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概念:腦由許多專門化的模塊構成,它們一起工作創造出了心理和行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腦的超能力:你的行為、情緒與記憶,其實都是腦內團隊合作的成果。你可能覺得「心理學」只是研究情緒和性格,但事實上,心理學有一整個生物基礎—而它的主角就是我們每天攜帶、卻常常忽略的大腦。


我們的大腦不是一個全能的指揮官,而是由無數專門的小模組組成的「超級團隊」。這些模組分工合作,掌管從感覺、語言到情緒、記憶等各種任務,就像一支運作無間的交響樂團,只有彼此協調,才能奏出精彩的人類行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大腦的分工合作:每個區域都是專家


從頂葉感知觸覺,到枕葉處理視覺,再到額葉幫你做決策、記住事情,甚至在你看到熱騰騰披薩流口水時,小腦也默默協調著你的動作。大腦的運作,其實是一場場無聲的腦區聯合作戰。


舉個例子:當你聽到手機響起,你的顳葉負責辨識聲音、枕葉負責轉頭時看到手機的位置,額葉下達「接電話」的命令,小腦協調手部動作,邊緣系統則根據來電者產生情緒反應(是老闆還是曖昧對象?)。
 

這就是心理學中「模組化大腦」的觀點:每一區都有專長,但唯有合作才能讓你成為「完整的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從腦電波到掃描圖:揭開大腦運作的神祕面紗


早在100年前,科學家就開始用腦電圖(EEG)探測我們的腦波活躍程度。後來,隨著科技發展,CT、MRI、fMRI、PET等工具相繼出現,讓我們能更深入了解大腦哪一塊負責什麼功能。


舉例來說,fMRI 可以顯示當你說話、做數學或看照片時,哪些腦區會「亮起來」。PET 則能偵測阿茲海默症的早期跡象。這些技術就像心理學家與神經科學家的「顯微鏡」,讓我們看見思想與情緒背後的生物機制。


每種腦部掃描方法都有其優缺點。CT掃描成像質量好,相對成本較低,經常是評估內傷,特別是腦損傷的首選掃描方法。PET掃描現在被用來識別人們腦中的斑塊(一種互相交織的「死)細胞簇,它可能是阿茲海默病的症狀)。這為這種疾病的早期診斷提供了新的機會。fMRI可以揭示在某項特定的任務(例如,說話、看圖或解決問題)中腦活動的具體腦區,這種方法在定位特定認知功能的研究中的優勢非常明顯。標準的MRI擅長區分腦結構的精細。


需要注意的是,腦部掃描並不能百分之百準確地出具身體和心理狀況的診斷。多數時候,它們可以排除某些疾病,或提供一些有助於診斷的證據。因此,它們應該被看成是醫生和神經科學家工具箱中非常有用的工具,它們是必要的,但是對更深入的研究來說還不夠充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大腦三層結構:從本能到思想的進化


我們的大腦由三層結構組成,從原始腦幹,到掌管情緒與動機的邊緣系統,再到進化最晚的大腦皮層。
 

腦如何產生行為和心理過程


•    腦幹(本能中心):維持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功能,像是一個「自動導航系統」。腦幹通過身體和腦之間的脊髓長廊上下傳遞信息。它也將幾個重要的信息處理區域連接起來,其中三個區域(延髓、腦橋和網狀結構)包含在腦幹之中,另外兩個緊鄰腦幹(丘腦和小腦)。
 

腦如何產生行為和心理過程


o    延髓(medulla)負責調節基本的身體功能,包括呼吸、血壓和心率。它的工作模式是「自動駕駛」—不需要意識的參與就可以維持我們內部器官的運轉。


o    腦橋(pons)內部的神經迴路可以調節睡眠和做夢周期。顧名思義,腦橋也充當腦幹和小腦(參與協調運動)的「橋樑」。


o    網狀結構( reticular formation)是鉛筆形狀的神經細胞束,構成了整個腦幹的核心。網狀結構的功能之一是保持大腦的清醒和警覺。其他功能包括監控輸入的感覺信息流並將注意指向新信息或重要信息。


o    丘腦(thalamus)是位於腦幹上部的一對橄欖球狀的神經組織,它指揮人腦中的輸入感覺信息流和輸出運動信息流的方向。因此,它接收(除了嗅覺之外的)所有的感覺信息並將它們分發到腦中適宜的加工迴路。


