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坤】卦䷁地☷地☷
卦辭: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坤卦。開始,通達,適宜像母馬那樣的正固。君子有所前往時,領先而走會迷路,隨後而走會找到主人。有利於在西南方得到朋友,並在東北方喪失朋友。安守正道會吉祥。
注解:
1.《說卦傳》:「坤,地也。」,「坤,順也。」說明「坤」以「地」為象,以「順」為義。
2.元亨。《周易正義》:「蓋乾、坤合體之物,故【乾】後次【坤】。言地之為體,亦能始生萬物,各得亨通,故云『元,亨』與【乾】同也。」
3. 利牝馬之貞。《周易集解》:「行天者莫若龍,行地者莫若馬。故【乾】以龍繇,【坤】以馬象也。坤陰類,故稱『利牝馬之貞』矣。」
4.先迷而後得主。坤德在於柔順、居後,搶先必「迷」,隨後則「利」。《周易集解》:「坤,臣道也,妻道也,後而不先。先,則迷失道矣,故曰『先迷』;陰以陽為主,當後而順之則利,故曰『後得主,利』。」
彖傳:
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馬地類,行地無疆。柔順利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後順得常。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安貞之吉,應地無疆。
【坤】卦的德性至高無上,萬物依賴它而生,象徵順從天道。坤卦的德性寬厚包容,能承載萬物,無邊無際,並讓一切和諧順利。牝馬象徵大地之行,廣袤無疆,柔順中正。君子應當順應自然的道理,搶先就會迷失,隨後得正,能在西南方向結交朋友,而東北則可能失去同伴。安守正道是吉祥的,能與大地相應,無窮無盡。
注解:
1. 至哉坤元。《周易正義》:「至,謂至極也。言地能生養至極,與天同也。但天亦至極,包籠于地;非但至極,又大于地;故【乾】言『大哉』,【坤】言『至哉』。」
2. 無疆。《周易正義》:「凡言無疆者,其有二義:一是廣博無疆,二是長久無疆。」
3. 含弘光大。《周易集解》:「含育萬物為『弘』,光華萬物為『大』。動植個遂其性,故曰『品物咸亨』也。」
4. 先迷失道,後順得常。《周易集解》:「陰道惡先,故『先』致迷失;『後』順于主,則保其常慶也。」
大象傳: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坤】卦象徵大地,地勢沉厚廣大。君子應當效法大地,胸懷寬廣,以厚德來承載萬物,包容一切。
注解:《周易存疑》:「惟其厚,故能無不持載。故君子以之厚德,以承仔天下之物多矣。」
解讀:
【乾】卦有「元、亨、利、貞」四德,【坤】也具此四德,這是兩者共同之處。但【乾】德以「統天」為本,【坤】德以「順承天」為前提,故乾剛坤柔、乾健坤順,【乾】之四德無所限制,【坤】之四德則限於「牝馬」、「後得主」、「安貞吉」等義;這是兩者不同之處。
乾卦象徵生生不息的創造力量,主動性和積極性都非常強。而坤卦擁有無盡的養育力量,充滿包容性和接受性。坤卦六爻皆陰,所象徵的是無比的承受力與柔順度,這種柔順其實是韌性也是一種剛強。
「坤」字由「土」與「申」組成,而「申」字即是「神」的本字,所以「神」的本意是指帶有神性的土地。「申」字的甲骨文寫成 ,原指天空的閃電,之後才引申為「神」。又由閃電的形狀,發展出「伸展、延長」的意思。由此推敲,「坤」的意義也可以指無窮無盡的廣闊土地。
萬物的生長,必須同時包含乾、坤兩個面向,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行。天地的運行規律、日夜交替、一動一靜,乃至生死消長,同樣包含乾坤兩個面向,缺一不可。這是《易經》的基本原理,也可以稱之為「乾坤調和」、「陰陽互濟」、「一陰一陽之謂道」。
