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今天就來談孟子的思想.」
草山:「在談孟子思想之前, 想先問一個問題? 『性善』是孟子最早提出的嗎? 孔子沒提過嗎?」
無為:「『性善』確實是孟子最早提出的,
《孟子.滕文公上》 『滕文公為世子, 將之楚, 過宋而見孟子. 孟子道性善, 言必稱堯舜.』
這一段是性善第一次出現. 孔子只談『性』,
《論語.陽貨》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孔子的仁雖隱含著人有為善的能力跟自覺, 卻未明確說出其根源及性善的字眼, 因此上次才會提到孔子的理論須留待孟子來完成. 另外, 還有一點要特別說明的就是孟子所謂的『性』, 是指人的本質, 自覺之性, 或人之所以為人的特性.
《孟子.離婁下》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於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
孟子所謂的『性』就是人跟禽獸差別的『幾希』, 也就是本質, 或亞里斯多德所謂的"Essence". 這在定義上跟告子還有荀子所談的自然之性不同, 這差異我們後面會談到.」
草山:「所以孟子跟告子的爭辯或荀子的差異主要是『性』的概念或定義不同.」
心性論
無為:「嗯! 可以這麼說, 這後面我們再談. 孟子的學說主要分心性論跟政治思想二大部份. 心性論又可分成三點來談:
1. 性善跟四端說
2. 惡的來源問題
3. 養氣與成德功夫
這三點又以性善論為中心, 我們就先來談談孟子的性善論跟四端說吧! 關於性善的學說, 孟子的理論大半都在他跟告子的爭辯中.
一. 性善跟四端說
《孟子.公孫丑上》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這段話有點長, 大概有以下幾個重點:
1. 孟子所要肯定的是價值意識內在於自覺心或為自覺心之本有, 但這所謂的內在或本有, 並不是指人出生之時就是善的, 而是說人出生時就具有為善的天能力. 這個先天的能力, 主要反映在「乍見」這二個字, 主要說明在看到小孩子快要掉下井中的那一剎那, 心中並未有任何欲望裹脅, 而當下呈露, 這就是心自身直接的呈露, 而這種心自身直接的呈露, 就是仁之端, 或禮義智之端. 而「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這幾句就說明了這樣做並非為了名或利這些欲望, 可見四端為人心所固有, 隨機而發, 由此可證明「心善」, 孟子就把這種「心善」稱為「性善」.
2. 這裡的四端之說, 就是孟子對性善的基本論證. 人在自覺的生活中, 時時有「應該不應該」 的自覺, 不論人所具有的知識如何, 以及人持何種內容的價值標準. 這種「應然」的自覺, 跟利害的考量不同. 孟子就價值自覺得四種表現而說四端, 所謂惻隱之心就是應該不應該; 羞惡之心就是應有不應有; 辭讓之心就是應得不應得; 是非之心就是合理不合理. 總之, 就是應該不應該的價值自覺, 通過各種形式的表現, 就成了仁義禮智這種種德性的根源. 人由於對當前自覺的反省, 發現此中含有各種德性的種子, 即可肯定人的自覺心本有成就此各種德性的能力. 但就其所顯現的自覺來說, 只是一個起始點, 一點微光, 也就是「端」 .
