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山:「上次我們談完了莊子思想的幾個重要哲學範疇, 今天我們要談什麼呢?」
 
無為:「單憑範疇還不足以展現莊子哲學體系的全部內容, 接下來我們來談莊子四個主要的理論學說: 安命論, 逍遙論, 真知論, 齊物論. 安命論跟逍遙論是人生論; 真知論跟齊物論是方法論. 人生論是莊子哲學的基礎跟歸結; 方法論則為莊子的哲學體系提供了思想方法和理論基礎. 」

草山:「那我們快開始吧!」
 
安命論

一. 社會生活中的必然性

無為:「之前在我們談『命』的概念時, 說明莊子是一個命定論者. 命定論在中外思想史中是普遍存在的. 周朝初年, 周公對命定論的思想已有所懷疑. 他一面強調天命不易(〈尚書.大皓〉》), 一方面又講『惟命不于常』(〈尚書.康皓〉). 孔子仍有這種搖擺的傾向, 孔子說過: 『道之將行也與,命也; 道之將廢也與,命也。』(〈論語.憲問〉),但論語也記載孔子『罕言利與命與仁。』這說明命定論的思想在孔子那裏不是最重要的. 稍後的墨子對命定論則進行激烈的批判.」

草山:「那莊子的命定論有什麼樣的特色呢?」

無為:「莊子的命定論不是來源于對神的敬仰或對天的畏懼, 而是來源于對現實生活中無可奈何的必然性的深刻觀察和體會. 莊子在〈齊物論〉中生動地描述了人們陷溺於社會競爭的漩窩而不能自拔的狀況與心境 他說:

『大知閑閑, 小知間間; 大言炎炎, 小言詹詹. 其寐也魂交, 其覺也形開, 與接為構, 日以心鬥…其溺之所為之, 不可使復之也.』

大智者傲視一切, 小智者錙銖必較; 說大話的人氣焰逼人, 細語者喋喋不休. 晚上睡覺時心神不寧, 白天醒來則肢體不安. 人與人天天糾葛不斷, 彼此間日日勾心鬥角..人們沉溺在是非爭鬥的湍流之中, 無法脫身, 不知自拔. 社會鬥爭的急流是一種無可奈何的必然趨勢, 處於急流之中的人固然身不由己, 處於急流之外的人也奈何不得. 他又說:

一受其成形, 不亡以待盡, 與物相刃相糜,其行盡如馳, 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

人一來到塵世, 就被捲入社會競爭的漩渦中, 被強大的外力推動著, 浮沉進退, 身不由己, 搏鬥抗爭, 勞苦不息. 雖然人都有自己的意願情感, 人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希求, 但社會卻有不為人的意志移轉的客觀規律, 努力拼鬥也不一定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結果就是

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 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

草山:「好悲慘啊!不過現代人真的是很多就這樣盲與忙地勞勞碌碌糊里糊塗地過一生.」

無為:「嗯! 這裡有幾個要注意的要點:

1. 人的意志願望在社會生活的湍流中是不能盡情直遂
2. 人類社會生活是受一種客觀必然性支配的
3. 這種客觀必然性並不是來自神祇的安排.

莊子把這種客觀必然性歸之於, 但莊子的重點不在於解釋命的來源或命的內容, 也不在于強調命運的不可抗拒. 莊子講命之不可改變的重點是論證安命無為的合理性, 主張在安命無為的基礎上追求精神自由, 因此安命論會比命定論的說法會更能反映莊子哲學的特點.」
 
二. 安命無為的生活原則

無為:「莊子安命論除了社會生活的必然性之外, 另一個重點就是安命無為的生活原則.

〈人間世〉:『自事其心者,哀樂不易施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德之至也.』
〈德充符〉:『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惟有德者能之.』

無心無情,安然順命, 這是最高的道德修養,只有至德的人才能達到.

〈大宗師〉:『孟孫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 不知就先, 不知就後; 若化為物, 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已乎! 』
不問生死, 不辨先後, 順物而化, 安然而待變化之未來.

〈秋水〉:『無以人滅天, 無以故滅命
〈達生〉:『達命之情者, 不務命之所無奈何

不以人力改變自然, 不以人意改變命運, 不追求命中無可奈何之事, 這都是安命無為的思想觀點.
 
〈大宗師〉中描寫的子祀, 子輿, 子犁, 子來四個人都是中子心中安命無為的理想人物. 子輿生病後, 腰被佝僂彎曲, 五臟血管直豎, 面頰陷於肚臍, 肩膀高過頭頂, 髮髻上指天空. 其痛苦醜陋可想而知, 然而當子祀問他: 『汝惡之乎?』他卻說: 『亡, 予何惡! 浸假而化予以左臂以為雞, 予因以求時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為彈, 予因以求鴞炙; 浸假而化予之尻以為輪, 以神為馬, 予因以乘之,豈更駕哉…且夫物不勝天久矣, 吾又何惡焉!
如果造化把我的左臂化為公雞, 我就用它來司晨, 如果造化把我的右臂化為彈丸, 我就用它來打鳥燒著吃, 如果造化把我的臀部化為車輪, 精神化為馬, 我就乘之而行, 連車也不用駕了. 人把來就不能抵禦自然, 對自然帶來的變化又有什麼可厭惡的呢?

