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老子原文:
 
《王弼本》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帛書本》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
皆知善,不善已。
有、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前後之相隨,恆也。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而弗始,為而弗恃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竹簡本》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
皆知善,此其不善已。
有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前後之相隨也,恆也。
是以聖人居無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而弗始也,為而弗恃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也。
 
二. 白話翻譯:
 
天下的人都以美為美,醜就產生了。都以好為好,惡就產生了。
有和無互相生成,難和易是互相促成的,長和短互為比較,高和下互為呈現,音和聲彼此應和,前和後連接相隨。
所以,聖人用無為的方式來處理世;實行不言的教化。 他興起萬物卻不自以為大,生養萬物而不據為己有,作育萬物而不自恃其能,成功了也不自居其功。正因為他不自居其功,所以他的功績不會泯滅。
 
三. 歷史原意(meaning)之探索:
 
1. 為什麼「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老子古今》老子這裡的正反相生的辯證觀念可能涉及三個層面的內容與意義.

1.1 美與惡, 善與不善之概念本身的關係=>相反的概念是共生和相依的關係
1.2 美與惡, 善與不善之事的互生關係
1.3 大家皆以一種美為美, 這種情況是醜惡的; 大家皆以一種善的形式為善, 這種風氣恰恰是不善的. =>自然的美和自然的善必然是活潑的, 多樣的, 多元的
 
〈莊子.知北遊〉: 「德將為汝美,道將為汝居。」
 
〈莊子.秋水〉: 「以道觀之, 物無貴賤, 以物觀之, 自貴而相賤。」
 
道賦予萬物不同的本性與稟賦也就是德, 萬物各有不同的德, 對宇宙有不同的作用與功能, 因而有不同的用與不同的美, 從道的角度來看, 萬物皆美, 只有人才會從概念區分美醜.
 
〈莊子.齊物論〉: 「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故為是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恑憰怪,道通為一。」
 
萬物各有其本然, 各有其肯定的方面, 沒有一物沒有其本然, 沒有一物沒有其值得肯定之處, 每一事物各有其存在的內在根據, 各有其存在的合理因素, 從道的角度來看, 萬物都是齊一無別的.
 
黑格爾: 「凡存在必合理」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
 
A. 對立統一: 揭示了客觀存在具有的特點,任何事物內部都是矛盾的統一體,矛盾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源泉、動力。萬物是生死之統一體
B. 質量互變: 揭示了事物發展變化形式上具有的特點,從量變開始,質變是量變的終結。萬物中死的部分慢慢累積, 到了一定程度, 生就變成死.
C. 否定的否定: 揭示了矛盾運動過程具有的特點,其特點是自我否定、向對立面轉化。因此否定之否定規律構成了辯證運動的實質。萬物由生向死轉化, 死後又變成另一個生.
 
2. 為什麼老子這麼言簡意賅的一本書會用到五對概念來闡釋概念相反相生相成? 又為何獨有「音聲相和」不是相反的概念?

2.1 有無相生: 一般人重有輕無, 其實有無相互依存, 相互為用
 
〈老子.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2.2 難易相成: 所有事都有難有易, 一般人喜易厭難. 老子認為就算容易的事, 聖人也會慎重地做, 所以最後就不會遭遇到困難.
 
〈老子·第六十三章〉: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2.3 長短相形: 有長有短才能成形, 世人重長輕短.
 
2.4 高下相傾: 有高有下才能顯出山高谷深, 世人重高輕下. 老子卻認為最高的德行是善處下者的水.
 
〈老子·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2.5 音聲相和: 有音有聲才能成調.
 
2.6 前後相隨: 有後才有前, 有人追隨才能成為領導者. 一般人喜前惡後. 老子卻認為不把自身的利益放在前面的才能當領導者.
 
〈老子·第七章〉: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如果只是要舉例說明概念相反相成, 實在不用這麼費勁, 尤其老子可算是省話一哥. 而且為何會有音聲相這個不一致的文字出現?
個人認為老子不只是強調概念相反相成, 更重要的是強調萬物多樣性的重要性. 萬物如此多樣是有它的道理, 每一人、每一物在這世界上都有他的角色跟功能. 要從道的角度來看, 都是平等的.
 
〈莊子.秋水〉: 「知東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無,則功分定矣。以趣觀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則萬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則萬物莫不非。」
 
從功用的角度來看, 從萬物各自有各自的功能(德)來看, 則萬物都有用; 如果從萬物所不具有的功能來說, 則萬物也都沒用. 因為道的價值觀跟人世俗的價值觀不同, 從世俗的觀點來看, 很多東西可能沒有用. 但對道來說, 一切事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跟價值.
 
3. 為何聖人可以「處無為之事, 行不言之教」就可治理好國家?
 
