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仁政」與「王道」
 
草山:「今天是要繼續談孟子的政治思想吧!」
 
無為:「是的, 孟子將「仁」擴大為政治哲學之觀念, 而有「仁政」之說。有時也稱為「王政」「王道」。
 
〈梁惠王〉上:

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寡人恥之。願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則可?孟子對曰: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 深耕易耨。壯者以瑕日修其孝弟忠信,入以事其父兄, 出以事其長上. 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曱利兵矣.
 
草山:「孟子不會真的以為木棍可以打敗秦楚的軍隊吧!」
 
無為:「哈哈! 當然不是, 孟子所以這麼誇張, 是要強調如果行仁政則民心將歸之,所以又說:

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 王請勿疑.
 
另外, 孟子除了提到仁者無敵之外, 又提到「保民而王

〈梁惠王〉上:

宣王問曰: 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孟子對曰: 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無以,則王乎。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
 
草山:「孟子所提到的「保民之道」或「仁政」的內容是什麼呢?」
 
無為:「孟子在説齊宣王時:

.......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欲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
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敫,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孟子的具體主張,在於使民安樂。孟子論政的宗旨以「保民」為施政之本;所謂「仁政」也就是使人民安樂之設施。孟子名之為「王道」,因為孟子深信能行仁政即能得民心,能得民心則必可王天下也。對當時實際政治情勢之看法,使孟子相信大國若能行仁政,則可建立一新政權,以統一天下,所以回答公孫丑的問題時,說管晏不足道,而〈公孫丑〉上:

以齊王,猶反手也。

又說:

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古半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

但孟子論仁政或王道,固然以改進人民生活為主,但孟子也強調教育知識之重要。〈公孫丑〉上:

孟子曰: 仁則榮,不仁則辱. 今惡辱而居不仁,是猶惡濕而居下也。如惡之,莫如貴德而尊士 .

可知「貴德而尊士」,也是仁政的内容。〈公孫丑〉上還有:

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

所以孟子以能保民為得民之道,以能尊士為得才之道. 合而言之,就是孟子心目中之仁政王道之具體內容。」

草山:「孟子這種政治主張,在『天下方務於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戰國時代, 『秦用商君,富國彊兵;楚、魏用吳起,戰勝弱敵;齊威王、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的情勢下, 提出仁政」這樣的說法, 實在特殊。也難怪司馬遷會提到孟子『游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於事情這有點像病症已經很危急了, 還開讓病人慢慢調養身體的藥方, 有點緩不濟急的感覺.」

無為:「關於這一點王邦雄教授有深刻的評論

『儒家「明明德於天下」之八條目,與為天下國家之九經,雖開出其本末一貫, 相涵相成之德化階梯,然在其身修與天下平,成己與成物之內聖與外王之間,均僅限於德性主體之作用表,但未開出知性客觀之架構表現。外王是內聖的直接延長,在内聖之德的用表現中當下完成,或直接呈現,而未透過一個媒介,一道橋樑,去接合溝通,由内在之德的直接表現作用,轉化而成外在客觀之架構表現。這一「仁者在位」之聖君賢相的治道,由於僅停留於主觀修為向外照臨之意態之中,即使「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預設效用得以成立,仍不得不落於「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有時而窮的困境。」』

草山:「因為徳治就是人治, 必須靠有愛民的君上, 舉賢用能, 君臣無私大公, 以保民為上, 才能成功, 這太難了, 太理想化了歷史上這種君臣夢幻組合屈指可數。」

無為:「嗯, 我們可以說『得民心者得天下在長期來看是對的, 但前提是先要富國強兵, 不被大國兼併才有可能, 在富國強兵這一點, 強調軍功的法家還是比強調道德感化的儒家成效要快. 因此不能說孟子的政治思想是錯的, 只能說除了理論, 還需要有方法去實現 。」

草山:「同意, 請繼續。」

無為:「如果以政冶理綸之標準衝度之,則孟子「仁政」之說,是民本說的補充;對政權轉移之軌道,提出明確說法, 也是古代學說中不多見的. 由於孟子以民心所向決定政權所歸,又以「仁政」為得民之要. 所以「仁」觀念在孟子學說中得到擴張,由純道德意義之觀念化為涉及實際之觀念, 此即所謂仁之效用化」.

 

3. 「仁」之效用化及德治觀念

無為:「孟子因強調行仁政得民,所以也強調「仁」的效用. 所謂「仁者無敵」、「仁則榮,不仁則辱」以及「不嗜殺人者能一之」等等. 都表示此一觀點. 孔子論政,以「正名」為主,提到「仁」時, 常就自覺之境界立論。所以孔的「仁」只有純德性意義。孟子以為「仁者必為天下所歸,遂使「仁」有了效用的意義。

孟子既然將「仁」觀念效用化,於是堅持仁為政治之原則, 並由此而生出德治的理論。「德治」與「法治」互別。談德治者,以為治亂之道,在於執政者之德性。此說之根源即在於「仁政」理論。依孟子的學說,「仁政」為獲得政權及保有政權之條件. 天下治亂,悉以仁政有無為斷。而仁政的施行,必有賴於掌政權者本身能立仁心。所謂「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仁心能否建立,則即是德性問題。必須執政者有如此之德性,然後能由其仁心而施仁政,既有仁政,然後天下方能得治。於是,孟子的政治理想遂以「有德者執政」為中心。也就是後世所謂「聖君賢相」之政治理想,亦即所謂「德治」。這是源於孔子而成於孟子的理論。孟子的政治思想大概就談到這裡為止。」

 

~~未完待續~~

1. 《新編中國哲學史(一)》, 勞思光先生著, 三民書局

2. 《韓非》, 李甦平先生著, 東大圖書公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