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在先秦諸子中, 只有墨子荀子有探討過知識論的領域, 而荀子雖然在墨子之後, 但對知識論的探討卻不如墨子的精深與完整. 因此, 知識論可以說是墨子除了科學之外, 異於其他各家的重要特色之一. 所以, 我把它獨立出來跟你分享.

草山:「知識論從字面上看起來是一門研究知識的學問, 它有哪些具體的內容呢?

無為:知識論又稱為認識論, 簡單的說, 知識論就是研究我們人類如何能夠認知外物的學問. 它的歷史自古希臘就開始針對何為真理, 何為意見的爭辯. 等我們談到古希臘哲學時, 再詳談這段歷史. 今天我們就透過知識論探討的: 知識的起源, 知識的能力, 知識的本質, 知識的種類跟知識的標準等五大面向來說明墨子知識論的內容.

知識的起源

首先墨子肯定人天生就具有認識的能力

〈經上〉: : 處也.

『刑』指形體; 『知』是認識能力, 生命是形體與認識能力並存. 認識能力表現在感官的能覺, 心官的能慮, 能思. 由於感官, 心官的這種認識作用, 然後才產生知識. 這種知識的過程, 墨子有很清楚的解說.

〈經上〉: :也.

〈經說上〉: 知材:知也,所以知也, 而必知, 若明.

『知材』就是感官. 感覺器官是人類用來認知外物的官能. 官能先天具備, 就可以發識, 就像眼睛必見光明一樣. 墨子這一條表明感覺器官是知識的先決條件.

〈經上〉: :也.

〈經說上〉:慮: 慮也者, 以其知有求也, 而不必得之, 若睨.

『慮』是心的作用, 這裡指的是求知的動機. 動心求知, 只是認識的開端, 如不正接觸外在的事物, 則不一定得知, 比如用眼斜視, 未必能看清外物的真象. 心官求知認識過程的第一階段, 求知的心官指揮能覺的感官去接觸外在的事物, 那就進入了認識過程的第二階段.

〈經上〉: :也.

〈經說上〉: 知:知也者, 以其知過物而能貌之, 若見.

『知』是指『知材』, 就是感官. 『過物』即歷物, 就是一一分別接觸外物. 『貌之』就是摹寫物象. 人們利用感官分別接觸外物, 而能描寫外物的形貌, 性質, 形成感官的知覺. 就像眼睛看見外物, 對外物的形狀能留下印象.

〈經〉〈說〉合起來看, 『接知』是主體和客體的統一. 就是用能知的感官(主體)接觸被知的對象事物(客體)而構成的『知』都是『接知』.

西洋哲學中, 經驗主義感覺為知識的唯一來源. 古希臘智者普羅泰戈拉斯認為我們的知識, 皆從感覺得. 英國古典經驗主義鼻祖洛克認為我們知識的對象觀念, 而觀念的唯一來源就是感覺經驗. 後來休姆把人類的知覺分為印象觀念兩種. 印象外物直接影響我們的感官而得, 所以印象先於觀念而存在. 而觀念乃是印象的抄本. 休姆認為, 求知就是求獲得印象. 印象就是我們認知真實的唯一途徑, 所以知識的來源, 只是印象.

經驗主義者所說的感覺或印象, 正是墨子說得『接知』. 不過墨子不像經驗主義者以感覺為知識的唯一來源. 他認為知識的起源, 除感覺之外還有來自心靈的知性.

〈經上〉:𢜔,明也

〈經說上〉:𢜔𢜔也者,以其知論物其知之也著。若明。

𢜔』字首見於《墨經》, 不見於其他古籍. 『接知』是感官的知覺, 『心知』卻是心官的明識.

〈經上〉:聞,耳之聰也。

〈經說上〉: 循所聞而得其意心之察也。

〈經上〉: 言,口之利也。

〈經說上〉: 執所言而意得見心之辯也。

所聞』、『所言』是感官的功能, 得其意』、『意得見』是心官的功能. 因為心官的功能, 所以說『心之察』、『心之辯. 人類的心靈能察能辯所以說『𢜔,明也』。 『論物』的『論, 有判明, 解釋的意思. 『物』指印象. 心靈運用概念去判明, 解釋印象, 因而對事物的知識, 才能顯著明白. 所以說『以其知論物而其知之也著』. 心靈認知事物的深切就像眼見外物那樣的明白, 所以說『若明』.

𢜔』是能察, 能辯的心官對感覺材料作分析, 綜合, 判斷而獲得的明確推論知識. 這是認識過程第三個階段, 也就是知識的完成階段.

所以, 墨子以為知識來源有二, 一是來自感官的感覺,『知材』『知接』; 一是來自心官的知性, 即『慮求』『𢜔. 心官和感官二者的合作, 以產生知識. 從『慮求』的『以其知有求』到『知接』的『以其知過物』, 再到『𢜔』的『以其知論物』. 不像心理主義或感覺主義認為人是被動的接受外物的刺激而加以認識. 這是墨子知識起源論的特色.

