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乾】卦䷀天☰天☰

卦辭:
乾,元亨利貞。

【乾】卦的卦辭是「元、亨、利、貞」。這四個字概括了【乾】卦的性質與含義:大始創造、亨通成功、有利於推展、貞正守道。這四字總結了【乾】的基本特質,象徵著積極向上、堅強不屈的力量。

注解:
1.《說卦傳》:「乾,天也。」,「乾,健也。」說明「乾」之象為「天」,其義為「健」。
2.《周易正義》:「《子夏傳》云:『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貞,正也。』言此卦之德,有純陽之性,自然能以陽氣始生萬物,而得元始、亨通,能使物性和諧各有其利,又能使物堅固真正得終。」

彖傳: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乾】卦象徵宇宙之始,萬物依賴它生長,它統御天地。雲雨施布,物種各得其形狀。天地光明,循環不息,六爻代表的不同階段依次完成,以象徵時運之變遷。乾道運行變化,順應天性,萬物和諧,必能生利而合乎正道。它帶來萬物繁盛,萬國安定。

本段是解釋卦辭的「元亨利貞」。「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說的是「元」;「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說的是「亨」,亨就是能夠通達;「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說的是「利貞」。

1.《周易正義》:「彖,斷也。斷定一卦之義,所以名為「彖」也。」
2.《周易正義》:「言【乾】能用天之德,使雲氣流行,雨澤施布,故品類之物流布成形,各得亨通,無所壅蔽;是其『亨』也。」
3. 性命。《周易正義》:「性者,先天之質,若剛柔遲速之別;命者人所稟受,若貴賤夭壽之屬。」
4.太和。《周易本義》:「陰陽會合、沖和之氣」,即萬物的「太和元氣」
5.首出庶物,萬國咸寧。《周易集解》:「陽氣為萬物之所始,故曰『首出庶物』;立君而天下皆寧,故曰『萬國咸寧』也。」

大象傳: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天的運行是永不停息、充滿活力的,君子應當效法天道,自我奮發,不斷努力,不屈不撓。這是對人行為的期許,象徵君子應如天體般,展現不斷向上的精神。

〈大象傳〉一般都從上下兩個卦的組合,來分析卦象所顯示的意義,然後再描述人在德行修養上應該如何取法。

注解:

1.《周易正義》:「總象一卦,故謂之《大象》」
2.《周易正義》:「釋六爻之象辭,謂之《小象》」
3.天行健。《周易集解》:「晝夜不懈,以健詳其名。」《周易正義》:「行者,運動之稱;健者,強壯之名。」
4.自強不息。《周易正義》:「此以人事法天所行,言君子之人用此卦象自強勉力,不有止息。」

導讀:

《易經》有六十四卦,開頭是乾、坤兩卦,代表生生不息的創造力量,以及無限包容的養育力量。《易經》最後兩卦是既濟、未濟兩卦,代表萬物運行永無止境。

乾卦六爻皆陽、坤卦六爻皆陰,又稱為「純卦」,其他都是陰陽相混。純卦的象徵意義是:全然的、純粹的、本質的、先天的,以及沒有後天人為的混雜。

乾坤兩卦,就是最先從「道」中生出的根源生機,然後以這兩卦為基礎,陰陽相混,便衍生出其他的六十二卦,萬事萬物的變化情境,都蘊含在其中。

「乾」字在周代篆文中寫成《易經》-【乾】卦 ,中央部分是太陽,下方是火,上面是草木。表示旭日東昇,大地由夜晚的陰濕,轉為明亮溫暖,草木一片生機蓬勃。字形兩側帶有動態的曲線,表示陰濕之氣遇到光熱,向上蒸發飄散。乾字右邊的「乞」,其實就是「氣」字。
「元」的甲骨文寫成
《易經》-【乾】卦 ,代表人的頭部。從頭部又引申出三種其他含意:
一、    象徵開始。例如「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二、    象徵最重要的、最根源的、最具代表性的。例如「元首」
三、    象徵大。例如古人說的「元命」即是「大命」

