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一場思辨之旅》是我很喜歡的一本書, 也是哈佛網路公開課程三個中的一個,
跟其中另一門課《幸福學》都是修課人數超過千人的哈佛最受歡迎課程.  如同余英時
先生在推薦語中提到「Justice(正義)是西方道德哲學中一個最複雜難解的中心觀念,
但是民主社會的公共議題卻離不開正義, 尤其是台灣的公共議題討論常常訴諸
意識形態而缺少理性思辨. 本書所展現的西方先哲關於正義的思想及由兩難問題所展
開的道德推理, 對提升讀者思維和判斷能力有極大的幫助. 我認為這應該是高中或大學
公民教育的必修課, 否則公民如何有足夠的思辨能力或理性基礎針對國家重要政治議
題實施人民公投這樣的直接民主? 個人認為思辯式的政治哲學課程比教條式的公民與
道德或三民主義對台灣的公民教育更有幫助.
 
「所謂的正義,看一個社會正不正義, 就要問它如何分配人民所珍視之事物: 所
得、財富、權力、機會、職位、榮譽.  正義的社會分配一定合乎正道, 人人皆
得到他應該得的.  問題的棘手處卻在『應得多少』還有『為什麼』?」
 
作者透過美國2004年查理颶風後商人哄抬物價, 2008年金融海嘯華爾街接受紓困後
卻配發高額紅利及紫心勳章該不該頒給心理受創者的道德爭議歸納出大多數的正義
思考不外乎的三條路: 福址, 自由, 美德, 並在全書中介紹這三條路的哲學家及其思
想根源還有其限制.
 
而這三條路中, 有些人不太能接受從美德出發的正義觀, 因為比福祉及自由更牽涉到主
觀的好惡. 但是誰能決定何為美德? 何為惡行? 在多元社會中, 公民對這種問題不是應
該各持己見嗎? 立法把主觀判斷加在人民頭上, 不是很危險嗎? 因此, 許多人認為政府
在美德缺德的判斷上面應該保持中立.
 
但是從颶風的例子, 又有許多人認為靠災難發財的貪婪應該受到懲罰, 同時如上所述,
又怕這種主觀道德判斷被寫進法律. 書中提到這種兩難剛好凸顯了政治哲學的一個大
哉問:
 
「正義社會應不應該設法為其公民提振美德? 還是說, 法律應該在形形色色的
不同美德觀之間保持中立, 由公民去自主選擇最良善的為人處世之道?」
 
古典與現代的政治思想正是以這個問題區分. 亞里士多德說「正義是人人各得所應得,
決定誰得多得少, 就必須決定那些美德值得推崇獎勵」對亞里士多德而言, 「法
律在良善人生的問題上是不可能保持中立的. 」
 
而現代的政治思想家從十八世紀的康德到二十世紀的羅爾斯, 都認為「界定個人權力
的正義規則不應該建立在特定的美德觀或最良善的處世之道上面. 尊重人人對
良善人生的自主選擇, 才是正義社會. 」
 
但是作者又用紫心勳章跟金融海嘯華爾街接受紓困後卻配發高額紅利的實際案例來
說明不論如何努力, 只考慮福祉、自由不問美德, 還是很難擺脫正義的主觀判斷成分.
也認為正義一定會涉及美德及選擇, 什麼才是最良善的為人處世之道, 這是正義思考
無法迴避的.
 
在確定這三條路線之後,「要如何靠著理性思辨, 在義與不義、平等與不平等、
個人權利與共善之間的紛擾地帶找出一條路?」也就是進行這種道德思辨的方法
為何?
 
作者的切入點是去注意在道德難題之前, 我們是如何自然而然展開道德思考, 從一開
始認為是對的準則, 在變化一下問題之後反而變成錯的. 這種疑惑促使「自我修正原
先判斷或重新思考原來遵奉的準則. 不同的情況一個接一個, 原先判斷與準
則經過一再反芻, 隨情況調整. 這種真實世界與理性領域之間來來回回再思
考, 就是道德思辨.」
 
作者用電車問題的例子說明這種思辨過程, 假設你是電車駕駛員, 以時速一百公里在
軌道上行駛, 看到前方軌道有五名工人在施工. 但是剎車壞了, 你停不下來, 你非常確
定如果撞上去, 五名工人保證沒命.
 
但是鐵軌有個分岔, 分岔的軌道上只有一個工人在施工, 你可以把電車轉向這一條支
線, 這樣只會撞死一個人, 卻會讓五人活命. 怎麼辦?
 
多數人會選擇犧牲一條命以拯救五條命.
 
但是換個版本, 假設你不是駕駛員而是路人, 站在軌道的天橋. 這次軌道沒分岔, 剛好
身旁有個大胖子, 把胖子推下天橋擋電車, 胖子會死沒錯, 但五名工人會活下來. 假設
你太瘦, 自己跳下去也擋不了電車.
 
把胖子推下天橋是正確的嗎? 多數人會說大錯特錯.
 
為什麼一樣是以死一救五, 但一個是對的, 另一個卻是錯的? 書上雖有討論但沒有結
論, 我個人認為差別在於第一種情況對身為駕駛員的你來說是殺一個人救五個人跟
殺五個人的差別, 但第二種情況對身為天橋上路人的你是殺一個人來救五個人卻沒
有親自殺五個人的相對選擇. 因此第一種情況來說我們會選擇人死愈少愈好, 但第二
種情況我們沒有親自殺五人的壓力, 我們自然比較不會選擇殺一個人來救五個人.
 
道德上會有兩難, 有時是因為不同的道德原則彼此衝突. 作者以這個電車的例子說
明, 一個原則是人命救愈多愈好, 另一個原則則是目的再怎麼崇高也不該害死無辜
的人. 我們必須想清楚兩個原則孰輕孰重, 或者在哪一種情況哪一個原則較適合.
 
但是道德的省思不可能是一人獨自追尋, 也必須有個叩問者, 也許是朋友, 鄰居, 同
胞或自己與自己辯論. 在第一章的最後, 作者提到
 
「本書不是一本思想史, 而是一趟道德與政治上的省思之旅. 目的不在誰
影響了誰, 而是邀請讀者做個自我檢視, 搞清楚自己抱持的是那些信念,
有何以抱持這些信念.」
 
所以針對公共議題發言是公民的言論自由, 但把自己的意見與背後的根據及信念說
清楚才是負責任的態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