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本書是由大陸作者駱玉明先生所著,繁體書名《人生逍遙遊》及副標題「老莊教我們的自在哲學」更吸引人。但簡體書名《老莊哲學隨談》更切近本書的內容,書中所寫主要是作者閱讀老莊的心得隨筆。

寫這一篇文章的緣由為2020年底,聯經出版社一位小姐與我聯絡,希望我在部落格介紹此書。

至於為何拖了二年多,主要是因為我當時自認對《莊子》一書把握有限,想把《莊子》精華內七篇再仔細研讀寫成心得,較有把握時再寫,因此,拖到現在。

全書分為三大部分:〈恍惚的老子〉、〈放誕的莊子〉及〈老莊之外談老莊〉。個人認為本書最大的優點是淺顯易懂,這是作者的功力所在,也是個人遠遠不及而需要努力的地方。

〈恍惚的老子〉是關於《老子》的心得,作者用形容「道」的「恍惚」來形容老子身世的不確定。因為在《史記》中,關於老子的身世本就有多種說法,再加上道教的神化與附會,使得老子身世變得「恍惚」。關於《史記》中老子的說法,可參考部落格〈老子韓非列傳(一)--史記〉一文。

關於〈恍惚的老子〉這一部分,個人認同的部分如下:

一、〈大道玄妙〉

1.    終極追問

「我們不妨放眼看世界:日月星辰、江河山野、草木鳥獸...這世界萬象森然,變化不息,而運轉有序。然而它在根本上卻是令人費解的:萬物都是具體地、分別地存在著,各自生生滅滅,並不互相統屬,那麼究竟是什麼在支配這一切?我們的生命根本上也是令人費解的:它從何處來,又歸向何處?人類神奇無比的稟賦,究竟是誰給予的?」

2.    推理過程

「老子在哪裡?又怎樣展開它的沉思冥想呢?我們無法知道。但是能夠看出來,『道』的建立,經歷了從現象中求根本的邏輯推理過程:既然一切有形之物都是有生有滅的,那麼『道』應該是無形的;既然一切有形之物都是個別的存在,那麼『道』應該是普遍的存在:既然一切有形之物可以歸納為『有』,那麼『道』只能是『無』(老莊所謂的『無』,是指無形的存在,非通常所說的『沒有』)…正是我們所面對的現象世界的反面,老子找出了作為永恆本質、不生不滅的『道』

3.    宇宙生命

「如果我們試圖給老莊的道以一個簡化的解釋,也許可以說:『道』就是宇宙生命。人類以及其他一切事物,都是這一生命力的作用。這是一個永恆的生命,萬物生生滅滅,都只是它在運行罷了。」

二、〈人生的「力學」〉

「《左傳》記載,晉公子重耳(後來的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因國內禍亂,流亡到楚國,楚成王與他晤談,事後對臣下稱讚重耳的德行,謂之『廣而儉,文而有禮』。『廣而儉』一句,通常解釋為志向廣大而財用節儉—這是錯誤的。這裡的『儉』不是指財物方面的節儉,而是處事有節度、能自我約制的意思。徒有遠大志向而不能自我節制,不過是空洞的浮囂,所以楚王以兩者對舉。《老子》中說:『儉故能廣』也是說一個相反相成的道理。…一個優秀的政治家所具有的『儉而廣』的氣質,實際是以克制、謹慎,對瑣小事物的忽略,來完成他遠大的目標。」

三、〈自知與自勝〉

「戰勝自己,卻不是表面的力量所能做到的,它需要一種內在的、根本意義的強大。『自勝』比『勝人』更困難,是因為我們自身的人格缺陷以及惡劣的習性,都是根深蒂固的東西,是『自我』的構成要素。…

『自勝』可以理解為:在自我與他人關係中,不必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壓倒別人,把自我與他人至於對抗的位置,而只需要關心如何發展自己、完善自己。…

『自勝者強』,這是一種更高層次上的『勝』,也可以說是不勝而『勝』。」

四、禍福相依

「倘若說『禍』是一個挑戰,你必須對此作出積極的反應,才有可能轉禍為福。…同樣,處於『福』境,倘能始終保持警惕戒備,也能夠預防它向禍轉化。…

老子提出禍福相倚相伏,除了說明凡事都會向其反面轉化的道理,也要提醒人們:福不可恃。漢代劉向《說苑.敬慎》引用了一段老子的話,是傳世《老子》書中所沒有的。…:『得其所利,必慮其所害;樂其所成,必顧其所敗。』這確是值得人們記取的格言。」

