的世界是貫通在一起的.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爲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衆甫。吾何以知衆甫之狀哉?以此。』

 

這裡的道也是形而上的道,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卻是一種價值取向, 要人們以道之渾淪一體, 含蓄內斂的特點為楷模以修成大德.

 

〈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棁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前面講的都是人事經驗和處世智慧, 後面講『功成身退天之道』, 顯然把修身處世的道理和形而上的道聯繫起來, 以『天之道』的超越性和權威性來增強其說服力.

 

〈第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這一章也是非常明顯地從自然界中引出人生的道理.

 

草山:「傅佩榮教授曾說同時有超越性內存性, 講的應該就是這邊所說的道貫通形上與形下的意思.

 

無為:「嗯! 西方哲學有所謂的泛神論跟超越神論, 泛神論講的就是上帝的內存性, 超越神論講的就是上帝的超越性.

 

但是中國哲學就算有一些類似於西方形而上學的內容, 也很少有西方式的的為知識而知識, 與現實世界毫無干係的特點. 無論儒家和道家都是以形而上學為價值世界提供論證的. 不過, 就比例來說, 《老子》對形上學方面的問題討論得明顯比儒家更多, 就開創了中國古典哲學中的形上學傳統的特色和基調, 不過, 老子的形上學也沒已脫離對人士的關懷. 這也是中國古代思想中的天人合一傳統的體現. 今天就講到這裡吧!

 

草山:「好的, 謝謝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