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注(二)

積極者的好處(The Benefits of Being a Benefit Finder)
 
做積極者有很多好處, 第一個好處就是幸福感多了, 還有其它好處, 波莫納大學的Suzanne Thompson 做了以下研究, 他找那些在加州大火中失去家園的災民, 她把積極者和消極者分開來. 積極者並沒有說 ”我很高興火災發生了” 而是說 ”這場天災也有好的一面, 我可以重新開始, 火給了我一個新起點, 現在我更喜歡我的家, 我的家人都安全無事, 這讓我很欣慰”, 所以積極者看到好的一面, 然後她追蹤這些積極者, 長遠來說, 他們感到更幸福, 他們有更多積極情緒, 焦慮的情緒更少, 身體也少患病, 所以對身心都有好處.
 
有很多研究針對正面心態對身心的影響, 例如Glenn Affleck找一些人做一個研究, 這些人有過心臟病發, 有些人把病發看成大災難, 世界末日; 另外一些人當然不會為病發感到高興, 但他們會說 ”這是一個警訊(wake-up call), 心臟病發也有好的一面, 因為它告訴我要好好的照顧自己的身體”, 或者發病讓他們的價值觀有所改變. 看到積極一面的人, 再活八年的機率更高. 而且再次心臟病發的機率也更低, 這聽起來很顯而易見, 因為他們會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 但原因不只是改變了生活方式.

我上次提到的UCLA的Julienne Bower, 她研究過一些愛滋病患者, 找出其中積極者, 不是說”太好了, 我得到這個病”, 而是 ”現在我更懂得感恩一些事, 因為患了這個病, 我更關心那些真正重要的事”,  4到9年後她追蹤這個研究, 她發現積極者的存活機率更高, 活下來的可能性更高.
 
Laura King和Minor做的研究表明, 我們可以把人培養成積極者, 所以除了和基因有關的天生的積極者, 我們還可以培養後天的積極者, 他們找來一些生活中受過創傷的人, 讓他們寫下這些創傷, 寫下從創傷看到的好處, 那些寫下從創傷看到的好處的人, 身體和心理都更健康更幸福.
 
另一個研究對像是癌症患者, 那些參加研究的女性寫下她們的病情, 她們還會寫”患上癌症帶來的好事”, 寫出這些的女人, 看醫生的次數更少, 戰勝癌症的機率也更高, 透過改變她們的觀念, 改變她們的關注點, 關鍵是我們怎麼處理, 怎麼看待這個病. 然後她們自己說”我們和家人更親近了, 我現在更感恩生活了, 我可以享受一下花香了, 現在我才知道誰是真正的朋友. 他們從壞事中找出好事, 而不是把壞事看成好事(They find benefit in it. Not for the best).
 
這種心態甚至會影響到她們的壽命水平. 有很多人研究樂觀, 積極心態跟壽命的關係, 例如: 在Mayo診所那839位住院病人中, 研究人員將他們分為積極者(benefit finder)跟消極者(fault finder), 二年後那些樂觀的積極者, 存活率高出19%.
 
到目前為止, 在研究積極心態及樂觀領域中, 影響最深最有趣的就是修女實驗, 這個實驗從多方面表明聖經裡說的沒錯, 快樂真的能使人長壽, 這個實驗是從1932年開始, 1932年, 178個修女完成受訓, 他們的年齡大約22歲, 這些即將開始傳教的修女受到各方面的測試, 其中一個就是要她們寫下短小自傳, 這些資料幾十年前就收集了, 最近心理學家才打開資料, 想對它們進行研究, 想弄明白有幾個修女活到今天? 活了多久? 這些修女當時22歲, 他們想找長壽的預測因素, 所以他們看她們的自傳寫得多複雜, 也就是說考察她們的智力水平, 跟長壽一點關係都沒有. 他們看居住環境, 看看居住環境的污染程度, 會不會影響他們的壽命, 也沒關係. 他們研究她們的虔誠程度, 信仰程度, 跟長壽也沒有關係. 只有一樣東西跟壽命有關係, 那就是正面情緒(positive feelings).
 
