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學/正向心理學—第三章 信念(續)
成功的秘密 (The “Secret” of Success)--樂觀, 熱情, 勤奮
現在的問題是, 你可能有時會錯, 有時你可能真的相信什麼, 相信你有實現的期望, 但沒有成功. 那沒有關係, 因為即使沒有成功, 也會很快恢復動機繼續努力的工作, 而關鍵就是儘可能的去保持平衡, 這就是Maslow所說的高水平信念與現實聯繫間的完美組合(The Graceful Integration between high level of beliefs and connection to reality). 這個不是答案, 只是一個啟發, 讓你們記在腦子裡面.
正面的思考不是秘密本身(Positive thinking is not THE secret), 它是這個秘密的一部份, 它是成功公式的一部份, 它是幸福公式的一部份, 但並非全部, 錯誤的樂觀主義意味著遲早幻滅, 憤怒和無望.
正面的思考不是秘密本身(Positive thinking is not THE secret), 它是這個秘密的一部份, 它是成功公式的一部份, 它是幸福公式的一部份, 但並非全部, 錯誤的樂觀主義意味著遲早幻滅, 憤怒和無望.
這是一個研究證實的秘密, 多年對不同文化, 不同地方, 不同年齡的成功人士研究, 這個秘密是樂觀, 熱情和勤奮 (optimism, passion and hard work). 縱觀歷史, 你很難找到一個成功人士是不具備這三個品質的. 樂觀—堅信他們能成功, 熱情—熱愛他們從事的事業並且勤奮工作.
正如愛迪生說的 "沒有什麼能代替勤奮."
“There is no substitute for hard work.”
那運氣是否也有作用? 當然了,
Jefferson說 ”我非常相信運氣, 我發現我越努力工作, 我的運氣越好”
“I am a great believer in luck, and I find that the harder I work, the luckier I get.”
運氣其實背後也有科學奧妙, 相信自己, 熱愛並努力工作的人事實上獲得了更多運氣, 用梭羅的話說就是不經意間有了更多的運氣.
好的, 那麼為什麼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教我們要有更高的期望呢? 如果這對我們有好處, 這與成功有關, 和幸福和身體健康有關的話. 為什麼不是所有家長都對我們說不管你們做什麼, 你都能成功, 你都能做到, 如果你夢想, 你就能做到, 為什麼父母或關心我們的人常常要降低我們的期望呢? 因為他們關心我們的快樂水平, 他們關心我們的自尊, 有很多種信念…人們相信高期望自然地會產生失望.
William James在19世紀寫下的公式, 他說自尊等於我們的成功除以抱負(pretensions). 換言之, 如果我們有很高的期望很高的抱負, 我們就有更大的可能傷害到我們的自尊. 其實不盡然, 過去35年的研究發現, 這個公式實際上是錯的, 情況不是這樣的.
William James在19世紀寫下的公式, 他說自尊等於我們的成功除以抱負(pretensions). 換言之, 如果我們有很高的期望很高的抱負, 我們就有更大的可能傷害到我們的自尊. 其實不盡然, 過去35年的研究發現, 這個公式實際上是錯的, 情況不是這樣的.
我們畫一張圖, 橫座標是時間, 縱座標是自尊和快樂水平. 讓我們從基礎水平開始, 然後我參加了正向心理學的期中考試, 我考得沒有期望好, 自尊和快樂水平下降, 但很快的, 如Daniel Gilbert有關有效預測的研究聲明, 很快又會回到我們的基礎快樂水平. 接著一個星期後, 我又考了數學課的期中考試, 我考得很好比期望高, 自尊和快樂水平上升, 但很快又掉下來了. 然後假設我是12歲, 我在街上走, 我遇到了Rena, 我約她出來玩, 她拒絕了, 自尊和快樂水平下降很多, 但很快的又重新上升回到基礎快樂水平. 然後我很幸運, 我走在街上, 我以為遇到Rena, 但她有些不同, 原來是她的孿生妹妹, 我約她出去, 她拒絕了, 再一次下降很多, 但很快的又回到基礎快樂水平. 你們是不會相信的, 她們是三胞胎, 我遇到老三, 她答應了, 她說我也愛你, 自尊和快樂水平上升很多甚至高出了黑板, 然後很快的又降到了基礎水平. 如此反覆, 生活中的悲歡離合.
