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學/正向心理學第二章 基本前提 (續)

前提四: 我們必須順從人性

第四個前提, 也是這堂課最重要的前提, 在很多方面我們可以理解人類智力發展歷史, 僅僅基於這個觀點: 應不應該接受人類本性(human nature)? 我們能否使它完善(perfect it)? 它能否改變?

Thomas Sowell 把人分為二個陣營(camps),

1. 本性受約束有侷限性觀點的人

這個陣營相信人性無法改變, 它是永遠不變的(immutable), 我們有一些本能(instincts), 有一些欲望(inclinations), 它們是固有的, 無法改變的, 我們的缺陷無法改變, 不論好壞, 我們只能接受並加以引導. 如何引導? 透過建立某種政治機構, 引導有缺陷, 不完美的人性向好的方面發展. 在哲學史上認為人性受約束的包括漢彌爾頓, 亞當斯密, 對這描述最準確的是培根的話

"號令自然必須遵守自然”
"Nature to be commanded must be obeyed."


不論物質本質或人性本質, 我們都需要遵守它, 本質是不變的.

2. 人性不受約束觀點

也許你更樂觀, 更加樂天(utopian), 人性可以改善, 可以改變, 取決於我們去不去做, 本性可以完善(perfectible), 不需要接受缺陷(flaw)不可避免的觀點. 可以完善它.機構的目標, 不論是政治機構, 教育機構, 各種體系, 各種組織, 個別哲學家, 心理學家, 職責都是改變人類本性. 完善它, 把它變得更好. 致力於此的哲學家有Thomas Jefferson, 盧梭 (Jean-Jacques Rosseau), 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 Ronald Dworkin及其他傑出思想家(leading thinkers).

Thomas Sowell的貢獻是繪製了整個世界智力發展歷史, 展示出人們執有不同觀點, 二種截然不同的政治觀點, 最好地闡述了本性不受約束觀點的人, 法國政治哲學家

Benjamin Constant說"命運召喚我們自我完善"
"It is for self-perfectioning that destiny calls us."

執本性受約束觀點的人, 在政治上, 並非全部, 但一般都是支持資本主義的人, 像亞當斯密, 把不完美, 有缺陷的人性導向好的. 而執本性不受約束觀點的人, 大部份傾向烏托邦或共產主義. 為什麼? 讓我們來改變人類本性, 自利不是好事, 長遠來說是有害的, 所以我們需要改變它. 而認為本性受約束觀點的人, 他們會說"我們可能不喜歡, 但本性難移(it is what it is), 不能改變它, 我們儘量把它導向好的”.

為什麼要講這個? 我們認識了現實嗎? (Do we perceive reality?) 對人性執不同觀點最終將影響我們心理. 首先, 有些人在政治上執受約束觀點, 但在心理學上執不受約束觀點, 並不總是一致, 但多數是一致. 這門課提倡的心理學觀點, 是本性受約束的觀點. 換言之, 那是我相信的觀點, 我會用三個研究加以證明. 人性本身是固有的, 我們有欲望(inclination), 我們有與生俱來的本能, 或上天賜與或經幾百萬年進化形成. 這些本性在有生之年是不會改變的. 不論好壞我們都要接受它. 接受之後, 我們唯一能做的是通過研究, 通過內省(introspection)來理解它, 然後好好利用. “如何引導(channel)我的本性?”

接下來我會用案例說明為何這個觀點重要. 我想談的是允許為人(permission to be human), 原因有三: 1. 它說明的Thomas Sowell的觀點, 在心理學的政治領域, 2. 因為我認為它是幸福與快樂最大的支柱之一 3. 它們讓人們對何為正向心理學產生誤解. Tal對選課的學生說“我最不希望你們以為我總是保持快樂或你們到學期末會一直保持快樂”

只有兩類人會一直快樂而不會體會到痛苦或不快樂, 一類是精神病人, 第二類是死人. 所以如果你們體會到這些情緒這是好消息, 代表你們不是精神病人也不是死人. 然而在當今的文化中, 我們不允許自己為人, 也沒有體會痛苦情緒的自由, 我們為這種無能付出高昂代價. 回到嬰兒期, 我們允許自己為人, 我們知道那是自然的. 事實上根本不去思考, 自然而然的經歷起起落落, 後來當我們不允許我們自己為人的時候, 當表象變得很重要時, 當我們發現其他人在看我們時, 時時評價我們時. 其實人們遠沒有我們以為的那麼注意我們.