重點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 行不言之教」的「是以」這二個字, 代表前面講的萬物都有它們的本性跟稟賦, 也就是德. 也就是老百姓已經從道那邊, 得到的了可以讓自己生存的條件, 只要統治者讓老百姓有充分發揮他們稟賦的機會, 國家自然會上軌道, 無需太多的人為干預.
 
〈莊子.知北遊〉: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至人無為,大聖不作,觀於天地之謂也。」
 
如嚴復對老子「無為」思想的解釋為: 好的統治者應使人民自為. 在人民的體力, 智力和道德力充分發展的地方, 富強必將實現.
 
最後, 無為的聖人將國家治理好卻不居功.
 
〈莊子.應帝王〉: 「陽子居蹴然曰:『敢問明王之治。』老聃曰:『明王之治,功蓋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貸萬物而民弗恃,有莫舉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測,而遊於無有者也。』」
 
《老子古今》

「萬物之作, 必有其始, 然其始必有多種因素合力交互作用而成. 聖人或有巨大貢獻, 也難以化多因為一尊, 更不當以一人為創始者而自居, 歸多種因素於一聖, 推多人之力為一人之功. 一事之成, 如有以創始者或最高功臣自居, 必有後患. 驗之歷史或現實, 查之於邦國大事或人世糾紛, 實例層出不窮. 老子所稱聖人之德, 絕非謙虛之美或虛懷若谷之譽所能盡義, 實有更深更根本的智慧與胸襟, 值得玩味體會.」
 
四. 現代意義(significance)的啟發: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 目前自然界生物多樣的重要性已廣為人知且已有許多的科學投入拯救日益減少的物種. 同樣的, 社會多元價值也應該被肯定, 唯有多元的發展, 才能有創新、活力及包容的社會. 約翰.彌爾(John Stuart Mill 1806-1073)的《論自由》1一書中, 一再強調個性發展之自由, 他提到:
 
「人性並不是一部按照一種模型組件起來, 並被設定去精確執行已規劃好的工作機器, 人性毋寧像是一棵樹, 需要朝各個方面去成長與發展, 並且根據使它成為一個活體生命的內在力量的傾向去成長與發展.」
 
又說:「要想讓人類成為值得矚望的尊貴美好之物, 不能消磨一切個人所獨具的殊才異稟使之泯然於眾, 而只能在無損於他人的權力和利益的範圍內使之得到培育與發揚.」
 
他更以中國的衰敗當例子警惕英國人
 
「我們要以中國為前車之鑑. 那是一個人才興盛並且在某方面極富聰明智慧的民族, 以其難得的幸運, 這個民族在草昧時代就有了一套別優良的風俗制度, 這幾乎是一項即便最文明的歐洲人在一定限制之下也必須承認的聖哲之士開創垂範的功業. 同樣令人稱奇的是, 他們運用傑出的手段, 竭盡可能地將他們所擁有的聰明睿智深印在社會的每一個人心中,並確保最富智慧的人占據尊貴顯耀的高位. 想必能有如此成就的民族已經發現人類進步的秘密, 必能使自己的行動穩居世界先列. 然而恰恰相反, 他們卻從此變得靜止不前, 而且一停就是幾千年; 欲使其再有更進一步的改善, 必得有賴於外人.
 
使人民彼此完全一樣, 用同樣的訓誡與規則支配全體人民的思想和行動, 正是英國的仁愛之士所勤求致力於之的希望, 中國人在這一方面取得的成功已然超乎於此, 然而他們的結果卻是如此糟糕. 現代公共與論一統天下的體制, 正是中國教育和政治體系的翻版, 只不過在形式上後者是有組織的, 而前者是無組織的; 除非個性總是能夠成功地掙脫束縛而伸張自己, 不然歐洲雖有恢宏的祖業和基督教的信仰, 終將變成另外一個中國。」
 
美國的大學學生的挑選也非常注重多樣性, 就算是美國名校也不全然是選成績最好的. 大陸曾有幾位數學奧林匹亞金牌同時申請MIT, 但MIT只錄取其中一位, 因為MIT要的是多元的(diversified) 學生來源, 同樣的背景只要一位就夠了.
 
德國柏林大學的創辦者, 威廉.馮.洪堡(William von Humbldt 1767-1835) 所著的《政府的界限與責任》一書提到:
 
「本書所展開的每一個論證, 都直接指向一個總體的首要原則: 人類最為豐富的多樣性發展, 有著絕對而根本的重要性.」
 
「人的(真正)目的, 或曰由永恆不變的理性指令所規定而非變幻不定的喜好所提示的目的, 乃是令其能力得到最充分而又最協調的發展, 使之成為一個完整而一貫的整體. 每個人必須不斷努力向其趨近, 尤其是那些意欲教化同胞的人必須一直關注的目標, 就是能力與發展的個性化.」為此必須具備二個條件: 「一是自由, 二是多樣化的環境.」
 
關於教育, 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協助學生發現及發展自身的天賦及熱情, 間接地幫助學生在他的一生當中得以達成自我實現. 而非配合國家發展需要, 變成產出配合產業政策需要的制式人力工廠. 教育不應配合國家需要, 而是國家應配合該國人才的特色發展適合的產業, 例如北歐, 瑞士, 以色列等等國家的例子.
 
