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老子原文:
 
《王弼本》
道可道,非道。名可名,非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無欲,以觀其妙;有欲,以觀其徼。
兩者同出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帛書本》
道,可道也,非恆道
。名,可名,非恆名也。
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
故恆無欲也,以觀其妙;恆有欲也,以觀其噭。
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二. 白話翻譯:

道, 可以用言語表述的, 就不是永恆的道. 名, 可以用名稱界定的, 就不是恆久的名.
名稱未定之前, 那是萬物的起源; 名稱已定之後, 那是萬物的母體.
因此, 從非功用性的角度(消解欲望時), 才可以觀照起源之道無形本體的奧妙; 從功用性的角度(保存欲望時), 則可觀察母體之道有形作用的廣大.
無形的起源本體跟有形的母體作用都是道, 但名稱不同, 都是非常的深遠, 深遠又深遠, 那是一切奧妙的由來.
 
三. 歷史原意(meaning)之探索:
 
1. 道是什麼?

1.1世界的總根源--生成萬物的本原 (以一統多)
1.2世界的總根據--宇宙運行變化的規律 (變之不變)
 
2. 老子為什麼要說道?

2.1 傅佩榮教授認為: 老子要解決的是當時亂世中生存的虛無主義: 在亂世中, 死了跟活著沒什麼差別. 孔子要解決的是亂世中道德的虛無主義: 在亂世中為善或為惡沒什麼差別.
 
*雅斯培:「超越」就是人從「經驗事物」到「真實自我」, 也就是「存在」的實現過程. 超越起自於人對自身的不滿, 換言之, 人的內在會對幻滅無常的世界感到不安, 他唯恐自己會墮入虛無當中, 而要努力抓住「真實的存有」.
 
世界萬物變化流轉, 有沒有一個最早的根源(究竟真實)及統一的變化規律?
 
 「經驗事物」: 人是「可經驗到的事物」, 他是在時空之內具有生命的存在者, 他具有本能、需求和衝動, 他的行動就是為了這些東西的滿足.
「存在」: 相當於神學上的「靈魂」
「真實的存有」: 相當於神學上的「上帝」1
 
 2.2 個人認為老子要解決的問題是:

A. 亂世為何會發生? 人類欲望及知識造成錯誤的價值觀.

B. 如何避免亂世? 少私寡欲, 絕聖去智, 以道絕對的價值觀--自然(方法為無為) , 取代人類相對的價值觀--功利(墨家、法家)、仁義(儒家)(有為)
 
《老子》〈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爲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C. 因此必須說明「道」是什麼? 「道」的最高價值是什麼? (自然)及
   如何實現「道」的最高價值?(無為)
 
2.3  所有哲學家及宗教都必須回答的人生三大問題:

A. 人生從何來?

B. 人死歸何處?

C. 這一生應該做什麼?
 
* 古希臘哲學家們研究的問題是:「什麼是宇宙基本的架構?」而他們之所以希望了解宇宙的基本架構, 主要原因是, 他們視人類為宇宙的一部分, 假若他們可以了解宇宙的基本架構(人生從何來? 死歸何處?), 他們就可以按著宇宙基本架構來釐定人類行為規範(這一生應該做什麼?), 以使人類的行為與宇宙的本質取得一種終極和諧.2
 
2.4 「終極關懷」(ultimate concern)

A. 有條件(人)追尋無條件(道)

B. 有限(人)追求無限(道)
 
「終極關懷」最先爲德國神學家蒂利希(Paul Tillich)所留意,作爲界定宗教的本質的要素,亦視之爲宗教的定義。蒂利希這樣說:
 
「宗敎是爲一種終極關懷所緊抱的狀態.,這種關懷使其他所有的關懷成爲準備(階段)的,它自身包含有關我們的生命意義的問題的答案。因此,這種關懷是無條件地誠懇的,它顯示一種意願:要犠牲與這種關懷衝突的任何有限的關懷。」
 
「一個每週去教堂的信徒不一定有『宗教性』或『是宗教的』(being religious). 相反, 一個從不去教堂, 沒有具體信仰的科學家, 藝術家, 哲學家等, 如果他自己超越人類有限性的根本性關切, 那麼就是有『宗教性』或『是宗教的』。」
 
「所謂上帝是對人類的有限性的回答, 是使人類產生終極關懷的稱號。事實上, 無論什麼, 能夠引起人們終極關切的東西, 就是他們的神或上帝。反過來說, 人們只能對那些對他們來說是神或上帝的東西產生終極性的關切。」
 
 老莊的道是道家超越人類有限性的終極關切的產物, 又是道家終極關切的對象。
 
2.5 西方哲學關於上帝存在的三大論證(康德《純粹理性的批判》)4
 
A. 本體論證或先天論證: 以概念為起點分析出上帝的存在

a. 最早由安瑟謨提出
 
「上帝是最偉大之物
最偉大之物的概念包含存在
所以上帝存在」
 
b. 康德引用萊布尼茲的邏輯形式
 
「最實在之物是可能的
最實在之物的概念中包含存在
所以最實在之物必然存在」
 
問題: 概念的存在是邏輯謂詞而不是實在謂詞, 不能由邏輯的存在推出實在的存在.
 