乾卦的「元」同時具有這三個特徵。
「亨」的甲骨文寫成
《易經》-【乾】卦 ,代表宗廟祭祀。因為祭祀之後可得神明庇佑,使諸事順利無礙,所以又引伸為亨通的意思。在古代,「亨」與「享」是同一個字。「亨」是就神明的庇佑來說,「享」是就祭祀的豐盛祭品來說。
「利」的甲骨文寫成
《易經》-【乾】卦,右邊是「禾」,代表農作物;左邊是「刃」,代表收割的動作。兩邊合在一起,代表收割作物,得其利益的意思。

「貞」的甲骨文寫成 《易經》-【乾】卦,代表「鼎」的意思。傳統的解釋認為,「貞」是取義於「鼎」的端正與穩定,所以用正、定來解釋「貞」。但勞思光教授所著《中國哲學史》一書認為「貞」是「占」。王思迅先生的看法是,「貞」應該是占卜時必須使用的祭祀器具,所以「貞」首先有占卜的意思,也有向神明祈求庇佑的意思。其次,占卜前必須舉行祭祀,所以「貞」也可以代表祭祀時恭敬、虔誠、專一的狀態。在這層意思的引申下,「貞」便可進一步解釋成「正」、「定」、「安」等意思。

《周易譯注》:「《周易》中的『貞』字,前儒多以『正』為訓,即【師】卦《象傳》所謂『貞,正也』。用人事譬喻,猶言行為守正,心志堅固,事必有成。…其義因該爻居位『得正』與否而略有差別;其一,若陽爻居初、三、五,陰爻居二、四、上,均得『正位』;此時爻辭稱『貞』,意猶『繼續保持正固』。其二,反之,若陽爻居二、四、上,陰爻居初、三、五,均失『正位』;此時爻辭稱『貞』,意猶『努力趨正自守』。第一義如本卦初九『利居貞』,第二義如【訟】九四『貞吉』。…《左傳》襄公七年穆子曰:『正直為正,正曲為直』,不論曲、直接規範于『正』,似與上述『貞』之兩義相契合。又虞翻易學有『之正』說,旨在『失正』之爻均令其『變正』,在義理上似亦與『貞』第二義可通。」本易經導讀遵循此解。

〈爻辭〉初九:潛龍勿用。
此時的潛龍潛伏於地下,應當保持隱忍,暫時不要有所行動。

〈小象傳〉:初九: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初九爻象徵潛伏的龍,說明陽氣尚在下方,不宜行動。

導讀:

「勿用」就是不宜施展,也不宜求表現。因為你沒有經驗,仍需要學習。

〈爻辭〉九二:見(現)龍在田,利見大人。
此階段的龍出現在地上,意味著機會逐漸展現,適宜見到有權位的大人。

〈小象傳〉九二:見龍在田,德施普也
此階段龍出現在田野,象徵德行施於廣大人民,開始有所作為。

注解:《王弼注》:「出潛離隱,故曰見龍;處於地上,故曰在田。」

導讀:

古代的大型聚落,中央地區有城牆保護,稱為「國」。城內有宗廟、有宮室,也有市集。城外是「田」,負責農業生產,也是主要人口的聚集處。田外更遠的地方稱為「野」,人口較少,農耕地也少,必須兼做漁獵採集,生產力較不發達。

「見龍在田」是說,這個施展、表現、初露頭角,並非一開始就在核心地區,因為它不在城中,而在城外的田區,但也不致於在荒郊野外。

「大人」有二種涵義:一指有道德、有作為的人;有道德並居於高位的人。九二的大人是第一種尚未居高位的大人;九五的大人是第二種已居高位的大人。「利見大人」是指,一個人若有能力,且經歷過考驗,便很容易受到上位者的拔擢,進一步授予重任。

年輕的舜就如同九二,適宜遇到堯這位有德、有位的大人,以在未來發揮自己的德行與才能。

〈爻辭〉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君子整天勤奮不休,晚上還戒惕謹慎,即使處境艱險也要堅守,這樣才能避免災禍。

〈小象傳〉九三:終日乾乾,反復道也。
君子要日夜勤奮,因為成功之路需反覆磨練與警惕。

導讀:

