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協作的底層邏輯

自然法則、族群法則、普遍法則

自然法則

什麼是自然法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或者說,弱肉強食。

在自然法則下,想要生存,個體的優勢非常重要。個體的優勢,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暴力”,一種是“狡詐”。或者換個稍微好聽一點的說法,一種是“強壯”,一種是“智慧”。要麽在他衝進洞口時直接把他打跑,要麽在洞口給他設陷阱、布圈套,讓他沒法闖進來。如果你遇見一個野蠻人,他毫不講理,我建議你用自然法則。

族群法則

但是,自然法則容易讓人與人之間產生極度的不信任,很難協作。於是,族群法則就產生了。

什麼是族群法則?族,就是有同一血緣的人;群,就是有同一目的的人。族,是為了能夠生存延續;群,是為了能夠實現目標。

因為有一個大於個體目標的目標存在,所以大家聚在一起,形成了族群。家庭是一個族群,公司是一個族群,宗教是一個族群,國家也是一個族群。

因為這個大於個體目標的目標,大家必須出讓一部分自己的選擇權和決策權給集體。這時定義出來的新的法則,就是族群法則。

如果在一個組織裡,我建議你用族群法則,遵守規矩,利用規矩。

普遍法則

但是族群法則也有問題,族群內和睦融合,族群間爭吵衝突。於是,普遍法則產生了。

什麽是普遍法則?就是可以跨越個人和組織、所有人都理解和認同的東西。

我無法說服你,無法改變你,無法教化你,但是,你可以保留你的想法,我也可以保留我的觀點,因為一定有我們彼此都認同的東西。比如尊重生命——尊重生命的珍貴和偉大,不輕易殺人。比如契約精神——彼此承諾過的事情,要盡可能做到,不能撒謊和欺騙。這些普遍的價值觀,超越了族群的沖突,使人們形成更大範圍的信任。

如果是組織與組織之間的溝通協作,我建議你用普遍法則。找到彼此的共同點,而不是挑戰別人的立場和信仰。

《底層邏輯: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三)

 

信用,是一個人最大的資產

信任,是一種能力。被信任,是一種更重要的能力。

越是能被信任的人,促成合作的交易成本越低,在商業世界裡,越有成功的可能。相反,一個信用破產的人,在現代社會幾乎是真正的破產。

在人生的信用帳戶哩,每一次言出必行、每一次真誠待人,都是對未來的儲蓄。而那些派敗光了自己信用的人,永遠被列入了「警惕和遠離」的黑名單。

有信用的人,有話事權。他說什麽,大家都聽。

從本質上看,我覺得人的一生,是贏得信任的一生,是勇敢地用責任換取信任的一生。

《底層邏輯: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三)

 

公平、公正與公開

公平

公平(Fairness),我們可以理解成用“同一把”尺子丈量萬物。公平的核心,不是用“哪一把”尺子,而是用“同一把”尺子。

高考用「分數」這把唯一的尺丈量所有學生。高一分,你就可以上清華或北大;低一分,你就只能明年再來。用同一把尺量就是公平。

你可能會質疑:那為什麼要用「分數」這把尺呢?為什麼不用「素質」的尺?為什麼不用「美德」的尺?這就涉及到「公正」的概念。

公正

公正(Justice),可以理解成选“哪一把”尺子来丈量。

公正是一個有關價值觀的問題,誰也未必說服得了誰。那麽核心問題來了:誰有權“定義”公正。公正的本質不是“你對我錯”的問題,而是“誰有權做選擇”的問題。

高考,是難以監管的公正對公平的妥協,然後在此基礎上,謹慎地添加了一點額外的「公正」因素,來中和粗暴的公平。比如用省級名額分配來彌補不同地域之間的教育水準不公。

公開

難道就真的沒有辦法做到既公平又公正嗎?有,那就是「公開」

公開(Open),我們可以理解成把丈量的過程展示給公眾,讓同意公正者監督公平。

比如美國總統大選。

用一人一票選舉美國總統,你們同意嗎?都同意。好,我們定義了“公正”。
可以演說,可以影響,但誰也不準用錢購買選票,這就是“公平”。
投票結束,在攝像頭面前唱票,接受全民監督,這就是“公開”。

一旦公開,維護公平的成本將會因為分攤給所有利益相關者而大大降低。

 

以上三篇是對《底層邏輯: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這本書挑出一部分的筆記,如果覺得這本書好,可以自行購買以享用全書內容。

~~全文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好書推薦 個人成長
    全站熱搜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