當我們不允許我們自己為人時, 我們付出代價, 包括精力, 幸福感, 快樂感, 創造力及最終我們的成就作為代價. 我們都需要一個空間, 生活需要一個地方, 在那裡讓我們允許自己為人. 可以是和摯友在一起時, 我們關心的人, 最重要是我們面對自己的時候. 寫日記時, 這時我們允許自己為人. 允許自己哭泣, 快樂, 如果不那麼做, 我們付出代價.

我得到最好的建議是當我們大兒子David出生時, 醫生給的”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 你將體會到每一種情緒, 極端的情緒, 那沒關係, 那是很自然的, 我們都經歷過"那是我和我太太得到育兒的最好建議, 為什麼? 舉例來說, 一個月後, 我開始對David產生一種嫉妒, 因為這是我妻子和我在一起後, 第一次有人夾在中間, 另一個人獲得比我更多的關注. 然後五分鐘後, 我對他產生最強烈的愛意, 一種我從沒感受過的情緒, 平時我會想我真是個偽君子, 但這完全自然, 因為我腦裡裝著兒科醫生的建議. 允許為人, 那對我很有幫助.

Daniel Wegner對反諷處理(ironic processing)做過研究, 當我們壓抑一種自然現象時, 那種現象只會加強, 我用一個實驗證明, 在接下來的十秒鐘內不要想粉紅色的大象. 事實如何? 多數人都會想粉紅色大象. 人類本性的痛苦情緒, 一如物理世界的萬有引力定律, 設計飛機必須考慮萬有引力. 相同的, 心理學家也是如此, 人類本性受約束的觀點, “號令自然, 必須遵守自然”, 然而我們卻不這麼做, 我們的文化不這麼做, 為此我們付出昂貴的代價.

我們正在經歷我所謂的大騙局 ”the great deception”, 我們是那種嘴上說你好嗎? 嘴上說好極了, 很好, 事實上我們不是那麼好, 更合適的回應是"我正經歷不順, 恰逢困境, 我很難過”, 然而我們不想承認事實, 我們不允許自己為人. 因為如果我們有這樣的情緒我們覺得是我們自己有毛病, . 正是這個大騙局導致我們嚴重的抑鬱. 這很好地解釋了今天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感到抑鬱, 高達45%. 全國大學校園都是如此, 沒有足夠的允許為人. 我不是說我們要肆無忌憚的表達我們的情緒, 而是在我們與摯友, 家人在私密的場合, 尤其在面對自我的時候, 要允許自己為人.

我說的不是屈從, 我說的是主動接受(active acceptance), 那是什麼意思? 那意味著理解有些事我無法改變, 但有些事我能而且應該去改變, 我們會談到的是差別--情感(affect), 行為(behaviors)和認知(cognitions)的差別, 心理學的A, B, C, 情感代表情緒(emotion), 行為代表行動(action), 認知代表思想(thoughts). 無條件接受, 允許為人主要為情感與情緒相關, 就像萬有引力存在. 那不代表我們要接受我們的行為和認知.

舉個例子, 我嫉妒我朋友, 那種情緒本身不代表我是一個壞人, 這是人類本性, 誰都嫉妒過別人, 嫉妒是人性無好壞之分, 憤怒也無好壞之分, 抑鬱和焦慮也無好壞之分, 那是人性的一部份. 問題在於我要選擇怎麼樣的行為去表達情感,道德在此介入, 我可以選擇道德或不道德的行為對待最好的朋友, 孩子或一般人.我仍會嫉妒最好的朋友, 但選擇對他寬容和親切.

認知也是一樣, 我可以感受它, 不代表我要屈從對那種感受的想法, 我們會頻繁談到沉思(rumination). 其實沉思痛苦的感覺, 沒有多大幫助, 書寫描述更有幫助, 向別人傾訴更有幫助, 更勝過不斷的想著. 我沒有必要接受所有不理智的想法. 情緒情感無法改變, 重要的是真實面對. 上完課不代表不再有痛苦的情緒, 而是心理的免疫能力變強, 那不表示我們不再得病, 而是意味即使我們得病, 我們更有抵抗力,也能很快康復.