六爻由上而下,分別代表天、人、地三才,九三到了人的位置。三、四爻是比較難處的位置,若處之不妥,往往導致下受抵,上遭壓。所以《繫辭下傳》指出「三多凶,四多懼」

「乾乾」兩字相疊,意指反覆實踐乾卦精神。「夕惕」是指連晚上都警惕不懈怠。「若厲」是好像隨時會遇到危險一樣。「無咎」是沒有過失。「咎」是罪、過的意思。

宋朝人認為,整部《易經》最後追求的就是「無咎」的境界。為什麼?因為「無咎」就是「善補過」。人生本來就無法避免過失和缺陷,但只要懂得修正調整,時時彌補可能的錯誤,最終也可以無所虧欠。

〈爻辭〉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此時的龍或往上躍升、或留在深淵,沒有災禍。

〈小象傳〉九四:或躍在淵,進無咎也。
此階段的龍躍於深淵,勇於進取無有害處。

三或四這二爻的爻詞,有時會出現「或」字,代表有選擇性。其他生物的命運多是交由本能安排,人則是有選擇的餘地。第四爻已經來到了上卦,有下卦三爻做為基礎,往上走並不會有太大的玩險或災難,只是選擇的問題而已。

導讀:

「或躍在淵」是說,龍在深水區,先潛後躍,跳出水面,學習飛翔。這裡雖然也是「無咎」,但跟第三爻的「無咎」略有不同。這裡的「無咎」有鼓勵人勇於嘗試,不要因為害怕犯錯而裹足不前的意思。

〈爻辭〉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此時的龍已經飛升天際,象徵著達到頂峰,此時適合結識尚無權位的賢人,以共成大業,並培養成接班人。

〈小象傳〉九五:飛龍在天,大人造也。
飛龍升至天上,象徵賢人創造大業的成功。

注解:《周易正義》:「言九五陽氣盛至於天,故云飛龍在天,此自然之象,猶若聖人有龍德,飛騰而居天位,德備天下,為萬物所瞻賭,故天下利見此居王位之大人。」

導讀:

每一卦都有一個爻是主爻,可以掌握住整個卦的精神,表現全卦的特色。乾卦的主爻就是九五。九是陽爻,五是剛位,陽爻居剛位是正,又是上卦的中位,因此九五既中且正。

宋朝學者程頤說:「聖人既得天位,則利見在下大德之人,與共成天下之事,天下固利見大德之君也。」天下不是一個人可以治好的,還需要賢臣輔佐。更應趁此時培養接班人,以免無法交棒,走到上九的亢龍有悔。

〈爻辭〉上九:亢龍有悔。
龍飛得太高,已經有所懊悔,暗示應功成身退。

〈小象傳〉上九: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龍飛到極高處會後悔,因為凡事到極點就難以長久。

注解:
1.《周易集解》:「窮高曰亢。」
2.《周易正義》:「悔者,其事已過,有所追悔之也。」
3. 《周易集解》:「知進忘退,故悔也。」

導讀:
「亢」字的甲骨文寫成
《易經》-【乾】卦 ,代表一個人的雙腳被綁住,掙脫不開,力圖反抗的樣子。所以亢的原意就是抵抗,不服與堅持。此字後來引申為聲調高亢,又從「高」引申為極端。極端就是脫離常態、不平衡、恣意妄為。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貪,因為貪得無厭而走上極端。

龍到了第六爻,照理該做的事都做了,若還有沒做的,也該讓位給別人做。位置霸佔久了一定會腐化,腐化就會走向自我毀滅,天道好還。

〈爻辭〉用九:見(現)群龍無首,吉。
六個陽爻無首無尾,吉祥。


〈小象傳〉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天體的運行無始無終,循環不已,因此不可認定自己居先。

導讀:

群龍無首就是六爻各龍「順時而變,隨位而成」。群龍沒有固定的首領,而是按照乾卦第一爻到第六爻的變化,江山代有人才出,不斷有新的賢人出現、執政、培養人才、功成身退這樣的循環不息,才是最好的政治。

「用九」和「用六」只出現在乾坤兩卦。當占到六爻都是老陽時,則看「用九」;都是老陰時,則看「用六」。其他老陽少陽交錯之乾卦或老陰少陰交錯之坤卦,則看卦辭或爻辭。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草山無為 的頭像
    草山無為

    草山無為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