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 –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海倫.凱勒(Helen Keller)在她精彩的自傳中講了一個故事,關於一個曾去劍橋探望她的朋友,那位朋友在樹林裡散步。

朋友回來時,
海倫.凱勒問她:「妳看到了什麼?留意了什麼?」

她的朋友回答她說:「沒什麼特別的。」

海倫.凱勒說:「我奇怪怎麼可能在樹林裡,走了一小時後卻什麼都沒看到。我雖看不到卻發現許多東西,精美對稱的葉子,銀色白樺的光滑樹皮,松樹粗糙的樹皮。我一個瞎子也能給看得見的人一個提示,像明天就會瞎掉那樣用你的眼睛;聽聲音的樂曲,鳥的鳴唱,一個管弦樂隊的強勁旋律,彷彿明天你突然會聾掉;像明天就會失去觸覺那樣觸摸每樣東西;聞花朵的氣味,品嚐每一口氣味,彷彿明天你將永遠失去味覺和嗅覺。充份利用每一種感官,每一面美好,愉悅和美麗,這世界向你展現。

“I wondered how it was possible to walk for an hour through the woods and see nothing of note.  I who cannot see find hundreds of things: the delicate symmetry of a leaf, the smooth skin of a silver birch, the rough, shaggy bark of a pine.  I who am blind can give one hint to those who see: use your eyes as if tomorrow you will have been stricken blind.  Hear the music of voices, the songs of a bird, the mighty strains of an orchestra as if you would be stricken deaf tomorrow.  Touch each object as if tomorrow your tactile sense would fail.  Smell the perfume of flowers, taste with relish each morsel, as if tomorrow you could never taste or smell again.  Make the most of every sense.  Glory in all the facets and pleasures and beauty which the world reveals to you.”


資料來源:哈佛幸福學公開課程

感動 – 人生並不缺少困境,但令人動容的總是面對困境的勇氣

我曾要求一位學校足球隊的守門員,寫下成為足球員的心路歷程,第一次他只寫「團練很操、教練很嚴、希望全國賽拿名次」這類白開水般、平淡無味的文字。於是我找他過來,問了幾個問題:

「你剛入球隊時有這麼厲害嗎?」
「沒有,但我練習很多耶。」球員有點靦腆。
「怎麼練習?」
「就隊友踢,我接啊。」
「要跳起來接嗎?」
「當然要,飛球還要跳起來飛撲。」
「跳多高?」
「大約一公尺高。」
「一天飛撲幾次?」
「大概一百次吧。」
「掉下來痛嗎?」
「當然痛啊!」
「痛幹嘛繼續練?」
「我是競技運動員,那是我唯一會的本事啊……」
「你有因為當競技運動員,得到其他的能力嗎?」
「好像比較不怕……比較不怕……其他的痛。」
「其他的痛?」
「像是爸爸一直不回家,養我的阿嬤生重病,我的生活費常常不夠,學校成績老是跟不上等。」

我聽著聽著,心突然有些隱隱的痛。「那,那你為什麼比較不怕這些痛了?」
「就把他們當成對手踢過來的強球,擋下來,放下,再接另外一顆就好了。」

我看著眼前這個皮膚黝黑,眼睛深邃的體育班學生,頓時覺得他的身後彷彿有光。「喏,這是你回答的話,是你自己的文字,我剛剛幫你抄下來,把他補上後再交回來。」

一週後,他交來一篇定名為〈本事,一天一百次的墜落〉的作文:

你害怕墜落嗎?墜落會痛,我也怕,但我不能怕,因為我一天必須面對一百次一公尺的墜落,那是我能力所在,也是我榮譽的來源……一位老師說:「墜落,誰都會,但能夠一次次再爬起來,是本事。」原來,我書雖然念得不怎麼樣,但也有我的本事……

我知道,明天我仍會繼續從高處跌落,但我仍會站起來,接下迎面而來的每一記強襲球。因為我是競技運動員,一個有真本事的人。

他以這篇文章參加了文學獎,雖然沒有得名,卻是當年最感動我的作品。這個守門員在畢業典禮後到圖書館找我,有感而發地說:「以前怕寫作文,但寫完那篇後,我開始學著認真『感覺』每一個當下,有時像個外人去『觀察』自己這些年來的生活變化,發覺有好多可以寫。其實,我們隊上每一個人都有很精采的故事……」

文章來源:《寫作吧!你值得被看見》(作者:蔡淇華)


感恩 – 我們所擁有的一切,並非理所當然。也許你並非不幸福,而是你不知道你有多幸福。

她站在台上,不時不規律的揮舞著她的雙手;仰著頭,脖子伸得好長好長,與她尖尖的下巴扯成一條直線;她的嘴張著,眼睛瞇成一條線,詭譎的看著台下的學生;偶然她口中也會依依唔唔的,不知在說些什麼。 

基本上她是一個不會說話的人,但是,她的聽力很好,只要對方猜中或說出她的意見,她就會樂得大叫一聲,伸出右手,用兩個指頭指著你,或者拍著手,歪歪斜斜的向你走來,送給你一張用她的畫製作的明信片。 

她就是黃美廉,一位自小就染患腦性麻痺的病人。腦性麻痺奪去了她肢體的平衡感,也奪走了她發聲講話的能力。從小她就活在諸多肢體不便及眾多異樣的眼光,她的成長充滿了血淚。

然而她沒有讓這些外在的痛苦擊敗她內在奮鬥的精神,她昂然面對,迎向一切的不可能。終於獲得了加州大學藝術博士學位,她用她的手當畫筆,以色彩告訴人「寰宇之力與美」,並且燦爛的「活出生命的色彩」。 

全場的學生都被她不能控制自如的肢體動作震攝住了。這是一場傾倒生命、與生命相遇的演講會。 

「請問黃博士」,一個學生小聲的問:「妳從小就長成這個樣子,請問你怎麼看你自己?妳都沒有怨恨嗎?」 

我的心頭一緊,真是太不成熟了,怎麼可以當著面,在大庭廣眾之前問這個問題,太刺人了,很擔心黃美廉會受不了。 

「我怎麼看自己?」美廉用粉筆在黑板上重重的寫下這幾個字。她寫字時用力極猛,有力透紙背的氣勢,寫完這個問題,她停下筆來,歪著頭,回頭看著發問的同學,然後嫣然一笑,回過頭來,在黑板上龍飛鳳舞的寫了起來: 

       一、我好可愛!
       二、我的腿很長很美!
       三、爸爸媽媽這麼愛我!
       四、上帝這麼愛我!
       五、我會畫畫!我會寫稿!
       六、我有隻可愛的貓!
       七、還有…….
       八、……」

忽然,教室內一片鴉雀無聲,沒有人敢講話。她回過頭來定定的看著大家,再回過頭去,在黑板上寫下了她的結論:

     「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

掌聲由學生群中響起,看看美廉傾斜著身子站在台上,滿足的笑容,從她的嘴角盪漾開來,眼睛瞇得更小了,有一種永遠也不被擊敗的傲然,寫在她臉上。我坐在位子上看著她,不覺兩眼濕潤起來。

走出教室,美廉寫在黑板上的結論,一直在我眼前跳躍:

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

十幾天過去了,我想這句話將永遠鮮活的印在我心上。

文章來源: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黃美廉) @ 科技輔具的小窩 :: 隨意窩 Xuite日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草山無為 的頭像
    草山無為

    草山無為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