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帶評論的觀察
談完疏離生命的語言之後,作者接著談非暴力溝通四要素的第一個要素:觀察。當我們在觀察中夾雜著自己的評論時,他人往往會認為我們在批評他們,並因而產生抗拒的心理。非暴力溝通提倡我們在描述觀察時,清楚地說出特定的時間和情境。
「總是/永遠/從來/每次」這類的詞語有可能是觀察,但更多的時候是評論。離如,在以下用法中表達的是觀察:
每次我看到傑克打電話,他都至少打半小時。
我記得你從來沒有寫信給我。
但當我們使用或聽到這些詞的時候,是言過其實的表達,混淆了觀察和評論:
你總是在忙。
在需要她的時候,她永遠都不在。
這樣帶有評論的表達經常會引發他人反抗的心理,而非同理心。
「經常」「很少」這樣的詞,雖然不如上述強烈和絕對,但也可能會混淆觀察和評論。
例如,「你很少配合我」是評論,「上一次當我提議一項活動時,你說你不想做」是觀察。「他時常來訪」是評論,「他上個月每周至少有三次來訪。」是觀察。
區分感受與想法
非暴力溝通的第二個要素是感受。關於感受,最重要的是區分感受與想法。當我們在使用「覺得/感到/感覺」這類詞時,我們實際上並沒有在表達感受。例如,在「我覺得沒有得到公平對待」這句話中,將「我覺得」換成「我認為」也許更恰當。在以下例子中,說話者在使用「覺得」時都並未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1. 在「我感到/覺得」後加上一句話或類似「就像」「好似」這樣的詞:
「我覺得你應該更懂事。」
「我覺得自己就像個失敗者。」
「我覺得好像在和一堵牆生活。」
2. 在「我感到/覺得」後帶上「我、你、他、她、他們、它」這些人稱。
「我覺得自己一直在被使喚。」
「我覺得這樣做是沒有用的。」
3. 在「我感到/覺得」後加上指代他人的名稱或者名詞。
「我覺得艾米挺負責的。」
「我覺得我的上司很愛控制人。」
相反,實際在表達感受時,我們甚至可以完全不使用「感到/覺得」這個詞。我們可以說「我覺得很惱火」,也可以簡單地說「我很惱火」。
想法:「我覺得作為一名吉他手,我彈得不夠好。」在這個句子中,我在評價自己作為吉他手的彈奏水平,而沒有表達自己的感受。
感受:「想到我的吉他彈奏水平,我感到失望。」當我認為自己「彈得不夠好」時,背後的感受可能是失望、著急、沮喪或是別的情緒。
除了區分感受與想法之外,通過建立表達感受的詞匯表,我們可以更清晰明確地體會和表達感受,從而更好地與他人建立連結。
1. 當需要得到滿足時,我們的感受可能是:
2. 當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時,我們的感受可能是:
允許自己表達感受、袒露脆弱,也會有助於化解衝突。
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需要
非暴力溝通的第三個要素是需要。他人的言行舉止或許會激發我們的感受,但絕非產生這些感受的原因。感受源自我們如何看待他人的言行以及我們當時的需要和期待。
當他人通過語言或者非語言的方式向我們發出負面信息時,我們可以選擇四種不同的方式來接收:
第一種選擇是指責自己,將錯誤歸咎到自己身上。例如,有人氣憤地說:「我從沒見過像你這麽自私的人!」如果選擇認同對方的評判並且自我指責,我們也許就會表示:「哦,我應該更體貼一點。」如此這般帶給我們的感受是內疚、羞愧和壓抑,我們的自尊心也會受到傷害。
第二種選擇是指責對方,將錯誤歸咎到對方身上。這時,我們也許會反駁對方說:「你沒有資格這麽說!我總是考慮你的需要,你才自私呢!」此時我們通常會感到憤怒。
第三種選擇是關注我們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們會感到傷心,並發現傷心的感受來自內在的需要—渴望自己的付出得到肯定。這時,我們也許會回應:「聽到你說‘我從沒見過像你這麽自私的人’,我感到傷心,因為我渴望得到認可。我也在努力體貼你,希望這一點能得到你的認可。」
第四種選擇是關注對方想要表達的感受和需要。這時,我們可能會問對方:「你感到傷心,希望你的喜好能得到照顧,是嗎?」通過關注我們的需要、願望、期待、價值觀或想法,我們不再指責他人,而是為自身的感受負責。
為了讓我們對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有更多的意識,我們可以用「我感到……因為我希望……」這樣的句式來表達。例如:
1.「看到我們公開發行的手冊有拼寫錯誤,我感到非常生氣,因為我希望公司呈現出專業的形象。」
