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聖人不積,既以爲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爲而不爭。" ~ 老子第八十一章
白話 "實在的話不動聽,動聽的話不實在。善良的人不巧辯,巧辯的人不善良。了解的人不賣弄廣博,賣弄廣博的人不了解。聖人沒有任何保留,盡量幫助別人自己反而更充足;盡量給予別人自己反而更豐富。自然的法則是有利於萬物而不加以損害;聖人的作風,是完成任務而不與人競爭。"
"信言, 善者, 知者"皆真實, 而"美言, 辯者, 博者"則因加入了人的私心與企圖而不信, 不善, 不知, 但世人多為後者表象所迷惑。而聖人不積存, 才合於道。
"莊子天道"篇: "天道運而無所積, 故萬物成; 帝道運而無所積, 故天下歸; 聖道運而無所積, 故海內服。" 天道運行無所積存, 保留, 停滯故萬物能成。老子希望我們能成為信者, 善者及知者, 但不要夸夸其談, 不要巧辯, 不要賣弄廣博。而是做到這些修養之後, 進一步做到不積而去幫助人及給與人。
"既以爲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在幫助及給與別人時常會覺得付出的是物質及時間, 得到的常是心靈上的富足。有時,也會從別的地方有意想不到的回報, 我們也不知為何會如此, 但老子告訴我們這就是道, 就是宇宙運作的規則。
老子第八十一章是最後一章, 老子自一開始的"道可道, 非常道"到最後一章的"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爲而不爭。"首尾呼應, 提醒我們要效法道, 效法天, 效法聖人的不刻意作為, 不要爭也不需要爭, 但憑著道給予我們的稟賦, 也就是"德", 來完成任務, 做到"善利萬物而不爭"一如上善之水。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