極快樂跟極不快樂的人, 區別不在於一個會傷心, 難過, 焦慮或抑鬱, 而另一個不會. 兩類人都會, 區別在於他們能夠多快速地從痛苦情緒中恢復過來.換言之, 我們的心理免疫能力有多強

"上帝, 請賜給我平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事;
請賜給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事;
請賜給我智慧去明白這二者的差別"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th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change;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認識兩者的差別, 幸運的是這種智慧可以學習獲得

群體冥想練習

現在我要求大家一起進入無條件接受境界, 在座位上儘量坐直身體, 如果可以 後背儘量在靠背放鬆, 雙腳舒服地放在地板上, 感覺舒適, 閉上雙眼, 轉移呼吸的焦點, 把思想的焦點轉移到呼吸上, 向腹部深深吸氣, 然後呼氣, 再一次深深吸氣, 緩慢, 平穩, 安靜地呼氣, 安靜地重複呼吸…如果走神了, 回到呼吸上…深深緩慢地吸氣, 深深緩慢平穩安靜地呼氣…多數人的吸氣深度不夠, 我們不夠贊美我們的呼吸. 我們的精神, 我們的存在, 聯繫心靈與身體的橋樑, 情緒和思想的橋樑, 腦和心的橋樑…繼續深呼吸…繼續深呼吸的同時將焦點轉向情緒, 轉向感受, 你們好嗎? 感覺如何? 注意你的情緒, 不論是怎樣的情緒, 不論感覺到什麼, 讓它流過你的身體, 自然地體會那種情緒…你可能會先體會到一種情緒, 然後又體會到另一種, 沒有關係, 不論是什麼情緒, 接受它, 允許自己為人, 都沒關係, 呼吸…繼續觀察體會出現的情緒, 不管是平靜或快樂, 不管是焦慮, 困惑, 無聊, 或喜悅, 不管它是什麼, 繼續向腹部深呼吸, 緩慢平穩安靜地呼氣, 讓那種情緒像呼吸一樣的流動…隨著呼吸的加深, 用你的心眼(mind's eye), 看自己走出這間教室, 走在校園裡, 體會你的所有感受, 都是人性的一部份, 它們在那裡, 不論好壞…在你走在建築物和樹木之間時, 在你看到朋友和同學時, 讓那些情緒流遍你的全身, 自由地, 輕盈地, 通過體會這些情緒, 不論是起是落, 你正在做的是, 做一個人…繼續讓情緒和呼吸流動…如果你真的允許自己為人呢? 只要想像, 生命變得更加輕盈, 更加簡單, 不是想辦法戰鬥打敗我們的本性, 我們接受它, 我們接受自己, 我們接受出現的一切情緒…深深地緩慢地吸氣, 緩慢平穩安靜地呼氣…安靜地深呼吸幾次, 擁抱這份安靜, 靜止, 擁抱你自己, 你的情緒…下次呼氣, 深深緩慢安靜地呼氣, 睜開你的眼睛.

前提五: 幸福不應只是我們追求的最終目標, 還是一種道德追求

最後也是第五個前提很重要, 是一個哲學前提, 幸福(happiness)對大多數人來說是最高的追求(it is the highest end). 亞理斯多德說: ”幸福是人生的意義和目的, 人類存在的最終目標” 
“Happiness is the meaning and purpose of life, the whole aim and end of human existence.”  

William James 1890年在”宗教經驗之種種中寫道 ”如果要問, 人類最主要的關心是什麼? 我們應該得到的一個答案是幸福, 如何獲得? 如何保持? 如何重獲幸福? 是多數人時時懷有的秘密動機. 是他們願意忍受一切的目的”. 
“If we were to ask the question: ‘What is human life's chief concern?’ one of the answers we should receive would be: ‘It is happiness.’  How to gain, how to keep, how to recover happiness, is in fact for most men at all times the secret motive of all they do, and of all they are willing to endure.”

達賴喇嘛說:”不論一個人是否相信宗教, 我們生命的終極目標是幸福, 我們生命的主要活動是尋找幸福”
“Whether one believes in religion or not, whether one believes in this religion or that religion, the very purpose of our life is happiness, the very motion of our life is towards happiness.”

幸福是重要的, 但它應該是重要的嗎? 幸福的道德維度呢(moral dimension)? 世上還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 為什麼把幸福當作終極目標? 作為主要關心? 為什麼由它決定生命活動? 換言之, 幸福(wellbeing)有什麼好處? 首先的關鍵課題是幸福本身是好的, 幾乎無須辯解(need no justification), 然而除了感覺好, 幸福還對我們的人生有幫助. 對人際關係有幫助, 對他人有幫助.  