而要減輕孩子的升學壓力, 也不應該以增加大學來解決, 因為升學壓力來自競爭, 而競爭來自好學校這種稀缺資源的爭取, 而好大學的爭取又來自未來更好的就業選擇. 大學增加了, 畢業後一樣要爭取好的工作機會. 公司選人就從要求大學畢業變成要求好的學校畢業. 增加學校不但無助於壓力的減輕, 反而讓一些不適合唸大學的孩子白白浪費四年而高不成低不就.
 
要減輕升學壓力的唯一辦法就是分流, 也就是讓學生提早探索自己的天賦及興趣, 找到自己適合走的路, 還有就是讓學生在日後如果發現走錯路, 也能有回頭的機會. 例如德國小學四年級就要決定走一般升學或技職教育, 但日後如果發現另一條路更適合, 也有轉向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專業技職人員的社會地位並不輸傳統大學教育所培育出來的人才, 這也是台灣社會要慢慢學習改變的地方.
 
再從微觀的的角度來看, 我們每個人都自「道」得到不同的稟賦, 因此我們此生的任務就是尋找及發展自己獨特的天賦,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造福人群及維護自然的生態平衡. 九把刀透過電影的男主角柯景騰說: 「我希望這世界因為我, 而有一點點小小的不同.」這一點點小小的不同應該是好的不同, 這一點點小小好的不同也就是個人這一生的意義或價值所在.
 
《讓天賦自由》2一書中提到我們必須活出天命:
 
「我採用『天命』二字, 指稱『喜歡做的事』與『擅長做的事』能夠相互結合的境界. 我深信每個人都有必要找到自身的天命歸屬, 不只因為那讓我們獲得成就感, 更是為了讓人類社群與組織能夠在不斷演進的世界中永續發展.」
 
「當你歸屬於天命, 你所擁有的, 將與自我認同、生命意義、身心健康息息相關, 指引你自我啟發、自我定位, 並發揮生命應有的價值.」
書中提到天命的兩大成分是「天資」與「熱情」, 兩個先決條件是「態度」與「機會」.
 
天資: 你要先了解自己有能力做什麼, 才能知道自己要成為怎樣的人.
熱情: 如果你真心想學, 你一定早就已經會了.
態度: 態度指的是你如何看待自己與環境—觀察事物的角度、你的性情, 以及情緒性的觀點. 熱愛工作的人常說自己很幸運, 自認沒有成就的人則說自己運氣不好. 成功人士身上幾乎都有相似的態度, 例如堅忍、自信、樂觀、企圖心, 以及不屈不撓.
機會: 結識其他懷抱相同熱情與奉獻精神的人, 辨認生命中的良師. 良師常能為你提供以下四種功能:
 
1. 識別: 他能識別熱情或喜悅的火花, 可以了解某個人的才能與熱情, 究竟是屬於哪個範疇裡的哪個特定領域.
2. 鼓勵: 他們不允許你沉溺於自我懷疑, 或以為自己的夢想遙不可及. 它們總是在一旁提醒, 讓你了解自己原有的能力, 也知道只要繼續努力, 必能有所成就.
3. 輔助: 良師可以提供建議與技巧, 幫你鋪路, 甚至你短暫踉蹌也無妨, 因為他們就在一旁幫助你從錯誤中學習, 並重整旗鼓, 如此一路引導我們走向天命.
4. 督促: 積極的良師可以督促你超越自己預設的限制, 他們不僅不允許你屈服在自我懷疑之下, 更不允許你不發揮潛力的極限. 真正的良師可以提醒你, 絕不能只是把「過關」當目標.
 
佛家講「無我」, 但「無我」境界太高, 對一般人來說非一蹴可及. 因此聖嚴法師提出三個個人修養階段: 「肯定自我, 提昇自我, 消融自我」. 老子這章提到萬物都有其價值, 對道來說都是平等的, 正是我們可以肯定及提昇自我的堅實基礎.

註:
1. 《論自由》, 作者:約翰.彌爾; 譯者:孟凡禮; 五南文化事業
2. 《讓天賦自由》, 作者:肯.羅賓
, .亞若尼卡; 譯者:謝凱蒂; 天下文化
arrow
arrow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