坤卦的卦辭也有「元亨利貞」,但坤卦的「貞」是「牝馬之貞」。「牝馬」即母馬,這裡是用母馬的特質來強調「貞」的意義。母馬的特質是溫順、馴良、忠誠與耐力。「貞」有正、定、虔誠、專注的意思。所以「牝馬之貞」就是不但要堅守其正和定,還要承擔一切困難,逆來順受,堅持到底。
「君子有攸往」的「攸」字,本義是水流的樣子,等同於「悠」。「有攸往」即代表未來的道路是暢通的,甚至有一番開展的機會。
「先迷,後得主」是說,坤卦剛開始以為自己是領路人,結果卻迷了路,找不到方向,最後,他才知道自己不適合帶路,必須找一個可以指引方向的主人,才能重新回到正確的道路上。強調坤卦不可主動,不可自作主張,因為主動的作為大多帶來「迷」的結果,不如善選值得跟隨的領導人,由他帶領,反而容易走向正確的道路。
「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意思是,有利於朝西南方向前進,因為那個方向容易得到朋友的幫助;但不利於朝東北方向前進,因為那裏沒有朋友,甚至原有的朋友也已經反目成為敵人了。
在後天八卦圖裡,西南四卦分別是巽、離、坤、兌;東北分別是震、艮、坎、乾,因此,往西南為陰得朋,往東北為陽喪朋。
當年武王伐紂,行進的路線即是由西南往東北方向攻打。西南方的邦國在立場上多支持武王,東北方的邦國則多支持紂王,所有西南得朋,東北喪朋。這一句話也暗示著,眼前環境雖然對我方有利,但未來戰區深入東北,則慢慢對我方不利,所以要提早準備,妥善因應。
「安貞」,「貞」本身就「安」的意思,此處多加一個「安」,似乎表示外在環境讓人安不住。但外在環境越是令人著急難安,我們越該努力安住,不要急切,慢慢來,穩紮穩打,不求快速見到成果,堅守坤道,結果就會是「吉」。
〈爻辭〉初六:履霜,堅冰至。
腳下踏著霜,預示著堅冰即將到來。小小的變化預示著未來的發展,要留心初現的徵兆。
〈小象傳〉初六: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
看到霜,預示著冰的出現,這是陰氣開始凝聚的徵兆。順沿其中的規律,堅冰必將來到。
〈爻辭〉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做人端正坦誠,心地寬廣,無需刻意學習,就會無往不利。
注解:
1.《周易正義》:「生物不邪謂之『直』也,地體安靜是其『方』也,無物不載是其『大』也。」
2.《尚氏學》:「方者地之體,大者地之用,而二有居中直之位:故曰『直方大』。」
3. 不習無不利。《王弼注》:「不假營修而功自成,故不習焉而無不利。」
〈小象傳〉六二: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不習,無不利。地道光也。
端正、坦蕩、寬容無限,象徵大地之道的光輝。
注解:《周易正義》:「言六二之體,所有興動,任其自然之性,故云『直以方』也。」
解讀:
坤卦是地,位居下卦的中間,六二既中且正,是全卦得主爻。
「直、方、大」,各家解釋不同,說法至少超過十種。有人認為這三個字是描述大地的特質,也有人認為是描述駕馬車的技術。但王思迅老師(後稱王師)認為這三個字是對馬的描述,也就是所謂的「相馬術」。好馬必須具備「直、方、大」這三個條件。直,是馬匹的站立姿態要直挺有利。方,是馬匹的正面前胸必須方正。大,是馬匹的臀部必須圓大。符合這三大條件,便是一批天生的好馬。
「不習,無不利」是說,即使未經過正式訓練,但因馬的天生條件好,所以不用花太多工夫,即可承擔任務。
乾卦第二爻是「見龍在田」,坤卦第二爻是「不習,無不利」,兩者都處在一個嶄露頭角,準備登場的階段。
