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老子原文:

《王弼本》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帛書本》
知不知,尙矣;不知知,病矣。
是以聖人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

《竹簡本》無

二.    白話翻譯:

知道自己有所不知道,最好;不知道卻自以為知道,這是缺點。聖人沒有缺點,因為他把缺點當作缺點。正因為他把缺點當作缺點,所以他是沒有缺點的。

三.    歷史原意(meaning)之探索:

1.    知不知: 知道自己有所不知

《究竟真實》一書認為配合「不知知」的「不知道卻自以為知道」解釋,這一句應該翻譯為「知道而不自以為知道」。筆者認為即使配合「不知知」,仍可以翻譯為「知道自己有所不知」,因為「不知知」的人會認為自己「無所不知」。而且,翻譯為「知道自己有所不知」跟後面的聖人跟一般人一樣亦有「病」,只是「病其病」,語意上較為對稱一致。聖人跟一般人一樣亦有「不知」,只是「知其不知」。

2.    不知知: 不知道卻自以為知道

3.    病病: 把病當作病

4.    全文

《老子今註今譯》

「有些人只看到事物的表層,便以為洞悉事物的真相;或一知半解,強不知以為知。這在求知的態度上,欠缺真誠,所以說患了謬妄的『病』。有道的人之所以不被視為謬妄,乃是由於他能不斷地作自覺與自省的工作,能懇切的探尋『不知』的原因與根由,在不了解一件事情之前,也不輕易斷言。在求知的過程中,能做到心智的真誠。

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蘇格拉底說『知道自己不知道。』立意亦相同,要人有自知之明,並誠實地檢視自己,以求自我改進。」

四.    現代意義(significance)的啟發:

《老子古今》「知不知」儒道異同

「本章說『知不知,上』相當簡短,沒有說話的背景和對象,因此不容易揭示其確切意含。如果我們把它當作一般性的格言,其所讚揚的內容可能就相當廣泛和普遍。就筆者推敲,其內容可能包括三層意義:一是讚賞那種承認自己有所不知的坦然態度,二是欣賞那種了解自己認知侷限的理智水準,三是提倡那種承認人類認知侷限的清醒的理性精神。這與老子承認對於『道』『不知其誰知子也』,『不知其名』的態度完全一致。『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則說明應該知道自己的侷限和不足,包括知道自己之所不知。知道自己的缺點和問題所在,才能避免缺點和問題的不利後果,才能『不病』。

老子的說法似乎和孔子的一段話相似。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孔子也強調要老實承認自己的有所不之,這是聰明的或明智的態度。似乎孔子和老子都推崇謙虛的態度和精神。再推廣一些,如果說老子和孔子都主張謙和和謙讓,似乎大家也不為反對。

然而,儒家的主要出發點是如何作一個君子,即有道德的人。因此『知不知』是一種作人的態度和原則,與道德品質、個人修養密切相關。所以即使內心非常自信、自傲的人,如果它有修養,其言談舉止可能還是非常謙和的。對於一般人來說,這已經近乎完美的人格。對於道家來說,這並非最高境界,因為這樣的君子仍不能將自己放到整個宇宙中去,因此難免對自己的估價太高。儒家人物往往有過高的道德自許,甚至是道德的傲慢,睥睨群倫,這時他就會以道德狂人的形象出現;如果勉強取謙和的外表,則會給人虛偽的印象。

但是,老子的『知不知』則不是作為道德原則出現的,不限於『作人』的要求,而是與老子對人、對萬物乃至對宇宙和宇宙之道的根本性觀察和關切直接相聯繫。因此,老子的聖人,從內心到外表,從認識論到人生論,都不會有過高的自許、自信或自期。因此,『謙虛』二字用於老子似乎不恰當。老子的謙退、守柔、被褐懷玉、不敢為天下先都是本然的、本體的,是出於對整個宇宙、世界的根本性認識,而不是從如何作人、如何修養出發的。同樣的理由,所謂『韜光養晦』用於老子或道家哲學也是不恰當的,因為韜光養晦只是當事人在特殊情況下的一種選擇和決定,並非出自本然的、本體的自然流露。」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草山無為 的頭像
    草山無為

    草山無為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