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無為

既然宇宙運行遵循著沒有意志,也不為人意志所能改變的「道」。那麼老子認為身為悟「道」統治者的聖人,不應該依個人欲望或意志統治天下,而是遵循「道」的規律來統治天下,也就是「無為」,才能讓人民過上好日子。

「無為」並非什麼都不做,那麼什麼是「無為」?「無為」的「無」有二個意思:「無形」及「無心」。

無形

所謂的無形就是有而似無。

〈老子.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這裡可以看出「無為」的二個例子:「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跟「無有入無間」。其中的「至柔」跟「無有」都彰顯了「無為」「有而似無」柔弱跟無形的特性。

王弼注:「氣無所不入,水無所不經。」

王弼用具象的「氣」跟「水」來形容「至柔」跟「無有」之物,讓人較易想像及理解「無為」的特性。前面提到的第四十章中「弱者道之用」再度說明了「無為」作用之「柔弱」與「無形」。

無心

所謂的無心就是不依個人的意志或欲望,而是依道的規律而為。

〈老子.第四十八章〉:「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這裡的「為道日損」損或減少的是人的欲望,「損之又損」最後到了所為非出於人自身欲望而為。

聖人不依自己的欲望出發治理天下,而是依百姓的需求為依歸,將自身的需求放在百姓之後。

〈老子.第四十九章〉:「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聖人「無為」的統治能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的依據又是什麼?就是「德」,就是「得」--萬物得之於「道」者,也就是萬物的稟賦。

〈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創生出萬物,也賦予了萬物在天地之間能夠好好生存的「德」。萬物各有不同的稟賦,萬物及稟賦的多樣性也構成了自然界的均衡。萬物各有其獨特的稟賦,也各有其存在的價值。因此,老子反對單一的價值觀,認為如果對美、善都只有單一的標準,反而是不美也不善了。

因為萬物各有其稟賦,也各有其在宇宙中扮演的腳色。領導者不需要告訴人民怎麼做,就好像「道」也沒告訴萬物怎麼活,只是創造出讓萬物得以生存的天地,給予萬物生長的能量跟養分,萬物自然會活出它應該有的樣子。聖人的角色也不在指導人民如何過活,而是維護好人民生存的環境跟生態,讓人民各自發揮自己的稟賦,活出最好的自己。因此,聖人的角色就是以下第六十四章所說的「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老子.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衆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除此之外,聖人的統治有如四季變化是一點一滴的淺移默化,而不壓迫人民。因此人民感受不到統治者的存在,活得既自在而幸福。

〈老子.第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老子.第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最後,正因為聖人的為民及無私,反而成就了自己的「私」,也就是自我成就、自我實現。

〈老子.第四十九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我們可以從《老子》一書中一些概念出現的次數,了解到上面所述,就是《老子》想表達的核心思想。

image

而我們可以將《老子》的核心思想表達為下面的概念關係模型:

image

「道」賦予了聖人、人民跟萬物以「德」,也就是稟賦。道對萬物的作用是「無為」,引導萬物。發揮它們各自的「德」(稟賦),順「道」而行,完成生命。而聖人是悟道的統治者,他的任務或他應該發揮的「德」(稟賦)就是學習「道」,也是用「無為」的方法引導人民,發揮他們的「德」(稟賦),順「道」而行,成就自己也成就他人,成就美好社會及自我實現的美好人生。

我們知道老子跟孔子所處的春秋時代,是一個禮壞樂崩、天下大亂的時代。身為春秋時代的大思想家,老子跟孔子都想為天下大亂找到原因跟對治的方法,而《老子》跟《論語》基本上就是他們提出的說明跟對策。因此,《老子》一書中主要闡述的就是「聖人」透過理解和體悟「道」跟「德」的內涵及作用,透過「無為」的方法來引導或輔導「人民」,一起創造一個和諧的社會跟國家甚至天下(世界)。

重要/不重要

前面之針對《老子》一書,關於智慧中可控與不可控的構面,所做的闡述與整理。那關於智慧另一個重要與不重要的構面,也就是價值觀,老子的看法又是如何?

首先,是謙卑、不爭與利他。

〈老子.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這一章,蘇轍的解釋非常到位。

蘇轍:「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也,善地也。空虛寂寞,深不可測,善淵也。利澤萬物,施而不求報,善仁也。圓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決必流,善信也。洗滌群穢,平準高下,善治也。遇物賦形,而不流於一,善能也。冬凝春泮,涸溢不失節,善時也。有善而不免於人非者,以其爭也。」

水總是順勢而下,一如順道而行,是善於順應環境。如聚為深潭則清澈見底、寂靜不動,深不可測。沒有成見、虛懷若谷,是善於內斂。潤澤萬物而不求回報,是善於行仁。遇到圓形的障礙物就轉進,遇到方形就折進,堵塞了就停止,等有破口了就繼續流,是善於保持一致。洗滌髒污,不論地形的高低,總能維持一樣的水平,是善於治理。配合物體的形狀,能夠彈性應變,是善於多能。冬天結冰,春天融化,枯水、多水隨著四季的變化,是善於配時令。一個人即使擁有這七種優點,但若與他人相爭,那還是會受人非議。所以,「不爭」才是最高的修為

再者,是慈、儉跟不敢為天下先。

〈老子.第八章〉:「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因為心存憐憫、慈愛才能產生像母愛那般大的勇氣;因為儉省、不過度、不縱慾,才能將可用之物推廣,讓更多人可以共享。不搶著為自己出頭爭利,總是以群眾的利益為優先,才能成為好的領導者。

第三、「柔弱」勝「剛強」

〈老子.第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共。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老子.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正言若反。」

老子的「柔弱」不是「脆弱」而是「韌性」,有點像英文的resilience。世人常常追求剛強,卻不知剛則易折。老子常常從世俗或常識的反面看事情,他認為「柔弱」的生命力或生存度都比「剛強」要高。因此,保持柔弱的身段才是應世保生之道。

第四、「明」優於「智」,「自勝」強於「勝人」

〈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老子》一書中的「智」或「知」通常指機巧或知識,是負面的意義。真正代表智慧的字眼是「明」。

最後、老子的價值序列:「道」、「德」,「仁」、「義」、「禮」

〈老子.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對老子而言,儒家所提倡的仁義禮都不是最好的善或價值。最好的是人都能悟「道」,順「道」而行,天下自然和諧太平。其次,如果不能悟「道」,至少發揮上天所給的稟賦也就是「德」,養活自己,過好生活,不偷不搶。如果到了要提倡「仁」的地步,那就代表有人過得不好,需要別人的幫助了。到了強調「義」的時候,可能連愛心都沒有了,非在道理上爭對錯。最差是用「禮」來規範,這時不是人內在自覺的要求,而是需要靠外在的規範來約束自身。

最後,我用大陸作家羅大倫所著的《道德經說什麼》書中,對老子思想所作一句話的概括:「無為才能有為,利他才是利己」作為結尾。願大家都能參透《老子》一書的奧義與智慧,做為指導人生的北極星。

 

~~全文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草山無為 的頭像
    草山無為

    草山無為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