o    小腦(cerebellum)的體積大約是整個人腦的10%,它包含了整個腦的50%的神經元。雖然長期以來,人們認為它只負責運動協調和平衡,現在神經學家發現小腦在感覺、空間、情緒和認知功能中也有作用。小腦通過與大腦其他區域的廣泛連接網絡,促進了與大腦其他部分相關的各種任務。小腦功能的主要研究人員神經學家傑里米·施馬曼(Jeremy Schmahmann)認為,小腦本質上是所有這些活動的「精細調節器」。當小腦功能失常時,一個人可能還可以走路,但是他的動作不連貫,非常笨拙,而且難以保持平衡。小腦在我們的思維和情緒中起著相似的作用,幫助我們的思維保持流暢和有條理,使我們能及時做出反應,並且使我們的情緒適宜我們的社會情境。
 

•    邊緣系統(情緒中樞):包含海馬迴(記憶)、杏仁核(恐懼與情緒)、下丘腦(飢餓、獎賞系統)。因為有邊緣系統,我們不需要像低級動物一樣,行為完全依賴本能和反射。邊緣系統也包含了其他一些模塊,例如,調節饑餓、口渴和體溫等過程。總體來說,邊緣系統是人腦控制情緒、動機、記憶和保持身體平衡的「指揮所」。


o    海馬迴(hippocampus)是我們的記憶系統,它在500年前因為形狀像海洋動物海馬而得名。腦的每一側都有一個海馬迴,一共有兩個海馬迴。海馬迴的一個任務是幫助我們記住物體的位置。海馬迴似乎會隨經驗的增加而長大。一項針對倫敦出租車司機的研究發現,出租車司機的海馬迴比不開出租車的普通人更大,而且司機的經驗越多,他的海馬迴就越大。1953年,當時H.M.(Henry Molaison)二十剛出頭,為了治療已經威脅到他生命的頻繁發作的癲癇,他接受了一項激進的、實驗性的腦手術。這項手術切除了他的腦兩側的大部分海馬,成功減少了癲癇發作的次數。不幸的是,手術之後,新的經歷在事情發生之後就會立即從他的記憶中消失,但他對手術之前的事情的記憶完好無損。這個故事表明,雖然海馬不是記憶存儲的地方,但是它對於創造新的記憶至關重要。


o    杏仁核(amygdala),它的名字也來自於它的形狀,在希臘語中的意思是「杏仁」。和其他腦結構一樣,杏仁核也有兩個,位於雙側海馬迴的前面。為了了解杏仁核的功能,海因里希·克魯弗(Heinrich Klüver)和保羅·布西(Paul Bucy)(1939)設計了一項經典的實驗,採用外科手術切斷了脾氣暴躁的恒河猴的雙側杏仁核之間的連接。術後,這些動物變得非常溫順。他們的發現首次清晰地證明了杏仁核在恐懼和攻擊性中的作用。當我們感到威脅時,這個腦結構會變得特別活躍。例如,杏仁核會和海馬迴協同工作,這樣對先前經驗的記憶就會幫助我們矯正當前的情緒反應。例如,一個曾在車禍中受傷的人可能會對其他司機做出的一個小小的威脅(例如,尾隨)表現得反應過度。這可以解釋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的一些負向觸發反應。另外,當男性和女性觀看性喚起圖片時,杏仁核也會活躍起來(男性的活躍程度更高),這表明杏仁核不僅參與了負面情緒反應,也參與了正面情緒加工。