面對與逃避(Coping versus Avoidance)
現在有個好消息也有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我能承擔更大的風險, 她拒絕我不是世界末日, 我失敗了或沒有得到理想工作也不是世界末日, 沒有關係, 我們都會恢復. 壞消息是, 我就卡在這了? 我根據我的基因生來就是這個基礎水平, 我如何提高這個快樂的基礎水平? 這是可能的, 整個課程就是關於如何提高快樂的基礎水平. 但這有一個發現, 是從專門針對自尊的研究得來的. 要提高自尊, 就是去面對而不是去逃避, 去面對意味著把自己置身在風險線上, 不是要你在恐慌時冒險, 而是在你放鬆時放手一博, 去承擔失敗的風險, 去解決, 去處理, 去面對對你來說重要的事情, 去參加戲劇表演, 討論時說出未曾表述出的觀點, 去你十分想去卻從沒去過的地方, 去嘗試, 因為那些經常面對問題的人有著同樣或者有時更多的起起伏伏, 但他們起伏的線是往上的, 基礎水平提高了.
為什麼當我們不是逃避而是去面對時, 基礎水平提高了?
三個原因:
三個原因:
1. 自我知覺理論(self perception theory)--Daryl Bem指出我們得出關於自己的結論和我們得出關於他人的結論的方式是一樣的. 比如說看到一個人走到大家面前, 發起談話或者在會上發言, 或者去參加一齣戲的試演並一次又一次的嘗試, 我關於這個人的結論就是這個人很有勇氣, 這人肯定有很高的自尊. 我可能也是用同樣的方式推出關於自己的結論, 通過觀察自己某些方式的行為(by seeing myself behavior in a certain way), 我會得到關於自己自尊或者仁慈, 或者慷慨, 或者其他方面的結論. 自我知覺理論, 如果我面對了, 我嘗試了, 那我就認為這是個有勇氣的人, 得到關於自己的結論就是我肯定有很高的自尊, 我的自尊或我的幸福水平, 久而久之就會上升. 自我知覺理論(self perception theory), 我們得出關於自己的結論和我們得出關於他人的結論的方式是一樣的, 都是透過觀察.
2. 瞭解實際失敗的痛苦--我們在面對失敗會意識到真正來自失敗的痛苦遠小於我們想像的, 所以當我意識到實際上的痛苦比和失敗有關的痛苦要遠遠小時, 我變得更自信了, 我能應付了. 我實際上比自己想像中要更有適應力, 我的自尊水平就上升了. 我的快樂水平也隨之升高.
3. 更高的成功--因為成功別無他法, 學習失敗, 從失敗中學習( Learn to fail and fail to learn.)
變成樂觀主義者 ( Becoming An Optimist)
我們如何變得更樂觀? 我想談到三個方法, 首先是採取行動, 儘管去做(to take action, just do it), 把自己置於風險上; 第二, 想像力(power of imagination), 形象化(visualization)的力量, 尤其對運動員而言, 作為一項技巧, 我們要談談這個技巧; 最後, 認知療法, 至少研究表明, 是當今最成功的, 最有效的治療干預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手段.

它和我們身體免疫系統運作方式相同, 當我們身體不適, 當我們生病時, 我們的身體感應到抗體, 我們會對得過的病免疫, 我們的身體透過失敗得到免疫力, 在心理層面也相同, 失敗會被低估. 我希望你們擁有的東西之一, 我是真心的, 希望你們多經歷失敗. 另外, 我希望你們失敗時, 你們也能學習用不同的方式去詮釋. 因為沒有別的方式, 成長的途徑只有這一條. 當我們看到自己去面對努力奮鬥時, 我們對自己做出結論, 我們的自信增長, 我們的動力增加, 我們的信仰上升等等, 以一個上升螺旋的趨勢發展.
Soren Kierkegaard說過 ”勇於冒險或許會一時失足, 卻步不行卻會迷失自我”
“To dare is to lose one’s footing momentarily, not to dare is to lose oneself”.
因為這個模型倒過來也成立, 當我們不斷地逃避挑戰, 當我們不允許自己失敗時, 會形成一個向下的螺旋, 影響自尊, 影響我們的成功與幸福.
第二個技巧, 想像成功, 跟各位分享一件事, 我演講前會非常緊張, 我回想到我的壁球教練教我要視覺化, 後來我就看了許多資料, 發現幾千年前就用在宗教實踐上, 後來被東歐運動員引入到體育運動中. 他們會想像自己在跑道跑然後站在頒獎台上領取金牌. 越來越多心理學家應用它, 銷售人員很有效的應用它, 想像自己真的談成了生意, 經歷困難去做並成功, 讓現實更有可能成功, 為什麼?
