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感,是一種主觀的認定

自卑感最早是由阿德勒提出的. 在阿德勒所使用的德文中, 自卑感「Minderwertigkeitsgefuhl」這個詞是由「價值(Wert)」「較少(minder)」和「感覺(Gefuhl)所組成的, 也就是說自卑感這個詞跟自我的價值判斷有關.

哲學家說他的身高155公分, 有一次他跟他朋友說, 如果再多個二十公分, 至少十公分也好, 說不定可以活得更快樂? 他朋友回說: 「無聊, 變那麼高要做什麼? 你擁有的是讓人放鬆, 無拘無束的能力.的確, 高大強壯的男性有時候可能會給對方一種壓迫感. 如果換成小個子的我, 對方很自然就會卸除心防. 他讓我了解到, 不論對我或對周圍的人來說, 小個子這件事都是受歡迎的, 也就是價值得到了轉換. 現在我已經不會再為自己的身高煩惱了. 就事實來看, 它並沒有欠缺或不如人的地方. 雖然155公分的確比平均值還低, 再加上這個數值是客觀的, 乍看之下難免覺得差了一點. 可是, 問題在於: 我賦予這樣的身高什麼意義? 給他什麼樣的價值? 我對自己身高所感受到的, 只不過是跟他人比較, 也就是人際關係中所產生的一種「主觀自卑感」

這些折磨我們的自卑感並不是「客觀的事實」, 而是「主觀的解釋」

原來當我用「讓人放鬆, 無拘無束」, 或是「不給人壓迫感」這樣的觀點來看時, 自己的身高還是有它相應的長處. 當然, 這是主觀的解釋, 甚至可以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不過主觀有個唯一的好處, 就是可以任由自己選擇. 到底要把自己的身高當成優點還是缺點, 全都交給主觀意識來決定, 也因為如此, 我們才有辦法自己選擇. 也就是重新選擇生活型態

我們無法改變客觀事實, 卻可以隨意更改主觀的解釋, 而我們, 都住在主觀世界裡.

所謂價值, 必須在社會脈絡中才能成立. 一美元紙鈔所被賦予的價值雖然是一種常識和共通的感覺, 卻不是客觀的價值. 如果把它從印刷品的角度來考慮, 根本就不值一美元. 說穿了, 價值的問題到最後同樣也還是要還原到人際關係.

阿德勒也承認, 人人都有自卑感. 自卑感本身並不是什麼壞事.

那麼人為什麼會有自卑感呢? 哲學家(或阿德勒的解釋是,  首先, 人是在無能為力的狀態下來到世上的. 為了擺脫這種無力的狀態, 會有一些普遍的需求和欲望. 阿德勒稱為「追求卓越」. 可以把他想成「向上心的表現」或「追求理想狀態」. 和它相對應的概念就是自卑感. 任何人都是在追求卓越, 訂定某些理想或目標後, 就向前邁進. 但是當理想無法達成時, 就會對自己產生一種低劣無能的感覺.

阿德勒認為:「無論是追求卓越還是自卑感, 都不是疾病, 而是一種對努力與成長來說健康和正常的刺激」只要用對了, 即使是自卑感, 還是可以成為努力與成長的催化劑.

為了消除自己的自卑感更加努力向前, 不滿足現狀, 即使只有一步也要踏出去, 讓自己變得更幸福等等. 這樣的自卑感是不會有問題的.

但有些人失去前進的勇氣, 也不能接受「狀況會因為現實中的努力而改變」的事實. 在還沒做之前就認為「反正我不行」或「就算努力了又怎樣」, 輕言放棄, 這就是自卑情結而不是自卑感了. 情結這個詞表示錯綜複雜, 而且倒錯的一種心理狀態.

自卑感可以成為努力或成長的契機, 例如: 「因為我的學歷低, 所以要比別人更加努力」; 但自卑情結, 是指開始把自卑感當成某種藉口使用的狀態. 例如:「因為我的學歷低, 所以無法成功」, 或是「因為我長得不好看, 所以結不成婚.

年輕人反駁說: 「這些事情確有因果關係, 如果學歷低, 就業或出人頭地的機會就少.

哲學家的回答是: 你所說的因果關係, 阿德勒以「表面上的因果律」來說明. 就是把本來完全沒有因果關係的事物, 對自己說得好像關係有多麼重大似的, 並讓自己接受這種說法. 問題在於, 要怎麼面對這種現實生活, 如果認為「因為我的學歷低, 所以無法成功」那就不得不解釋為「不想成功」 而不是「無法成功」. 簡單說, 就是害怕跨出那一步, 而且不想付出實際的努力. 不想為了改變而犧牲目前所擁有的享受與快樂. 也就是缺乏改變生活型態的勇氣. 所對目前的狀態即使感到有些不滿或不方便, 卻還是覺得維持原狀比較輕鬆愉快.

說出「因為A, 所以達不到B」的人, 他們所要暗示的言下之意是: 如果不是因為A, 我其實是有能力, 有價值的.