3. 但四端只是起點, 要讓各種德性圓滿開展, 則必須有自覺得努力. 因此孟子說「擴而充之」, 四端待擴充, 所以性善不能指出生就是善, 反而需要努力擴充四端才能造就德性的完成. 所以德性實為價值意識發展的結果, 並非人出生時即具已完成之德性. 因此成德需要功夫, 這就是上面提到的第三部分, 後面我們再細說.」
草山:「傅佩榮先生曾提到應該說人性向善, 而不應說人性本善, 如果人性本善, 那麼就不用學啦! 如果照你說, 性是指本質或人本身具有的能力而言, 談人性本善並無不對.」
無為:「是的, 具有此能力是一回事, 至於能否充分發揮此能力又是另外一件事. 就像人有理性的能力, 但不代表每個人都能發揮此一理性能力進行獨立思考. 但你不能由觀察到一不理性的人, 就推論說人沒有理性的能力. 就好像你看到一個惡人, 就否定人沒有為善的能力一樣.」
二. 惡的來源問題
無為:「接下來我們來看公都子問孟子關於性善或不善的幾種說法,
《孟子.告子上》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無善無不善也。』或曰:『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是故文武興,則民好善;幽厲興,則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堯為君而有象,以瞽瞍為父而有舜;以紂為兄之子且以為君,而有微子啟、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則彼皆非與?」
孟子曰:「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或相倍蓰而無算者,不能盡其才者也。《詩》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曰:『為此詩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則,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
白話翻譯
公都子問孟子:「告子說:『人性無所謂善,也無所謂不善。』有人說:『人性可以為善,也可以為不善。所以文王、武王興起,人民就喜歡行善;幽王、厲王興起,人民就喜歡行暴。』也有人說:『有的人本性是善的,有的人本性是不善。所以聖賢的堯當國君時,而有暴戾的象;以不明事理的瞽瞍為人父,而有純孝的舜;以紂這種殘暴的人做人的姪子,而且當了君王,而有微子啟、王子比干這樣忠諫的叔父做臣子。』現在老師說人性都是善的,難道他們說的都錯了嗎?」
孟子說:「順著人性的實情去做,便可以行善,這便是我說的性善。如果有人不善,不能歸罪於他的本質不好。憐憫傷痛的心,人人都有;羞恥厭惡的心,人人都有;恭順尊敬的心,人人都有;明辨是非的心,人人都有。憐憫傷痛的心,是屬於仁;羞恥厭惡的心,是屬於義;恭順尊敬的心,是屬於禮;明辨是非的心,是屬於智。仁、義、禮、智,非由外來的因素加之於我,是我本來就有的,只是不去思索它罷了。所以說:『去尋求它便得到它,捨棄它便失掉它。』到最後得到或失掉它的人,好壞相差一倍、五倍,甚至無數倍,這都是不能發揮他們的人性本質的緣故。」
詩經上說:『天生萬民,凡是有事物都有法則。人民所秉持的常性,都喜愛這種美德。』孔子說:『寫這首詩的人,他知道人性的道理啊!』所以說凡有事物就必定有法則;人民能秉持常道,自然便喜歡這種美德。」
公都子提到的關於性的三種說法, 其中『性無善無不善也』就是告子的主張, 因為告子的性是指生之謂性, 跟孟子的性是指人的本質, 人之所以為人的性不同. 因此不能說告子是錯的, 只能說告子提到的性跟孟子提到的性概念不同, 但告子的性無法成為價值的根源.
另外, 『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或『有性善,有性不善』這二種說法只是經驗的事實, 如前面提到理論上人有為善的能力是一回事, 具體上要為善為惡是另外一回事. 孟子在這裡提到如果有人不善, 不是本質(才)的問題, 也不是情(實)的問題, 而是人選擇捨棄這個為善的能力. 」
草山:「那為什麼人會捨棄這四端呢? 為何為惡?」