o    下丘腦(hypothalamus)。它是邊緣系統中保持身體處於穩定、平衡狀態的結構。這一功能部分是通過啟動內分泌系統信息實現的,它叫作內穩態(homeostasis)。下丘腦富含血液和神經元,因此它的功能之一是充當腦血液分析實驗室。通過對血液的持續監測,它可以探測體溫、血流水平和營養物質的微小變化。當它發現某種不平衡(例如,水太多或者水太少)時,下丘腦會立刻發出命令來設法恢復平衡。下丘腦還是腦的快樂中樞或獎賞迴路,它會產生由飲食、性或其他藥物引起的積極情緒。另一些活動也能刺激邊緣系統的快樂迴路,包括幽默、坐雲霄飛車之類的刺激活動,甚至品嘗味道濃郁的巧克力。多巴胺是在這些快樂迴路中起關鍵作用的幾種神經遞質之一。每一次我們投入一項愉快的活動中去時,多巴胺就會被釋放出來,使我們感覺良好,這樣我們就會渴望再嘗試一次(無論對象是食物、性、藥物或其他任何東西),以獲得同樣的「快感」。這些進化而來的獎賞中樞激勵我們做出有利於生存的行為。然而,濫用藥物也會以相同的方式刺激我們的獎賞中樞,並且它們會更加有效。因此,濫用藥物可能會劫持具有成癮傾向的個體的獎賞迴路,刺激他們去尋求更多的藥物,同時忽略競爭性的生物需求。


•    大腦皮層(高級認知):處理語言、決策、想像、創造等行為,是讓我們「像人類」的關鍵。大腦最外面薄薄的一層是大腦皮層(cerebral cortex),它是人腦的思考帽:它獨特的褶皺表面使得超過100億的神經元可以聚集在幾毫米的厚度中。如果把褶皺攤平,皮層表面大約有一張打開的報紙那麽大。但是由於其表面卷曲盤繞,我們只能看到大約三分之一的皮層。
 

腦如何產生行為和心理過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腦葉大比拼:每一葉都有故事


•    額葉(frontal lobes):決策、語言產出(布洛卡區)、個性、自我控制,都在這。打個比方,如果大腦是辦公室,額葉就是 CEO。最前面的區域被稱為前額皮層(prefrontal cortex)。承擔著我們最高級的心理功能—執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s),例如,決策、目標設定和跟進、未來預測等。人格、氣質和「自我)意識等心理特質的生物學基礎也在這裡。前額皮層對於「人之所以為人」有著重要的作用。前額皮層的後面有一塊條狀的特殊皮層,它能將我們的思想轉化為行動。這就是運動皮層(motor cortex):通過給運動神經和隨意肌發送信號來控制軀體運動。腦將更大的皮層區域分配給了這些需要精細運動控制的身體部件,例如,嘴唇、舌頭和手。在1990年代後期,神經科學家研究恒河猴的腦時,發現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s),位於恒河猴的腦的運動區。當一只猴子觀察到另一只猴子在進行目標導向的行為(例如,從盒子裡拿出一個蘋果或用杯子喝水)時,它的鏡像神經元會放電,就好像觀察者自己也完成了這個動作一樣。


•    頂葉(parietal lobes):負責感覺定位與空間感,比如你閉眼也知道自己手在哪,靠的就是它。頂葉使我們可以感受熱水澡的溫暖、絲綢的光滑、肘擊的粗暴和撫摸的溫柔。軀體感覺皮層(somatosensory cortex)是頂葉上的一條特殊地帶,它對臨近的運動皮層帶(位於額葉)進行鏡像。軀體感覺皮層有兩個主要功能:第一,它是全身觸覺、溫度覺、痛覺和應激覺的主要加工區;第二,它將這些信息與身體的心理地圖關聯起來,幫助我們定位這些信息的來源。除了感覺加工和身體部位追蹤之外,右頂葉還幫助我們在三維空間中定位我們感覺到的物體的位置。它為我們的日常生活提供導航,從起床到走向浴室,穿上衣服,再到上學或上班,等等。左頂葉也有自己的特殊能力。它專門從事數學推理和語音來源的定位(例如,有人叫你的名字時)。它也和顳葉合作來提取言語和文字中的意義。


•    顳葉(temporal lobes):聲音辨識與語言理解的專家(韋尼克區),還負責記憶與面孔辨識。它位於你耳朵的上方,聽覺皮層可以幫助你理解聲音。大多數人左側聽覺皮層中都有一個特殊的區域,被稱為韋尼克區(Wernick's area),它幫助我們加工語言的含義。語言的表達方式(口頭語言和手語)似乎並不重要:對聽障人士的研究發現他們理解符號語言也是通過相同的腦區。部分顳葉從視覺皮層中「承包」了面孔識別的工作。另一些顳葉區域與海馬迴一起完成了長時記憶存儲這項重要的任務:左顳葉損傷會破壞語言記憶,而右顳葉損傷會影響藝術和音樂的記憶。甚至顳葉皮層還有一塊特殊的區域專門負責感知人的身體。右顳葉在理解語言中的情緒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    枕葉:負責視覺處理,讓你分辨紅綠燈和朋友的臉。枕葉接收來自眼睛的信息。那裡的視覺皮層整合了多種感覺信息,並將它們轉化為我們周圍世界的可識別的連續的圖像。為了構建外部世界的圖像,腦將輸入的視覺信息分開,並將它們發送到不同的皮層區域來進行顏色、運動、形狀和陰影的加工。但是,枕葉並不能單獨完成全部工作,它們與相鄰的頂葉腦區協同工作來確定物體在空間中的位置。它們也會與顳葉一起工作來生成視覺記憶。我們也應該注意到先天性盲人會使用視覺皮層來幫助他們閱讀盲文。


