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股價趨勢技術分析》文章提到如果未正式突破趨勢線前, 都假設趨勢會繼續. 本篇介
紹的是當以下頭部型態出現時, 上升趨勢就有可能走到頭而有機會反轉.
紹的是當以下頭部型態出現時, 上升趨勢就有可能走到頭而有機會反轉.
- 成功率大於90%
- 峰位成交量由左向右遞減(但也有1/3的機會頭部成交量大於左肩), 如果右肩成交量沒放大, 就有75%的機率會完成頭肩頂的型態.
- 目標價=突破點-D段距離 或 頭肩頂前漲幅中較小者
- 目標價位達成率高達63%(複式70%), 拉回測試頸線機率約45%(複式75%), 如果大盤走勢穩健或強勁或右肩發展過程很短, 較有可能返回頸
- 就算頭肩頂型態失敗也是一種警訊, 代表真正的反轉已經距離不遠. 下一次, 當走勢圖右出現頭部反轉排列, 很可能就是最後一擊.
- 是否對稱跟頸線向上或向下傾斜都不重要, 只要頭部反轉後的低點必須顯著低於左肩峰位
- 幾乎是主要趨勢反轉的特有現象, 中期趨勢的行情轉折很少出現
- 二點相隔數週, 甚至2,3個月, 看週線會更合適
- 二峰位中間谷底幅度通常大於20%
- 第一高點成交量一般大於第二高點
- 成功機率約35%
- 目標價=突破點-D段距離
- 拉回測試頸線機率約70%, 此為放空進場點
關於M頭形成的原因, 《股價趨勢技術分析》有一段文字值得參考
頭部區域或出貨型態需要花費時間與成交量來慢慢完成
- 作手不能一次出脫所有股票, 只能在價格漲勢強勁時, 就趁機出脫一些籌碼, 想辦法在目標區域附近分批了結
- 買盤察覺市場的供給籌碼太多, 股市開始向下修正, 作手立即停止出貨, 甚至回頭買進少量股票藉以支撐股價.
- 等到市場的供給籌碼重新沉澱之後, 跌勢停止, 股價開始回升
- 作首要克制立即賣出的衝動, 不妨讓股價順利創新高, 如此可以安撫持股者, 並吸引新的買盤介入, 一旦行情又恢復熱鬧滾滾, 就可以再開始出貨, 趁著第二波買氣衰竭之前完成出貨
- 三個轉折高點相隔一段時間, 看週線會更合適
- 短期反轉看空機率80%
- 成交量由左向右縮
- 目標價=突破點-D段距離, 達成機率50%
- 拉回測試頸線機率約80%, 此為放空進場點
- 短期反轉看空機率80%
- 不一定對稱, 大致呈菱形
- 成交量由左至右呈下降趨勢
- 目標價=突破點-D段距離
- 達到目標價機率80%
- 拉回測試頸線機率有60%
- 較少見, 成交量逐漸減少
- 目標價=突破點-D段距離
- 圓弧頂經常出現在高價績優股, 因為這類股票價格變動主要反映保守投資者的資金供給及利率水準, 變動相對緩和, 不易出現投機性大幅波動
- 短期看空的反轉型態, 發生機率80%
- 經常發生在多頭末升段的延伸波
- 突破後, 完成型態的成功率約95%
- 盤整區內成交量呈下降趨勢, 如果盤整區內成交量放大, 容易失敗
- 目標價: 盤整區內最低點
- 經常發生在上漲的末升段, 最大量K線被跌破時, 要斷然出場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