墨子的觀點跟康德比較像, 康德說:一切知識起於經驗, 但並非一切知識皆由經驗而生.』他認為知識有兩種主要來源: 第一是感性知識; 第二是知性. 感性獲得知識的材料, 知性獲得知識的形式. 康德宣稱: 沒有感性就不會有對象被給予我們, 沒有知性對象不能被思考. 思維不具內容是空洞的, 直觀沒有概念是盲目的.. 但康德認為感性是被動獲得知識的材料這一點跟墨子不同.

草山:「沒想到二千多年前的墨子竟然就有跟三百多年前的康德一樣的見解, 令人訝異.

無為:「是啊!雖然墨子的思想比較早, 但其實亞里斯多德就已經奠定了西方認識論的基礎, 日後有機會再分享西方知識論的歷史. 只是在先秦時代, 墨子對於科學跟知識論的見解確實令人驚艷, 而知識論又剛好是中國哲學最缺的一塊. 只可惜後人並不重視, 沒有進一步的發展. 我們接下來談知識的能力.

知識的能力

關於知識的能力有幾個問題: 人類的知識能力有一定的界限嗎? 知識的效能範圍嗎? 知識能不能知道事物的真象? 在西方哲學中, 獨斷論絕對信任知識和理性的能力, 偉大無限, 可知道一切, 可窮極宇宙的奧秘. 懷疑論則極端不相信知識, 以為感覺, 理性皆不可靠, 我們知識毫無能力認知事物的真象. 批判論的康德則認為知識所知的, 只是現象, 不能及於物自身. 物自身知識的限度. 知識的能力只限於可覺的事物, 換句話說, 我們的知識能力是以經驗為範圍.

墨子同樣認為知識的範圍就是經驗的範圍, 我們所認識的是事實, 是現象, 但沒有論及事物的本質問題.

〈明鬼下〉: 是與天下之所以察知有與無之道者必以眾之耳目之實知有與亡為儀者也,請惑聞之見之,則必以為有,莫聞莫見,則必以為無。

耳目之實』就是人類的實際經驗, 墨子就以這種經驗作為認識外在事物存在與不存在的標準或限度.

〈經說上〉: 循所聞而得其意心之察也。

耳目之實』的經驗, 不只是感官的經驗, 也是心靈的經驗. 心的察辯作用, 對感覺材料才能認識清楚.

『接知』的認識外物只是表象或現象, 而不是外物的本身, 所以〈經說〉解釋為『貌之』. 𢜔明』是心靈進一步判明『接知』所得來的材料(印象), 所以〈經說〉解釋為『論物. 因此, 墨子說的『接知』, 𢜔明』所得的知識, 只是表象或現象, 不是物的本身.

另外, 墨子認為時間這種知識, 不是經由五官的感覺而認識的.

〈經下〉而不以五路,說在

『久』就是時間, 時間無聲無息, 無形無狀, 人們無法用感官去覺知他的表象. 那麼如何得知時間的存在呢? 墨子認為是心靈經驗的累積.

〈經上〉久,彌異時也。

〈經說上〉: 久:合古今且莫。

古、今、旦、莫是異時, 遍合所有異時而成『久』, 也就是時間的概念. 因此, 綜合了古今旦暮的經驗, 人們才有時間的知識.

草山:「關於時間的認識, 我很好奇康德是怎麼說的?

無為:「康德將顯象(印象)也就是被感覺到的經驗對象分為質料形式. 康德認為經驗無法是所有內容, 它必須具有形式, 不具形式的經驗只會是嘈雜雜亂的東西, 而這種經驗的主體在認識上無法意識到它. 它必須由我們直觀的力量先天加以支持, 因為賦予感覺秩序者自身不能在感覺中源自於感覺. 這個形式直觀性的而非概念性, 因為它是關於感覺就其提供思想內容所具有的形體. 顯象的形式因此位於感覺思想之間, 康德稱之為純粹直觀.

時間空間都是屬於純粹直觀. 空間外感官形式, 時間內感官形式. 所謂外感官是指它的對象是外在對象(外物); 而內感官的對象則包含了內在(自我)及外在的對象. 因此, 在這一點墨子跟康德不同, 墨子認為對時間的認識是經驗的, 後天的; 但康德認為是先天的, 純粹的也就是不涉及經驗的.

草山:「哇! 好難懂哦!

無為:「哈哈! 以後有機會專門提到康德的學說時, 再從頭說起, 看會不會比較容易懂. 今天先談到這裡吧!

 

~~未完待續~~

 

《墨子》王讚源先生, 東大圖書公司

《新編中國哲學史》勞思光先生, 三民書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