關於〈恍惚的老子〉這一部分,個人不認同的部分如下:

一、    老莊沒有提出一套有效的秩序和價值

作者在引言中提到:「但老莊思想的毛病在於它沒有很強的建構作用,莊子尤其如此,它在瓦解之後,不能給出一套有效的秩序和價值。世界的秩序和價值是永遠有必要的,從社會來說,沒有秩序和價值它根本就無法存在;從個人來說,沒有價值就意味著人生是沒有意義的,而沒有意義的人生事人無力承擔的,它沒有著落,四望荒涼。」

所有哲學家最後都會提出自己的價值體系,老莊也不例外。老莊給出的秩序和價值就是「道」跟「自然」,不能說老莊沒有給出一套秩序或價值。

二、    《老子》一書的年代

在〈恍惚的老子〉這一篇中提到:

「從《老子》書本身的情況來看,它顯然包含了一些較為遲出的內容。他批判『仁義』,而『仁義』經過孔子的宣揚才成為重要的社會學說;它反對『法令茲張』、『上之食稅者多』,這些也都是戰國時才有的社會情狀。所以許多學者認為,《老子》一書應該是戰國時代的著作,有人甚至認為《老子》出於《莊子》之後。但據二十世紀九O年代出土於湖北荊門的郭店楚墓竹簡本《老子》,其成書不晚於戰國中期已是無疑,其作者應是楚人。因為《老子》是押韻的文章,其用運規則與《楚辭》相近」

首先,在《左傳》與《國語》都有提到『仁』、『義』,不能因為《老子》一書有少數篇幅批判『仁義』,就斷定《老子》是戰國時代的作品。再者,法家也並非始於戰國,春秋時代的齊國的管仲與鄭國的子產也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可參考部落格〈法家的思想(一) - 法法家: 子產, 李悝, 商鞅〉〈法家的思想(二) - 道法家: 管仲跟慎到; 術法家: 是申不害; 兵法家: 吳起〉這二篇文章。最後,根據北大劉笑敢教授研究,《老子》文體及用韻相較於《楚辭》, 更近於《詩經》,因此推論《老子》一書應該是春秋晚期的作品。

三、    愚民之術

個人認為老子不但愚民也愚己,本意並非愚民之術。見部落格〈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 一文。

四、    權謀之術

〈制勝之道〉一章中,引用老子第三十六章,並提到「雖然,《老子》在整體上反對競爭,主張淡泊虛靜,但同樣不乏談論謀略的成分,只不過它更富於抽象哲理的傾向。」

這只是程頤跟朱熹的等學者的門戶之見。《老子》一書八十一章中只有這一章提到表面上看起來是謀略的文章,但是我們要是跟《老子》一書中的「夫唯不爭故無尤」,「夫唯不爭故天下不能與之爭」等不爭及反戰思想,還有「功成身退天之道」,「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等等內容一起來看,與其說是一種權謀,第三十六章更像是一種類似「禍福相依」,物極必反的提醒。可參考部落格〈第三十六章 將欲歙之, 必固張之〉一文。

以上是對於〈恍惚的老子〉這一部分的認同與不認同的說明,接下來看〈放誕的莊子〉這一部分。

一、〈放誕的莊子〉

「老莊最大的共同點,在於它們都是從「道」這一宇宙本體觀念及其基本特徵出發來論述問題,所以他們被稱為「道家」。

不過《老子》的核心,是政治思想—儘管它也談為人處事;《莊子》的核心,則是人生哲學—儘管它也談治國的道理。

就是在兩部書中感受到的作者的精神氣質,也頗不相同。

讀《老子》,你會感覺到冷靜的智慧,以及一種謀略的氣味--《老子》是包含了很高深的政治謀略術在內的;讀《莊子》,你則感覺到於思辨的機智之外,更有詩人式的悲憤和放誕不羈的人生精神。」

