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同理心傾聽
前面二篇整理了如何通過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表達自己。接下來談的是,如何將這四個要素運用於溝通過程的另一部分—同理傾聽他人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
不去做什麽,只是在那裡
不去做什麽,只是在那裡同理意味著,以尊重的態度來了解他人的體驗。要同理他人,必須完全卸下對他人先入為主的成見和評判,這就是與他人「同在」的狀態。
我們常常給予他人建議或寬慰,或者解釋自己的立場或感受,而非同理。同理心需要我們將注意力全然地聚焦在他人想傳達的信息上,給予他人足夠的時間與空間充分地表達。用佛家的一句話「不去做什麽,只是在那裡」來描述同理這個能力再恰當不過了。
作者的朋友霍莉·漢弗里(Holley Humphrey)歸納了哪些行為會妨礙我們以同理心與他人連結。
給建議:「我認為你應該……」「為什麽你沒有這樣……」
比慘:「這算不了什麽。你聽聽我曾經經歷過的。」
說教:「如果你這樣做……這就會轉變成一個非常積極的體驗。」
安慰:「這不是你的錯,你盡力了。」
講故事:「這讓我想到曾經……」
擺脫感受:「高興一點兒,不要這麽難過。」
同情:「哦,你真是可憐……」
詢問:「這種情況是什麽時候開始的?」
解釋:「我本來想打電話給你,可是……」
糾正:「事情不是這樣的。」
在《當你遇到創傷時》一書中,猶太教拉比哈洛德·庫西納(Harold Kushner)講述,經歷了喪子之痛,他聽到人們的安慰極為痛苦。然而更令他難過的是,他發現過去20多年來,自己在別人遭遇不幸時也說著同樣的話。
同理的核心是「臨在」—全然地與他人以及他們當下的體驗同在。因此,「同理心」不同於頭腦上的理解,也並非「同情」。有時我們會因為體會到他人的感受而心生同情,這時我們需要格外警惕,當我們對他人表達同情時,就不是在同理他們。
傾聽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在一次工作坊上,有位女士想要學習聆聽先生的感受和需要。我建議她在表達自己之前,先來猜測先生的感受和需要,再與他核實。
複述
複述對方的話可以讓對方知道我們是否已經準確地領會了他們的意思;如果我們的複述還不到位,他人就有機會加以更正。此外,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是,給了對方一些時間來思考自己所說的話,從而有機會深入了解自己。
非暴力溝通建議我們用提問的形式來複述我們的理解,便於對方做出必要的更正。我們的提問可以專注於以下幾個方面:
1. 對方所觀察到的事實:「上周我有幾個晚上不在家,你說的是這件事嗎?」
2. 對方的感受以及引發感受的需要:「你很傷心,因為你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肯定,是嗎?」
3. 對方提出的請求:「你是不是希望我告訴你,為什麽我會說這些話?」
請注意上述問題與以下問題的區別:
1. 「你指的是我做的哪件事情?」
2. 「你現在心情怎麽樣?」「為什麽你會有那樣的感受?」
3. 「你希望我怎麽做?」
這組問題並不需要我們感知他人的內在。
有時,人們可能會錯誤地理解複述的意圖。如果對方回應我們:「少跟我玩這套心理學的把戲了!」我們可以繼續感知對方的感受和需要。我們也許會發現,對方並不信任我們的動機,需要更進一步了解我們的用意,才有可能欣然接受我們的表達方式。
一項有關勞資管理談判的研究顯示,在談判中,如果一方在回應前先準確複述對方說過的話,那麽,達成和解的時間則會縮短一半。
持續同理他人
在關注解決方案或提出請求前,讓他人有機會充分表達自己。如果急於提及他人的請求,人們或許會以為我們對他們的感受和需要並不真的感興趣,只是急著要擺脫或解決他們的問題。
如何知道我們已經充分同理了他人呢?首先,如果一個人體驗到當下的內心世界被他人充分理解了,就會感到輕鬆。這時,我們也會相應地在自己身上感受到不再那麽緊繃。還有一個更明顯的跡象是,對方會安靜下來停止說話。如果我們無法確定對方是否充分地表達了自己,不妨問一句:「還有什麽是你想要說的嗎?」
當我們痛苦得無法同理
有時,如果我們能夠坦然地承認,自己正處於痛苦中,以致無法同理對方,他人很可能會反過來同理我們。有時我們也需要給予自己一些同理「急救」,關注和聆聽自己的內心世界。
當意識到自己處於辯解防衛的狀態或痛苦得無法同理他人時,我們可以選擇:
1.停頓,深呼吸,同理自己。
2.「非暴力吶喊」。
作者提到有一次,他花了3天時間調停兩派人馬之間的衝突。在最後一天開車回家的路上,他和自己說:「這輩子再也不想身處這樣的衝突中了。」
沒想到一進家門,就看到孩子們正在打架。那時,他已經沒有力氣去同理他們了,便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大聲地吶喊道:「我現在很難受!真的不想來管你們打架的事情,我只想要安靜一會兒!」聽到這番話,我年僅9歲的大兒子停了下來,看著我問道:「你願意和我們說說嗎?」
3. 暫時離開現場,得到自己所需的同理心,等到心境調整好了之後再回去。
溝通是一門技巧,需要不斷的練習才能熟練上手。「非暴力溝通」並非我們日常習慣的溝通方式,需要在對話中,特別專注在發掘並滿足對話雙方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四個要素,更需要刻意地覺察與練習。尤其,中國人並不被鼓勵及擅長表達我們的感受和具體的請求,常常讓對話變得更隱諱不明而成為猜謎遊戲。因此,我特別將書中關於「感受」的詞彙全部列出,當我們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時,或許可以派上用場。
以上就是我對《非暴力溝通》這本書部分章節的摘錄,書中還有練習跟實例,建議自行買書來看及做後面的練習。
~~全文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