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這裡, 蘇格拉底這篇對話錄的主要二個對話的門徒: 齊貝及西米並未被說服並提出他們的疑問

, 西米用琴、琴弦、音樂的和諧來論證. 和諧是看不見的, 好像靈魂, 琴和琴弦有形體, 就像是身體,

也是複合的, 屬於塵世的. 如果琴被砸破, 琴弦被剪斷, 和諧也就不存在了. “假如有人說: 靈魂是

人身各種成份的調和, 人到了所謂死的時候, 先死的是靈魂; 我們對這番議論怎麼回答呢?” 而齊

貝雖然承認靈魂比肉體經久, 不過一個靈魂磨損了幾個肉體後, 說不定哪一次離開肉體的時候自

己也毀滅了.

 

 
蘇格拉底反駁西米, 他說先有發聲的東西才會有聲音的和諧, 可是前面已同意靈魂存在身體之先,
 
那將靈魂說是身體各部份的和諧並不恰當. 接著他用另一個角度反駁, 和諧或其它複合的東西

是由各種成份綜合起來的. 成份是什麼性質, 複合物也該是什麼性質, 也就是和諧不能主動發出

聲音, 也不能造成不合它成份的任何聲音. 但假如靈魂是和諧, 靈魂裡就不能有邪惡, 因為若說

和諧完全是和諧, 就不能有一部份不和諧. 但這和事實不符. 另外, 如果靈魂是和諧, 靈魂只能

隨順著身體, 不會發出一點不和諧的聲音, 也從不自己作主. 但”我們活了一輩子, 靈魂簡直每

件事都和全身的各部份作對, 對它們用各種方法專政, 有時對它們施加嚴厲和痛苦的懲罰(例如

體育鍛鍊和服藥), 有時是比較溫和的懲罰, 有時威脅, 有時勸誡.” 因此靈魂只能隨順身體顯

然是錯的.

 
 
接下來, 他將齊貝的問題重新整理, “我們雖然知道靈魂是堅固的、神聖的、而且在我們出世

為人之前已經存在了, 可是你覺得這並不足以證明靈魂不朽, 只說明靈魂很耐久, 在我們出生

的很久很久以前, 早已在什麼地方待著了, 並且也知道許多事, 也做過許多事, 不過這還是不足

以證明靈魂不朽. 它只要一投入人身, 就好比得了病似的開始敗壞了. 它在人身活得很勞累,

到末了就死了. 不管它投入人身一次或許多次, 我們每一個人終歸還是怕它死掉的…你追究的

問題可不小啊, 我們得把生長和敗壞的原因一一考察個周全呢.”

 
 
蘇格拉底接著提到他曾急切地想知道這世間萬物的原因, 為甚麼一件東西從無到有, 為什麼

他死了, 為甚麼存在. 他聽說有人讀到一本書, 作者名叫阿那克薩哥拉, 據他說”世界萬物都

由智慧的心靈安排, 也是由智慧的心靈發生的”…”假如確實是這麼回事, 那麼, 智慧的心靈

在安排世間萬物時, 準把每一件東西都安排和建立得各得其所, 各盡其妙. 如有人要追究某一

件東西為甚麼出生, 為甚麼敗壞, 為甚麼存在, 他得追究這件東西在這個世界上甚麼樣兒最好

…反正甚麼樣兒最好, 就是它所以然的原因.”  蘇格拉底說他那時以為找到合意的老師了.

但當他看到作者萬物的起因是空氣, 是以太, 是水還有別的胡說八道, 他的希望就破滅了. 作

者會推論蘇格拉底為什麼坐在這裡的原因是身體裡有骨頭, 有筋, 骨頭是硬的, 分成一節一節

, 筋可以伸縮…”但其實真正的原因是雅典人下了決心, 最好是判我死刑; 我也為此下定決心

, 我最好是坐在這裏…把筋骨之類的東西稱作原因是非常荒謬的…我做的某一件事不是因為

我認定這樣做最好, 而是因為我身體有筋骨等等東西, 這種說法是非常沒道理的.” 從邏輯上

來說, 筋骨只是坐在這裡必要條件之一, 並非充分條件.

