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
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
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老子第六十七章
白話"天下人都認為我的道太大了,似乎什麼都不像,正因為它太大, 所以似乎什麼都不像。 如果像是什麼東西,早就變得很渺小了。 我有三種法寶,一直掌握及保存著。 第一是慈愛,第二是儉約,第三是不敢居於天下人之先。 因為慈愛,所以能夠勇敢; 因為儉約, 所以能夠推擴; 因為不敢居於天下人之先,所以能夠成為眾人的領袖。 現在如果捨棄慈愛而求取勇敢,捨棄儉約而力求推擴,捨棄退讓而爭取領先, 結果只有死亡了。 以慈愛來說, 用於戰爭就能獲勝,用於守衛就能鞏固。 天要救助一個人, 會用慈愛去保護他。"
道家講慈愛,像母親; 而女雖柔弱,為母則強。 因為慈愛他的孩子, 母親可以犧牲一切,因為慈愛,所以能夠勇敢。而孔子論語憲問篇的"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也是這個道理。
人如果儉約不浪費,則可讓萬物的效用可以推到極限。 如果人節省,則可以過得較久,甚至還可以救濟需要的人,讓錢的效益及善意往外推擴。人類如果減少資源的耗用, 則較有機會永續。
在統一集團總裁林蒼生先生所著的"隨便想想" 一書中提到的"清是在精神與心靈上的安逸, 貧是生活的物質狀態","古代農業社會,生活貧困簡單,所以會崇尚清貧思想", "而現代社會, 經濟已相當富足", "如何去尋找一個物質養分跟非物質養分可以平衡運作的生活方式", 讓我們"從清貧到清富都能保持內心的安詳與精神的富足"。 我想不管貧窮或富有, 如果都能慈愛及儉約, 則有機會達到清貧或清富。 最後,天要救助一個人,必會使他領悟慈的道理,然後以戰則勝,以守則固。
根據傅佩榮老師的說法, "古人所信的"天"具有五種角色及作用: 一. 主宰者, 二. 造生者,三.載行者, 四. 啓示者, 五. 審判者, 隨著時代演進,人們對天的信念逐漸改變。 這其中,主宰之天仍有一定影響力, 而造生之天與載行之天淪為具象的自然之天, 啓示之天與審判之天淪為固定的命運之天。 孔子與老子都是危機時代的哲人,但是回應挑戰的方式不同。 孔子意圖轉"命運"為"使命"。老子則以"道"代替天,指出自然界並非只是生滅變化而終歸虛無。因為還有一個道永遠長存",只不過在老子一書當中,道還未完全代替天。 像這裡的"天將救之,以慈衛之"的天就還帶有主宰之天的色彩。
留言列表