B. 宇宙論證: 以一般的存在為起點, 根據因果原理推得一必然之物

「如果有物存在, 則有一絕對必然之物存在
至少我存在
所以有一絕對必然之物存在」
 
論證成立的前提:
a. 無不能生有
b. 因果原理成立

 
C. 目的論證: 以特殊的經驗為起點, 根據因果原理, 推論到第一因
 
「萬物具有秩序和目的性
萬物具有秩序和目的性是外來的, 不可能是出於他們自己, 必須是出於理智的選擇, 設計與安排
所以必須有一個至高無上的, 明智的原因」
 
論證成立的前提:
a. 因果原理成立
b. 大自然的秩序不可能是偶然

 
 
上帝與道最大的差別, 上帝有人格和意志; 道沒有人格和意志. 宗教總是要推出一個創造世界的主宰,在創造了宇宙之後,總要主宰、把握祂所創造的宇宙,限制宇宙內的東西的自由與自發性。老子強調他的道是不爲主、不宰,便沒有這宗教的意味。它是理性的、哲學的意味重。
 
《老子》〈第二十五章〉: 「生而不有,爲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3 道可道為何非常道, 名可名為何非常名?
 
3.1 第二個道, 跟《論語.憲問》的「夫子自道」的道一樣都是言說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言說的形式可以是語言或文字(後簡稱語言); 第二個名是名稱或名稱所代表之概念. 語言是概念的表達形式; 而概念是語言的所表達的內容. 如果無法形成概念之事物, 則無法用語言表達.
 
洛克的雙重記號理論: 觀念指內在於心靈之中成為事物的記號, 語言成為外在的記號. 即語言指謂概念; 概念指謂事物.
 
3.2 道是無形的
 
《老子》〈第十四章〉:「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爲一。」
 
《老子》〈第四十一章〉:「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莊子》〈大宗師〉:「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
 
概念的形成是外在的事物透過感官的作用在腦中形成印象, 再透過知性的抽象作用, 留下最重要的本質性特徵而形成. 常(永恆)道為無形超越(經驗)之物, 因此無法形成概念或給他一個有意義的名稱. 「道」是老子勉強給的一個名稱.
 
《老子》〈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3.3 為何常道一定是無形的?
 
因為存在時空之內的有形經驗事物都是會毀壞而非永恆的, 而道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向度.
 
《王弼注》: 「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
 
A. 道是究竟真實也是第一因及自因, 自因必然永恆, 因為它不是其他原因所產生, 只能是一直存在. 時間在道之內, 道超越時間, 故永恆.
 
《當下的力量》:「『永恆』並非意指無止盡的時間, 而是時間根本不存在。」
 
B. 有形則有邊界, 有邊界則代表必有其它之物包覆它, 或在空間之內. 空間在道之內, 道超越空間, 故無形.
 
4 「無」/「有」還是「無名」/「有名」?

《王弼注》: 「凡有皆始於無,故未形無名之時則為萬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時,則長之育之,亭之毒之,為其母也。言道以無形無名始成萬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玄之又玄也。」
 
4.1 帛書版及王弼本的斷句:「無名, 萬物(天地)之始; 有名, 萬物之母.」

A. 較弱的證據:《老子》〈第三十二章〉:「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與江海。」
 
 雖然在《老子》找到無名/有名的根據, 但始制有名的名指的是區分尊
卑名分的名, 而不是名稱或概念的名.
 
B. 較強的證據: 《老子》〈第四十一章〉:「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C. 較強的論證一: 《老子古今》(劉笑敢) :「『無』字使用130多次, 但絕大部分是當副詞或形容詞. 做名詞用的僅見於第二、十一、四十三章但都是用於較具體的描述之中, 還沒有把『無』當作一個具有普遍的、抽象的哲學概念來使用. 事實上, 以『無』為明確的專門性哲學概念是從王弼開始的.」
 
=>反證: 但老子第四十章的「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中的無字並非具體的描述,而是無形的道.
 
D. 較強的論證二: 《老子古今》(劉笑敢) :「本章不是從宇宙生成論的角度講萬物的『始』跟『母』, 而是從認知的角度強調萬物之本根乃『無名』、『有名』之一體二面.」
 
=>宇宙生成論確實不是老子的重點所在, 整本老子也只有第四十二章提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而且只是籠統的描述. 這可能跟中國哲學重實用而不重理論體系的建立有關. 在這一章老子更強調「名」.
 
4.2 司馬光、王安石的斷句:「無, 名天地之始; 有, 名萬物之母.」

A. 《老子》〈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B. 《莊子》〈天下篇〉:「老聃聞其風而悅之, 建之以常有無。」
 
但如果無跟無名都是指無形道之本體; 有跟有名指有形道之作用. 則二種斷句方法所形成的意義沒有太大的差別.
 
5 老子的「無」是什麼意思?

