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老子原文:

《王弼本》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帛書本》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善者不多,多者不善。
聖人无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矣,己愈多。
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弗爭。

《竹簡本》無

二.    白話翻譯:

真實的言詞不華美,華美的言詞不真實。行為良善的人不巧辯,巧辯的人不良善。真正了解的人不廣博,廣博的人不能深入了解。有道的聖人不私自積藏,他盡量幫助別人,自己反而更充足;他盡量給與別人,自己反而更豐富。自然的規律,利物而無害;聖人的行事,施為而不爭奪。

三.    歷史原意(meaning)之探索:

1.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帛書本作「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劉笑敢教授認為通行本的「辯」字與第一句「信言」、「美言」意思有重疊,從上下文來看,通行本不如帛書本內容豐富而清晰。「善者不多,多者不善」說明好的東西並非多多益善,過多的好事可能會轉化為不善,跟第二十二章的「少則得,多則惑」都含有老子「正言若反」的辯證思想。

2.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莊子.天道》: 「天道運而無所積,故萬物成;帝道運而無所積,故天下歸;聖道運而無所積,故海內服。」

3.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聖人之道」帛書本作「人之道」。高明說:「《老子》所謂『為而弗爭』,正是指『人之道』而言,『聖人之道』乃是無為不爭,如第二章『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今本『聖』字乃為淺人所增。」劉笑敢教授以為,無為並非毫不做事,「為而弗爭」仍是無為的一種表現。本章加「聖」字可免一般讀者困惑。

個人同意劉教授的看法,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中「天之道」跟「人之道」的「損有餘而補不足」跟「損不足以奉有餘」是對立相反的關係。這裡的「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弗爭。」中「天之道」跟「人之道」的「利而不害」跟「為而弗爭」則是類比相似的關係。

四.    現代意義(significance)的啟發:

《老子古今》正反相隨:現代發展的警示

「在上一個世紀初期,章太炎曾提出著名的俱分進化論,認為人類文明之進化『非由一方直進,而避由雙方並進。專舉一方,惟言智識進化可爾。若以道德言,則善亦進化,惡亦進化;若以生計言,則樂亦進化,苦亦進化;雙方並進,如影隨形,如罔兩之逐景,非有他也。智識愈高,雖欲舉一廢一而不可得。』要之,人類為善的能力不斷提高,而為惡的能力也與日俱增;人類享樂的程度與方式日益發達,而受苦的危險和程度也日益嚴重。用老子的語言方式來說,這也就是正反相隨。…

老子提出道法自然的原則、人文自然的原則正是奠基於對人類文明發展中的正反相隨的二律背反的深刻認識。面對文明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老子一方面主張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要求,另一方面則反對過多的物質欲望和享樂的追求。除了本章的內容以外,老子第十二章還說過:『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這裡的『為腹不為目』就是要保障基本的生活水準,但是不要追求過多的聲色犬馬類的享受,因為五色、五音、五味之類的享受ㄉ會對人的身心健康帶來傷害。今天我們要研究老子哲學,除了純學術的探索之外,也是為了幫助人們認識文明發展中的普遍的二律背反或弔詭的現象,從而採取措施制止或緩解人類文明發展中的矛盾和惡性循環。」
《老子古今》自然:在現代的價值意義

「自然是老子哲學的中心價值,在本書結束前我們應該總結一下這一價值在現代社會的意義。現代大工業的全球化的時代距離老子的社會已經有兩千多年了,老子所推崇的自然仍然有價值嗎?自然的原則還是用於現代社會嗎?

實際上,在日常生活的範圍中,在很多不很自覺的情況下,自然仍然是一種正面的價值。戲劇演員的表演當然以自然生動為標準,以生硬造作為禁忌;書法藝術也以渾倫自然為境界,以刻意模仿為初階;社會以自然的演化痛苦較少,結果也比較穩定;順民意潮流而自然獲得的權力較為穩固,較少得而復失的擔憂;人與人的關係也自然相契為佳話,以刻意維護為累贅;國與國的關係也是以自然形成的友誼為可貴,以勉強維護的關係為脆弱。一切事物都在變化當中,但自然的變化往往代價較低,痛苦較少,結果較好;而衝突鬥爭引起的變化往往後患隱伏不絕。從道德情操的角度來說,艱苦奮鬥取得的成績當然值得讚佩,但從實際的角度考慮,我們還是希望獲得比較自然、代價較少或不太勉強的成功。

這些實例說明,自然在現代的實際生活中仍然是一種價值,但是,第一,在很多情況下,人們只是不自覺地把自然當作一種價值;第二,人們往往是在較低的層次運用自然的原則,而沒有在較高的、重大的領域中運用自然的原則;第三,人們往往是分散地在各自的領域遵循自然的原則,而沒有討論過自然作為一種價值是否具有普遍性意義、是否可以廣泛地運用於不同領域的問題;第四,自然作為價值有越來越削弱的趨勢,道家思想在古代社會沒有取得主流地位,在激烈競爭的現代社會,似乎更難以為人們普遍接受。…

