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心理學》(上)

現代心理學的多樣性

根據《津巴多普通心理學》一書的定義:「心理學是一種研究行為和心理過程的科學。」但是這個簡單的定義,卻涵蓋了相當大的研究範圍。

美國心理學基金會傑出教學獎得主葛萊特曼對心理學的描述:「一個鬆散地連接在一起的學術王國,橫跨從『生命科學』到『社會科學』這兩個極端所有領域。」 

人類學家基爾慈也抱怨:「從外面來看,心理學不像一門以尋常的方式分成各個學派及專長的單一學科,倒是像許多相互沒有關連的研究被匯集在一起,只不過因為他们都以各式各樣的方式涉及到一個叫『思維運作』的東西。

書中提到許多人來學習心理學,都期待學到一套統一又完整的心理學理論,可以用來解釋『所有的人類行為』。但有這種想法的人往往大失所望,因為他們學到的不是一個完整統一的大理論體系,而是『許多不同的小理論』各自涵蓋行為的某個有限層面。

然而,哈佛大學心理學家艾斯蒂斯(W. Wstes)從科學的發展的經驗中,明確指出:

「實驗心理學家面臨的困境在整個科學領域並不鮮見,物理學在20世紀早期就是處於分裂狀態。即使本科教學也是同時講授不同的觀點,以至於我是從機械學、熱力學、光學,聲學和電子學等不同課程中掌握物理學的。同樣的,化學也曾分為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化學。當時這些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並不比現在的心理學分支少,物理和化學都是在出現更高抽象水準的數學理論後才實現整合的。與心理學類似,醫學現在也分為很多分支,也還沒出現大一統的整合跡象。」

因為以上原因,作者認為「心理學研究」這個術語在某種程度上比「心理學」更能準確反映這一學科的多樣性。

用科學來統一心理學

作者認為只有兩件事可以讓心理學有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理由:第一、它用科學手段研究人或非人的所有行為;第二、是通過科學的方法來應用這些研究成果,如果沒有這兩個條件,心理學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什麼是科學?科學是一套理解宇宙的思考、觀察方式及程序,讓我們能進一步了解它的運作

科學有三個緊密相連的核心特徵:

1. 系統性的實證主義(empiricism):用能觀察到的東西為研究對象的主張。
        
科學的觀察是有系統的,因為它是用一個架構來觀察,所以其結果能夠揭示世界運行的規律。科學的觀察通常是為了檢驗理論,它是想透過這些各種不同的構想,理解我們生活的世界。科學的這一結構性可以令我們根據觀察的結果,去支持一些理論,否定另一些。
        
2. 公開知識的產生:重複驗證與同儕評審這兩個機制保證科學的公開性與客觀性。

重複驗證:科學知識具有公開性,一個基本共識是:任何科學發現,在沒有接受科學界其他人的批評和驗證之前,都不能成為科學知識。
        
同儕評審:投稿文章首先遞交給若干科學家評審,評審者將批評意見提交給一名編輯,再由編輯權衡決定是否發表論文,或需要進一步的實驗或統計分析,還是因為存在某個致命問題和缺陷而拒絕採用。不是所有的資訊被同儕評審過的內容都一定正確,但至少他們達到了同儕評審的標準,這也只是最低標準而不是最嚴格的標準。
        
3. 對可解決問題之探討:科學家所說的可解決的問題也就是指可驗證的理論。
        
理論如何才是可驗證的?首要的是理論必須對自然界的特定可觀察事件有一定的關連,這就是所謂的可實證驗證性。是否有可驗證的標準就是可證偽性標準(falsifiability criterion)。
        
認知心理學家品克(Pinker)講過,「無知」可以分為「疑問」(problems)和「謎團」(mysteries)兩類,如果是疑問就有可能找到答案,而即使還沒有找到答案,我們可以預計未來會找到。對謎團來說,我們就無法預想會找到答案。我們可以把科學看作把謎團變成疑問的過程

雖然沒有學過心理學,但是我們每個人對人的行為都有一套套自己的想法,而這些想法,引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處理自己的人際交往行為及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研究發現,人們很難清晰、邏輯地把這些想法表達出來,稱之為個體的內隱心理理論(implicit psychological theories)

個體的內隱心理理論多半是由一些老生常談的諺語或一連串的箴言所組成。但這所謂的常識本身往往是相互矛盾的,也因此是不可證偽的。例如:

- 「欲速則不達」和「兵貴神速」
- 「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和「三個和尚沒水喝」
- 「異性相吸」和「物以類聚」