『無』字可以細分為三個意義:

A. 有而後無: 這是人們最先認識到的無. 隸書中寫定為『亡』. 例如老子中的『中士聞道若存若亡』、『得與亡孰病…多藏必厚亡』.
 
B. 實有似無的東西: 隨著認識的發展, 人們對於那種無法感知其存在, 但又確信為有的對象, 確立了一個符號和稱呼, 就是『無』. 這個『無』不受時空條件限制, 無時不有, 無處不在. 因此很容易被想像成事物的主宰者, 因而它不僅不等於沒有, 而且成了統治萬有的大有. 侍奉『無』的方式是『舞』, 這本來是大家一起參加的, 但漸漸地演變為少數巫覡的神聖工作.《說文解字》說『巫』是『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 『以舞事無形』說明了『無』與『舞』的關係.
 
C. 絕對的空無:  真正表示空無的無字是抽象思維到達相當高度的產物. 《墨子.經下》說『無不必待有』是最早提出與『有』無關的『無』的記載. 〈經說下〉解釋說『若無焉, 則有之而後無. 無天陷, 則無之而無.』這裡提出了二個例子: 第一個是古代的焉鳥已絕跡, 是『有之而後無』的『無』. 第二個是天陷, 是事實上沒有的事, 是『無之而後無』的『無』. 『無之而後無』的『無』, 古代寫作『无』.
 
根據無的觀念的三個意義, 老子的無是第二種意義, 也就是『實有似無』的『無』.
 
6 為何「常無欲, 以觀其妙; 常有欲, 以觀其徼」

「妙」是指微渺的意思, 比較沒有問題. 但「徼」有幾種不同的解釋: 1. 歸結; 目的(王弼); 2. 竅, 也就是空的意思; 3. 曒, 光明的意思(敦煌本); 4. 邊際. 這四個意義中, 個人比較贊同朱謙之先生(1899-1972)的意見, 認為能跟「妙」對比的是「曒」, 光明的意思. 「理微謂之妙; 理顯謂之曒」 所以這一句的意思是從無形的道體去觀照道的幽隱微妙; 從有形的道用去觀照道的開顯明白.
 
「欲」是指目的或意欲, 為何觀其妙(無形的道體)必須無欲? 當你手上拿著鐵鎚,你看到的都是釘子.無目的性的無欲才能如實的反映事物本來真實客觀的樣子, 因此你要觀照道體, 需虛心若鏡.那為何觀其徼(有形的道用), 需要有欲? 因為作用必然跟目的有關, 如果要釘釘子, 鐵鎚就有用; 如果晚上要照路,那鐵鎚就沒用,手電筒才有用.
 
7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王弼注》: 「兩者,始(無名)與母(有名)也。」
 
王安石: 「兩者, 有無之道, 而同出於道也。」
 
蘇轍: 「凡遠而不可無所至極者, 其色必玄, 故老子常以玄寄極也。」
 
四. 現代意義(significance)的啟發: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 萬物的存在生滅及宇宙的運行自有它的規則及合理性, 一切都在道的規範之下. 人類過度的欲望, 區分及爭奪只會離道越來越遠, 而產生無謂的痛苦甚至滅亡.
從微觀的角度來看,
 
《大學》:「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知道最後的目標, 心志才能定, 才能靜安, 才能慮得. 儒家認為人生的最高目標是「止於至善」; 道家則以「體道」為人生的最高目標, 《莊子》〈知北遊〉:「夫體道者,天下之君子所繫焉。」
 
傅佩榮教授《究竟真實》: 「老子是道家的創始者, 他所謂的「道」, 就是「究竟真實」. 看到各種人生的遭遇, 一切充滿變化, 就會想問: 這一切的背後是什麼? 有什麼是永遠不變的? 老子的學說, 也就是要人生寄託在永恆不變的基礎上, 由此觀照人間, 安排適度的言行方式.」
 
正因為有「道」這樣一個永恆不變的基礎, 因此我們才有信心做到莊子所謂的外生死. 因為一切都是「道」的安排.
 
《莊子》〈大宗師〉:「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就跟信仰宗教一樣, 如果你相信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身心自然就能得到安頓.
 
聖奧古斯丁(St. Augustine)的《懺悔錄》:「我們的心是為你而造的, 除非安息於你內, 我們的心將永不得安寧。」他透過主上主的依賴, 不僅尋獲了內心的平安, 也尋得了超昇的途徑.3
 
就如傅佩榮教授所言: 「《老子》一書, 等於是有個極有智慧的人, 體驗到什麼是最後真實, 擺脫了世上諸多的紛擾, 回歸到自然愉快的狀態. 這份自然愉快, 來自於『道』, 又回歸於『道』.」
 
諾瓦力斯: 「哲學原本就是懷著鄉愁的衝動到處尋找家園.」5
 
註1:《雅斯培》p63, p76, p78, 黃藿, 東大圖書公司
註2:《胡賽爾》p134, 蔡美麗, 東大圖書公司
註3:《雅斯培》p78, 黃藿, 東大圖書公司
註4:《康德的批判哲學》p172, 孫振青, 東大圖書公司
註5:《高達美》p242, 嚴平, 東大圖書公司
arrow
arrow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