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 獨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 強字之曰道, 強為之名曰大."

 

白話 "有一個渾然一體的東西, 在天地出現之前就存在了寂靜無聲啊, 空虛無形啊,它獨立長存而不改變, 循環運行而不止息, 可以作為天下萬物的母體我不知道它的名字, 勉強叫做"", 再勉強命名為"".

 

"有物混成"代表"道是一個混沌未分的整體, 且在已分的天地之前那是因為凡天地萬物, 都是他因, 亦即由別的東西產生, 例如人來自父母, 父母來自祖父母, 桌子來自樹木, 樹木來自種子, 但一路推下去, 一定會有一個自因, 亦即自己是自己的原因即使依目前科學認為宇宙是大爆炸, 那大爆炸之前呢? 而且因為它是自因, 因此它一定是永恆, 因為它不是來自別的東西, 所以一定沒有開始, 也沒有結束, 一直存在而老子用"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來描述它的永恆, 因為不改不殆, 才能永恆, 一如心經的"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西方形而上學哲學家透過清晰概念的定義, 邏輯的推理而推定必然有一絕對的存有(Being), 而老子只用幾句話就說明的那絕對的存有就是"", 因此讓西方哲學家佩服不已而老子智慧之高, 在此充分展現出來

 

"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除了描述永恆之外, 也點出了"" 的另外二個特性: "內存性""超越性".

 

 ". 道是絕對的一, 不會因為任何緣故而變化, 而這正是超越界的基本界說;

 

. 道是周行不殆 , 遍在一切之中的, 亦即道不離內存界內存界所指為有形可見而充滿變化的天地萬物萬物都有道, 是道的內存性; 但萬物不等於道, 是道的超越性.天地萬物因道的作用擁有各自的天賦及本性, 但天地萬物並不等於道. "若無道, 則萬物無從存在; 若無萬物, 則道亦無由彰顯. 這就是道之既超越又內存的性格."

 

"大曰逝, 逝曰遠, 遠曰反故道大, 天大, 地大, 人亦大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白話 "它廣大無邊而周流不息, 周流不息而伸展遙遠, 伸展遙遠而返回本源所以, 道是大的, 天是大的, 地是大的, 人也是大的存在界有四種大, 而人是其中之一人所取法的是地, 地所取法的是天, 天所取法的是道, 道所取法的是自己如此的狀態."

 

道廣大無邊而伸展遙遠, 卻又會返回本源, 循環不息道展出天地人, 而有四大, 事實上, 只有道是唯一的大, "人居其一, 是為了提醒人不可因為生命短暫脆弱而失去信心, 卻應該由人地天一步步提升, 達成與道冥合的至高境界."

 

"人法地", 指的是人應配合所生活的環境, 靠山邊可以打獵, 靠海邊可以捕魚向大地學習合宜的生活法則

 

"地法天", 代表的是大地配合上天生長萬物, 春天開花, 秋天凋零.

 

 "天法道", 指上天依循道而有春, , , 冬四季節氣循環不已

 

"道法自然", "自然是自己如此的狀態, 所以任何一物若是保存自己如此的狀態, 就是與道同行", 就像禪宗所揭示 人本心具足, 無需外求是一樣的道理.


*
引號的內容引用自"傅佩榮解讀老子"及傅佩榮老師的"究竟真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草山無為 的頭像
    草山無為

    草山無為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