•    聯合皮層(association cortex)占據整個大腦皮層的一半以上。但是,在去往聯合皮層之前,來自感覺器官的原始數據必須在皮層的專門區域進行加工。例如,初級視覺皮層加工原始視覺刺激,像單詞中有哪些字母和是否有大小寫之類的。然後,視覺聯合皮層解釋這條信息的含義,例如,感知整個單詞或句子。聽覺聯合皮層也對來自初級聽覺皮層的數據進行類似的操作。其他的初級皮層和相聯繫的聯合皮層也是類似的關係。因此,聯合皮層對原始數據進行解釋,並將它置於合適的情境中,使我們能夠理解和使用數據所提供的信息。通過這種方式,遍布腦葉的不同的聯合皮層解釋感覺、制訂計劃、做出決策和為行動做準備,所有這些正是我們人類所擅長的、區別於其他動物的心理力量。
 

腦如何產生行為和心理過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大腦的對側加工與半球優勢:不是你以為的「左腦邏輯、右腦創意」


流行文化常說:「你是左腦型還是右腦型?」實際上,兩個腦半球並非「競爭對手」,而是彼此分工合作的夥伴。


通常,左側腦在生成和加工說話的內容上更加活躍。相比之下,右腦負責理解說話的情緒基調。右腦也負責解釋他人的情緒反應和他們溝通中的非言語信號。對於我們自己的情緒,負面情緒(例如,害怕和恐懼)的控制通常由右額葉負責,而左額葉通常負責調節積極情緒(例如,快樂)。


兩個半球有著不同卻互補的加工風格。我們可以將左半球的認知風格描述為:分析式的、線性的和序列的,而右半球則是更加整體的、情緒化的和基於空間的。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神經學研究人員對正在冥想的人進行了複雜的腦部掃描,他們發現在冥想的巔峰時期,左半球聯合皮層(這個腦區使我們注意到自己身體的物理邊界)的活動急劇下降。因此,冥想專家報告的自我超越和 「天人合一」的感受似乎有了生物學基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腦損傷


如果你知道他的哪些能力喪失了或改變了,通常就可以判斷出他的腦的哪些部位受損,特別是當你記住下面三條簡單的原則時:


1.    因為對側加工,每一側腦都會與對側身體進行通信。因此,如果癥狀都出現在身體一側,那麽這很可能是因為對側腦受損。
2.    對大部分人來說,語言通常是左腦的功能。
3.    每個腦葉都有特定的功能:
(1)枕葉負責視覺;
(2)顳葉負責聽覺、記憶和面孔識別;
(3)頂葉負責定位感覺的空間位置(包括體    表);
(4)額葉負責運動、言語和情緒的產生以及    某些我們稱之為「思維」或「智力」的高    級心理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語:大腦其實比你想像的還要忙碌


從你張開眼睛的那一刻開始,大腦就在不間斷地運作:監控呼吸心跳、讓你理解語言、喚起情緒、喚醒記憶,還要幫你在社交場合裡做出「聰明反應」。
心理學不只是談感覺與行為,它也深刻地研究這個3磅重、由860億個神經元構成的器官如何決定了我們是誰、怎麼愛、怎麼憤怒、如何學習。
當你下一次覺得「腦子不夠用」時,請記得,大腦確實很努力。只是,它也需要你好好善待它 —睡飽、吃好、保持學習,讓它持續閃耀。
 

 

腦如何產生行為和心理過程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好書推薦 心理學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草山無為 的頭像
    草山無為

    草山無為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