無為:「孟子認為人之所以為不善或為惡是因為人溺於物, 蔽於私而起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富歲,子弟多賴;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今夫麰麥,播種而耰之,其地同,樹之時又同,浡然而生,至於日至之時,皆熟矣。雖有不同,則地有肥磽,雨露之養,人事之不齊也。故凡同類者,舉相似也,何獨至於人而疑之?聖人與我同類者。故龍子曰:『不知足而為屨,我知其不為蕢也。』屨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口之於味,有同耆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如使口之於味也,其性與人殊,若犬馬之與我不同類也,則天下何耆皆從易牙之於味也?至於味,天下期於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惟耳亦然。至於聲,天下期於師曠,是天下之耳相似也。惟目亦然。至於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無目者也。故曰:口之於味也,有同耆焉;耳之於聲也,有同聽焉;目之於色也,有同美焉。至於心,獨無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謂理也,義也。聖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
白話翻譯
孟子說:「豐年時的子弟,因衣食富足故多懶惰;荒年時的子弟,因衣食不足,多為殘暴。並不是天生的材質不一樣,只因為他們的心受到環境的迷害,所以才這樣啊!現在就大麥做個比方,播下種子而用泥土覆蓋好,所種的地方相同,種的時候又相同,於是麥苗很茂盛長出來了,到了夏至的時候,全都成熟了。雖然收成的多少有差別,那是因為土質有肥有不肥,雨露的滋潤有厚有薄,和人工的勤惰不同的緣故。所以凡是同類的生物,它的本性都是一樣的,為什麼獨獨對於人性就懷疑它不同呢?聖人與我們是同類的。所以龍子說:「雖然不知道腳的大小而去做草鞋,我知道他也決不會做出一個畚箕的樣子。」草鞋的式樣都差不多,這是因為天下人的腳,形狀都相同的緣故啊。」
「口對於滋味,有同樣的嗜好;易牙,是先得到我們所愛好的口味的人。若是口對於滋味,其性和別人不一樣,就像犬馬和我們人不同類一樣,那麼天下的人為什麼都嗜好易牙所烹調的滋味呢?因此,對於滋味,天下的人都希望能吃到易牙的烹調,可知天下人的口味是差不多的!耳朵也是這樣,對於聲音,天下的人都希望能聽到師曠所作的音樂,可見天下人之耳朵的聽覺是差不多的。眼睛也是這樣,對於子都,天下的人沒有一個不知道他是貌美的;不知道子都貌美的,除非是沒有眼睛的人啊。所以說:口之對於滋味,有著相同的嗜好;耳朵之對於聲音,有著相同的聽覺;眼睛之對於美色,有著相同的美感。至於心,難道獨沒有相同的地方嗎?人心相同的地方,就是真理與正義。聖人是先知先覺,能夠先得到我們心裡相同的義理罷了。所以我們心裡喜歡正理和正義,就如同我們嘴巴喜歡吃牛羊和犬豕的肉一樣。」
草山:「那為什麼人會溺於物, 蔽於私呢?」
無為:「孟子認為人會溺於物, 蔽於私是因為意志以形軀的欲望為方向, 因此不能如理, 而大人與小人的差別就在此.
《孟子.告子上》
公都子問曰:「鈞是人也,或為大人,或為小人,何也?」孟子曰:「從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曰:「鈞是人也,或從其大體,或從其小體,何也?」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此天之所與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弗能奪也。此為大人而已矣。」
白話翻譯
公都子問孟子說:「同樣是人,有的是大人,有的是小人,是甚麼原因呢?」孟子說:「依照心志去做,就是大人,依照耳目感官去做,就是小人。」公都子說:「同樣是人,有的能依照心志去做,有的卻依照耳目感官去做,這又是為什麼呢?」孟子說:「像耳目這些器官是不會思考的,往往被外來的聲色事物所遮蔽;所以耳目本身也不過是一件事物,拿耳目去和外來的聲色事物相接觸,就祇有受外物的引誘了。心這個器官,是會思考的,去思考,就能懂得那道理;不去思考,就不能懂得那道理。這是天所給我們的本能。先立定那大體的心,那小體的耳目之類就不能奪移心志了,這就是所謂大人呀!」
大體指的是心志, 也就是自覺心或價值意識, 小體指的是感官. 人如果能有價值自覺, 那麼感官之譽就不能取代價值意識. 而自覺心或升或降, 或溺物或不溺物, 都是自主之事.」
草山:「今天收穫真多, 從性善的價值來源--心善即四端到如果心善或性善, 為何會有惡? 孟子的論據真是完備.」
無為:「嗯! 所以孟子提到人應從其大體, 即自覺心, 才能不溺於物, 不蔽於私, 呼應了孔子無私的仁心. 所以孔子提出人是價值的主體, 但人如何能行仁? 則由孟子來完成.」
草山:「時間真是飛快, 已經很晚了, 我先回去了.」
無為:「嗯!路上小心.」
~~未完待續~~
參考資料:
1. 《新編中國哲學史(一)》, 勞思光先生著, 三民書局
2. 《中國人性論史》, 徐復觀先生著, 台灣商務印書館
3. 心情記事部落格: http://blog.xuite.net/cyl401106/twblog1
4. 市隱精舍部落格: http://blog.xuite.net/yanggille/twblog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