研究人員所做的是看她們寫的傳記, 他們不認識這些修女, 這完全是匿名的研究. 研究人員把傳記分四類, 最正面的, 最不正面的, 中間還有二類, 然後他們比較最正面的那 1/4和最不正面的那1/4, 他們得出以下的結果. 我先讀一段傳記讓你們瞭解正面的傳記是怎樣的? 最不正面的是怎樣? 這一段是正面Cecilia O’Payne 寫的”上帝給了我的人生一個好的開始, 祂恩賜我生命以無盡的價值(inestimable value), 過去一年我在聖母學院受訓, 我過的很快樂, 現在我熱切期待接過聖母的聖衣, 接受主無上的愛”. 快樂, 歡樂, 愛, 這是一個正面的人. 下面是屬於最不正面的一類, 你們會特別注意到她並不特別負面, 但她並不關注於正面情緒上, 沒有歡樂. Marguerite Donnelly “我出生於1909年9月26日, 家裡五個女孩兩個男孩中最大的孩子, 我在女修道會受訓一年, 教化學, 第二年在聖母學院教拉丁文. 蒙主恩賜, 我會盡力完成使命傳教, 修道”, 非常寫實, 沒有正面者那麼正面, 沒有Cecilia那麼樂觀.
 
現在我們來看看這些資料, 她們85歲時, 最正面那一類90%還活著, 而最不正面那一類, 只有34%, 兩個數據相差很大, 這並不說明消極者(fault finder)就不會活到120歲, 也不是說積極者(benefit finder)不會死於30歲心臟病發, 不是沒有個別特例, 而是平均來說. 在這個長壽研究中, 最能解釋兩組相差如此大的數據因素就是正面情緒. 再過9年, 他們94歲, 最正面那一類54%還活著, 而最不正面那一類, 只有11%, 結果很顯著.
 
為什麼不是每個人都是樂觀主義者
 
但問題是”為什麼不是每個人都是樂觀主義者? 如果我們能夠更幸福, 更樂觀.”第二個問題是”如果我要當個樂觀主義者, 我該怎麼做?”. 先看第一個問題, 為什麼樂觀主義這麼少的主要原因是我們認為樂觀主義是不切實際的. 誰讓我們覺得不實際的最主要是媒體, 我們在媒體都看到什麼? 仇恨, 流血, 不幸福, 恐怖主義, 如果有人說,“我是樂觀主義者, 我覺得世界很美好”, 什麼, 你腦子不正常了嗎? 你不切實際, 你盲目樂觀, 你看看這世界發生的可怕事情, 在這樣一個世界裡, 你怎麼樂觀? 你怎麼正面? 快樂幸福從何談起? 在這樣一個世界裡談正向心理學? 你太盲目樂觀了(Pollyannish).

大多數來說, Thomas Hobbes說得沒錯, 人生短暫, 殘酷, 可悲, 在這個世界, 這種悲觀情緒比樂觀情緒更切合實際, 我們來看看幾個新聞頭條, 委內瑞拉飛機失蹤航班延誤; 選舉, 科索沃再次發生暴動; 地震摧毀了幾百個家園, 剛剛是CNN.  接下來應該是路透社, 伊朗核問題懸而未決, 土耳其大使館抗議歐盟. 福斯新聞, 小孩母親想脫身, 母親拋棄小孩, 他沒有關注那幾百萬個, 幾十億個抱著孩子的母親,而是關注想脫身的母親, 他們報導的原因, 是什麼讓這位母親想抽身離開之類的, 在這樣一個世界裡, 我們怎麼樂觀? 那太不切實際了吧!
 
媒體把大量關注在負面新聞, 但這樣也不全是壞事, 因為在公民社會, 媒體的職能之一是把應該糾正的錯誤行為公諸於世, 鼓勵人們去行動, 去改變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但是我們要認識到媒體報導時並不是就事論事, 而是強調事情中的某幾方面, 所以就會涉及媒體偏見了. 一種偏向負面的偏見, 媒體關注的是負面, 它就像一面放大鏡而不是眼鏡. 我們需要記住這一點並對這一點加以糾正. 媒體這樣做會造成正面新聞得不到足夠關心., 大家想想, 這種做法正是我們之前講過的三種心理扭曲的二種, 放大負面, 縮小正面, 也就是說媒體扭曲了我們的觀點, 它實際上讓我們變成了悲觀主義者. 我這樣說不是貶低媒體的作用, 我這樣說是為了突出我們需要認清並且反對的一面. 我們怎麼反對, 待會再談這個.
 
