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學/正向心理學第三章 信念(續)
 

信念是自我應驗的預言如何作用
 
image
 
但它們是如何作用的呢?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模型, 是我根據這一領域大量研究建立起來的. 它基本上解釋了我們信念及希望, 是如何影響我們的表現, 無論是安慰劑效應, 還是我們學習, 體育運動, 戀愛關係等生活各方面的表現. 換句話說, 這盒子裡是什麼(上圖), 這上面應該有那些內容? 是什麼斡旋(mediate)於信念期望及實際表現之間? 

我想談談二個機制, 第一個相對簡單易懂, 即動機(motivation), 各位可以回憶一下自己的經歷, 當你相信能做好某事時, 會非常有動機, 如果你認為自己希望渺茫, 那就很有可能就此放棄, 無所作為. 你不僅事前受到激勵, 無論是訓練, 還是練習, 而且正式進行時也會動機十足. 想想Marva Collins 的研究, 她激勵學生並讓他們相信他們能獲得成功, 他們一生中能有所作為, 這是他們的責任, 這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因為他們有了動機, 所以非常努力. 所以動機非常重要. 
 
除了動機以外, 另外一樣東西也會影響我們, 即一致性(consistency)或相合性(congruence)的概念, 那是什麼意思? 我們每個人對世界都存在心理基模(mental schema), 世界應該怎麼樣(should be), 會怎麼樣(to be), 是怎麼樣(is). 比如, 我的一個心理基模, 表明把東西放在半空中會掉下來, 我的數學能力基模認為我可能是個優秀的數學家, 對其他人態度也有基模, 我喜歡這人, 那人真好, 還是那人不好, 殘忍, 所以我們對他人, 對自己, 對自然現象都有基模, 基模就是內在. 還有外部世界, 現實發生在外部世界, 比如說, 我在半空中鬆開手, 它就會掉下, 這一事實與我的基模無關.  它發生在外部世界, 不管我的基模如何. 我在數學上的實際潛力也與我的基模無關, 某個人對他人是慷慨仁慈還是可憎無禮, 也與我的基模無關, 所以內部和外部二個因素, 共同作用就是關鍵. 我們的精神不喜歡內部與外部存在差異, 如果不相合, 不一致就會產生異議感(sense of dissidence), 覺得不適, 覺得不舒服, 不對勁. 所以我們常常不惜一切, 讓兩者統一, 要麼改變外部現實, 要麼改變自我思維以符合外部現實. 有好幾種方法可以重建一致性, 我向大家介紹幾個, 我會講4個, 它們都是互相關聯的, 還有重合之處. 
 
1. 更新基模(update schema)—原來我不知道鬆開手東西會掉下來, 現在我知道了, 於是我更新基模, 又比如, 原來我認為那個人很可惡, 但我看到他對別人慷慨仁慈, 于是我更新基模, 
他是個好人
 
2. 忽視或拋棄外在訊息(ignore or discard in external information)—比第一種更普遍
 
3. 主動驗證(actively seek confirmation)—尋找有利證據來支持我們的基模
 
4. 創造新的現實(create new reality) – 1954年1英里跑4分鐘不可能, Bannier他說可能, 於是改變了外在現實, 不止他自己還有其它的賽跑者創造了心現實, 事實是, 當幹勁十足的人達成後, 幹勁沒那麼足的人也會尋求統一, 
 
我們需要解讀自己表現, 成功還是不成功, 好還是壞, 有兩種解讀方法, 一是客觀解讀, 考試我是得A還是C, 跑步我是第三名還是最後一名, 這就是現實, 客觀.  但同時還有由信念(belief)決定的主觀解讀, 舉個例子, 有關於托馬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的故事.
image
愛迪生於1870年代與科學界都在研究燈泡, 如何用電發光, 整個科學界都在研究此一課題, 但一無所獲, 愛迪生也不例外. 當地報紙的一名記者前去採訪愛迪生, 愛迪生那時已非常有名
了, 發明了很多東西, 他們談了各種話題, 然後開始談燈泡問題. 那位記者對愛迪生說”愛迪生先生, 你致力於燈泡研究許多年了, 整個科學界都在進行相同研究, 但毫無所獲”. 當時愛迪生已經進行了5000次實驗, 這位記者也知道, 於是他對愛迪生說” 愛迪生先生, 你已經進行了5000次實驗, 失敗了5000次, 放棄吧!”. 你們可能知道, 愛迪生聽力不好, 所以他對記者說”你說什麼“, 那個記者重覆說”你已經失敗了5000次, 放棄吧!”. 
 
愛迪生說”我沒有失敗5000次, 是成功了5000次, 我成功的證明了那些方法行不通.” 
 