不久, 子來也生病了, 『喘喘然將死』妻兒都圍著他哭泣, 子犁去看他, 說: 『偉哉造化!又將奚矣汝為? 將奚矣汝適?以汝為鼠肝乎?以汝為蟲臂乎?』子來回答: 『父母于子, 東西南北, 唯命是從. 陰陽于人, 不翅于父母; 彼近吾死, 而我不聽, 我則悍矣, 彼何罪焉!大塊載我以形, 勞我以生, 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故善吾生者, 乃所以善吾死也. 今大冶鑄金, 金踊躍曰”我且必為鏌鋣”大冶必以為不祥之金. 今一犯人之形, 而曰”人耳!人耳”, 夫造化者必以為不祥之人. 今一以天地為大爐, 以造化為大冶. 惡乎往而不可哉!

這一段話的意義有三層:
1. 肯定人生有命, 生而安命當如子之從父
2. 認為命來源於『陰陽』, 『大塊』.之
『陰陽』就是氣, 『大塊』就是地, 都是自然之物, 這與道和天的自然無為的性質是一致的, 莊子的不是客觀意志的決定
3. 主張安然隨順命運之一切變化, 不以化為人而喜, 不以化為非人而憂」

草山:「真是豁達! 恐怕很少人能做到吧!」

無為:「這是一種達觀的安命論, 莊子生動的描述給了灰色的命定論染上詼諧, 幽默, 從容, 豁達的色調, 在中國哲學史上是很獨特的.

在安命論中莊子還有一個重要的觀念叫『不得已』, 在〈人間世〉借孔子之口勸告顏回說:『吾語若!若能人遊其樊而無感其名, 入則鳴, 不入則止, 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則幾矣.』
『一宅而寓于不得已』
, 就是純任外物, 不主故我. 遊于宮闕之中而無心于名位利祿, 不力爭, 不強諫, 才是保全生命免除禍患的方法.

〈人間世〉: 『夫乘物以遊心, 托不得已以養中, 至矣.』
『不得已』不僅可以免除外患, 還可以保養心神.

『不得已』是莊子的重要觀念, 反映了莊子安命無為的基本主張. 莊子後學還把『不得已』的生活態度提高到了『德』與『聖』的高度.
〈庚桑楚〉: 『動以不得已之謂, 不得已之類, 聖人之道.』」

草山:「這安命論感覺有點無可奈何的味道.」

無為:「莊子的安命無為一方面是因為社會客觀的必然性而無可奈何, 但另一方面又是悠然自得的.

〈應帝王〉: 『有虞氏不及泰氏. 有虞氏其猶藏仁以要人; 亦得人矣, 而未始出於非人. 泰氏, 其臥徐徐, 其覺于于; 一以己為馬, 一以己為牛; 其知情信, 其德甚真, 而未始入於非人.
虞舜以仁德攏絡人心, 得人而未脫物 (非人), 這是有為而不安命的代表; 泰氏徐徐而眠, 于于而醒, 不辨自己為牛為馬, 這是無為逍遙的代表. 莊子認為逍遙無為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所以他讚揚泰氏, 『其知情信, 其德甚真』不受外物羈絆(『未始入於非人』).從莊子對泰氏的讚美可以看到, 莊子所希望的正是讓統治者都像泰氏一樣無為而治, 讓整個社會處于自然相安的狀態之中.

草山:「所以雖然有社會生活的必然性, 個人無法依個人意志去改變, 但只要隨順安命, 不為外物所羈絆, 仍可以過著逍遙的生活. 這跟孔子隨心所欲不逾矩的說法有點相似, 雖然社會上有個『矩』的限制在, 但由於孔子自我要求及境界比矩更高, 因此矩就不成為限制了. 只是孔子的限制是社會規範, 是禮, 而莊子認為的限制是社會生活的你爭我鬥, 只要你不執著於名利, 不跟人爭鬥, 那限制也就不成限制了.」

無為:「嗯!莊子把安命無為作為『懸解』的必要條件, 『懸解』就是解于倒懸之苦, 莊子的『懸解』就是精神的解脫, 也就是超然于世, 擺脫外物的糾纏.

〈大宗師〉: 『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 此古之所謂懸解也, 而不能自解者, 物有結之.』
只有安時處順才能擺脫情感的波動, 才能達到精神解脫的境地, 否則, 為外物紛擾, 就不能自解.

安命無為是莊子哲學向逍遙遊過渡的基礎, 安命才能怡然輕鬆, 無為則可悠然自得. 安命無為是取得人生自由的唯一途徑.

今天我們就談到這邊吧! 下次再來談莊子的逍遙論.」

草山:「好的, 謝謝!」
 
 

~~未完待續~~

參考書籍:

1. 《莊子哲學及其演變》, 劉笑敢,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草山無為 的頭像
    草山無為

    草山無為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