媒體突出什麼? 詐欺行為, e.g. 安隆, 而不是去報導世界每天都發生的另外那幾百幾千億宗的正當交易, 媒體促使我們從一些負面例子中進行聯想演繹, 而無視於其它幾十億人貢獻他們的人生為世界傳播幸福, 例如派送食物的救助站. 這會讓我們頭腦裡面形成一種觀念, 我們會覺得這個世界是一個很糟糕的地方. 我並非說我們要忽視負面新聞, 忽視社會存在的問題, 我們應該關注這些問題, 我們應該改善世界. 但同時, 我們還要明白, 那些跟樂觀主義和積極者說”實際點”事實上犯了以偏蓋全的錯誤. 因為脫離現實的不是積極者, 相反的, 是消極者, 因為世界上好事多過壞事多得多. 要看到那90%, 我們需要關注它們, 不僅因為這樣做是好事, 不僅是因為這樣做會讓我們更健康更幸福, 還因為關注能創造現實. 如果不這樣做, 人們就會想, “如果我想成為成功的商人, 我就要做違規的事”. 這裡有多少人想成為州長, 總統, 進入政治界舉手(很多), 有多少人跟你說過”你太誠實了, 不適合踏入政界”(很多). 因為很多本來會從政改善世界的誠實人, 有了這種想法就不從政了. 因為別人都說”政客是騙子”, 有些政客是騙子, 但他們只佔少數, 大部份都是誠實的, 想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 他們確實會犯錯, 他們也是人, 他們意圖是好的, 他們有政治操守. 雖然我們都在關注壞事, 但世界上還是有很多好事, 對我來說是一個奇蹟, 這體現了人性的強大.
 
還有我們腦袋裡不停在說, “為什麼我不這樣做? 為什麼我還沒看完書? 為什麼我還沒寫完論文? 為什麼我要跟他說這種話? 為什麼她要跟我說這種話? 大多數都是負面的. 我們多久聽到一次這樣的話, “我今天跟別人聊得很開心, 我剛做完這麼多工作, 我太有效率了”, “我做的很好, 我剛拿到A-“, 為什麼我們腦袋裡很少這種正面的聲音, 因為我們的觀念都關注在負面的事情上.
 
感恩就會升值(Appreciating Appreciation)
 
你知道人們怎麼評價甘地嗎? 他為他國家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他使印度為自己感到自豪, 你們會為美國感到自豪嗎? 美國自建國以來不斷犯錯, 未來還會犯錯, 但這是一個偉大的國度, 因為這裡有自由和機會. 雖然不完美, 但這是一個偉大的國度, 我們感恩美國嗎? 我們感恩他的偉大之處嗎? 因為如果我們不感恩, 我們將會付出很大的代價. 現在國內很流行”抨擊美國”(US bashing)當我們專注於抨擊時, 當我們專注於負面時, 我們沒有改善現實, 反而使其惡化. 沒錯我們需要有批判精神, 這個國家偉大之處之一就是, 你可以站在大街上或寫一篇文章, 批評政客, 制度和其它人, 這就是這個國家對世界的重大貢獻之一:言論自由. 但同時我們有這種自由, 我們應該把這種自由用於關注社會中的好現象. 因為感恩很重要, 不管是感恩一個國家, 一段關係, 一個人, 一個學生還是一個老師, 感恩很重要.
 
我從字典裡查來appreciate的意思:重視其價值(valuing), 認同我們身邊的人或世界中最好的一面, 肯定過去和現在的優點和潛力, 感謝那些賜與生命, 健康, 活力和優點的事物, appreciate 第一個意思就是感恩, 這是一種好行為, 但它不只是一種好行為, 我們以前談過, appreciate 的第二個意思是增值. 因為當我們感恩好事時, 好事增值,當我們感恩生活中的好事時, 當我們感恩其他人的善良時, 當你感恩這個國家偉大之處時, 好處就會增多. 可惜反之亦然, 當我們不懂欣賞時, 不管是我們自己, 我們國家還是我們的戀情, 好事就會貶值, 這個我們之前就已談過. 本質上, 感恩能形成良性循環. 
 
Bandura做的研究, 一句感恩之言就能讓我們有力量支撐下去. 但有一個關鍵, 感恩一定要真心誠意要跟實際相關, 當我們談到自尊時, 我們會談到, 虛假的感恩會帶來多大傷害. 但關鍵是你要明白, 你總能找到可以感恩的東西, 想到剛剛講到的癌症及愛滋病人, 連他們都能從這麼悲慘的的情況中, 找到值得感恩的事, 當他們感恩時, 當他們從壞事中看到好事時, 好事就會升值.
 
Oprah是真正的積極者, “你專注的東西會變大, 當你專注在生活中的好事時, 你就能創造出更多的好事. 不管我生活中發生了什麼事, 當我學會感恩,機會, 戀情和錢都會向你滾來,  ”

”When you focus on expands, and when you focus on the goodness in your life, you create more of it.  Opportunity, relationship or even money flowed my way when I learned to be grateful, no matter what happened in my life.”
 
