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老子原文:
《王弼本》
不出戶,知天下;
不窺牖,見天道。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帛書本》
不出於戶,以知天下;
不窺於牖,以知天道。
其出彌遠者,其知彌□。
□□□□□□□□,□□而名,弗為而成。
*《老子今註今譯》及《究竟真實》改為「明」
二. 白話翻譯:
不出大門,能夠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能夠了解自然規律.越往外奔逐,對道的認識也越少.所有悟道的聖人不出行卻能覺知,不察看卻能明曉,不妄為卻能成就.
*一般來說,《究竟真實》翻譯更為白話,但本章依《老子今註今譯》翻譯較《究竟真實》為佳,例如《老子今註今譯》「不為」是「不妄為」而非「不必去做」, 「不為而成」跟「無為而無不為」意義相通.
三. 歷史原意(meaning)之探索:
1. 天道:自然的規律
2. 不見而名-不窺見而明天道
A. 王弼本及帛書本皆作「名」, 「名」與「明」古時通用.張嗣成本作「明」, 但其他流傳本都作「名」
B.蔣錫昌:「『名』、『明』古雖通用,然《老子》作『明』不作『名』.二十二章,『不自見,故明.』五十二章,『見小曰明』;皆『見』、『明』連言,均其證也.此當據張本改.」
C.《韓非.喻老》所引正作「不見而明」
基於B,C二點,陳鼓應教授認為應改為「不見而明」.
3. 全文
《老子今註今譯》
「老子特重內在直觀自省.他認為我們的心智活動如果向外馳求將會使思慮紛雜,精神散亂.一個輕浮躁動的心靈,自然無法明澈地透視外界的事物,所以老子說:『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老子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依循著某種規律運行者,掌握這種規律(或原則),當可洞察事物的真情實況。他認為心靈的深處是透明的,好像一面鏡子,這種本明的智慧,上面蒙上一層如灰塵般的情欲(情欲活動受到外界的誘發就會趨於頻繁).老子認為我們應透過自我修養的功夫,作內觀返照,清除心靈的蔽障,以本明的智慧,虛靜的心境,去覽照外物,去了解外物運行的規律.
上面的觀點,不限於老子,莊子和佛學也持著相似的基本觀念(老子的說法沒有莊子那樣明顯),我們還可以籠統地說東方型的思想都有這種基本的認定,這和西方思想家或心理分析學家的觀點迴異,他們認為人類心靈的深處是焦慮不安的,愈向心靈深處挖掘,愈會發覺它是暗潮洶湧,騰折不寧的.」
《老子古今》「天下」與「天道」
「本章開始說『不出於戶,以知天下;不窺於牖,以知天道。』這是講的直覺主義的認識方法,其基本特點就是既不需要經驗觀察,又不經過理性思考,這是中國哲學中常見的直覺主義的認識原則和修養方法.然而,王淮對本章的直覺功能又作了進一步的區分.他說『天下』指經驗、事物『天道』謂原理、法則.『見天道』是『知天下』之基礎; 『知天下』是『見天道』之作用與效果.蓋修道者之智慧能夠把握各種原理與法則,因而對於經驗事物可以充分認識而有效管理. 『不窺牖,見天道』是所謂原理法則的發現,唯是一種智慧之反省與直覺,而可以不假外求; 『不出戶,知天下』是謂以道制器,以理制事,完全是一種以靜制動的方式,亦即所謂『處無為之事』也.如此說來,對經驗世界的認識也可以是直覺的.
經驗性事物當然需要經驗性認識,但道家的認知理論卻非如此.道家認為『道』作為天地宇宙萬物的總根源和總根據也是一切知識的淵藪和代表,因此認識了道以後就可以下推到天下的具體性知識中來…
就現代人看來,無論哪一種直覺的智慧,恐怕歸根結底還是以經驗世界的生活為素材的,對這些經驗素材的加工既有理性的推理過程,也有直覺的把握,但是老子的理論所強調的主要不是歸納或演繹的理性思維,而是直覺的.老子理論的產生過程離不開理性的推理,也離不開直覺的體會,但是他所建構的理論形態卻是強調直覺的價值,把理性推理的過程推到了意識活動的背後.
老子所強調的『不行而知,不見而名』的直覺性知識雖不是任何具體的作事原則和方法,卻對一切具體知識和活動有著根本的指導意義.這種最高的直覺的智慧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短期內可以學到的,但也不是完全脫離實際的空想,它應該是大量經驗性觀察、理性思考和直覺體悟相結合後的結果.」
四. 現代意義(significance)的啟發:
《老子古今》道與科學模式之轉換
「一般人認為,道家精神與科學精神是完全相反的,梁啟超曾經把中國的落後歸結為道家思想的消極作用.這些認識是不全面的.道家精神與科學的不同實際上是指與牛頓經典力學所代表的科學的不同.如果與二十世紀以來的科學新趨向相比,道家思想與科學思維的方法卻有相當接近的一面.
著名的粒子物理學家卡普拉(Fritjof Capra)曾經把現代物理學的發展和轉變總結為五種範式(paradigm)的轉換.首先是從部份到整體的轉換,不再期待從部份的屬性了解整體的動態原理,而是強調部份的性質只有通過整體的動態原理才能解釋.其次是結構到過程的轉換,不再把過程看作是由基本結構之間的相互作用決定的,而是把每種結構都看作是一個內在過程的表現.第三,不再把科學描述看作是完全獨立於觀察者和認知過程的純客觀活動,而是強調對自然的描述中也必然包括著對知識過程的理解.第四,從『建築』觀念到『網路』觀念的轉換,不再把知識看作是由基本定律、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等構成的建築,而是看作一個概念和模型相互聯繫的網路,其中並沒有基礎的存在.第五,從真理到似真描述的轉換,不再追求科學知識的確實性,不再追求描述與被描述物件之間精確對應意義上的真理,指討論對實在的有限度和近似的描述,認為科學並不能提供最後的完備而確定的理解*.
老子之道和上述科學範式的轉換有什麼關係呢? 應該說,沒有任何直接的關係.然而,老子之道不僅對某些科學家有直接的啟示,而且在精神上與這種轉換也是相通的,至少是相容的.從這種轉換的角度來看,老子之道就不再與科學精神相反或無關.老子的道是從整體的動態的角度來概括世界的統一性的,它不是通過部份來解釋整體,而是通過根源和整體來認識部份和個體,這和上述第一點轉換相通.老子之道不是從結構的角度解釋世界的本質,而是從生成過程解釋解是世界的發生和運動,這和第二點轉換相通.老子之道代表的是超越二元對立的一元論,沒有主觀與客觀的對立和分離,這和上述的第三點轉換相和.老子之道沒有結構的觀念,沒有固定不變的基質,這和上述第四點轉換相融.老對道的描述體現的嚴肅的懷疑精神和謹慎的推斷的態度,沒有獨斷論或教條化的氣息, 這和上述第五點轉換相一致.」
*科學透過經驗歸納方法,都是有條件及限制的,無法普遍化,不能視為真理,只能逐漸逼近真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