〈爻辭〉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謙虛內斂,守正不移。若協助君王處理事務,雖無顯赫功績,但可善終。
注解:
1. 《周易集解》:「以陰包陽,故『含章』。」
2. 《程頤注》:「為臣之道,當含晦其章美,有善則歸之于君。」,「或從上之事,不敢當其成功,惟奉事以守其終耳。」
〈小象傳〉六三:含章可貞,以時發也;或從王事,知光大也。
白話翻譯:謙和內斂,等待適當時機來展現,或輔助君王的事業,說明六三智慧光大恢弘。
注解:《周易正義》:「知慮光大,不自擅其美,惟奉于上。」
解讀:
「章」是指多種色彩組合而成的圖像,絢麗而醒目。「章」也可以解釋成「璋」,玉石的意思。「含章」就是內含文彩,沒有向外展露。「可貞」是適宜堅守不移的意思,也可以解釋為得到神明的庇佑。
「或從王事,無成有終」是說,自己的長處不為人知,只能默默耕耘,即使有機會參與大事,也很難有突出的表現。雖然沒有建立偉大功勳,但是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好,克盡本份,最後還是可以完成任務,得到獎賞。
〈爻辭〉六四:括囊,無咎無譽。
收束才能,謹慎低調,不求名利,無過無譽。
注解:《王弼注》:「處陰之卦,以陰居陰;屢非中位,無直方之質;不造陽事,無含章之美。括結否閉,賢人乃隱;施慎則可,非泰之道。」
〈小象傳〉六四:括囊無咎,慎不害也。
謹慎低調,以避免禍害,保持謹慎小心。
解讀:
六四以陰居陰,有謙退自守、慎之又慎之象,這是處位不利能獲「無咎」的重要條件。開始進入上卦,處境危疑不安,最好更加收斂。不管才華如何傑出,都要紮緊袋口,不要外露,要做到守口如瓶般的謹言慎行,才可以無咎。
〈爻辭〉六五:黃裳,元吉。
身穿黃色衣裳,象徵純正中和,是極為吉祥的徵兆。
注解:《周易正義》:「黃是中之色,裳是下之飾。坤是臣道,五居君位,是臣之極貴者也。能以中和通于物理,居于臣職,故云『黃裳,元吉』。元,大也。以其德能如此,故得大吉也。
〈小象傳〉六五: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身著黃衣象徵正中和順,君子的德行由內而外散發。
解讀:
古時候的衣服是上衣下裳,裳是指下身之衣,據說周公輔政的時候就是穿黃色的裙子,知道自己是臣不是君,完全符合六五黃裳元吉的原則。乾,創始萬物;坤,接納萬物;大地配合上天讓一切安頓、滋養。
〈爻辭〉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龍在郊野中爭戰,牠的血是青黃色的。
注解:《王弼注》:「陰之為道,卑順不盈,乃全其美;盛而不已,固陽之地,陽所不堪,固戰於野。」
〈小象傳〉上六:龍戰於野,其道窮也。
龍在郊野爭戰,是因為牠的路已經到了盡頭。
解讀:
邑外有郊,郊外有也,野代表最邊緣,上六在最外面,所以用「野」字。上六是完成坤卦的一爻,此卦六爻皆陰,陰氣盛極,自以為是龍,但不是真正的龍,所以跟象徵乾卦得龍在郊野作戰。玄是天的顏色,黃是地的顏色,「其血玄黃」代表天跟地都受到損傷。
坤卦代表柔順,如果走到極端,想要爭取主控權,就會跟乾卦的龍戰起來,而結果必是兩敗俱傷,因為不符合道。
〈爻辭〉用六:利永貞。
適於永守正道。
注解:《周易正義》:「六是柔順,不可純柔,故利在『永貞』。永,長也;貞,正也,言長能貞正也。」
〈小象傳〉用六:用六永貞,以大終也。
永守正道,因為它是大的終局。
解讀:
跟乾卦用九類似,用六用在六爻都是老陰時的解卦之用。【乾】卦「用九」稱「無首」,是剛能柔也;【坤】卦「用六」稱「永貞」,是柔而能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