 
 
“以後啊, 我不想追究真實了. 我決計要小心, 別像看日食的人那樣, 兩眼看著太陽, 看瞎了眼

睛. 他得用一盆水或別的東西照著太陽, 看照出來的影像. 看太陽是危險的. 如果我用眼睛去

看世間萬物, 用官感去捉摸事物的真相, 恐怕我的靈魂也會瞎的.  所以我想, 我得依靠概念,

從概念裏追究事物的真相…反正我思想裡的概念, 是我用來追究一切事物本相的出發點. 凡

是我認為牢不可破的原則, 我就根據這個原則來做種種假設. 一切論證, 不問是關於原因或

別的東西, 只要和我這原則相符合, 就是真實的; 不符合就不真實.”…

 
 
“我認為至美, 至善, 至大等絕對的東西是有的…這件東西為什麼美呢? 我認為原因是這件

東西沾到了些絕對的美…假如有人跟我說, 美的原因是顏色可愛, 或是形狀好看等等, 我都

不理會, 因為顏色、形狀等東西, 使我迷惑不解. 我只簡簡單單、或許是笨笨地抓住這一個

原因: 為甚麼一件東西美, 因為這件東西裡有絕對的美或沾染了絕對的美…這件東西是在甚

麼情況下得到絕對的美呢, 我也還不能肯定地說. 我只是一口肯定: 美的東西, 因為它有美,

所以成了美的東西.” 黃金比例就有點像絕對的美的要素之一, 人符合黃金比例常常就很美

, 而絕對的美就是美的東西所含有的本質之一.

 
 
“西米在兩個人中間(蘇格拉底和齊貝), 比了矮的呢, 他大; 比了高的呢, 他小. 所以在不同的

體型之間, 比了大的, 西米具有小的本質, 比了小的, 他就具有大的本質….大, 本質就是大, 決

不會又大又小” 而大小二個相反本質互斥, 絕不會同時存在. 這時在場有個人提到這樣就跟

之前提到相反相生的道理相矛盾了.蘇格拉底除了稱讚提問的人外並這樣解釋 “…我們以前

講的是具體事物; 具體的事物, 相反相生. 我們現在講的是抽象的概念; 抽象的概念, 不論在我

們內心或是身外的世界上, 正面決不能成為反面”. 但我對這樣的解釋, 有點意見. 因為之前

提到”高貴是低賤的相反, 公正是不公正的相反”, 高貴, 低賤, 公正, 不公正並不是具體的事

物而是抽象的概念. 我覺得前面提到的相反相生是指相對概念的相反相生, 而這裡指的是相

反的概念不會同時存在, 你不會同時又是公正同時又是不公正. 因此相反相生跟相反概念同

一時間是互斥這二個命題並不矛盾.

 
 
接著他說:”不僅相反的概念互相排斥, 一切具體的東西, 儘管並不彼此相反, 卻往往包含相

反的性質; 某一種東西(e.g. 火)是某一種概念(e.g. 熱)的具體形式, 另一種東西(e.g. 雪)體現

相反的概念(e.g. 冷); 這兩件東西如果碰到一處, 其中一件或是迴避, 或者就消滅了…”另外

, 他又舉了二跟三的例子, 二跟三並不相反, 但所體現的雙數與奇數也是互相排斥, 這是因為

雙數與奇數是數的分類, 這二個分類構成了全部 (Comprehensive) 但沒有交集 (Exclusive),

因此雖不是相反的概念, 卻是不相容而互斥的概念. 此論證最後一段對話, 我摘錄原文如下:

 
“蘇格拉底說:「你們現在回答, 身體憑什麼原因具有生命?」
 

 齊貝說: 「靈魂.」

 蘇格拉底說:「永遠是這個原因嗎?」

 齊貝說: 「當然是的.」

 蘇格拉底說:「那麼, 只要靈魂佔有了一件東西, 這東西就有生命了?」
 
 齊貝說: 「那是一定的.」

 「生命有反面嗎?」
 
齊貝說: 「有啊.」

「甚麼呢?」
 
齊貝說: 「死.」

「照我們已經達到一致的意見, 靈魂佔有了一件東西, 決不再容納這東西相反的東西.」

齊貝說: 「決計不會.」
 
「和雙數互不相容的, 我們叫做甚麼?」
 
齊貝說: 「不雙.」
 
「和公正不相容的叫甚麼?和諧調不相容的叫甚麼?」
 
齊貝說: 「不公正、不諧調.」
 
「和死不相容的叫甚麼?」
 
齊貝說: 「不死或不朽.」
 
「靈魂和死是不相容的嗎?」
 
齊貝說: 「不相容.」
 
「那麼靈魂是不朽的」”



*後記: 耶魯大學開放課程"哲學--死亡" 中有相關的論述, 值得一看, 講師本身並不相信靈魂的

存在, 可以參考他講解二元論(靈魂跟肉體是獨立的個體)及物理論(只有肉體沒有靈魂) 雙方

的立論, 在課程當中逐步的澄清許多概念.

http://v.163.com/special/sp/philosophy-death.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