阿德勒指出「沒有人能忍受長期懷有自卑感的狀態」. 懷有自卑感的狀態, 也就是現在的「我」感覺上似乎還有所欠缺的狀態. 問題是欠缺的部分要怎樣補足呢? 最健康的態度是, 透過努力與成長來補足, 例如: 努力求學, 不斷練習或認真工作等等.

然而沒有這份勇氣的人, 往往會陷入自卑情結. 以剛才的例子來說, 「只要學歷高的話, 我就可以輕易獲得成就」來暗示自己是有能力的. 現在的自己只不過受限於學歷的框架, 懷才不遇, 「真正的我」其實是很優秀的.

自卑情結會發展成另一種特殊的心理狀態--「優越情結」. 雖然深受強烈的自卑感所苦, 卻沒有勇氣已努力與成長這種健康的手段來補足, 如此一來, 就會想用更加簡便的方式來彌補. 表現得很像自己很優秀, 沉浸在虛偽的優越感中.

「展現權威」就是一種. 刻意表示自己和一些有權勢的人關係很好, 藉機跟別人炫耀自己好像有多特別. 謊報自己的學經歷, 或在裝扮上極度崇拜名牌之類的, 都是一種權威的展現. 不是因為「我」很優秀或很特別而是藉著「我」和權威的結合, 讓別人覺得「我」好像很優秀的樣子, 也就是虛偽的優越感. 這種藉由權威的力量來膨脹自我的人, 終究還是活在別人的價值觀裡, 過著別人的人生.

阿德勒明確指出「如果有人自吹自擂, 不過是因為他感到自卑罷了」 真正有自信的人, 是不會自大自誇的.

「炫耀不幸」--關於驕傲的複雜例子, 是把自卑感銳化後, 轉成一種特殊的優越感類型. 就是以驕傲自誇的口氣, 說著自己的出身或成長階段中所遭遇的不幸. 當別人試著安慰他, 或勸他尋求一些改變的時候, 就會用「你根本無法了解我的心情」來回絕別人的好意. 這樣的人, 就是想藉由自己的不幸, 好變得「特別」; 憑著不幸, 想要高人一等. 所以像生病, 受傷或因為失戀而傷心的時候, 很多人都會用這種態度成為「特別的存在」. 把自己的不幸當成武器, 想要支配對方.

連阿德勒都指出: 「在我們的文化裡, 軟弱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力量.阿德勒說: 「在我們的文化裡, 如果要問誰是最強的, 嬰兒應該是最合理的答案吧. 嬰兒支配他人, 卻不受支配」嬰兒就是用軟弱支配大人, 卻因為軟弱而不受任何人支配. 只要把不幸當成讓自己「特別」的武器, 那麼就永遠需要這種不幸的狀態.

 

人生並不是與他人的競賽

一提到「追求卓越」, 我們很容易誤以為它是「想比別人優秀」的欲望, 或是為了飛黃騰達而不惜犧牲別人的行為, 會有一種排擠他人, 一步步往上爬的印象.

阿德勒所謂「追求卓越」指的是不和任何人競爭, 只要向前跨步就行了. 健全的自卑感並不是和別人比較而產生的, 是跟「理想中的自己」比較後的結果. 比現在的自己更往前一步, 才是它的價值所在

年輕人說: 「當你從競爭中退出的時候, 是否也表示承認自己的失敗.

哲學家說: 「錯了, 我是由一個爭奪勝負的地方引退, 當你決定要做自己的時候, 競爭一定會給你帶來阻礙.

人際關係軸上一旦有「競爭」, 就無法從人際關係的煩惱中脫身, 無法逃離不幸. 因為競爭的最後會有贏家與輸家. 一旦意識到競爭或勝負, 必定會產生自卑感. 因為總是拿自己和別人比較, 只想著: 贏了那個, 輸了這個之類的. 自卑情結或優越情結都在這條延長線上. 在不知不覺中, 其他所有的一切, 甚至全世界¸都會被你視為「敵人」.

競爭的可怕就在這裡, 就算你不是輸家, 就算你一直獲得勝利, 但只要你置身於競爭之中, 內心就無法得到片刻安寧. 因為不想成為輸家, 而且為了不成為輸家, 必須不斷贏下去, 也沒辦法相信別人. 社會上有許多人雖然獲得成功, ,但同時卻無法感受到實質的幸福, 就是因為它們活在競爭之中. 對他們而言, 世界是一個危機四伏, 草木皆兵的地方.

不過實際上, 其他人是不是真的像你所想的那樣盯著「你」呢?他們真的二十四小時一直監視著,虎視眈眈地想趁機攻擊嗎? 恐怕不是吧!

我有一位朋友, 聽說他在少年時期, 會花很長時間在鏡子前面整理頭髮. 結果他的祖母對他說: 「會在意你長相的只有你自己」

你無法發自內心祝福那些看似幸福的人. 這就是因為你把人際關係當成是競爭, 認定別人的幸福就像是「自己的挫敗」, 才無法給予祝福.

