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快樂(Happier)" 一書作者是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 Tal Ben-Shahar, 他在哈佛所開的幸福學課程第一年只有八個學生, 二個退選; 第二年學生多達三百八十人, 第三度開課那年, 有八百五十五名. 是當時哈佛最受歡迎的一堂課(紀錄後來可能被"正義"這門近千學生的課破了). 這本書跟所有勵志書籍不同的地方在這本書所提的方法都有理論根據且重視實踐, 每章後面都附有練習可以讓讀者透過練習有方法的漸漸往更快樂的目標邁進.

為什麼書名是"更快樂"? 因為"我快樂嗎?"是一個有意義卻無用處的問題, 因為快樂並不是一段旅程的終點, 一旦抵達這個終點, 便意味旅程的結束.  並沒有存在這樣一個定點, 沒到定點之前不快樂, 過了這個定點就快樂了.  而且有人天生就比較悲觀, <<白雪公主>>裡的壞脾氣小矮人或許培養不出開心果小矮人的人生觀, 天生的愛哭鬼也不太可能把自己變成樂天派, 但我們卻可以活得更快樂.  追求快樂是個持續進行的過程, 只有無限連續的點而沒有某個定點. 今天的我活得比五年前快樂, 但願五年後的我又比今天更快樂.  作者希望讀者將「活得更快樂」列為終生努力的目標, 並透過此書知道擁有快樂滿足的生活需要用到那些通則.

為什麼快樂重要? 因為避免痛苦, 追求快樂是人類的天性, 亞里斯多德說 "快樂是人生的意義和目的,  也是全體人類的生存目標" (Happiness is the meaning and the purpose of life, the whole aim and end of human existence.).  那快樂(happiness)是什麼? 作者將快樂(happiness)定義為"大體上能從生活中體會到樂趣和意義的一種感受" (the overall experience of pleasure and meaning.), 從此定義可發現快樂包含二個要素: 樂趣(pleasure)和意義(meaning), 其中"樂趣是指我們目前感受到的正面情緒, 代表現在擁有的好處; 意義則伴隨使命感而來, 代表所作所為對將來的好處"  感受樂趣, 是擁有快樂生活的先決條件, "心理學家布蘭登說:「對人類而言, 尋找樂趣不是奢侈的行為, 而是強烈的心理需求.」" 但樂趣只是快樂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 另一個條件是意義. 人跟動物的差別在人擁有理性是追求意義的動物, "所謂有意義的生活, 通常是指我們對生活懷抱著某種使命感, ...為了創造某種使命感, 我們還需要為自己建立一些有意義的生活目標...當我們真的有了使命感以後, 往往會覺得自己找到了人生志業."只有樂趣而沒有意義, 容易覺得空虛而不快樂; 相反的, 如果只有意義而沒有樂趣, 也很難持之以恆.

而在思考何種生活對我們最有意義時, 也必須考慮我們具有哪些潛能, 如何發揮所長...英國哲學家羅素寫道:「充分運用我們的天生才能與充分了解我們的生存的世界, 即可獲得真正令人滿足的快樂.」" 羅素這段話很像老子的思想--關於人生, 我們必須先了解「道」即宇宙的根源及運作的法則, 再充分發揮「道」所給予我們的「德」也就是稟賦, 順「道」而行.

關於使命感及志業這件事, 作者舉了柯琳思(Marva Collins)當例子, 1975年柯琳思為社區裡的孩子創辦了西城學校, 收了許多曾因行為不良, 能力不足, 被其他學校拒收, 無法融入正常教育體系的孩子, 使他們不至於淪落街頭. 那些曾被貼上"無法管教"標籤的孩子到了四年級已能閱讀莎士比亞, 愛默生, 以及希臘作家尤里皮蒂茲的作品. 一些被老師打上"無可救藥"評語的孩子, 後來甚至進了大學.

"柯琳思的學生將她的願景--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潛力--化為自己的志向, 不但建立了自信, 也能憧憬和邁向更美好的未來". 柯琳思一開始用自己的家當教室, 往後二十年間, 她總是在跟財務奮戰. 她經常自問:為什麼要當老師?直到她抱著堅定的決心與無比的耐心教導蒂芬妮--一個專家認為不可愛也不可教, 從未開口說過話的自閉兒, 不但付出大量愛心也時常為她祈禱.  有一天, 蒂芬妮終於對她說出她的第一句話:「歐老師, 我愛你」(事實上是柯老師), 她被這句話感動到淚如泉湧, "也領悟到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女人. 今天我看到蒂芬妮會寫數字, 會認單字, 還會說話. 最重要的是, 我從她愉快的眼神中看到她想表達的意念:「我也很特別, 我也會學習」對我來說, 這比得到一座金礦還值得."