同樣的客觀現實, 5000次失敗, 但卻有完全不同的解讀, 事實是愛迪生在發明燈炮時就宣布他將在1879年12月31日展示燈泡, 1879年12月31日真的展示燈泡.  同樣地, 1962年甘迺迪總統說60年代末, 人類將踏上月球, 那時我們連登陸月球的物質條件, 科學技術都還不具備, 他向世界放話說人類將踏上月球, 然後創造了現實.  這與大量的辛勤工作是分不開的, 事實上, 愛迪生失敗超過5000次, 他不是坐在實驗室說 ”我相信我會成功”, 而是我相信, 而且我會加倍努力.  他的一條名言”我從失敗走向成功”(I failed my way to success.), 愛迪生一生申請了1097項專利, 史上最成功最富創造力的科學家, 也是失敗次數最多的科學家, 這並不是巧合. 還有Dean Simonton的研究證明, 史上最成功的科學家與藝術家, 也是失敗次數最多的.  Babe Ruth是職業生涯中全壘打次數最多的棒球手, 他也是三振出局最多的, 也不是巧合. 史上最成功的人往往是失敗次數最多的, 這一句話我會在課堂上不斷重覆, 學會失敗, 從失敗中學習 (learn to fail, fail to learn), 成功別無他法, 學習如何工作沒有他法, 要學習如何在科學, 政治或藝術界取得成功, 別無他法. 正如Dean Simonton指出的那樣, 縱觀歷史, 那些有過最多次挫折, 最多次失敗嘗試的藝術家, 也是最終看來最成功的藝術家, 成功沒有捷徑, 只是坐下來思考構想和相信是不夠的, 我們要做的比這多得多. 
 
樂觀主義與悲觀主義的研究(Optimism and Pessimism)
 
Martin Seligman 做了一些有關樂觀主義與悲觀主義的研究, 他發現就目標設定, 悲觀主義者不論在他們的短期目標還是長期目標都很實際; 而樂觀主義者與之相反, 他們在短期目標設定上並不實際, 但對於他們的長期目標就很實際. 這是怎麼回事?讓我們再來看這個模型(上圖), 
 
我們先來看悲觀主義, 他們有某個目標, 他們的期望低, 信念不高, 他們不認為自己能做好, 積極性(motivation)低, 他們的大腦尋求一致, 他們的表現通常都取決於他們的信念和期望. 他們的理解是, 我早跟你說了, 我做不好, 於是其他人都異口同聲的說, 是的, 你早就跟我們這樣說了, 你這樣實際真是好啊. 但有時悲觀主義者超出了自身的期望, 取得了成功, 那麼又會怎樣呢? 這時的解釋是低水平的信念, 那麼解釋就是只是幸運而已. 於是大腦在尋求一致, 一次又一次的重覆這個循環, 然後再一次變得實際, 不成功的實際(unsuccessfully realistic), 但是實際, 於是他們在短期目標上與長期目標一樣很實際. 
 
我們現在來看樂觀主義, 樂觀主義者一開始有很高的信念, 很高的期望, 積極性非常高, 他們的大腦尋求一致性, 表現沒那麼好, 換言之就是沒那麼實際. 但是由於信念水平很高, 他們主觀的解釋是, 好吧, 如果我從中學到了教訓會怎麼樣?這是個機會, 我這次其實做的有進步了,就當吸取教訓. 他們依然保持很高的信念, 很高的期望, 積極性很高, 大腦尋求積極性, 他們的表現依然不好, 沒他們期望的那麼好, 不實際, 但解釋依然是如果我從中學到了教訓會怎麼樣? 我這次做的好多了, 我指出了那些方法是不可行的, 然後繼續, 然後外界的聲音就會爭吵說”不會吧, 真的嗎? 你為什麼就不能現實點? 像你的好兄弟好姐妹悲觀主義者那樣?”但是他們相信他們能做到, 於是一次又一次的堅持, 繼續努力工作, 5次, 10次, 有時5000次, 甚至10000次, 久而久之直到他們帶來了 ”不實際的實際”並讓他成真, 和他們的信念相一致了. 所以即使從短期看來, 現實可能不一致, 我可能接下來10年跑1英里, 都要4分12秒或4分2秒, 但我終將到達目標, 讓我不實際的期望和目標變成現實, 經歷很多失敗, 經歷很多努力付出, 經歷很多堅持不懈. 
 
Seligman就樂觀主義和悲觀主義所展現的並非只是某種遇事過份樂觀或自我感覺良好, 你知道, 構想然後相信之類的方式, 而是關於我們如何解釋事件. 比如, 我如何解釋我的失敗? 最後的結論是大慘敗, 放棄還是一個通向成功的機會? 所以我們下一節課會談到他把解釋一件事分為是永久的還是暫時的, 我沒發明電燈, 那可能意味著這是不可能的, 我永遠也做不到; 或者也可能意味著這是向成功的更進一步. 像樂觀主義者一般解釋事件可以達到更高的成就. 
 