記得, 在課堂上我一直用種子這個比喻, 如果我們不給它陽光跟澆水, 它就會慢慢凋萎, 很可惜, 人類大部份潛力就是這樣被扼殺的. 大部份的戀情和國家的潛力, 我們要讓它成長, 我們就要讓陽光照射它, 給它澆水, Marva Collins正是這樣對待她的學生, 在經典的皮格馬利翁(Pygmalion)實驗中我們看到, 當老師的專注投在那些被挑為”潛力生”的潛力上時, 就等於投射了陽光, 當陽光投射在他們的潛力時, 這些學生就開始變聰明, 他們的潛力就發揮的更充份.

改變錯誤的思維Correcting the False Schema

那我們怎麼改變這種錯誤的思維呢?我跟大家說一些社會層面的做法和一些個人層面的做法. 在社會層面上, 我們可以創造好消息, 現在對好消息的報導不夠, 有人說好消息沒有市場, 很無聊. 沒錯, 有很多是沒市場, 部份原因是好事太平淡無奇了, 但我們可以報導偉大的技術突破,  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為什麼不報導那些偉大的醫學進步, 為什麼不多報導和平? 健康? 大家都知道和平代表這個故事沒有吸引力了, 有戰爭才有吸引力, 那何不多關注這些領域? 這是一份在網路上成立的報紙, Good News Network --好新聞網路, 我強烈建議大家去看看, 它讓大家更關注好現象.

藝術, 這對改善世界非常重要, 針對改變我們內在思維非常重要. 看看文藝復興弗米爾個畫中的光, 在看不到多少曙光時的一束光, 因為那是中世紀, 黑暗時代, 但畫家專注於這束光的好現象上, 專注在人的潛力上, 為文藝復興奠定基礎, 一切從藝術開始. 又如18, 19世紀浪漫主義貝多芬或雨果, 他們都遭遇很悲慘的困境, 但他們專注於崇高偉大的事業上, 專注於人的潛力上. 亞里斯多德曾經說過, “小說比歷史更重要”因為歷史只是一五一十的描述生活, 而小說則是描述對生活的憧憬. 對生活的憧憬, 人的潛力, 這為世界上更高層次的自由和平等奠定了基礎.
 
又如1930年代的美國, 很大程度上 ,好萊塢鼎盛時期的導演Cukor, Capra, Sturges 正是在大蕭條時期, 拍出他們的代表作, 人們會去電影院看這些電影, 鼓勵他們, 幫助他們度過困難時刻, 這段時期也正好是一戰跟二戰期間, 全世界都陷入困境. 但這些藝術家還是不停的鼓勵人們, 他們並非無視問題, 而是在改善. 這是我喜愛的電影<<蘇利文的旅行>>. 現代藝術也是, 如果我們走進畫廊, 感受到藝術對我們的鼓勵, 不管是攝影, 雕塑, 電影還是書, 這樣不是很好嗎? 還有更多例子, 藝術家的作用之一也是突出社會中的問題, 使我們對其加以改正. 但如果藝術家, 如果一個人真的很想, 把好事發揚光大, 那麼光專注於不好的現象上, 是遠遠不夠的. 因為如果我們不強調好事, 如果我們不感恩好事, 好事就會貶值, 基本上這就是正向心理學的本質.
 
大家想想正向心理學家做的二件事: 一, 研究好的現象(what works); 二. 他們專注於優秀中的優秀, 通過這樣做, 引用Miriam的話, 他們使優秀民主化(They democratizeexcellence.) 因為他們專注在好事上, 因為他們沒有忽視每個人優秀的地方, 沒有忽視那些優秀不凡的人, 沒有忽視世界上的Marva Collins, 沒有忽視高危人群中那些不屈不撓的孩子. 

適應性 (Adaption)
 
除了媒體外還有一個原因導致我們忽視好事, 專注壞事, 我們會適應習以為常的事, 驅動我們吸引我們的是不平常的事, 是反常而不是常態. 因為世界上有很多好事, 好事太平常了, 我們就習慣了, 我們就再也看不到好事, 而壞事是一種反常, 總能吸引到我們的注意力, 為什麼? 因為大自然把我們造就成這樣. 我們是變化探測器, 當有變化發生時, 我們的頭腦就馬上專注於變化上, 有些不同的事發生了, 不管是我們看見, 還是聽見. 大自然把我們造就這樣是好事, 因為它能幫我們脫離險境, 幫我們逃過獅子, 聞到毒味, 幫我們聽到熟睡的寶寶的動靜. 這太厲害了, 熟睡時房子塌下來你可能不會注意到, 但如果寶寶在哭, 你會馬上醒來. 某些程度上來說, 適應性是好事, 因為如果我們注意到所有聲音, 我們會瘋掉. 
 