心理學家馬斯洛說:"一個人最好的運氣和最大的福分, 就是有人付錢請他從事他衷心喜愛的工作.", 把工作當志業看的人, 熱愛自己的工作, 從工作中實現自我.  那要如何發掘個人志業? 作者建議可以運用MPS流程--即依意義(M), 樂趣(P)及專長(S)相關的問題來篩選出可能的志業.  在尋找合乎個人所好與所長的理想工作時, 我們不妨先提出下面三個重要問題: "什麼工作能為我創造意義?", "什麼工作能為我創造樂趣?", "我的專長是什麼?" 先檢視自己的答案, 找出重複或交集的項目, 有助於我們判斷從事那些工作會使我們最快樂.

但是採用MPS流程的前提是每個人都能選擇自己想要的工作場所, 但是如果毫無選擇或選擇不多怎麼辦?萬一因為某些外在限制而無法離開現職, 或找不到符合意義, 樂趣, 專長這三項標準的工作, 又怎麼辦? 心理學家研究指出:"員工即使從事限制最多, 最機械化的工作, 還是能對自己的工作發揮某些影響力.", 他們在研究醫院清潔人員時發現, 認為清潔工作也能影響他人, 能為病人和醫院工作人員創造更舒適的環境的清潔人員, 活得比那些自認醫療工作沒什麼意義的人員更快樂.  工作態度比工作本身更能創造樂趣.  美國詩人愛默生說:"對不同的人來說, 世界是地獄, 也是天堂. " , 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會有不同的認知與感受. 我們選擇看重哪些事情, 可以決定我們能否從感情, 學校和職場中得到快樂.

除了平衡意義與樂趣外, 作者提到平衡眼前利益與未來好處也是很重要的.  作者依對現在有好處或壞處及對未來有好處或壞處將生活類型分為四種: 拼命三郎型--專做對目前有壞處而未來會有好處的事; 享樂主義型--跟拼命三郎行完全相反, 專做對目前有好處而未來會有壞處的事; 最好的是快樂開朗型--均衡分配對目前有好處及對未來有好處的事; 最糟糕的是虛無主義型--對生活已經失去希望, 既無法享受當下, 也沒有未來目標.  作者認為快樂開朗型"懂得享受追求重要目標的過程, 才能長期保持快樂.  登上某座高山的山頂不會使人快樂, 漫無目標地繞著山區遊走也不會讓人快樂, 爬向山頂的過程才會帶來快樂."

另外, 還有自助與助人的平衡, 助人也是擁有快樂人生的重要條件, 但"我們也應該牢記「幫助別人」和「為了別人的快樂而活」之間的分野. 如果不把追求自我的快樂擺在前頭, 就會傷害自己, 也連帶破壞助人的興致.  不快樂的人比較不懂得為別人著想, 也會活得更不快樂....在做某些選擇之際, 首先要問自己: 什麼事情能使我們快樂, 而不必考慮那件事情能否使別人快樂? 接著再問自己:我們想做的事情是否會剝奪別人追求快樂的能力? 如果是的話, 我們的快樂也會打折扣.  當我們傷害了別人, 必然受到同理心和正義感的譴責, 也將付出不快樂的代價."  自助和助人不是二擇一, 心理學家的研究也證明"當我們從事有意義, 有樂趣, 又可助人的活動, 往往能得到極大的快樂."

追求快樂的能力是我們的天賦, 亞里斯多德說"快樂與否靠自己", 書中提到心理治療師葉勒姆針對癌末病患所寫的報告"當病人坦然面對死亡以後, 反而活得比生病以前更豐富, 更開闊. 很多病人都表示他們的人生觀自此有了戲劇化的轉變. 不會在意瑣碎的小事, 並且產生了自主感, 不再做不想做的事, 也能開誠布公地與親人好友溝通, 完全活在當下. 不留戀過去, 也不期待未來. 當一個人不在乎生活瑣事之後, 會更懂得感謝世上的一切, 包括季節的變換, 飄零的落葉, 逝去的春天, 尤其是別人的關愛. 我們一再聽到病人們說:「為什麼我們要等到被病魔折騰成現在這副德性, 才懂得珍惜和感謝人生?」"作者認為這些病人並沒有先聖先賢向他們透露快樂人生的秘訣, 也沒有讀過可能改變一生, 具有革命性的自助書籍, 然而他們卻運用天賦的能力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換句話說, 那些病人早就知道應該如何過日子, 只是一直忽略或沒有發覺這些知識的存在罷了, 而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  印證了美國林肯總統說的:"大多數人只要決心活得快樂, 就能得到快樂.", 因此, 如果我們不快樂, 那只有一個根本的原因--我們的決心不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