你們其中有些人可能知道1988年Matt Biondi 1988年漢城奧運會, 許多人都以為他能追平Mark Spitz 7塊金牌的記錄. 第一場比賽銀牌, 巨大的失望, 第二場比賽銅牌, 巨大的失望, 人們談論著他如何受壓力的影響, 他不是我們期望的那個人. Martin Seligman那時說”不, 他將會成功“ 為什麼? 因為他衡量過他和許多其它運動員在樂觀與悲觀的水平. Matt Biondi一直是個樂觀主義者,他不會把這些”失敗”視為永久性的失敗, 把”我發揮失常, 我不能在奧運會上實現目標”視為”我再也不能游好泳,比好賽了”, 而只是視為暫時的和特定的的失敗, 並贏了接下來的5塊金牌. 這讓很多人吃驚, 但 Martin Seligman小組沒有, 因為他們非常清楚他的理解方式, 這同樣也和社會和身心健康有關, 比如我們心理與生理的免疫系統, 因為樂觀實際增強了適應力水平. 

Karen Reivich的很多研究表明, 如果你教人們積極地, 樂觀地理解事物, 他們就更有可能成功, <<適應力因素>>(The Resilience Factor)是Karen Reivich寫得很不錯的書, 她在書裡講到了一個為期幾個星期的專案(program), 孩子們此後二年都對抑鬱的經歷免疫. 那些學習樂觀的人, 他在短短二周時間裡對他們進行指導, 並和劍橋 Summerville五年的研究做對比, 短短二周那些被教導樂觀理解事物的人變得更快樂, 學過的人患上抑鬱的可能性, 減小了8倍, 只是簡單的學習一種不同的理解方式.
 
不切實際的信念(Unrealistic beliefs)
 
但是我們有一個問題, 我們如何區分實際的樂觀主義和不實際的樂觀主義. 用盲目樂觀主義(Detached Optimism)做例子, 在自助運動裡, 是不是所有我認為我能實現的, 我構想的都能
變成現實? 我的自我概念是否我的且是唯一的命運? 或是否存在所謂不實際的信念? 確實存在這樣一個東西, 下面是個例子, 

她叫Rena, 是個歌舞女郎(showgirl), Rena和我有很多共同點, 我們都十幾歲, 我12, 她14, 我們都5呎高了, 她5呎6, 我5呎1, 我愛上了Rena, Rena也愛她自己, 現在只是做個備註, 我有一個很棒的媽媽, 他相信我, 而事實上當我們三兄妹放學回家時, 我們經常會跟媽媽講學校裡發生的所有事. 
 
我有一天回家, 我意識到我是真心地, 瘋狂地愛上Rena, 她就是我的真命天女. 我回到家,我告訴我媽媽, 我告訴她” 媽媽,我那麼愛她. 於是, 我媽媽說”那問題是什麼?” 我就跟她解釋了她比我大, 學校裡的那些大男生對她也有興趣, 她比我高多了. 而我媽媽對我有信心, 儘管她沒讀過Napoleon Hill, 她採用了自我應驗預言那一套, 她對我說”Tal, 只要你想得到, 只要你相信, 你就能做得到” 儘管她沒讀過Braden , 她說“Tal, 你的自我概念就是命運, 而Rena就是你的命運” 她告訴我如果我真的真的認為我可以, 相信Rena真的會喜歡我, 她就真的會喜歡我. 
 
我媽媽激勵了我, 讓我相信我自己, 於是我去接近Rena, 我做好了準備, 儘管我期望很高, 儘管我預想我能成功, 她沒有興趣, 她不喜歡我, 但是我們成了很好的朋友, 事實上我們的關係好到她會跟我談論她那些膚淺高大的男朋友們. 當我媽媽告訴我她真的對我有信心, 但那沒有用, 我非常感激我媽媽, 簡直就像全天候駐家的Marva Collins, 我是那麼感激我媽媽, 但是這一次可能不是實際的信念.
 
那什麼是實際的? 我們如何區分什麼是實際的? 什麼不是? 下面是一些對我們有幫助的想法. 史塔克代爾悖論(Stockdale paradox), 他認為要找出矛盾讓矛盾化解並不容易. James Stockdale是名海軍上將, 他是越南戰爭被俘人員裡級別最高的戰俘. 他開始注意到一個現象, 他被關了很多年, 他看到許多人倖存, 許多人死亡, 戰俘的生存條件非常惡劣. 他發現那些活下來的人有二個特點, 第一個, 他們相信他們能出去, 這種信念支持著他們走下去, 第二, 他們有著實際的信念, 能對情況做出估計, 如果這兩點有一點沒做到, 他們就不大可能活下來, 相信你會出去及應對現實, 殘酷的現實, 現實的樂觀主義.
 
James Stockdale說”你不能把堅信自己最終會在輸不起的情形下取得勝利的信念與面對殘酷現實的行為相混淆, 無論是何種殘酷的現實”
 
“You must not confuse faith that you would prevail in the end which you can never afford lose with the discipline to confront the most brutal facts or your current reality whatever they might b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