2.「當上司違背了她的承諾,我感到憤怒,因為我原本希望用那個長假探望哥哥。」
3.「你沒有把食物吃完,媽媽感到失望,因為我希望你身體強壯,健康成長。」
一旦人們開始談論自己的需要而非相互指責,就更有可能找到滿足大家需要的辦法。以下是我們每個人共有的基本需要:
自主選擇(Autonomy)
誠信(Integrity)
慶祝(Celebration)
相互依存(Interdependence)
精神交流(Spiritual Communion)
玩耍(Play)
滋養身體(Physical Nurturance )
在我們身處的世界中,我們時常會因為袒露自身需要而遭到強烈的評判,因而對表達需要感到害怕。對女性來說,尤其如此。
在通往情緒自由的成長過程中,我們通常會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情緒的奴隸」。在這個階段,我們認為要為他人的感受負責,必須不斷努力讓所有人開心。如果別人不開心了,我們會感到不安,認為自己有責任要為此做些什麽。因而,我們很可能會把親近的人看作負擔。
第二階段:「面目可憎」。想到自己壓抑了數不勝數的需要,鮮少按照內心的呼喚來行事,我們可能會感到憤怒。此時的我們在面對他人的痛苦時,特別容易給出一些招人討厭的回應,例如:「這是你的問題!我不對你的感受負責!」我們已經清楚知道,自己並不為他人的感受負責,卻還沒有學會如何用一種不被情緒奴役的方式與他人互動。
第三階段:「情緒的主人」。在這個階段,我們不再出於恐懼、羞愧或內疚來回應他人的需要,而是因為發自內心的慈悲與愛而相互給予。我們既不再為他人的感受承擔責任,又能全然地為自己的意願、感受和行為負責。
提出請求,豐盈生命
非暴力溝通的第四個要素是提出請求,以便讓我們的生命更加豐盈。在提出請求時,我們要盡力避免模糊、抽象或模棱兩可的語言,說明我們要什麽,而不是不要什麽。
如果一個人只提出請求,卻沒有首先表達感受與需要,也有可能導致交流的困難,尤其是在人們以問話的形式提出請求時。例如,如果父母問孩子:「你為什麽不去理髮呢?」這樣的請求很容易被孩子聽成要求或指責。對此,父母可以先說出感受和需要:「我們擔心你的頭髮太長會遮住視線,特別是在騎自行車的時候,你要不要去理個頭髮呢?」
在請求他人給予誠實表達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方面:
1. 對方的感受和感受的原因
一種可能的請求方式是:「聽到我說這些,你的感受是什麽?」然後,我們可以進一步問:「為什麽有這種感受呢?」
2. 對方的想法
有時,我們想了解對方在聽了我們的話之後有什麽想法。這時,重要的是說清楚我們想聽的是哪方面的想法。例如,可以問對方:「我想請你談談我的提案是否可行。如果不太可行,你認為有哪些阻礙因素?」如果我們只是寬泛簡單地問:「你對這個提案的想法是什麽?」而不是具體說明想要哪方面的回答,對方也許會長篇大論,說的卻不是我們想要了解的內容。
3. 對方是否有意願採取特定行動
還有些時候,我們想要知道對方是否願意採納我們的提議。我們可以問:「我想知道,你是否同意將我們的會議推遲一周?」
在使用非暴力溝通時,我們需要清楚自己希望對方給予什麽樣的回應,並且清晰地提出相應的請求。
區分請求與要求
如果人們因為沒答應我們的請求而受到責罰,他們就會將我們的「請求」視為「要求」。在聽見要求時,一個人通常只能看到兩種選擇:屈服或者反抗。無論如何,只要人們認為我們在強迫他們,就很難友善地回應我們的請求。
如果希望他人相信我們所提出的是「請求」而非「要求」,我們可以向他人表明希望他們出於自願來回應請求。例如,我們可以說:「你是否願意鋪一下桌子?」而不是:「我想要你鋪一下桌子。」
我們選擇「請求」而非「要求」,並不意味著在他人說「不」時,我們就只能放棄自己的訴求。選擇請求意味著,我們首先同理他人為什麽沒有說「是」,而不是要說服他們必須答應我們。
只有當他人相信我們將彼此的關係放在首位並致力於滿足彼此的需要時,人們才能夠相信我們所提出的是真正的「請求」,而非偽裝的「要求」。
在提出請求時,我們不妨仔細觀察一下自己是否帶著這樣一些不假思索的想法。如果有,那麽我所提出的「請求」就會變成「要求」一旦別人沒有滿足我們的請求,我們勢必會指責他們。
他應該自己把房間打掃乾凈。
她應當按照我說的做。
老板理應給我加薪。
非暴力溝通的意圖不是為了改變他人來滿足自己,而是幫助雙方建立坦誠和有同理心的關係,最終每個人的需要都能得到滿足。
~~未完待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