Barbara Fredrickson 做了這項研究, 正向情緒有一個進化的理由. 它們的目的不僅僅是讓人感覺好, 比如它們有助我們超越現在的思考範疇, 拓展我們的思想, 有助於我們建立人際關係, 幫助我們建立能力. 這門課一個主要概念就是正向情緒, 正向心理學就是要建立能力, 我們使用的二個類比, 是加強我們的免疫系統, 或加強”心理引擎”, 獲得更強大的忍受能力, 不只是從負到零, 還要從零到正. 

這是Barbara Fredrickson的觀點, 我想進一步引用他的文章”我們應該努力培養正向情緒, 在自己身上和周圍人身上, 不能只將它們當做終極狀態, 還要將其做為心理成長的工具. 改善心理和身體的健康, 我稱之為正向情緒的擴建理論(broaden-and-build), 因為正向心理學似乎能擴展人們的短暫想法和動作指令庫並建立持久的個人資源, 通過積極情緒, 人們實現改變. 變得更有創造力, 更博學, 適應力更強, 更能融入社會, 獲得更健康的人格.” 
“We should work to cultivate positive emotions in ourselves and in those around us not just as end states in themselves, but also as a means to achieving psychological growth and improved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health over time... I call this 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 because positive emotions appear to broaden people’s momentary thought-action repertoires and build their enduring personal resources...  Through experiences of positive emotions people transform themselves, becoming more creative, knowledgeable, resilient, socially integrated, and healthy individuals.”

體驗負面情緒時, 我們的思維變得狹窄, 收緊(constrict). 只專注一件事, 比如, 那可能是一件好事, 一頭獅子朝我衝過來, 思維變得狹窄, 收緊進入”對抗或逃跑(fight or flight)模式”, 是件好事. 但如果我的思維變得繼續狹窄, 收緊超過威脅, 超出困難, 經常會進入下行螺旋(download spiral). 例如: 我一心只想著我被女朋友甩了, 結果就是我感覺悲傷, 是一種痛苦情緒, 一種負面情緒, 導致進一步的收窄縮緊, 直到變成抑鬱. 

正面情緒剛好相反, 它們擴展建立, 我眼界寬了, 關注其它人, 關注其它事, 思考我現在能做什麼? 我能去哪裡? 我把時間用在哪裡? 正面情緒通常把我們帶出下行螺旋, 進入上行螺旋的良性循環. 正面情緒可以是看一部滑稽電影, 可以是一次深呼吸, 可以是與朋友交流, 正面情緒可以把我們帶出下行螺旋, 進入上行螺旋的良性循環, 而且不用很久. 困難在於將之與”允許為人”相結合, 去體會情緒, 實現轉移, 但不會進入下行螺旋, 不會在發生小小意外, 六個月後仍心情低落. 

我們會談到如何找到合適的時候以及如何在思考痛苦情緒, 和讓痛苦情緒滑入沉思(rumination)到平衡. 沉思並非總有幫助, 它有助於克服負面情緒, 還有創造力, 讓我們眼界更寬, 能產生更多關連(connection), 以前沒有看到的關連. 有很多關於抑鬱創造者(depressive creature)的說法. 如果你想擁有更高水準的創造力, 必須承受抑鬱, 其實並非如此. 躁狂抑鬱(manic depressives)一般更有創造力, 但一般在躁狂階段; 在抑鬱階段, 我們的思維收窄, 我們失去創造力. 

有這樣一個研究, 向內科醫生提出一個與肝臟有關很難的問題, 那是一個病人的病症, 醫生們被隨機分成三組, 第一組是對照組, 他們必須解決這個問題. 第二組聽一段有關醫學人文觀(humanistic value of medicine)的聲明, 為什麼做醫生如此重要? 第三組得到糖果, 讓他們獲得愉快放鬆的好心情. 第三組明顯比另外兩組有更好的表現, 他們考慮更多選擇, 得出更好的問題解決辦法.  再舉一個例子, 一群小孩被分成二組, 有人教第二組小孩回想讓他們大笑或微笑的經歷, 第二組在學習任務上比對照組表現更好, 因為他們被置於正面情緒.  