一般說來,我們的潛意識中都希望自己的家庭、社區、部門、地區、國家的秩序是自然而然的,或者說,我們都希望生活在自然的和諧之中,而不是生活在受外力的約束或壓迫之中。如果我們是自願遵守某種原則的,那就是自然的,就不會有痛苦的感覺。如果是不得不遵守某種秩序或原則,那麼就會有不愉快、不自然的感覺。當然,我們喜歡自然的秩序並不等於我們喜歡混亂無序的狀態,除非是受了太大的壓迫而產生非理性的反彈。自然在現代社會是否仍然應該是一種價值?只要每個人問一問自己,你喜歡自然和諧還是喜歡強制的秩序?喜歡比較自如舒暢的環境還是喜歡有逼迫感的環境?喜歡真誠的人際關毅還是緊張或虛偽的人文環境?如果你對每一個問題的選擇都是前者,那麼你就贊成將老子的人文自然當作現代社會的一種重要的價值,那麼我們就應該為實現這種價值而努力。」

《老子古今》道:超越與兼融科學和宗教
「道是老子哲學中最高最重要的概念,在本書最後,對道的意義再作一個總結似乎是必要的。老子似乎在兩千多年前已經看到了殷商以來以神或上帝作為宇宙的終極根源和根據是不夠的,因此提出更高更抽象的道作為世界的總根源和總根據,並認為道『象帝之先』。老子以非人格、非精神的道來解釋世界的統一性,作為超越人類的終極關懷的對象,有更高的合理性,更能經受現代性的衝擊和考驗。道的無意識、無目的、無情感的非人格特性使它在現代科學和無神論的衝擊下立於不敗之地。道作為符號語言可以激發人們的想像力,開闊人的襟懷視野,提昇人的精神境界,促進人們對終極真理的關切和思考,把科學解釋與宗教情懷融為一體,把人類與自然融為一體,把個體和群體融為一。更為獨特和寶貴的是,老子相信,所有這些美好的價值和目標,都應該是自然而然地實現的,沒有強迫,沒有暴力,沒有人性的淪喪,這就是老子之道所提倡的人文之自然的原則。

值得注意的是,老子的道與宗教和科學都有某種相通的關係,特別是與宗教與科學中的新趨勢相一致,反過來也可以說,宗教和科學的最新發展都顯現了向道的價值或方法靠近的趨勢。道和宗教相比,沒有人格化或精神化的信仰,較少教條的色彩,沒有自封為真理的傾向。道和經典科學相比,沒有二元對立的思維框架,沒有分割世界的有機聯繫的傾向。和宗教相比,道體現了理性的還疑精神,更接近科學的探索和推測,不像宗教那樣把主體的信仰放在第一位;和科學相比,道更接近宗教悲天憫人的情懷,重視宇宙、世界、社會與人生的統一和終極狀態,不像傳統的科學那樣只追求可以凝固為永恆的冰冷的規律和公式。

從科學家的立場來看,我們不妨把道的存在當作一種理論假設,各科的科學家與學者都可以以道—貫穿於宇宙、世界、社會與人生中之統一性的根據—為共同的研究課題,探索道這種概念所指有沒有實在的基礎,其具體內容可能是甚麼。這或許會為人類認識的發展帶來某些有益的啟示。

從宗教學的立場來看,道相當於脫下了人格外衣和精神光圈的上帝,既不嚴厲冷酷,也不慈祥可親。既不給人類以絕對的律令,也不會讓人類為所欲為而不面對任何懲罰性的後果。針對所謂『上帝死了』,人類可以為所欲為的想法,我們可以說:『不,還有道』,人類還是不應該,不可能為所欲為。

總之,道是老子對世界的統一性的根本解釋,在人類文明史上與上帝、理念、精神、物質、本體等概念具有同等的地位,卻有更高的合理性。道的概念介於科學與宗教之間,它沒有創世說,不同於宗教而接近科學;他提終極的關懷和直覺體驗,不同於科學而接近宗教。它一方面體現了科學的探索精神,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宗教對宇宙及人生的終極關懷。可以說,老子之道有科學與宗教最新發展之長,沒有傳統科學與傳統宗教之弊,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科學精神和人文關懷的融合。

當然,我們不是說老子之道可以代替宗教或科學,也不是說道家哲學高於科學或宗教,這裏只是強調,從宗教和科學的角度來看,老子之道有一些我們過去沒有認識到的合理的意義。我們應該發掘和發展老子之道的可能的現代意義,為現代社會提供一些新的精神資源。」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草山無為 的頭像
    草山無為

    草山無為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