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 壓力在心理學與生理學觀點上一直被視為可預測的主題, 但壓力一詞的定義往往
曖昧不明. 例如: 情緒壓力可以因為家人爭吵或所愛的人死去而產生. 生理壓力則形容為腎
上腺素大量分泌類固醇激素.
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精神科醫師湯瑪斯.何姆士(Dr. Thomas H. Holmes)與理查.拉希(Dr.
Richard H. Rahe)位壓力設計了一個量表, 他們針對三百九十四人訪談的內容做出這個量表.


法跟把壓力定義為需要行為調整的環境條件是類似的. 例如壓力很大的環境, 就是與文化快
速轉變, 都市化, 遷徙, 社會經濟地位變遷, 切身環境的不確定性有關的環境.
誰會有高血壓?
1. 有生命危險的事件是最明顯需要行為調整的環境
一九四七年四月十六日, 一艘載有爆炸性物質的船隻在德州市爆炸, 爆炸的威力估計相當於
在比基尼島試爆的原子彈威力. 一項研究指出, 那邊的醫師發現, 爆炸後那幾天, 前往看診的
患者血壓都明顯上升.
2. 高血壓與適應都市生活有密切關係
作者所做的一項研究證明, 住在波多黎各郊區的居民幾乎沒有高血壓, 而相較之下, 波多黎
各一個都會地區卻有百分之十八的居民有高血壓. 非洲一支祖魯族(Zulu)人從比較純樸的地
區遷居都會區後, 也有血壓上升的現象. 因應成為都市居民而做的種種調整及其產生的壓力
, 是一個造成高血壓的重要因素.
3. 職業階梯往上爬
得到一個一心渴望的職位, 但是卻覺得自己尚未準備好時, 血壓就可能升高. 辛可(L. E.
HInkel)與沃爾夫(H. G. Wolff)為獲得「白領」工作的大學與高中畢業生測量血壓, 發現教育
程度較低的人血壓較高, 因為高中畢業生所必須做的行為調整大於大學畢業生.
4. 環境與血壓有密切關係
密西根大學的哈伯博士(Dr. E. Harburg) 與同事發現, 在底特律「高壓力」社區測量血壓的
黑人, 有高血壓的可能性大於在於中產階級社區的黑人. 覺得自己永遠困在貧民區的黑人,
血壓非常高.
伊利諾大學醫學院的奧斯菲(A. M. Osfeld)與謝克爾(R. B. Shekelle)說: 「人際關係的不確
定性明顯提高, 因為人類已從原始和比較鄉村的狀態, 發展到都會和工業化的狀態. 現代人
, 也就是世界上大部分地方的人, 每天都要面對人, 同時面臨結果不確定的狀況, 沒有
慣例可參考什麼是適當的行為, 也沒有什麼行為是經過傳統驗證的, 身體或心理有受
傷的可能性, 但是打或跑的反應並不合時宜, 而且在心理上需要提高警覺.」
因此形成高血壓的一個關鍵因素, 便是為了應付環境而有不斷調整行為的需要. 我們要嘛
把生活化繁為簡; 要不然就是研擬出比較有效適應環境的方法.
壓力的內在現象
前一篇提到打或跑反應最早是在二十世紀初哈佛生理學教授華特.卡農博士提出的, 他把這
種反應形容為「緊急反應」. 作者認為打或跑反應啟動的次數愈多, 愈有可能形成高血壓,
尤其是當這些環境並不允許人真正打一場架或是逃之夭夭時.
深入的研究證明, 長期引起打或跑反應, 會使暫時性血壓升高, 變成永久性高血壓的狀況. 瑞
典哥特堡大學的福寇(B. Folkow) 與魯賓斯坦(E. H. Rubinstein)兩位博士在老鼠大腦中稱
為下視丘的部位植入電極, 下視丘就是控制激發打或跑反應的部位. 後來被激發打或跑反
應的老鼠罹患高血壓, 而沒有接受地流刺激的老鼠則維持較低的血壓.
在過去, 打或跑反應在進化方面具有重大的意義. 有這個反應的人可以比較有效率地存活下
去, 把這個反應傳給後代. 然而現代社會並不接受與這個反應有關的打或跑舉動. 例如, 當你
的上司對你吼叫的時候, 你並不會逃開他或打他一頓.
當打或跑反應受到激發時, 交感神經系統(Sympathetics nervous system)的非自主(自律)
神經就會變得高度活躍. 非自主神經處理日常不自覺的身體功能, 例如維持心跳與血壓, 呼
吸與消化食物. 交感神經系統透過分泌腎上腺素和非腎上腺素來達到打或跑的功能. 但這
些荷爾蒙會引發血壓升高, 心搏加快, 身體代謝加速的生理變化.
放鬆反應
雖然打或跑反應與交感神經過度活躍有關, 然而有另一反應會平息此一神經系統的活動.
這個反應就是放鬆反應, 是與打或跑反應相反的反應, 會使交感神經系統的活動減少. 既然
現代生活的性質改變不易, 那麼積極激發放鬆反應, 或許能較有效預防與治療和打或跑反
應有關的高血壓及其他疾病.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