困境也是這樣, 我個人最大的困境 1997年9月19日, 當時我住在新加坡, 我最好的朋友從印尼來看我, 那時她對我來說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 她的飛機墜毀了, 我的世界崩潰了. 我這輩子第一次覺得我不想活, 我沒有了活力, 我打電話給家人和另外一個讓我人生很不一樣的人. Nathaniel Branden, 基於很多理由. 首先, 他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兼心理學家, 他當時剛去過新加坡, 他剛見過Bonny, 我打電話給他, 因為他是心理學家能幫助我, 還因為他45歲時失去妻子, 他經歷過這種痛苦比我早25年, 所以我想聽聽他的建議.  我在電話中連話都說不清楚, 因為我不停的哭,他跟我說”Tal, 我現在跟你說的話可能沒意義, 但我說的是真的, 你會撐過去的, 我知道你會的, 我們會撐過喪親之痛, 雖然很難, 很痛苦 哭吧, 把情緒釋放出來, 但你會撐過去的, 我們都能克服痛苦的情緒, 我們都能, 因為如果我們不能, 那只有主能救我們”. 過了很久, 大概三個月後, 我才能重新投入工作, 過了一整年以後, 我才感覺到, 以前我有的那種動力和熱情. 現在我想起Bonny, 我會苦笑一下, 我學會感恩我們度過的美好時光, 感恩我有榮幸認識她.
 
適應性是一種好事, 很重要的一種能力, 但適應性也有壞的一面, 當我們適應了, 我們就會習以為常了, 這不是好事. 因為我們對重視的家庭習以為常, 我們對友情習以為常, 我們對等餐廳裡為我們端上的飯菜感到習以為常, 這是多麼奢侈. 我們對坐在旁邊的人習以為常, 我們對學校裡課程習以為常, 因為我們適應了, 在處理負面事情時, 適應性是好事, 但當我們對生活習以為常就不是好事了.
 
我們需要問的一個問題是, 能不能做到兩全其美? 能不能適應負面的同時, 不對正面的東西習以為常? 有一個猶太傳統故事裡講到一個男人, 住在一個東歐的猶太小村裡, 他過得很苦, 他住在一間小房子裡, 家裡有很多孩子, 他妻子整天在耳邊嘮叨, 他們不停的吵架, 生活太糟糕了. 那個男人想要改善他的生活, 所以他去找拉比, 把他的情況告訴他,
 
他說”我們生活在小房子裡, 擠滿了孩子, 沒有隱私, 我妻子整天在嘮叨, 拉比, 請幫幫我”,拉比說”你後院有雞嗎?”
他說”有”
拉比說”下週把雞帶進屋去”
他說“拉比, 你在說什麼, 我們沒有地方…”
拉比說”把雞帶進屋去”
 
男人很虔誠, 信任他的拉比, 一整周都把雞放在屋裡, 雞毛, 雞糞, 臭味, 什麼問題都有, 孩子們吵得更兇了, 妻子更嘮叨了, “你為什麼要這樣對我們, 房子本來就夠小了”, “拉比吩咐的”他們繼續吵架, 這一週終於結束了,
 
他跑到拉比那邊說”拉比, 幫幫我”
拉比說”情況怎樣了”
他說”更糟了, 家裡沒地方了, 我們整天吵, 很臭, 太糟糕了”
拉比說”孩子, 你後院有牛嗎?”
他說”有, 拉比, 我家有牛”
拉比說”把雞和牛都帶進屋裡一週”
他說”拉比, 可是…”
拉比說”聽我說的做”
 
所以他把牛帶進屋裡, 這一次也很糟糕, 他鼻孔裡都是一股臭味, 他們一週不得安睡, 太糟糕了, 一週過去了, 他整個人衣衫不整, 憔悴不堪, 渾身臭位去找拉比說”拉比, 幫幫我, 情況太糟了, 糟多了”
 
拉比說”你們家有馬嗎?”
他說”有, 我知道你想怎麼做了”
拉比說”把馬帶進屋裡”
 
於是他把馬帶進屋裡, 太糟糕了, 馬亂踢亂叫, 家裡一片混亂, 吵聲不斷, 糟多了, 終於一週過去了, 他去找拉比,
 
拉比說”你現在過得怎樣”
他說”拉比, 太糟了”
拉比說”好的, 下週你把動物都帶出去, 然後再來見我”
 
一週過去了, 他來見拉比,
拉比說”現在情況怎麼樣”
他說”拉比, 太好了, 家裡寬敞多了, 氣味太好聞了, 我們一家人也和樂融融, 孩子很高興, 非常感恩你, 拉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草山無為 的頭像
    草山無為

    草山無為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