這些大受歡迎的陳腔老調,構成我們對行為的一大堆內隱的解釋。無論發生什麼情況,都可以抬出其中一個詞句去解釋一番。難怪我們都自認是判斷人類行為或個性的高手,對任何發生的事情都有一套說法。

世俗常識或是民俗諺語的謬誤實例:

- 學業上成績出色或經常讀書的小孩,通常在社交及體能方面表現不好。事實剛好相反。

- 低自尊直接導致攻擊行為。實證研究二者沒有關連,反倒是,攻擊行為和高自尊經常連結再一起。

- 低自尊導致學業成績不佳。實證研究是優異的學業成績,和其他方面的成就導致高自尊。

- 孩子帶給父母快樂。實證研究生養子女當時並不快樂,但在回億時才會覺得快樂。人們經常把回憶往事的感覺,與事情正在發生時的感覺,混為一談。

- 我們僅僅用了腦力的10%。完全沒有認知神經科學的根據。

- 早熟早爛,兒童早熟將意味著日後生活的毀滅。心理學研究表明是錯誤的。

可證偽性

可證偽性標準是:要說一個理論是有用的,那麼根據它所做的預測必須是具體的;也就是說,理論在告訴我們如果它是對的,則哪些事情應該發生的同時,還必須說清楚哪些不會發生。一旦後者真的發生了,我們就清楚知道,這個理論有些地方出錯了

所謂的科學的理論是指一套具有內在關聯的概念,這套概念可以解釋一組既有的資料(所反映的事實及現象),並且能夠對尚未進行的實驗結果進行預測

可證偽性原則最有用、最具解放性意義的地方,在於它不認為在科學上犯錯是一種罪過

哲學家丹尼特(D. Dennett, 1995)也說過,科學的本質在於「在民眾面前犯錯—讓所有人看到錯誤,希望得到別人的幫忙,一起糾正錯誤。」

科學進步的簡單模型:理論提出,依據理論推衍出假設,然後使用一系列的實驗手段驗證假設。若假設被實驗證實,則理論得到一定程度的鞏固;若證偽,那麼理論必須做某種修改,或以更好的理論取代之。

知識是有分別的,有些知識比另一些知識更值得「肯定」。在科學的世界裡,絕對的肯定是無法達到的。科學論述的差別在於他們分散在一個信心尺度的不同位置,有一些幾乎已經到達了「事實」的地位,而另一些可以說已經很清楚地被證偽了

操作論與本質論

科學的獨特力量,並非在於它是一個與錯誤絕緣的過程,而在於它提供一個途徑以消除存在於我們知識體系中的錯誤

本質論(essentialism)者認為能稱之為好的科學理論,必須根據現象背後的本質或內在屬性,對現象做出終極性解釋。有本質論傾向的人,通常有個共同特點:在還未開始研究術語和概念所涉及的知識前,就過分地關注如何定義他們。

哲學家是本質論者,但科學家不是,科學家認為像「人從哪裡來?往何處去?應該做什麼?」這類的終極性問題,是科學研究無法回答的,這是哲學家研究的範疇。

如果科學概念的意義不是得自對詞語的討論,那麼它們從何而來?基本上,科學家是操作論者。

操作論是這樣的觀點:科學理論的概念,必須以某種形式植根於或連接了可以通過測量觀察得到之事件。操作性定義逼使我們想清楚,如何用外界可觀測的事件或任務界定一個概念。

舉例來說:把飢餓定義為「我胃裡陣陣難當的痛苦感覺」就不是操作性定義,因為這個經驗是不能被別的觀察者觀測到的。如果定義「血糖水準」這樣可以觀測的生理指標,就是一的操作性定義。

一個概念的操作性定義必須具有信度及效度才能好用。

信度是指一個測量工具的恆常性—在多次測量同一概念時,得到同樣的結果

效度是指測量工具確實測量到它想測量之概念的程度

間接操作性定義:很少有科學概念是完全用現實生活中直接可觀測的操作來定義的,大部分研究概念的定義都是用與知有間接連接的操作。例如:A型行為模式是由一組概念定義出來的,具有強烈的競爭意識、潛在攻擊性、做事急躁、較強的成就動機等等。然而每個定義A型行為模式的子概念本身,也是一個需要進行操作性定義的概念。

節約(parsimony)原則:當兩套理論擁有同等解釋力時,更簡單的那套理論(含有較少概念和概念性關聯)更可取。原因是,一個含有較少概念性關聯的理論,在以後的測試中會更具有可證偽性
 

~~未完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草山無為 的頭像
    草山無為

    草山無為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