視覺化(visualization)背後有什麼原理? 為什麼它這麼有效? 為什麼被這麼廣泛而成功的使用? 答案歸結到我們大腦的結構上, 這個研究是心理系主任Steven Kosslyn教授做的, 他說當我們看某樣東西時, 比如說我現在看著我的手, 我大腦中的某個神經元被激活(firing), 實際上記住了這隻手的形狀, 我的視覺皮質在後腦, 現在如果我想像我在看這隻手, 即使它不在那, 相同的神經元會激活. 換句話說, 我的大腦無法區別真實的事物或想像的事物, 這解釋了夢境會那麼生動. 在漆黑的深夜, 你夢到中午, 在院子裡散步, 我們的想像, 至少對於大腦而言與現實沒有區別. 當我想像成功時, 從某種意義上說, 我在為大腦做一個模擬. 我可以說是在欺騙大腦以為這是真的事情, 我的大腦不知道二者的區別, 潛意識無法區分真實的事物和假想的事物. 如果我反覆想像著成功, 記住, 大腦不喜歡不一致性. 換句話說, 如果我想像著成功並堅持不懈, 因此它會讓外部現實和內心的想像相符, 不是百分之百都管用, 但大部份時間管用. 我每次演講總要設想一下, 我想像自己站在觀眾前, 冷靜, 激動, 熱情, 當我正式開始演講時, 現在我不知道這是真的還是想像的, 但我假設這是真的. 正式開始演講時, 我仍然會緊張, 我仍然會焦慮, 但這是健康的興奮, 透過練習, 提高了我的信心和自信水平. 就像一個飛行員, 會希望先在模擬環境中飛行, 然後再飛越大西洋.
思想是個模擬器, 因此它管用. 關鍵是有一個許多人都犯過的錯誤, 無論是運動員或是許多關於視覺化自助書籍中的記載, 關鍵不僅僅只是關注結果. UCLA 的Shelley Taylor做了研究把學生隨機分為二組, 一個學生想像在考試中得到A, 一遍遍地這樣想像, 第二組想像他們得到A, 但也想像他們在圖書館堅持努力, 為考試做準備, 最後得到A. 第二組想像了過程和結果, 他們更加成功, 考試成績更好.
史上最有影響力的演講或之一, 是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 這個演講我聽了不下12次, 除了它很美, 押韻, 和重要性之外, 也表達了他的意圖,.它的意圖就是去描繪出一幅成功的畫面, 因為這是他為這個國家做的並為後來人所定義的遠景. 因此我想從中摘錄幾句,
史上最有影響力的演講或之一, 是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 這個演講我聽了不下12次, 除了它很美, 押韻, 和重要性之外, 也表達了他的意圖,.它的意圖就是去描繪出一幅成功的畫面, 因為這是他為這個國家做的並為後來人所定義的遠景. 因此我想從中摘錄幾句,

“I have a dream. I say to you today my friends, so even though we face the difficulties of today and tomorrow. I still have a dream. It is a dream deeply rooted in the American dream.” 這都是有關想像, 但通過想像他創建了更好的現實, 他不僅僅談到結果, 他談的是我們如何獲得這個結果
“This is no time to engage in the luxury of cooling off or to take the tranquilizing drug or gradualism…In the process of gaining our rightful place, we must not be guilty or wrongful deeds.” 談這個過程中什麼該做, 什麼不該做
“We must forever conduct our struggle on the high play of dignity and discipline. We must not allow our creative protest to degenerate into physical violence.”
他在描述一個過程
他在描述一個過程
“Again and again, we must rise to the majestic heights of meeting physical force with soul force.”我們要做的另外一件事, 當我們想像成功時, 盡可能逼真點, 盡量使人有所感受, 為什麼? 因為感受越真實, 我們的大腦就越相信這是真實的, 馬丁路德金在這一點也做得非常好
“We will not be satisfied by until justice rolls down like waters and righteousness like a mighty stream. Or, let’s not seek to satisfy our thirsty for freedom by drinking from the cup of bitterness and hatred.”他引進味覺, 苦味等於仇恨
“One day right there in Alabama little black boys and black girls will be able to join hands with little white boys and white girls as sisters and brothers.”你能想像小朋友手拉手圍成圈, 再次讓它變得真實, 順便說一下, 這是所有著名演講的特徵. 像雷根, 甘迺迪, 他們演講很精彩, 因為他們利用了感官創造了一幅成功的畫面
“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even the state of Mississippi, a state weltering with the heat of injustice, weltering with the heat of oppression will be transformed into an oasis of freedom and justice.”最後要喚起情緒, 你要不只是做一個認知練習,你要對自己正在做的感到非常興奮, 否則將會失敗, 什麼也沒改變.
這些詞語間的連繫, 情感和行動, 沒有情感就沒有行動, 如果你想讓自己或別人動起來, 你得引起情感共鳴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