只要感受到「人人都是我的夥伴」, 對世界的看法都會有所不同. 你不會把這個世界當成危險的地方, 全世界也都會安全又舒適的, 人際關係上的煩惱應該也會減少很多吧.

年輕人接著質疑: 「就算是老師這樣的人, 如果無緣無故被人痛罵一頓, 應該也會生氣吧!

哲學家說: 我不會生氣. 如果被痛罵一頓¸我會仔細思考那個人心裡暗藏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不只是當面謾罵而已, 只要對方有任何舉動會引起你的憤怒, 都可以認定對方是在挑起一種「權力鬥爭」. 像是小孩會藉著調皮搗蛋的行為戲弄大人, 通常是為了吸引別人的注意力, 所以會在大人真正發火之前就收手. 不過要是對方已經發了脾氣, 卻還不住手的話, 那麼真正的目的應該就是為了「戰鬥」吧.

想藉著勝利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譬如說, 你和朋友討論政治, 彼此的言論越來越激烈, 接著對方開始進行人身攻擊, 說出「你真的很蠢, 我們國家就是因為有你這種人, 才會沒辦法進步」之類的話.

在這種情況下, 對方的目的不是純粹只為了討論政治, 只是為了刁難你, 挑釁你, 想藉著權力鬥爭讓不服氣的你屈服而已. 你如果真的動怒了, 就正如對方所願, 進入了權力鬥爭的關係中. 所以, 不管是什麼樣的挑釁, 都不可以被煽動.

假設你在爭論中壓制了對方, 對方也爽快地認輸了. 可是鬥爭不會在這裡就結束, 在鬥爭中落敗的一方會進入下一階段, 也就是「復仇」的階段. 就算暫時認輸, 對方還是會計劃在其他場合¸以不同方式進行報復.

像是遭受親人虐待的孩子誤入歧途, 逃學逃課, 甚至出現割腕之類的自殘行為來讓父母困擾, 報復父母.

而且人際關係一旦進入到復仇的階段後, 當事人雙方想解決這個問題, 幾乎已經是不可能了. 為了不變成那樣, 當對方挑起權力鬥爭時, 絕對不要隨之起舞.

年輕人說: 「可是萬一我們真的直接遭受人格上的攻擊, 那該怎麼辦呢? 只能不斷忍耐嗎?

哲學家回答: 「不, 「忍耐」這個想法證明你其實已經被捲入了權力鬥爭. 當對方開始挑釁, 而你也察覺到那是權力鬥爭的時候, 就要盡快從中脫身, 不要回應別人的行動, 我們能做的只有這樣.

那麼我們要如何控制憤怒呢?

所謂的控制憤怒, 指的就是「忍耐」吧? 不是這樣的¸可以學學不利用憤怒就能解決問題的方法. 因為憤怒不過是一種為了達到目的而採取的手段, 只是個工具而已. 憤怒只是一種溝通的方式, 我們不必發洩怒氣, 也可以進行意見交流, 甚至讓對方接受我們. 如果能從經驗中漸漸了解這一點, 憤怒的情緒自然而然地也就不會再出現了.

如果對方故意找碴, 甚至用侮辱人的言詞攻擊, 難道這樣也不能生氣嗎?

不是不能生氣, 而是「不必依賴這種工具」. 容易生氣的人並不是因為性子急, 而是他不知道除了憤怒之外, 還有其他有用的溝通工具我們有語言, 相信語言的力量和有條理的語言.

關於權力鬥爭, 還有一點. 就算在自認為站得住腳的情況下, 也不要刁難對方. 這是大多數人在人際關係中容易掉入的陷阱. 人啊! 一旦在人際關係中確信「我是對的」, 那瞬間就已經一腳踏入了權力鬥爭.

我是對的, 就代表對方是錯的. 當你這樣想的同時, 討論的焦點就已經從「意見的正確性」轉變成「對待別人的方式」. 總之, 確信「自己是對的」會和「這個人錯了」的想法連結起來, 進而變成「所以我必須贏過他才行」這種勝負爭奪戰, 完全就是權力鬥爭.

事實上, 意見的正確性和勝負是完全沒有關係的. 如果你認為自己是對的, 那麼不管其他人的意見是什麼, 都應該在這裡畫下句點. 但大多數的人會進入權力鬥爭中, 想讓對方屈服, 才會把「承認自己的錯誤」當成「承認自己的失敗」

因為一心只想著不要失敗而無法承認錯誤, 反而害自己選錯路. 事實上, 承認錯誤, 表達歉意的言詞, 還有脫離權力鬥爭, 這些都不是「挫敗」. 所謂追求卓越, 並不是透過跟其他人的競爭來實現的. 就像模糊的眼鏡讓你只看到眼前的勝負, 結果卻走錯路, 所以我們要先摘掉這個競爭或勝負的眼鏡, 才能修正自己, 改變自己.

 

~~未完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