個人基本上認同這幾段話的大部分,但不認同《老子》書中有謀略的氣味以及《莊子》有所謂詩人式的悲憤這樣的說法。關於《老子》的部分,前面已說過。至於《莊子》一書,一般認為只有內篇是莊子本人所做,外篇與雜篇是莊子的後學所做。劉笑敢教授將外篇與雜篇分為述莊派、黃老派與無君派,其中無君派強烈地抨擊君權及仁義道德,用詞頗為尖酸辛辣,但絕非像屈原那樣詩人式的悲憤。更何況只有述莊派與莊子的思想相近,黃老派與無君派基本上並非莊學的核心,請參考本部落格〈莊子的思想(一) - 莊子及其後學〉一文。

二、〈是是非非〉

「按照莊子的觀點,在是非問題上爭辯不休是無聊的事情,拿自我的價值標準當作絕對真理,去衡量、否定他人的價值標準,就會陷落到對立的關係中,陷落在偏狹的一隅,不能全觀、部能圓照,因而不能獲得精神上的絕對自由。

莊子所採取的方法是『不遣是非』,也就是超越人為的對立。…

但人不是外星人,必須在一定的現實關係中生活,也就不可能最終地超越對立,又豈能永遠『不遣是非』?所以人類終究要建立一定的是非標準,才能共同生存下去。」

上面這段話,個人都認同,但似乎有點劃錯重點。我想莊子未必會反對社會生活必然會有規範做為是非判斷的標準,只是這樣的規範未必是真理。而且莊子的批判重點是戰國時期儒、墨等各家學說,建議應超越各家各派的價值取向,從「道」這一最高的角度來看,也就是作者所寫的下面這段話。

「但莊子也給我們重要的啟發:當我們處在某種是非的對立中時,我們能否看到這對立背後的真實原因?進一步地說,當我們處於一種對立關係中時,有沒有可能擺脫作為對立一方的立場,從更高的視角來看待這種對立,乃至超越於它?如果能夠,我們就有了更高、更健全的視角來看待這種對立,有就是有了更大的(雖然不是終極的)自由。」

三、〈仁義為刑具〉

「那麼,老莊崇尚『自然』的學說,是否可以當作一種理想的東西呢?事情絕非如此簡單。老子、莊子他們對於人的自然天性的讚美,其實也是毫無根據的。貪慾、仇殺,何嘗不是人類天性中的組成部分?純任『自然』,恐怕只能存在於人類最原始的階段;在任何稍有發展的社會中,都不可能不對人性有所約制。」

作者顯然誤解了老莊的「自然」為人包含了善、惡二者的自然天性。其實,老子重要的主張—「少私寡欲」恰恰是違反人的自然天性。關於老子的「自然」概念可以參考本部落格的〈老子的思想(一) - 自然: 老子思想的中心價值〉等三篇文章。

四、〈天籟〉

「天籟就是地籟,離開了地籟,也就沒有天籟」

個人認為「天籟」不是「地籟」,而是「道」。「天籟」如果是「地籟」,那麼南郭子綦就不用說「汝聞人籟而未聞地籟,汝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這樣的話了。關於「天籟」是什麼,可以參考知乎網站〈道学研究:浅析《齐物论》中“天籁”一词的内涵〉這一篇文章的說明。

最後,再摘錄一段個人認同的文字:

〈鼓盆而歌〉

「《莊子》是一種追求超越的哲學,而超越的根本障礙,是自我意識和個體聲明,當這兩者都可以超越時,其它的障礙也就變得無足輕重了。

所以莊子力圖要破除對於自我的執著和對於死亡的恐懼。破除的途徑,就是把自我生命看作是大自然無窮變化的一個部分、一個過程,而不把它當作具有特殊意義的存在。…

所謂『天地自然的立場』,根本是一種不存在的東西,它只是從哲學觀念上提出來,為了便於分析問題,從不同的角度理解人生而做出的虛構。人所擁有的,只是個體生命的立場。回到個體生命的立場,則只有『自我』才是唯一真實的存在,天地宇宙,世間萬物,乃至社會國家,都只是因為自我而產生意義。…

莊子所宣揚的立場,可以用來破除狹隘的『自我』觀念,和對於死亡的愚蠢的恐懼,令我們對於生命的去留,保持一種坦然豁達的態度;後一種立場,則引起我們對生命的珍惜和熱愛,不去浪費它有限的時光。」

 

arrow
arrow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