專業人士的研究也是一樣,他們不是沒有痛苦情緒, 沒有的都是死人, 那些人經歷痛苦情緒, 但同時能夠更好地把自己的意識, 思想及感受往正面的方向轉移, 越幸福越成功, 因為他們有更多精力, 工作更努力, 因為他們在追求, 而不是在逃離, 這叫靠近而非逃避目標. 還因為他們建立了更好的人際關係, 他們更開放更寬容, 他們的創造力更強, 所有這些因素最終導致更高層的成功. 正面情緒不但有助成功, 不僅讓我們感覺良好, 還有助我們獲得幸福. 

樂觀的人不是指盲目的樂天派(Pollyannaish detached optimism), 而是腳踏實地的樂觀者, 平均而言, 明顯更加長壽, 免疫系統更強. 現在問題是道德問題: 那麼其他人呢? 我談論經營自己的生活, 追求自己的幸福, 這怎麼不是自私? 答案”是, 那是自私” 當我對自己說, “我想更幸福” 那是自私的, 那它是壞的, 是不道德的嗎? 在我們的文化中自私和不道德成了同義詞, 是在潛意識裡導致不幸福的頭號原因. 當世上有那麼多痛苦時, 人們為追求自己的幸福感到內疚, 人們在自我感覺很好時感到內疚. 

世上確實有很多痛苦, 我們要如何回應? 首先, 幸福是正和遊戲, 不是零和或負和遊戲, 我的幸福不是從別人那裡奪來的.  為什麼幸福是正和的? 因為幸福是會感染的(contagious), 如果我幸福, 我越能對他人的幸福和幸福做出貢獻, 佛陀在幾千前就談到”一支蠟燭可以點燃千支蠟燭, 蠟燭的生命不會被縮短, 分享絕不會減少幸福.”
“Thousands of candles can be lighted from a single candle, and the life of the candle will not be shortened.  Happiness never decreases by being shared.”

你爭取幸福就是間接對他人的幸福做出貢獻. 一般說來努力爭取幸福的人, 體驗生活的起起落落, 但努力爭取幸福並越來越幸福, 有更好的人際關係, 更寬容, 更接受別人. 一個重要的研究者Alice Isen進行了這項研究, 他反覆證明感覺好如何對我們和他人都有益, 反之亦然, 因為幫助他人也是幫助自己.  一天多做五件好事, 這是Sonja Lyubomirsky做過的一項研究, 她證明了不論是在一周內多做五件好事, 或者一天內多做五件好事, 都能讓他們更幸福. 幫助他人也是幫助自己. 幫助自己繼而幫助他人. 我們不應視為自私, 而應視為人性美妙之處, 是我們應該頌揚的本性, 如果我們不欣賞人性的那一部份, 那一部份將貶值. 

我想以一位一生致力於傳播幸福的人來結束這個前提--聖雄甘地, 一個女人像很多人一樣來尋求甘地的建議, 從很遠的地方趕來, 還帶著兒子, 

她對他說: “我兒子有一個問題, 他吃太多糖, 希望你能告訴他別吃太多糖, 因為糖損壞他的健康及牙齒. 他會聽你的, 他很崇拜你”. 

甘地看著她說:”夫人, 妳能一個月後再來嗎?” 
她不明白為什麼但還是照做了, 一個月後她又回來

甘地注視那個孩子說:” 孩子, 不要再吃太多糖”. 那女人很困惑但鼓起勇氣問:”聖雄, 我很感謝, 我肯定他不會再吃太多糖, 但為什麼不在一個月前告訴他?” 

他說:”夫人, 因為一個月前, 我也吃太多糖.” 

甘地說過一件事:”成為你想在世上看到的改變”.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

這裡我們做一個小練習, 將姆指與食指成九十度, 再將中指與姆指接成一個圓, 放到你的臉頰(cheek, 但這時Tal放在下巴chin), 現場學生幾乎都放在下巴. 這就是問題, 很多人都是照你做的做而不是照你說的做. 記住這一點, 我想各位不會有人說 ”我的人生目標是讓別人不幸, 我真的想那樣做, 我想要世上所有人都不幸.” 在場所有人應該想要造福世界, 你也許想傳播幸福透過語言, 但傳播幸福最好的方法是努力爭取自己的幸福, 因為那時你就成為榜樣, 這也適用於領導者, 領導者最重要不是所說的話, 而是如何以身作則. 為人父母最重要的不是告訴子女 ”誠實很重要” 而是你自身有多誠實. 如果你想要傳播幸福, “成為你想在世上看到的改變” 以身作則, 以上就是五個基本前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